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精神的培养策略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grml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制度改革对小学体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非常重视。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将重点放在体质锻炼上,忽视了体育精神培养,因此要改善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先介绍目前现状,再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精神;培养策略
  一、 引言
  体育精神培养可以形成优秀精神品质,树立起正确人生价值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调动起学生参与积极性,对体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渐养成良好习惯。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策略,在运动中得到鍛炼,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 体育精神
  它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指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人生具有启迪、影响的思想作风和意识,是一种奋勇向前、不屈不挠、健康向上的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核心要素,更是人类体育文化活动追求的理想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以突出心理品质教育、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精神层面发展为重点。不断挖掘教材内涵,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唤醒内心主人公意识,提高参与运动自主性。体育精神具有公平、公开、公正的特点以及强大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是理想、信念、情操、道德、审美水平的标志。培养小学生体育精神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受益终生。
  三、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 模式单一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进行锻炼,主要是学习简单技能,例如投篮、踢足球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处于被动接受位置,只是单纯完成布置任务而已,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没有必要进行体系化的训练,体育课就变成了自由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聊,导致积极性普遍较低,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在一个班级里面,每个人基本情况和学习能力有着较大差距,一刀切模式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确保满足实际需求。
  (二) 理念落后
  坚持健康第一思想,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加学生体质,这种认识比较片面。小学是受教育初级阶段,要传递正确价值观念,才能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忽视了体育精神培养,在情感、认知、心理等方面比较欠缺,只是一味地强调身体素质。另外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普遍较大,接受新理念速度慢,依然采用传统方法,和实际发展相脱离,对学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体育教学前提是让学生有一个正确认识,意识到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保持积极向上心态,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
  四、 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精神的培养策略
  (一) 重视体育知识教学
  理论传授是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讲解和身体健康有关的内容。小学是身体发育重要时期,因此学生要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健康成长,例如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打篮球、跳绳等,长时间坚持就可以看到自身变化,具有很好的精神面貌,整个人会充满正能量。这样学生会感觉到体育和自己关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参与积极性,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例如有的学生身高比较矮,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进行开导,告诉他们身体发育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加强锻炼就会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对体育重视程度,有一个全面认识,这样才会主动参与进来。
  (二) 从奥林匹克运动讲起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成为一种体育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秉承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向学生讲明星运动员的故事,例如邓亚萍为了取得奥运金牌,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运动中要具有顽强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勇敢克服,不断实现自我突破。让学生关注奥运会,运动健儿为了国家的荣誉在赛场上拼搏,激发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三) 小组合作学习
  很多小学生都是家里独生子女,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导致独立自主能力较差。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将所有人按照性格、爱好、能力等分成不同小组,保证每组水平基本在相同层次,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篮球对抗赛,过程中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获得胜利后会激发集体荣誉感,感觉到非常骄傲。体育精神培养要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慢慢领悟,明白运动可以促使自己变得积极向上,提高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度。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渗透,对学生会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优秀精神品质,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加深对体育认识。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手段,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教育,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兰芳.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精神的培养[J].新一代,2018(6):245.
  [2]夏修兵.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体育精神[J].湖南教育B,2018(10):55.
  [3]王晓东.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7(51):161.
  作者简介:吕金盛,福建省龙岩市,福建龙岩市新罗区西陂小洋小学。
其他文献
秘书经常苦于给领导写的材料空洞乏味,说不到点子上,“原则话”太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前不久,安徽巢湖市委书记孟家安搞的一次会前调研,给人启迪颇深。那是10月末的一天,
摘要:在小学英语中,英语学科能力的关键要素都是基于理解应用、迁移创新的思想所提出的,如今我国的教育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可以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学科关键能力需要学生在智力、能力方面都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所表现,从这一视角来观察和研究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与教育教学中的相关能力指标体系相互配合,更加清晰地反映出教学效果。我国许多小学英语科目版本教材那都包含了
介绍了企事业单位的公文种类、含义、制定及应用范围等。 Introduced the type of official documents, the meaning,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ch.
摘要:情境微课的魅力在于它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提供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与反馈。情境微课参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以情境微课触发情感,建构学习;以情境微课思辨成长,深度学习;以情境微课唤醒欣赏,享受学习;以情境微课促进内化,延伸学习。相信微课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一定会在教育、教学领域广泛使用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微课;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品德养成的有效途径,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思维;情境;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对人的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愈加重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efficacy and prognostic factors between MA and CAG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n elderly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patie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宪法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是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低效化问题,限制着宪法教育的高效开展。为了借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这一教育阵地来弘扬宪法精神,本文主要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探讨有效的宪法教育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宪法教育;教育方法  一、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一直以来都会对初中学生的人
摘要:小学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技能与技巧,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带动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广大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更具价值和意义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可以直观感知的事物,他们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体系为主,对于游戏他们普遍有着浓厚的兴
摘要:隨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德育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初中学生都是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不仅思想不够成熟,还会因为普遍存在的叛逆心理,使得孩子容易在这一阶段滋生出不利于自身成长的思想。所以强化初中阶段的德育管理工作,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未来人生观的养成都有极好的作用。笔者拥有多年的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经验,从这些经验中整理出一些关于德育工作管理的建议,期望能够给相关的人员带来一些浅显的帮
摘要:我國校园教学一直以来都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所有科目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有其固定模式,然而也正是由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固化,导致我国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得不到提升。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中已经对课堂教育有了明确规定,但是学生们的课下时间无法规定,那么如果课后作业也能够对小学生的品德进行提升那就更好了。本文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后作业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核心素养;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