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宗教情感,认为人天生就有“类本质”,即人性,马克思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初曾坚信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说。但是当马克思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之后,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这里的“人”不是“自然人”,而是在复杂的社会中不断实践、不断成长的“社会人”。简而言之,费尔巴哈把人看作孤立的、静止的抽象物,马克思认为人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断实践的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人。
關键词: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可以分析,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主要有两大观点,他主张,人的本质就是宗教感情和类。
首先,他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首先是抛开历史进程的,将人的本质立足于宗教,主张“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人是不受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不属于任何阶级和社会,更不受现实的制约,是人们主观想象出来的抽象个体。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只是片面的分析了人的自然属性,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是宗教感情提出了质疑。费尔巴哈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对宗教和神学的批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他是站在人本学哲学的立场上来批判宗教的,他始终把人的需要、思想、情感、幸福欲放在第一位。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永远无法完全满足于现有的幸福感,于是在幻想中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神来寄托自己的幸福。在分析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时,费尔巴哈借用了施莱尔马赫的“依赖感”概念。费尔巴哈并不满足于仅仅用依赖感来说明宗教观念的产生,他比17—18世纪无神论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宗教的产生和本质归于人的本质及其异化。总之,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意义归结于人,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其次,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类”。费尔巴哈认为决定人们历史行动的是人的类本质,而不是“理性”、“精神”、“思维”决定历史,这一点是费尔巴哈的进步之处。真正的意识是以类为前提的,只有在类中,人才能具有意识。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类,但是动物的类同时也是一个属,而人的类是最高的范畴,人是作为类而不是作为属而存在的,所以,类是人的本质。在这里,费尔巴哈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生理特征中去总结人性,并衍生出“类本质”先异化再回归的哲学理论。费尔巴哈认为,在人里面构成这个类的就是理性、意志和心。他把类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也就是说,他把人的共同特性抽出来并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后形成的东西归结为人的本质。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批判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中首先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要了解人性,必然要先了解什么是人。在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在生物学上,人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通动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在教育学上,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性、历史性、现实性、多样性和差异性;马克思则认为: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自然人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一生有两个哲学老师,一个是黑格尔,教会了他辩证法的思想,另一个就是费尔巴哈,马克思的唯物论就来源于费尔巴哈。当黑格尔的唯心的概念辩证法使马克思在现实中感到困难重重的时候,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帮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在这里找到了辩证法的现实根源。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机械的,不是能动的,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只看到了人的自然性,没有抓住人的社会实践性的特点。于是,马克思继承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汲取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实现了两大统一:一是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二是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创立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候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理论深信不疑。他在《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并且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存在物。”由于马克思早期接受的费尔巴哈关于类的思想,认为类就是社会,但是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进步,他的水平逐渐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水平,这个进步的直接动力来自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深入认识。这时马克思认识到:“无论是生产本身内部的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都是类的活动和类的精神,而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就是这种精神的实际的、被意识到了的、真正的存在”。在此后的短短几个月,马克思通过人的劳动本质的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发现了人与人的真正关系是社会的生产关系,历史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时候,马克思提出,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是“生产力”,而不是“人性”,从而找到了真正的社会本质。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批判主要体现在第六条中,《提纲》中第六条第二点是:本质只能被理解为" 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马克思之所以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进行批判,其原因在于这一说法忽视了人的历史性、阶级性、社会性以及人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单纯的把理性、意志和心这些人的共同本质抽象出来,而且,这些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仅仅是自然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脱离社会的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无论是人性的善恶论还是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论都只是将人的某些共同特质抽象出来,寻觅人的抽象的共同本质,这种抽象人性论是片面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人,更不存在抽象的人的共同本质,人是复杂的动物,不可能独立存在于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必然会与其他人或者动植物有着或多或少的交往,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是不可忽视的。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历史、超越阶级、超越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本质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社会人,而不是抽象的自然人。于是,马克思得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人”绝不是“自然人”,而是活生生的、在历史中不断实践的“社会人”。 二、人的本质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感性活动,能够指导我们立足于实践。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管是人的本质还是其他的社会性活动,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而遗世独立。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又源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证明。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两大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及其方法论的应用,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本质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而正确处理全球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强调了人的本质具有被动性和主动性相统一的特點。人的被动性不仅表现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而且也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阐述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的受制约性说明: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小结:总而言之,随着马克思的不断研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进行了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人的本质并不是抽象的共同特质,人应该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自然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代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辩证的理解人的本质,并力求在当代挖掘出它的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静,程璐璐.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再议人的本质[J].知与行,2019(02):19-24.
[2]李子晗.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文教资料,2018(32):81-82+34.
[3]苗启明.从人类学哲学视域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J].思想战线,2018,44(06):1-11.
關键词: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可以分析,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主要有两大观点,他主张,人的本质就是宗教感情和类。
首先,他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首先是抛开历史进程的,将人的本质立足于宗教,主张“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是独立存在的。他认为人是不受外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的,不属于任何阶级和社会,更不受现实的制约,是人们主观想象出来的抽象个体。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只是片面的分析了人的自然属性,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是宗教感情提出了质疑。费尔巴哈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对宗教和神学的批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他是站在人本学哲学的立场上来批判宗教的,他始终把人的需要、思想、情感、幸福欲放在第一位。人类在现实世界中永远无法完全满足于现有的幸福感,于是在幻想中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神来寄托自己的幸福。在分析宗教产生的心理根源时,费尔巴哈借用了施莱尔马赫的“依赖感”概念。费尔巴哈并不满足于仅仅用依赖感来说明宗教观念的产生,他比17—18世纪无神论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宗教的产生和本质归于人的本质及其异化。总之,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宗教观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意义归结于人,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
其次,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类”。费尔巴哈认为决定人们历史行动的是人的类本质,而不是“理性”、“精神”、“思维”决定历史,这一点是费尔巴哈的进步之处。真正的意识是以类为前提的,只有在类中,人才能具有意识。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类,但是动物的类同时也是一个属,而人的类是最高的范畴,人是作为类而不是作为属而存在的,所以,类是人的本质。在这里,费尔巴哈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生理特征中去总结人性,并衍生出“类本质”先异化再回归的哲学理论。费尔巴哈认为,在人里面构成这个类的就是理性、意志和心。他把类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也就是说,他把人的共同特性抽出来并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后形成的东西归结为人的本质。
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批判
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中首先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要了解人性,必然要先了解什么是人。在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在生物学上,人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通动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在教育学上,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性、历史性、现实性、多样性和差异性;马克思则认为:人的内在生命物质本体与特定的大脑意识本体构成整体的自然人。自然人通过劳动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系统的外在矛盾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一生有两个哲学老师,一个是黑格尔,教会了他辩证法的思想,另一个就是费尔巴哈,马克思的唯物论就来源于费尔巴哈。当黑格尔的唯心的概念辩证法使马克思在现实中感到困难重重的时候,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帮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在这里找到了辩证法的现实根源。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机械的,不是能动的,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只看到了人的自然性,没有抓住人的社会实践性的特点。于是,马克思继承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汲取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实现了两大统一:一是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二是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创立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候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理论深信不疑。他在《手稿》中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并且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存在物。”由于马克思早期接受的费尔巴哈关于类的思想,认为类就是社会,但是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不断进步,他的水平逐渐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水平,这个进步的直接动力来自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深入认识。这时马克思认识到:“无论是生产本身内部的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都是类的活动和类的精神,而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就是这种精神的实际的、被意识到了的、真正的存在”。在此后的短短几个月,马克思通过人的劳动本质的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发现了人与人的真正关系是社会的生产关系,历史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时候,马克思提出,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是“生产力”,而不是“人性”,从而找到了真正的社会本质。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批判主要体现在第六条中,《提纲》中第六条第二点是:本质只能被理解为" 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马克思之所以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进行批判,其原因在于这一说法忽视了人的历史性、阶级性、社会性以及人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单纯的把理性、意志和心这些人的共同本质抽象出来,而且,这些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仅仅是自然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脱离社会的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无论是人性的善恶论还是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论都只是将人的某些共同特质抽象出来,寻觅人的抽象的共同本质,这种抽象人性论是片面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人,更不存在抽象的人的共同本质,人是复杂的动物,不可能独立存在于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必然会与其他人或者动植物有着或多或少的交往,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是不可忽视的。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历史、超越阶级、超越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的本质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之上的,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社会人,而不是抽象的自然人。于是,马克思得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人”绝不是“自然人”,而是活生生的、在历史中不断实践的“社会人”。 二、人的本质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感性活动,能够指导我们立足于实践。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管是人的本质还是其他的社会性活动,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而遗世独立。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又源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证明。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两大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及其方法论的应用,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本质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而正确处理全球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强调了人的本质具有被动性和主动性相统一的特點。人的被动性不仅表现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而且也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阐述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的受制约性说明: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小结:总而言之,随着马克思的不断研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进行了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人的本质并不是抽象的共同特质,人应该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自然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代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辩证的理解人的本质,并力求在当代挖掘出它的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谢静,程璐璐.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再议人的本质[J].知与行,2019(02):19-24.
[2]李子晗.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文教资料,2018(32):81-82+34.
[3]苗启明.从人类学哲学视域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J].思想战线,2018,44(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