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三峰寺林场生态环境经济调查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运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对三峰寺林场地域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特征进行调查,综合分析林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方面的突出问题,确定林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总目标,提出林场森林资源经营、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峰寺林场;生态经济;河南伊川
  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6-0183-02
  林区是一种地域性生态系统,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更新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过程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系统。笔者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对河南省伊川县三峰寺林场的生态环境经济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林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1 三峰寺林场的基本情况
  三峰寺林场是伊川县唯一的一个乡办林场,位于伊川县江左乡北部山区,隶属于江左乡政府,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功能的林区,总面积836.33 hm2,近年来有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林木蓄积量急剧下降,林场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2 调查方法
  (l)深入林场和农户了解林业生产、人口增长、农业种植及畜牧业、采矿业等对林场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2)查阅资料和实地勘查。调查林场的自然条件、林区人口增长、牲畜饲养和经济收入等情况。
  (3)现场调查。抽样调查林场的林木生长情况,通过角规绕测、每木检尺、目测等方法,记录测量样点的林木株数、平均株高、平均胸径、郁闭度等,求算各类蓄积量。
  (4)通过对林场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调查和分析研究,探究林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 结果分析
  3.1 调查结果
  (1)林区自然条件。林場地处伏牛山余脉嵩山的低山丘陵区的阳坡,北高南低,海拔460~933 m。地貌为“三岭三沟”,两沟交汇处有一小型水库。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4.5 ℃,积温5 307 ℃,无霜期212 d,日照时数2 312 h,降水量633 mm。
  林区土壤属低山薄土型,为泥质岩、砂砾和红黄土母质始成褐土,土层厚度14~40 cm,石砾含量多、养分含量低。林区内有人工次生林,主要树种是麻栎、刺槐。宜林荒山面积大,钾长石、麦饭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地表植被为黄背草、白草、羊胡子草、蒿类等。药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柴胡、血参、何首鸟、麦冬、黄芩等。
  (2)社会经济条件。林区包括张窑、塔沟2个行政村,总人口1 536人,劳动力921人,近10年的人口增长率为1.2%,农民人均纯收入5 355元。区内有4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5%,巩固率100%。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农民租种林场的63.33 hm2宜林地种植农作物;在宜林荒山放牧发展畜牧业,现存栏牛1 850头,羊4 500只;在林区宜林荒山有3个采矿点,占地8 hm2,主要开采钾长石和麦饭石。采矿业因手续不全,处于断断续续生产状态,经济效益一般。林场场部距乡政府7 km,有乡级公路连通;程控电话、有线电视通到各村,移动电话已覆盖整个林区,农村合作医疗点遍及各村。三峰寺林场现有职工23人,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林场职工年人均收入不足2万元。
  (3)林业状况。三峰寺林场在伊川县林业区划中,属东北部低山侧柏、刺槐、栎类用材林、防护林区,以防护林为主。总经营面积836.33 hm2,其中林业用地736.33 hm2,包括有林地194.55 hm2,疏林地59.27 hm2,未成林造林地15.73 hm2,宜林荒山466.78 hm2,活立木蓄积量4 911m3,森林覆盖率23.3%。林场经营管理水平低,抚育措施跟不上,资源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不高,幼龄林多,成熟林少,林地生产力不高,造林成活保存率仅18%,有林地平均蓄积量仅21.397 5 m3/hm2,且大径材很少,小径材过度砍伐。林场没有木材加工企业,以原木出售,经济收益少,生产经营困难。
  (4)林场环境状况。三峰寺林场因三尖岭下的三峰寺而得名,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山崖下有一口长年流水不断的麦饭石矿泉水,水质清冽甘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被引到林场场部作为自流饮用水源。近年来,由于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加之对钾长石、麦饭石矿产的大量开采,植被破坏严重,多处山体岩石裸露,引起水土流失,矿渣流入河道和水库,造成水库淤塞,库容减少。据调查,矿石残渣使库容减少近1/4,对水库的水质污染严重。
  综上所述,三峰寺林场森林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不高,林地生产力较低。
  3.2 原因分析
  一是当前的林业管理体制积弊较深,管理不善,放而不活,森林经营状况的好坏与经营者的利益脱钩,调动不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二是投入太少,每年很少有专项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和护林防火,林场经营困难,资源匮乏,难以可持续发展;三是林业经营者收入太低,居社会中下层,仅够维持生计,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四是林场行政领导班子不稳定,没有专门的技术人才,职工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林业新知识、新技术推广不开,经营者没有长远观念和长期规划,缺乏经营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重造轻管,造林成活率低,长期过度采伐,仅出售原料,林场效益差;五是丘陵山地土壤瘠薄,蓄水保墒性能差,林业基础薄弱,生产效益低,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六是林农、林牧、林工矛盾突出,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矿产资源开采,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有林地减少,林地用途改变,造林保存率低。
  4 发展建议
  (1)深化林业体制改革,调动经营者积极性。进一步深化林场产权制度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将林场经营的好坏与经营者利益挂钩,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调动经营者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加快林场发展[1-2]。   (2)建立稳定的领导班子,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森林分类经营为原则,以森林结构(林种、树种、林令)调整为手段,实行科学经营和管理[3]。乡政府对林场制订优惠政策,招聘专业人才,到林场落户;请专家对林场发展出谋献策;对林场职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实施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加林场工人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使之安心工作。
  (3)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混农林业),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作物或牲畜养殖有目的地结合在同一系统内,营造一个多种群、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进而产生良好的效果。它大体可分为:林粮间作、改进的轮耕制、经济林与农作物的混合种植以及林牧系统(在林下有意识地放牧或在牧场上种植饲料树木,在同一块土地上取得林业和畜牧业的双重效益)。通过社会林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牧业,加快林区脱贫步伐。
  (4)发展生态林业。正确把握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把现有林的经营建立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采伐更新方式及相应的营林措施,发展立体林业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林内、种内、种间关系,按照自然规律经营,在良性循环中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5)加强《森林法》宣传,贯彻实施林地法律制度。使征占用林地在法律框架内按程序报批,用地单位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及其他附着物补偿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以此来规范矿产资源的开采,并且依据“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政策,限期对形成的污染源进行治理。
  (6)实行分类经营,推进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发展。根据林地生态地位、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按照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分类经营。对生态公益林实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调动林农积极性,加快建设生态公益林,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对商品林,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加大投入,推广新科技,提高经济收益[4]。
  5 参考文献
  [1] 陈秋华.生态经济管理:附生态经济管理自学考试大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 孟宪宇.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 李玉文.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 赵明雄,陳武志.采取积极的经营措施 推进国有林场建设[J].湖南林业,2002(10):8.
其他文献
摘要 20%噻唑锌悬浮剂防治大蒜叶枯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对大蒜叶枯病有较好的防效,该药剂与10%苯醚甲环唑的混合使用不如使用单剂防效理想,用20%噻唑锌悬浮剂1 800 mL/hm2对大蒜叶枯病防效最好,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20%噻唑锌悬浮剂;大蒜叶枯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55-02 
摘要 为了解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促进农民生活改善、农村和农业发展,该文通过对安徽黄山地区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状况的调研和分析,针对目前农业补贴政策中存在的补贴标准低、补贴项目不够齐全、补贴政策目标不清晰等问题,提出整合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拓展补贴门类、制定分类补贴政策、明确补贴政策目标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补贴政策;现状;建议;安徽黄山  中图分类号 F306 文献标识码
摘要 分析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下养殖土鸡的优势,以合肥安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重点讲述了林下养殖土鸡模式,最后针对当前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林下养殖;土鸡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66-02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保健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优质、安全的土鸡产品备受人们关注,市场需
摘要 从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材料与设施、养殖方法和采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长茎葡萄蕨藻的室外水泥池养殖技术,以期为长茎葡萄蕨藻的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室外;水泥池;冬闲育苗池;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68.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87-02  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俗称海葡萄,也叫长命草,又称绿
摘要 介绍了轻型栽培稻麦油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除对策,以期为稻麦油田间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麦油田;田间杂草;特点;原因;防除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79-02  阜宁县农业生产以稻麦连作为主,近年来稻麦耕作模式均以轻型栽培为主,水稻栽培方式多样,其中直播稻面积在一些地区占50%
摘要 根据现代生态渔业总体要求和“治水促转型—渔业实施方案”,从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实际情况出发,归纳出比较典型的以甲鱼、鲟鱼、太阳鱼、黄尾密鲴、鲢鱼、鳙鱼等品种为主的山塘小水库养殖技术及模式。该组模式通过不同食性、不同水层的鱼类及数量比例合理搭配,提高了水体空间利用率,改善了养殖环境,减少了鱼病发生,养殖的青鱼规格大,品质好。  关键词 山塘;水库;生态;混养;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S96
摘要 对影响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及措施,旨在促进水源区绿色生态发展,从而保持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心水源区;柑桔;问题;对策;湖北郧县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16-01  湖北省郧县地处国家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柑桔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为该县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 通过对湖南省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行调研,阐述了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分析了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对策;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301-02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和基本保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
摘要 总结了玉米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分析了我国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076-02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粮食“十年增”期间,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26.9%上升到36.2%。在这10年增产17 124万t的份
摘要 介绍大麦/西瓜/夏鲜食糯玉米—秋鲜食糯玉米 秋鲜食大豆间套复种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布局安排、品种选择、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露地西瓜;大麦;糯玉米;大豆;间复套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S512.3;S513;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106-0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心沙分公司地处长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