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你个大头会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无趣的莫过于开会了。大好的日子,一大堆人被迫放下手头的急事、要事、趣事,济济一堂,只为听三五个人逞其舌锋,争辨一件议而不决、关而不行、行而不通的事情,真是集体浪费时间的最佳方式。仅仅消磨时间倒也罢了,更可惜的是平白扫兴,糟蹋了美好的心情。会场虽非战场,却有肃静之气,进得会场来,无论是上智或下愚,君子或是小人,都会一改常态,人人脸上戴着面具,肚里怀着鬼胎,对着冗赘的草案、苛细的条文,莫不咬文嚼字,反复推敲。务求措辞严密而周详,滴水不漏,一劳永逸,把一切可钻之隙、可趁之机统统堵绝。
  开会的心情所以好不了,正因为会场的气氛只能够印证性恶的哲学。济济多士埋首研讨3小时,只为了防范冥冥中一个假想敌,免得他日后利用漏洞。占了大家的,包括你的,便宜。开会,正是民主时代的必要之恶。名义上它标榜尊重他人,其实是在怀疑他人,并且强调服从多数,其实往往受少数左右,至少是搅局。
  除非是终于付诸表决,否则争议之声总不绝于耳。你要闭目养神,或游心物外,或思索比较有趣的问题,并不可能。因为万籁之中人声最令人分心,如果那人声竟是在辩论,甚或指责,那就更令人不安了。
  意志薄弱的你,听谁的说词都觉得不无道理,尤其是正在侃侃的这位总似乎胜过了上面的一位。于是像一只小甲虫落入了雄辩的蛛网,你放弃了挣扎,一路听了下去。若是舌锋相当,效果火爆而高潮迭起,效果必然提神。可惜讨论往往陷于胶着,或失之琐碎,为了“三分之二以上”或“讲师以上”要不要加一个“含”字,或是垃圾的问题要不要另组一个委员会来讨论,而新的委员该如何产生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等等,节外生枝,又可以争议半小时。
  如此反复斟酌,分发(hairsplitting)细究,一个草案终于通过,简直等于在集体修改作文。可惜成就的只是一篇面无表情更无文采的平庸之作,绝无漏洞,也绝无看头,所以没有人会欣然去看第二遍。也所以这样的会开完之后,你若是幽默家,必然笑不出来,若是英雄,必然气短,若是诗人,必然兴尽。
  开会的前几天,一片阴影就已压上我的心头,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烦。开会的当天,我赴会的步伐总带一点儿从容就义。总之,前后那几天我绝对激不起诗的灵感。其实我的诗兴颇旺,并不是那样经不起诗的灵感。我曾经在监考的讲台上得句。也曾在越洋的七四七经济客舱里成诗,周围的人群挤得更紧密,靠得也更逼近。不过在陌生的人群里“心远地自偏”,尽多美感的距离,而排排坐在会议席上,磨肩接肘,咳唾相闻,尽是多年的同事、同仁,论关系则错综复杂,论语音则闭目可辨,一举一动都令人分心,怎么容得你悠然觅句?叶慈说得好:“与他人争辩,乃有修辞;与自我争辩,乃有诗。”修辞是客套的对话,而诗,是灵魂的独白。会场上流行的既然是修辞,当然就容不得诗。
  而我,出于潜意识的抗拒,常会忘记开会的日期,惹来电话铃一迭连声催逼,有时去了,却忘记带厚重几近电话簿的会议案资料,但是开会的烦恼还不止这些。
  其一是抽烟了。不是我自己抽,而是邻座的同事在抽,我只是就近受其熏陶。所以准确一点。该说闻烟,甚至呛烟。一个人对于邻居,往往既感觉亲切又苦于纠缠。十分矛盾。同事也是一种邻居,也由不得你挑选,偏偏开会时就贴在你隔壁,却无避可隔,而有烟共吞。你一面呛咳。一面痛感“远亲不如近邻”之谬,应该倒过来说“近邻不如远亲”。万一几个近邻同时吸起烟来,你就深陷硝烟火网。呛咳成一个伤兵了。
  另一件事是喝茶。当然是各喝各的。不受邻居波及。不过会场奉茶,照例不是上品,同时在冷气房中迅速趋温吞,更谈不上什么品茗,只成灌茶而已。经不起工友一遍遍来壶添。就更沦为牛饮了。
  其实场内的枯坐久撑,也不是全然不可排遣的。万物静观。皆成妙趣,观人若能入妙,更饶奇趣。我终于发现,那位主席对自己的袖子有一种,应该是不自觉的,紧张心结,总觉得那袖口妨碍了他,所以每隔10分钟左右,会忍不住突兀地把双臂朝前猛一伸直,使手腕暂解长袖之束。那动作突发空收,敢说同事们都视而不见。我把这独得之秘传授给一位近邻,俩人便兴奋地等待,看究竟几分钟之后主席再发作一次。那近邻观出了瘾来,精神陡增,以后竟然迫不及待,只待下一次开会快来。
  不久我又发现坐在主席左边的第三位主管也有个怪招儿。他一定是对自己的领子有什么不满,想必是妨碍了他的自由,所以每隔一阵子,最短时似乎不到10分钟,总情不自禁要突出抽颈筋迅速下巴来一个“推畸”(twitch)或“推死它”(twist),把衣领调整一下,这独家奇观我就舍不得再与人分享了,也因为那近邻对主席的“推手式”已经兴奋慕名,只怕加上这“推畸”之扭他负担不了,万一神经质地爆笑起来,就不堪设想了。
  当然,遣烦解闷的秘方,不止这两样。例如耳朵跟鼻子人人都有,天天可见,习以为常竟然视而不见了。但在众人开会之际,你若留神一张脸接一张脸巡视过去,就会见其千奇百怪,愈毕愈可观,正如对着同一个字凝神注视,竟会有不识韵幻觉一样。
  会议开到末项的“临时会议”了。这时最为危险,只怕有妄人意犹未尽,会无中生有,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什么新案来。
  幸好没有。于是会议到了最好的部分:散会。于是又可以偏安半个月了。直到下一次开会。
其他文献
3年前的深冬,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打算去广州一家服装企业应聘。父亲问我途中是否会经过老家临县的一个小站以及我乘坐的车厢座位号码,并叮嘱我在车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那个小站距离我家所在城市有近3个小时车程,我乘坐的列车停靠那个小站是在早晨5:40,停靠时间约七八分钟的样子。车刚停稳,我就隐约听见外面有人呼唤我的名字,赶紧打开车窗,在曙色中是满口哈气的父亲。  父亲见了我,就急急忙忙地打开用
期刊
一    14岁的安琪安静地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那棵高大的樱桃树发呆。盛夏的樱桃树长得非常茂盛,碧绿的叶子簇拥在阳光下,其间间或躲藏着刚刚结出的粉红樱桃,像一个个落入凡间的精灵。安琪在想,在这个世界的哪个地方,还长着一棵和这棵一模一样的樱桃树呢?  门口,是年轻孩子们的喧闹声,他们今天会到镇南的操场上进行一场橄榄球比赛,那些坐在球员单车后座的女孩,都是镇上最漂亮的姑娘。本来,安琪也应该是其中的一员,
期刊
在17岁那年,我读过一句格言,大概内容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句话从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愿意做我今天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是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刻到了。  所有的事情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将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
期刊
30年来,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流行歌曲,则从另一个角度有趣地印证了人民生活和娱乐的轨迹。    1979年《甜蜜蜜》  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人的家里开始出现邓丽君的大幅海报。人并不怎么漂亮,但温柔婉转,一如她的歌声。很多年之后,陈可辛拍了一部叫做《甜蜜蜜》的电影,当熟悉的音乐再次响起时,有多少人在黑暗中泪流满面……    1980年《光阴的故事》  坊间传说,那一年一所大学的男
期刊
傅勒说:“一个人不肯原谅别人就是不肯给自己留有余地,需知每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原谅的时候。”  我们在包容的同时,也在为自己营造着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有利的发展氛围,使敌对的、消极的、紧张的、不利的因素转化为友善的、积极的、和谐的、有利的因素,使我们的天地更加广阔,道路更加平坦,前景更加美好。  包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对人对事的包容,接纳,海涵和尊重。  包容是一种博大的精神,是比海洋和天空更宽广的胸
期刊
我一直以为,没有考上好大学,对他是巨大的伤害。  他是机关里的小科员,工作勤勤恳恳,唯唯诺诺,活儿都是他干,功劳都是顶头上司的。只有我,是他的荣耀。我比他所有上司家的孩子都更出色。所以我高考那三天,他请假时理直气壮,谁也没有理由不给他假,他无比优秀的女儿要高考呢!  进考场前,从不求人的他特意去了医院找旧同学,问怎么样才能心不慌。同学给了他两支膏糖。进考场前半小时,让我喝。我皱着眉,他在屋子里转圈
期刊
9月的日本,闷热潮湿,厕所中没有空调。女厕比男厕要脏多了。下班后,留在这里的是刺鼻的臊臭,让我真想把一个星期前在北京吃的饭都吐出来。用手把纸篓中的脏东西一个个掏掉,再用抹布把便池旁溅出的屎尿擦净。鼻子一酸,泪水夹着汗水一滴滴地掉进了便池里。  想起以前,姐妹中我是老小,14岁进央视做主持,15岁在青影厂拍电影,当时因《摇滚青年》在全国放得正火,我留学之事引来了电影学院老师们的一片惋惜声。可是年轻气
期刊
说到优雅,我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两个人:一个是奥黛丽·赫本,一个是张曼玉。前者被视为世界上最高雅、最有品位的女人。世界著名时装大师休伯特·纪梵希经常开玩笑说:“赫本即使只是披着一个装土豆的口袋,也能够显露出高雅的气质。”而后者在《花样年华》中,只用一个背影就将中国女性含蓄的优雅演绎到了极致。  曾经有人说:“看一个人是否优雅,要看背影。”因为优雅不同于美丽,不同于华贵,它是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气质。
期刊
有些人的爱,盛大,饱满,纯粹,因为从未遇到过真正的对手,所以注定悲哀,注定孤独。  有段时间,我是不喜欢黛玉的。  和他在一起时,我如黛玉般小气,斤斤计较,翻他的短信,电话记录。亦要他时时陪着我,每天一下班就必须回来和我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散步。偶尔,他和朋友打个电话,我会非常失落和焦急地在旁边等他,片刻不离。尤其是听到对方是女孩子的声音时,我就莫名地烦躁、生气,但是又不能打断他。  在一起
期刊
与晨相识,纯属偶然。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阳光灿烂,轻风吹拂,和往常一样,我晃晃悠悠地来到书市,也就是一溜儿卖旧书的地摊。地摊上的书包罗万象。踱到一位老者的摊子前,我猛然发现一本线装本的《文心雕龙》,蹲下身便抓在手中,同老者砍起了价钱,一番口舌,眼看就要敲定,身旁却忽地冒出个不协调的声音:“加20元卖给我。”  这人不是不懂事就是故意捣乱,我回头一看,只见一双发亮的眼睛死盯着《文心雕龙》,神情既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