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现象。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往往错误地认为让学生会读书、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数学知识因其“严谨、抽象、精练、逻辑性强”的特点而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因此,“讲”和“析”成了我们数学老师的“看家本领”,以讲为主、讲练结合成了我们惯用的教学方式。既然讲起来了,往往就一发不可收拾,洋洋洒洒、淋漓尽致、一讲到底。稍微有点“主体意识”的也只是让学生利用极短的几分钟时间“走过场”地翻一翻书本,而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最终还是要回到老师的“标准答案”上来,回到教参的“统一认识”上来。这样的教学,学生哪里还有读书的自主权和思考的自主权?他们只能顺从老师提供的定论,重复“真理”的声音。这样的数学教学怎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我们即将进入信息网络时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力,以缔造学习化的社会,而阅读学习能力将是这一切的基础。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数学这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书本建立直接联系,并使教师从重复教材、转述教参的繁重任务中解放出来,而以创造性地指导阅读、提供帮助、创设学习环境作为主要工作方式,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选择地位,从而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在阅读中不断感悟出来的。
2.措施。走出对现象的反思,我们深刻体会到有必要在数学学习中倡导学生“读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发展学生阅读学习的能力。
2.1 让学生读思结合。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读促思、以读助思。“边读边思”才能“不罔不殆”。在阅读初期,为了使学生读有方法,思有深度,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提纲,让学生按着提纲自读,循序渐进。提纲具体可包括这几个方面:①与前面的知识对比一下,找出联系与区别;②对课本的结论,要掌握推导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要只读黑体字;③能解答例题和对应的练习题;④寻找解题规律;⑤联系实际,思考本部分知识的作用。提纲是学生读书思考的“拐棍”,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概括性,让学生明确阅读书本不应只是泛泛而读、蜻蜓点水,要读出“重点”,读出“门道”,这样才能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2 让学生读划结合。所谓“读划结合”就是要做到口到手到,把读书和摘要、划注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边读边摘、边读边划、边读边批的好习惯。摘:即摘录下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划:即勾划出对知识的不解之处;批:即注明自己对知识的不同意见和想法。手口并用的积极结果是课堂中最丰富、最具活力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认识,提高智慧技能,还可以增强学习信心。
2.3 让学生读议结合。议,就是讨论和交流;议,要在学生充分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议”的方法,调控“议”的过程,使“议”落到实处。首先,要拟定“议”的话题。学生在读、思、划之后概括出了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也产生了许多不明的疑点和待解的问题,教师就可结合实际,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和学生共同拟订讨论的议题。问题在读、思中产生,将在议、做中解决。其次,要调动学生“议”的积极性。每个学生在议的前夕,都经历了深思熟虑,有备而来自是侃侃而谈,但也要防止部分“尖子生”的“一言堂”现象,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人人发言、各抒己见。再次,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参与讨论,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每个人都要谈,思维将在不断撞击中产生创新的火花。第四,当学生在议的过程中思维卡壳时,教师也不要急于公布“标准答案”,我们还可以回头再读读,再思量思量,受了其他同学的启发,读书时是否有灵感顿悟、豁然开朗的感觉?
2.4 让学生读练结合。数学课中的练习一般包括每节课后的针对性巩固练习和单元之后的综合性练习。由于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学,在巩固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对照课本做练习,做到眼、手、脑并用,边读边练、先读后练或练习中遇到问题再读课本。用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用理论强化对实践的应用,融会贯通、一气呵成。此外,单元复习时,教师不要完全包办代替,搞“题海战”,同样也要让学生多读课本,并把本单元的知识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列表式或条文式连结起来,逐渐形成系統条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让学生阅读和积累结合。主要强调课后要多阅读、多积累:一是再读课本。课上理解了,课后要消化吸收、灵活运用,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学会了哪些解题策略?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教育?在记忆的宝库中是否储存了新的知识?……二是要多读课外书。利用迁移的规律,把课内习得的方法运用到课外,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阅读课外读物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结合阅读,还可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编数学小报,排练数学小品,表演数学童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觉钻研的习惯和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总之,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自己的书,是一条最朴素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即将进入信息网络时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力,以缔造学习化的社会,而阅读学习能力将是这一切的基础。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数学这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书本建立直接联系,并使教师从重复教材、转述教参的繁重任务中解放出来,而以创造性地指导阅读、提供帮助、创设学习环境作为主要工作方式,这样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选择地位,从而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在阅读中不断感悟出来的。
2.措施。走出对现象的反思,我们深刻体会到有必要在数学学习中倡导学生“读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重视读书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发展学生阅读学习的能力。
2.1 让学生读思结合。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读促思、以读助思。“边读边思”才能“不罔不殆”。在阅读初期,为了使学生读有方法,思有深度,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提纲,让学生按着提纲自读,循序渐进。提纲具体可包括这几个方面:①与前面的知识对比一下,找出联系与区别;②对课本的结论,要掌握推导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要只读黑体字;③能解答例题和对应的练习题;④寻找解题规律;⑤联系实际,思考本部分知识的作用。提纲是学生读书思考的“拐棍”,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概括性,让学生明确阅读书本不应只是泛泛而读、蜻蜓点水,要读出“重点”,读出“门道”,这样才能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2 让学生读划结合。所谓“读划结合”就是要做到口到手到,把读书和摘要、划注相结合,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边读边摘、边读边划、边读边批的好习惯。摘:即摘录下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划:即勾划出对知识的不解之处;批:即注明自己对知识的不同意见和想法。手口并用的积极结果是课堂中最丰富、最具活力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认识,提高智慧技能,还可以增强学习信心。
2.3 让学生读议结合。议,就是讨论和交流;议,要在学生充分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议”的方法,调控“议”的过程,使“议”落到实处。首先,要拟定“议”的话题。学生在读、思、划之后概括出了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也产生了许多不明的疑点和待解的问题,教师就可结合实际,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和学生共同拟订讨论的议题。问题在读、思中产生,将在议、做中解决。其次,要调动学生“议”的积极性。每个学生在议的前夕,都经历了深思熟虑,有备而来自是侃侃而谈,但也要防止部分“尖子生”的“一言堂”现象,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做到人人发言、各抒己见。再次,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参与讨论,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每个人都要谈,思维将在不断撞击中产生创新的火花。第四,当学生在议的过程中思维卡壳时,教师也不要急于公布“标准答案”,我们还可以回头再读读,再思量思量,受了其他同学的启发,读书时是否有灵感顿悟、豁然开朗的感觉?
2.4 让学生读练结合。数学课中的练习一般包括每节课后的针对性巩固练习和单元之后的综合性练习。由于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学,在巩固练习中,可以让学生对照课本做练习,做到眼、手、脑并用,边读边练、先读后练或练习中遇到问题再读课本。用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用理论强化对实践的应用,融会贯通、一气呵成。此外,单元复习时,教师不要完全包办代替,搞“题海战”,同样也要让学生多读课本,并把本单元的知识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列表式或条文式连结起来,逐渐形成系統条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让学生阅读和积累结合。主要强调课后要多阅读、多积累:一是再读课本。课上理解了,课后要消化吸收、灵活运用,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学会了哪些解题策略?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教育?在记忆的宝库中是否储存了新的知识?……二是要多读课外书。利用迁移的规律,把课内习得的方法运用到课外,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阅读课外读物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结合阅读,还可指导学生撰写数学小论文,编数学小报,排练数学小品,表演数学童话,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觉钻研的习惯和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总之,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自己的书,是一条最朴素而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