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钛铀矿——钛铀矿族的一种新矿物

来源 :地质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钛铀矿是人们早已熟悉的一种铀钛氧化物。对它的研究可大致分成三个阶段:自1920年被赫斯和威尔斯(F.S.Hess,R.G.Wells)发现至1959年的第一个阶段,许多人对钛铀矿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X射线粉晶分析、产状等方面作了些工作。由于系变生矿物,又没有遇到较完整的自形晶体,无法进行单晶结构分析和结晶学方面的研究,晶系一直未确定。到1960年的第二个阶段,佩契特等用人工合成方法获得了钛铀矿的单晶,并进行了单晶X射线分析,确定为单斜晶系。1961年以后的第三个阶段,对天然钛 Preface Titanium uranium is a familiar uranium titanium oxide. Its research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the discovery by FSHess (RGWells) in 1920 to the first stage in 1959, many people have studie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itanium uranium deposits , X-ray powder analysis, production and so on made some work. Because of the Department of metamorphic minerals, but also did not encounter a more complete self crystal,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and crystallography can not be studied, crystal system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By the second stage of 1960, Percite et al. Obtained the single crystal of titanium uranium ore by artificial synthesis and conducted single crystal X-ray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monoclinic system. The third stage after 1961, on natural titanium
其他文献
湖北东南部沿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因此,与其关系紧密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924年谢家荣首先命名为“灵乡砂砾岩层”,以后被沿用为灵乡系、
这个意见草案是根据“中国地壳运动命名的几点意见(草案)”和“中国地壳运动名称资料汇编”两个文件提出来的。经过初步整理后,发现不少旧有的地壳运动名称存在着级别不明、
尿碘含量的高低是临床诊断地甲病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测定尿碘的常用方法仍然采用硫酸钸接触法。方法操作繁杂,干扰因素多,不便于掌握,Marin1975年首次发表了“利用晶体膜
一、导言沿不同方向有不同透水性的介质,叫做各向异透水性介质,简称各向异性介质。在这种介质中的地下水运动规律,还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在大自然里,却经常碰到这种介质。
我国黄土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工作虽逐步开展,但多限于黄土中微量元素的一般含量和分布,而对黄土改造过程中元素的变化、存在状态及其与农业的关系研究较少。近年来,我们在学习
近年来报道了一些对双烯烃具有催化聚合活性的铁系催化剂。但在所有已知的铁催化剂组份中除了有铁化合物、AlR_3以外,还都必须加入含P、含O、含S或含N的给电子试剂作为第三
会议期间,作为会议穿插的一项议程,举行了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渤海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葛道凯,教育部职成
一、标本的描逑前年在五台岭底北坡太古界綠色片岩系內采得石英脉岩小褶皺,长約10厘米,褶皺的横切面沿軸面长約4.5厘米,横約3.5厘米,如照片1a,b。石英脉岩厚約0.8厘米,褶 F
镧系元素配合物[C_4H_9O]~+[Ln(S_2CNC_4H_8)_4]~-(Ln=Pr和Sm)是从LnCl_3和NH_4(S_2CNC_4H_8)在THF中反应45h而得到的。[C_4H_9O]~+[Ln(S_2CNC_4H_8)_4]~-的晶体和分子结构通
越来越多的资料使我们认识到,研究花岗岩类的成矿作用必须与其成因系列、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或元素)的来源(包括矿源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它们在成岩和热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