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马中国妥协
2014年12月8日17点,宝马中国与宝马经销商投资人沟通年末补贴事宜,双方达成初步共识。早先宝马提供一个方案,对经销商的补贴按宝马2013年2000亿营业额,给0.5%,10个亿,被经销商拒绝,经销商提出3%,60个亿补贴,安格提出请示德国总部,8日给大家答复。
最后达成的结果不到60亿,按照经销商销量占比进行分配,这个结果双方都比较满意。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件事情就有了结果,可见这件事,宝马德国总部对其重视的程度。
这次中国宝马经销商的筹码似乎多一些。在2014年11月末,宝马经销商集团投资人多次小规模沟通,最后共有32家经销商集团达成共识,这些宝马经销商集团年销量32.38万辆,占宝马中国年销量的68%。
据了解宝马年度批售未完滞港的进口车还有8,9千台(计划内),这些车变成谈判的砝码,放弃进口车任务成为宝马经销商集团的默认选项。另外,宝马中国明年的商务方案迟迟没有下来,对于明年的增长有各种猜测,说的比较多的17%-20%的增长,让各家投资人感到十分焦虑。宝马经销商投资人明确提出达不成共识,明年1季度的任务暂不签订,这也成为宝马经销商集团最大的砝码。
其实除了补偿金额之外,其他事情宝马中国就可以协调,其中批零倒挂就是经销商诟病比较多的。比如,宝马7系多数是以7折销售,经销商1个亿现金用来进车,销售之后进账7000万现金,宝马给予的奖励是车,不是现金。这7000万再进车销售进账5000万现金,造成宝马投资人现金流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小投资人都有崩盘的危险。
明年宝马中国会不会解决批零倒挂也非常引人关注。还是以7系为例,定价90万,7折售卖,63万左右,如果定价下调到75万,用户群体放大,供应关系转换,折扣也可以减少一些,客户购置税、保险费用都会大幅度下调。
据了解,下一阶段宝马经销商将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导下成立宝马经销商联会,在今后经销商销售任务、新建渠道、零部件任务等方面与宝马中国进行沟通。
60亿补贴背后
“宝马60亿事件”从传出到初步和解大概十天左右时间,业内评论不一,可以肯定的有两点:让宝马经销商空前团结足以说明经销商新车销售的盈利水平已经触底;整车厂与经销商的关系是时候重新梳理,这也是品牌销售办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发现,实际上不只宝马,包括奔驰、奥迪、甚至捷豹路虎的经销商2014年都出现了大面积亏损。豪华品牌尚且如此,中低端品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部分车企已经下调了今年的销售目标。
一汽丰田目标销量从66万下调到58万,广汽丰田从40万下调到38万,吉利从58万下调到38万,日产从140万下调到127万,本田在华目标销量从90万辆下调到80万辆。当然,也有一些品牌没有调整2014年的目标,并表示2015年同比再增长10%。
豪华品牌的症结在于奥迪、宝马、奔驰“三驾马车”在销量上的激烈争夺,为了确保自身地位不动摇,制定了以销量为导向的商务政策,不合理的销售目标、压库、搭售、大面积扩网等行为接踵而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销商大面积亏损,而2014年的政策大潮和市场压力,让经销商的反弹尤其明显。
“宝马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经销商团结起来讲究方法与厂家进行沟通,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说明经销商要团结起来,另一方面也说明宝马高层的智慧,举白旗恰恰表明宝马的成功,让经销商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有信心和宝马共同面对2015年,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李金勇表示。
凸显的渠道问题
事实上,除了宝马之外,近期曝出经销商困境的还有一汽丰田。2014年12月8日,江苏省汽车交易管理协会在其官网上发布《再次商请一汽丰田调整商务政策缓解经销商生存困境的函》。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曾经位列国内车企单车利润最高的东风本田身上。受价格下滑、销量下滑的影响,8月起北京13家东风本田的4S店停止在厂家进车,以此来表明对厂家补贴政策的不满。
目前经销商普遍面临的两大困难是:第一,单车价格下滑太多,导致卖车亏本。继续以宝马为例,7系、6系和X6常年7折销售,在扣除厂商补贴的20万元后,单车销售仍亏损5万至10万元;宝马3系、5系和X5等车型的平均优惠幅度也高达15%,因此经销商常年亏损不可避免。第二,压库严重,包括宝马在内的很多车企都陷入了“虚报-供货-积压”的恶性循环怪圈中。为了拿到返点,经销商咬牙拿车,当厂家把今年的销量完成情况汇报到总部后,总部就会下达更高的任务,最终库存成为压倒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谁都知道,这是一种双输的局面。然而,明明知道“鱼死网破”,却有越来越多的品牌经销商加入其中,这说明什么?外媒在分析中指出,经销商事件成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最新征兆。都说“旁观者清”,然而,身在其中的车企却有些身不由己。
而要改变目前这种局面,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改变已经实施10年之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2014年12月18日是商务部关于《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环保部、交通部等八个部委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五大协会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此前关于办法的修改意见从四面八方汇聚。随着商务部征求意见的结束,《办法》出台指日可待。修订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名称中不再有“品牌”二字,但《办法》的核心——授权制度依然会保留。业内人士认为,授权制度的保留,意味着汽车厂家的强势地位不会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宝马中国与宝马经销商投资人达成的初步共识,可以说是渠道变革的重要里程碑。”业内人士认为,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经销商事件就有了结果,可见宝马德国总部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近期经销商事件的连续爆发,对于今后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好处的,汽车厂家也应该彻底静下来反思,结束了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应该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2014年12月8日17点,宝马中国与宝马经销商投资人沟通年末补贴事宜,双方达成初步共识。早先宝马提供一个方案,对经销商的补贴按宝马2013年2000亿营业额,给0.5%,10个亿,被经销商拒绝,经销商提出3%,60个亿补贴,安格提出请示德国总部,8日给大家答复。
最后达成的结果不到60亿,按照经销商销量占比进行分配,这个结果双方都比较满意。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件事情就有了结果,可见这件事,宝马德国总部对其重视的程度。
这次中国宝马经销商的筹码似乎多一些。在2014年11月末,宝马经销商集团投资人多次小规模沟通,最后共有32家经销商集团达成共识,这些宝马经销商集团年销量32.38万辆,占宝马中国年销量的68%。
据了解宝马年度批售未完滞港的进口车还有8,9千台(计划内),这些车变成谈判的砝码,放弃进口车任务成为宝马经销商集团的默认选项。另外,宝马中国明年的商务方案迟迟没有下来,对于明年的增长有各种猜测,说的比较多的17%-20%的增长,让各家投资人感到十分焦虑。宝马经销商投资人明确提出达不成共识,明年1季度的任务暂不签订,这也成为宝马经销商集团最大的砝码。
其实除了补偿金额之外,其他事情宝马中国就可以协调,其中批零倒挂就是经销商诟病比较多的。比如,宝马7系多数是以7折销售,经销商1个亿现金用来进车,销售之后进账7000万现金,宝马给予的奖励是车,不是现金。这7000万再进车销售进账5000万现金,造成宝马投资人现金流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小投资人都有崩盘的危险。
明年宝马中国会不会解决批零倒挂也非常引人关注。还是以7系为例,定价90万,7折售卖,63万左右,如果定价下调到75万,用户群体放大,供应关系转换,折扣也可以减少一些,客户购置税、保险费用都会大幅度下调。
据了解,下一阶段宝马经销商将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导下成立宝马经销商联会,在今后经销商销售任务、新建渠道、零部件任务等方面与宝马中国进行沟通。
60亿补贴背后
“宝马60亿事件”从传出到初步和解大概十天左右时间,业内评论不一,可以肯定的有两点:让宝马经销商空前团结足以说明经销商新车销售的盈利水平已经触底;整车厂与经销商的关系是时候重新梳理,这也是品牌销售办法需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发现,实际上不只宝马,包括奔驰、奥迪、甚至捷豹路虎的经销商2014年都出现了大面积亏损。豪华品牌尚且如此,中低端品牌的日子也不会好过,部分车企已经下调了今年的销售目标。
一汽丰田目标销量从66万下调到58万,广汽丰田从40万下调到38万,吉利从58万下调到38万,日产从140万下调到127万,本田在华目标销量从90万辆下调到80万辆。当然,也有一些品牌没有调整2014年的目标,并表示2015年同比再增长10%。
豪华品牌的症结在于奥迪、宝马、奔驰“三驾马车”在销量上的激烈争夺,为了确保自身地位不动摇,制定了以销量为导向的商务政策,不合理的销售目标、压库、搭售、大面积扩网等行为接踵而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销商大面积亏损,而2014年的政策大潮和市场压力,让经销商的反弹尤其明显。
“宝马事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经销商团结起来讲究方法与厂家进行沟通,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说明经销商要团结起来,另一方面也说明宝马高层的智慧,举白旗恰恰表明宝马的成功,让经销商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有信心和宝马共同面对2015年,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李金勇表示。
凸显的渠道问题
事实上,除了宝马之外,近期曝出经销商困境的还有一汽丰田。2014年12月8日,江苏省汽车交易管理协会在其官网上发布《再次商请一汽丰田调整商务政策缓解经销商生存困境的函》。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曾经位列国内车企单车利润最高的东风本田身上。受价格下滑、销量下滑的影响,8月起北京13家东风本田的4S店停止在厂家进车,以此来表明对厂家补贴政策的不满。
目前经销商普遍面临的两大困难是:第一,单车价格下滑太多,导致卖车亏本。继续以宝马为例,7系、6系和X6常年7折销售,在扣除厂商补贴的20万元后,单车销售仍亏损5万至10万元;宝马3系、5系和X5等车型的平均优惠幅度也高达15%,因此经销商常年亏损不可避免。第二,压库严重,包括宝马在内的很多车企都陷入了“虚报-供货-积压”的恶性循环怪圈中。为了拿到返点,经销商咬牙拿车,当厂家把今年的销量完成情况汇报到总部后,总部就会下达更高的任务,最终库存成为压倒经销商的“最后一根稻草”。
谁都知道,这是一种双输的局面。然而,明明知道“鱼死网破”,却有越来越多的品牌经销商加入其中,这说明什么?外媒在分析中指出,经销商事件成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最新征兆。都说“旁观者清”,然而,身在其中的车企却有些身不由己。
而要改变目前这种局面,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改变已经实施10年之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2014年12月18日是商务部关于《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环保部、交通部等八个部委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五大协会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此前关于办法的修改意见从四面八方汇聚。随着商务部征求意见的结束,《办法》出台指日可待。修订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名称中不再有“品牌”二字,但《办法》的核心——授权制度依然会保留。业内人士认为,授权制度的保留,意味着汽车厂家的强势地位不会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宝马中国与宝马经销商投资人达成的初步共识,可以说是渠道变革的重要里程碑。”业内人士认为,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经销商事件就有了结果,可见宝马德国总部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近期经销商事件的连续爆发,对于今后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好处的,汽车厂家也应该彻底静下来反思,结束了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应该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