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曹皇后画像及生平事迹考述

来源 :西域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j190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高昌回鹘时期吐鲁番观音图像研究》系作者陈爱峰的博士论文,于2020年9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纺织品绘画中的73件观音绘画以及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14个洞窟中观音壁画残像为主,辅之以英、日、韩、俄等国收藏的观音绘画及吐鲁番出土的观音类佛经和功德疏、发愿文等文本材料,对高昌回鹘时期的吐鲁番观音图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期刊
为便于学术交流和推进本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在借鉴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定的基础上,我们对原有引文注释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制定新的规定.供作者参考.1.引文注释采用页下注(脚注)的形式,以①②③……为序号,每页重新编号.2.引自图书时,标注格式如下:(1)王明哲,王炳华:《乌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15页.(2)[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7~278页.(3)《宋史》卷四九〇《于阗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4106
期刊
<正> 由于我国工业和贸易的发展缓慢,德国工人阶级进入政治生活,比他们英国和法国兄弟们要晚得多。只是在1848年,二月革命以后,德国工人才第一次开始明白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必要性。以前,在这方面,一切所思、所言、所行,几乎都只是出自那些严格说来还不属于工人阶级的人们,或者出自那些住在或去过英国、法国和瑞士的工人们。这在德国工人
本文介绍近年来在汗诺依遗址开展的考古工作,通过踏查、航拍、勘探和发掘,初步认识到该遗址自青铜时代起断续使用,到唐宋成为拥有东西两座城邑的大型聚落遗址,废弃于宋元.西城附近分布有窑址、道路、手工作坊或街市等多种类型的建筑遗迹,多出釉陶和玻璃,或为唐疏勒州治所在.遗址的发掘为唐代疏勒镇及其东部"汉城"或州府治所的研究、为绿洲聚落与城邑时空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期刊
在瑞典隆德大学“雅林收藏品”中藏有一份1742年由喀什噶尔和卓家族黑山派首领签发的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谢赫任命书,任命书中出现的“新兴宗派”,学界有“白山派”和“马明心的哲赫忍耶”两种观点。根据新近出版的一部苏非派文献提供的信息,本文试图提出此语所指的第三种可能性,即阿富汗人夏·奥里亚及其苏非教团——纳格什班底耶·穆贾迪底耶。
近年我国学者对新疆地区出土的胡语文献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献》系列图书的出版是集中的体现。2013年中西出局出版了该系列图书的《梵文、怯卢文卷》,2015年又出版了《于阗语卷(一)》,两书的主编为段晴、张志清。
前言 沙拉夫·阿拉一兹玛·塔黑尔·马卫集(Shiraf Alzaman Tahir Marvazi),是伊斯兰历五六(公元十一二)世纪伊朗的医生、地理作家、人类学家和自然科学学者,其详细的生平现无从知晓,有可能他是在伊斯兰历514年/公元1120后的几年去世的。
Pe'minai thau这个词常见于和田出土8~9世纪的于阗语世俗文书.据于阗语专家对文书的最新解读,可判断此词当如早年贝利所解释的那样,意为毛织布.近年学者提出的絺?之说或棉布之说仍需商榷.8世纪中叶后于阗毛织布的价格曾一度飞涨,但9世纪初进入吐蕃统治后,其价格复又回落.
吐蕃统治于阗地区的tshan(tshand)不应该对应于汉文的州,它源自吐蕃本部,与敦煌、萨毗地区的将(tshan)类似,应该是规模较小、级别较低的行政建置,于阗地区的tshan规模应该与乡(tshar)相当或在其之下,tshar(乡)在于阗地区普遍设置,而tshan的设置似乎较少。吐蕃统治于阗地区的tshan除了被地位低下的官吏阿摩支(‘am cha)统领外,还有被僧人大和尚(ban de ched po)统领的情况.tshan中有僧人和寺院附属民户,显示了该地区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