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粉彩瓷器管窥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st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彩是我国瓷器釉上彩绘的一种独特装饰方法,也是景德镇传统彩绘瓷品种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玻璃白”粉实际上是一种含氧化砷的玻璃白,由于砷的乳浊作用,使所有彩料都“粉化”成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仅一个色就可以分出多种色阶,阴阳分明,描画纹饰可以更加细致入微,生动逼真。
  


  粉彩出现于清代康熙晚期,雍正、乾隆二朝达到鼎盛,直至清代晚期仍继续生产,由于它表现力强,深受人们的喜爱,整个清代都没有间断过,成为釉上彩瓷生产的主流。粉彩最初是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其烧制温度较五彩瓷低,约700℃-750℃左右,在烤花炉内完成。色彩较五彩更为丰富,多达数十种,颜色淡雅,具有纸面绘画的艺术效果。
  粉彩瓷器在艺术效果上独树一帜,装饰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以淡雅柔丽为特色,以粉润柔和见长,从感觉上看要比五彩瓷柔和细腻,因此又有“软彩”之称。历史上有关粉彩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多,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乾隆年间的《陶说》及《景德镇陶录》、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均把粉彩称之为“洋色”、“洋彩”。
  早期的康熙粉彩还处于初创阶段,由于烧造量小,所以传世品不多,仅见有少量的花蝶盘、花蝶纹水丞及钟馗醉酒塑像。这些传世品的特点是构图趋于疏朗,施彩较厚,色彩变化少,制作还不太精,胎体比较厚重,工艺简单,官民窑均有,图案和绘画风格比较简朴,有书本朝六字楷书官款“大清康熙年制”的,也有的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仿款。
  


  众所周知,粉彩瓷器发展到雍正时期极为盛行,并在康熙朝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出于雍正帝的爱好和宫廷陈设、使用的需求,大量烧制粉彩瓷器,并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无论颜色和描绘技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至乾隆朝,粉彩仍有很大发展,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总体上看,纹饰趋于繁缛,底用青花或红彩,尤以色地粉彩居多。
  雍正一朝虽仅有13年时间,制瓷水平突飞猛进,官、民窑俱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时期烧造的粉彩瓷,以精巧细腻著称于世,讲究自然变化,具有高贵、华丽,艳而不俗、细而不繁的美感,达到了粉彩瓷器的顶峰,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除了传统的白釉粉彩外,另见有:黄地粉彩、米色地粉彩、紫红地粉彩、胭脂紫地粉彩、珊瑚红地粉彩、冬青地粉彩、墨彩粉彩、木纹釉粉彩等,产量不是很大,但也足以说明当时烧造技术的高度成熟。从清宫中收藏的大批官民窑作品来看,可谓恰如其分。综合分析,雍正粉彩有主要以下几个特点:
  


  胎釉
  雍正粉彩有官、民窑之分,官窑器的胎体普遍坚硬洁白,结构细密,胎体轻重适度,达到了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的地步。即使大件器皿胎体也能上下匀称一致,不显厚重,修胎规整,底足极为光滑滚圆,俗称“泥鳅背”。釉面平滑,光洁无疵,釉质莹润、匀净,光洁无瑕,多数为纯白,器外与器底的釉色一致。民窑器釉面白度不够,制作上明显要逊于官窑。
  
  造型
   雍正粉彩的造型时代特征鲜明,总体风格是秀丽精巧,具有一种阴柔的美,无论是大小器皿都制作精工,极讲究,规矩方圆,一丝不苟,注重细部处理,反映了当时制瓷工匠的高度技巧和非凡的创造力。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看,以日常生活用瓷最多见,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陈设观赏瓷。主要品种有:各式盘、碗、碟、杯等餐具,尊、罐、坛、钵,玉壶春瓶、梅瓶、盘口瓶、胆式瓶、四方瓶、天球瓶、花觚、笔筒、镂空盖盒,各式茶壶、茶具及文房用具等。整体上以轻巧俊秀的小件器皿居多。形体变化多种多样,造型上注重线条变化,美感韵律,实用与审美有机地统一在一起。除了继承传统式样外,也有借鉴其他工艺品的器型,还有一些器型是取材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如瓜式,菊瓣形,桃形等,博采众长。
  


  色彩与纹饰
   早期雍正民窑粉彩工艺上还不是很精细,用色较厚,趋于浓重,绘画图案以花鸟、花蝶、人物的世俗生活及历史、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西厢记、水浒传)等居多,延年祝寿的纹饰也很多,尤以寓意和谐来象征吉祥美好,有八仙庆寿、福禄寿三星图、郭子仪祝寿等。许多大盘的口沿常见锦地开光内绘杂宝纹饰,这种构图风格与康熙五彩十分相近。许多雍正民窑粉彩作为商品还大量销往欧洲各国,数量极为可观,多是盘、碗、碟等日用瓷及陈设瓷,纹饰不拘一格,既有中国传统图案,也有西方的人物景观。雍正官窑粉彩的颜色具有鲜而雅,粉而柔的特点,它借鉴了珐琅彩的制作方法,选料精细,用料浓淡自然,色彩丰富多变,一件器物上有的用色多达近二十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和阴阳向背之分,色彩周围往往带有七色光,十分讲究料色的层次变化。据测试,有的色彩是受外来影响,如黄彩是以氧化锑为着色剂、胭脂红是以黄金为着色剂等,俗称“洋彩”,与中国传统彩料明显不同,施彩方法以油料调色,重色赛过重墨,填色重于勾勒。彩色普遍秀丽湿润,纷纭璀璨。唐英在《陶成纪事碑记》中描述:“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羽毛无不精细入神”。纹饰上变化多端,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法渲染,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纹饰题材内容广泛,尤以植物花卉、自然山水、景物居多,多数不画满,意境深远。也有动物纹和人物纹。花卉中常见牡丹、玉兰、荷莲、罂粟、菊花、梅花、海棠花等,往往都有雀鸟、蝴蝶、昆虫点缀,形象千变万化,表现得生动逼真,充满勃勃生机。团花、团蝶、团菊也经常使用。人物纹饰中仕女画最具特点,人物体型修长,眉目清秀,神态优美,体现了当时崇尚纤弱女子的风气。周围多配以几案,杂宝等器皿。雍正粉彩画面多数清雅宜人,不是很繁密,注重细部描绘,千姿百态,出神入化,民国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描述“雍正花卉纯属恽派,没骨之妙可以上拟徐熙,草虫尤奕奕有神,几于误蝇欲拂,人物山水则稍不如康,然先正典型,犹未之坠”。纹饰与造型十分协调和谐。描绘技巧上,精益求精,多运用写实手法,纹饰工整,细腻,层次清晰,运笔自然、流畅,其精者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当时,还十分流行过枝画法,常见有八桃过枝图、过枝菊花、过枝玉兰牡丹花等,很有装饰韵味。虽然民窑粉彩不如官窑粉彩精妙,但他自成一格,用彩较重,常画民间风俗,吉祥平安,山水,花卉与人物故事。
  


  款识
   雍正官窑粉彩瓷器主要是书写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其次是双方框“大清雍正年制”及“雍正御制”、“雍正年制”四字楷书款。底部写篆书款极少,传世的粉彩镂空盖盒、九桃天球瓶,是写四字、六字篆书款。雍正款字体非常工整,笔法清秀有力,结构严谨,多为宋椠体正宗小楷。青花色调纯净,不晕散。民窑粉彩多数不写款,个别写私家堂名款,“ 精叟轩制”、“百露堂”、“文山石房”、“冯宅”、“百机楼藏”、“庆宜堂制”。有的是在足内绘花押款,如:笔、银锭,寓意“必定如意”,个别也有只画双圈不写款的。
  


其他文献
高剑父(1879—1951)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本名麟,后易作崙,字爵廷,别署老剑,剑庐等,广东番禺人。光绪十八年(1892),高剑父拜于广东著名花鸟画家居廉(1828-1904)门下,开始学习花卉、草虫的画法,奠定传统国画根基。光绪二十五年(1899),再拜同门好友伍德彝为师。伍氏为晚清广州望族,其父伍延鎏亦为画家,所居万松园、镜香池馆、浮碧亭等,富藏历代名家翰墨。高氏从居廉的学习经历使其
期刊
六安地处皖西,因古六国、汉六安国而名,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在今六安市郊周围分布着许多历代古墓葬群。2006年,沪汉蓉客运专用线合(肥)武(汉)段开工建设,在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行政村长岗自然村境内须穿过一座大型汉墓,编号双墩一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六安市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对位于铁路路基上的六安双墩一号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巨大的双连冢墓葬
期刊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以后,经过东汉、南北朝、隋近六百年的传播,到唐代达到了最盛期。公元645年,唐朝僧人玄奘自天竺(印度)带回 650多部佛教书籍回到长安,用近二十年的时间译成佛经75部,唐太宗亲自为玄奘的译经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公开大力提倡佛教。武则天时期出于政治需要,达到“皇权神授”和巩固政权的目的,极力推崇佛教。僧人法明和尚于公元690年编撰《大云经》四卷献给朝廷,经文说“太后(武则天
期刊
香港苏富比将于10月6日至9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2007年秋季拍卖会。是次秋拍呈献逾1100件珍贵中国艺术品、珠宝及腕表,估价逾10亿港元。    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先生表示:“亚洲经济蓬勃,全球艺术市场亦见活跃,收藏家之实力与日俱增,对别具历史价值之珍品更是趋之若鹜。故此,今季香港苏富比继续以最慎密严格的专业标准,筹办了内容更丰富、素质更非凡的拍卖会。我们很高兴这次拍卖会为国际收藏家
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明清官窑瓷器最具特色,且数量多,质量高。在众多藏品中有一件清代道光粉彩《耕织图》鹿头尊(图版一,1、2、3 ),器身粉彩绘《耕织图》,并配墨书“耕织诗”,诗、画合一,意境深远。绘制细腻,施彩绚烂,制作精美,艺术风格独特。    《耕织图》的发展历史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耕蚕桑举足轻重,事关国计民生。《耕织图》之所以称“耕织”,因其描绘农家耕种和纺织的生产场面,又称为“田
期刊
9月19日纽约佳士得将举行的秋季拍卖中,“Meriem重要鼻烟壶珍藏”专拍,呈献了一系列造工精湛、巧夺天工的鼻烟壸。此珍藏由著名藏家Mary Margaret Young经多年精心搜集,被视为二十世纪后期最出色的鼻烟壶收藏之一。    Mary Margaret Young生于美国,她与丈夫Maurice毕生致力于美国及加拿大的商界、社会服务、教育和慈善事业。自从在温哥华古董店搜购了几件精美的鼻烟
期刊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1687—1770)是中国画史上为数不多的全能画家之一,无论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方面都各有其独创的成就。   黄慎主要以人物画而闻名,但他的山水画也同样达到了自成一家的地步。他从对现实的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出发,准确生动真实地把握住自然景色的具体特征,以及特定景色下的感情氛围,给以简练概括含蓄的表现。他的山水画取法于元代倪瓒、黄公望、吴镇,兼学宋代米芾,创造出自己崭新的风格
期刊
由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和中国收藏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颁奖典礼”6月20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西周晚期秦公壶、清代沈铨《百鸟朝凤图》卷、清代棋谱《渊深海阔》手稿、近现代岫岩玉龙床、当代大型檀香木雕《瑶池集庆》、清代朱金木雕照壁等从13329件藏品中胜出,被授予首届“中国民间国宝”称号――这6件珍宝在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投保金额达3.1亿元人民币。另
期刊
2006年,董国强力邀业内瓷器鉴赏行家郑健生加盟匡时国际,主持瓷器杂项业务。如今3场拍卖过去了,匡时的瓷杂专场平均每场的成交额都超过7000万元,已经成为了京城瓷杂拍卖的重要阵地。北京雍正瓷器的走热,也与郑健生无不关联。早在去年匡时首拍,郑健生即推出由19件组成的雍正官窑瓷专题,成交16件,翠绿釉瓜棱罐、青花釉里红三多果纹胆瓶都创出了当年同类器的拍卖高价。今年春拍,匡时国际瓷器专场虽主推乾隆官窑瓷
期刊
中华玉器以无与伦比的悠久文化历史和举世无双的丰富思想蕴含在环球独占鳌头。从四五千年前的玉敛葬到夏商周三代的礼玉,再到战国两汉魏晋以后的佩玉,宋元以后的陈设玉与玩玉,世界上没有其他哪个民族能够形成历时如此久远、功能如此完整、形制如此系统、数量如此众多的崇玉文化心结,成为区别东、西方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哲学文化理念的中庸思想,在自然物质精光内蕴、温润以泽的玉石上找到了附着点,自然矿物与社会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