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须从文本出——我的课例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987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环境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走入一些教学误区。为了改革,学校添加了多媒体设备,这无疑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很多老师也在摸索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我也不例外,心想的是不改革就会被淘汰,可是新语文课堂怎么改法,我们的心里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底。只好每次上课前观摩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或者是专家的课件制作,再或者做课件也是到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七拼八凑。久而久之,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们反而被别人牵着思维方式走了,有时甚至跟文本相去甚远了。
  利用多媒体上课,谁都知道好处多,比如直观、学生很容易看懂、容量大、通过幻灯的形式可以展示很多内容,但是不是就好处多得没有坏处呢?回过来想其实不然。
  就拿我自己上的一堂课来做个反思,学生的反应让我有了一些反省:我们的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记得我在本学期上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一课,还是老习惯,先去找找有没有现成的可以供参考的课件,结果还真有了,于是,我只是对课件进行了局部的加工,就开始投入使用了,因为当时课件里有几幅关于眼泪的图片,真实地打动了我。第一幅叫“喜极而泣”,记述的是2004年8月29日,中国女排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俄罗斯队,在时隔20年后再次夺回奥运冠军,队员们相拥而泣。第二幅叫“控诉”,记述的是战争中小孩的呼号,硝烟弥漫中,何处是我的家?第三幅叫“痛失”,描述的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一个儿童哀号着要妈妈。第四幅也叫“痛失”,描述的是一位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西藏运输兵,因为公务,连妻子难产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下跪在妻儿的墓前……男儿一跪仍英雄!第五幅叫“辛酸”,解说为“有一种泪,它不流,却格外的让人辛酸”,描述的是一位老奶奶,为了生活,独自背了一大捆柴,每迈出一步都有跌倒的可能……这几幅图片,我在浏览第一次的时候就泪流满面了,哪一幅都能刺痛我的内心。其实,诸如此类的图片我们只要一打开网页,随处就可以复制粘贴。当我在课堂上展示这几幅图片的时候,第一幅满场哗然,也跟着图片激动,第二幅开始,很多学生也动容了,默默地垂泪,我以为这一堂课成功了,生活的艰辛触动了他们内心柔软的部分。我趁机叫学生谈谈自己对图片的感想,谈谈我们自己和眼泪有关的故事,可是这时学生很大一部分就不发话了,课堂气氛立即就冷却了下来。我只好尽量鼓励学生发言,有小部分学生扭扭捏捏地总算站起来了,却说:“老师,刚刚的画面很美,不过有些很惨,所以我流泪了,但是我也知道图片距离我们很远,我还是不能真正的体会。”这话一出,无疑给了我当头一盆冷水,我突然醒悟,现在的学生,经历的只有幸福,眼泪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是哪一次喜爱的东西没要到手。图片中的眼泪,也许幸福的他们不能真实地诠释。我想,我太急功近利了,选择了一些离学生生活稍微远了一些的抽象画面,虽然他们能看进眼里,却未必能读进心里。这堂课,差点成了美术课,我算彻底失败了。到另一个班上这一堂课时,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调整,先不展示图片,而是回归文本,要求学生先读,反复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谈谈为什么喜欢。学生很踊跃,大胆地发言,有人喜欢冰心的话,有人喜欢白居易的诗,有人也喜欢杜甫的诗,还有学生发言说:“杜甫的诗在作者看来比白居易的好,不过,按我的理解,我反而更接受白居易的诗。”我问为什么,学生也大方地回答:“白诗里提到流泪时自己最能体会自己的痛苦,而杜诗的境界高到忧国忧民,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我承认我没有那个高度。”学生的坦白让我很高兴,我历来对教学的要求是学生一课能有一得就不错了,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哪能一蹴而就?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为他鼓掌。一下子,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高了,再不怕说错了被别人取笑,我趁势让学生在文本里去体会作者描述的几种眼泪,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并很主动地阐明:眼泪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所以和珍珠一样珍贵,甚至比珍珠还要珍贵。很多同学似乎受到琦君的影响,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眼泪史”。有一个同学的发言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讲述的眼泪史是关于他奶奶的。他说:“奶奶在世时,只是习惯了她的疼爱,从来没想过报答,甚至奶奶去世时,我也没有太多的悲伤,心里感觉奶奶就是去旅行,还会回来的。直到几天前,在旧书中无意看见奶奶的一张照片,突然袭来的感觉让我痛彻心扉,因为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我几乎想不起她的模样,原来奶奶真的离开我们了,那一刻我……”到这里,那个学生已经开始抽泣了,而其他很多同学也在抹泪,我再次毫不吝啬地给以他热烈的掌声,这一次,全班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一堂课,我没有展示那些让人感动的网载图片,可是从文本衍生开来,学生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生活中的图片,那才最真实、最感人,最能读进学生的心里去。学生也很自然地就弄懂了那一句颇具哲理的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课后,我一直在反思,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最能接受的又是什么?比起网络里一些急于求成的快餐文化,不如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那一堂课,首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语文教学不应脱离文本教学,语文教学也不能上成花花哨哨的美术课,语文教学更应该让学生能够真正吸收文学的营养。
其他文献
快乐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还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作为一名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扎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教学法、趣味横生的游戏等设计教学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能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小学数学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我按照《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数学新课改的理念是:注重学生的基础发展,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应用意识,数学社会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构建新的 科学评价体系。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数学探究式学习是指学
期刊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由最开始的怕作文到今天爱作文、想作文,甚至多日不写作文心痒、手痒的地步,这一切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结果。   一、找对象   即学生以人、动物、植物、电器、季节、自然现象、自然环境等为主体进行描写,大家再来找出描写的对象,并要说明理由。这种训练方式,学生们抓住事物特点的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表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可见,写作教学有两项任务:一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二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表达。积累写作题材就是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过程;写作则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对认识进行再现的过程。认知是文章得以构建的骨骼,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而语言是文章得以丰满的血肉。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何耐人反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如皋“活动单导学”模式逐步在各个年龄段展开。在幼儿园各科教学中,“活动单导学”模式紧密与幼儿园游戏相结合,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用武之地和顽强生命力,其地位不可小视。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总是认为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幼儿就学得越快越好。实践证明,这样易造成幼儿思维的惰性。特别是数学这门课,越显得活动单的重要,一定要让幼儿自己去想、去做、去讨论、去解决。“活动单导学模式”就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期刊
我是一名参加工作10余年的老师,在这期间我大部分时间都担当着班主任这一角色,我深知班主任工作的苦与乐。班主任工作是千头万绪的,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如何才能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情况呢?我觉得要做到随时确立、摆正自己的身份,随机应变,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慈母的角色   老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博爱,爱你的每一位学生,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观和学生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已经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把新的教学观落实到课堂呢?笔者想以《天火之谜》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以及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教学设计之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我以富兰克林的图像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要求学生初步阅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把握文
期刊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呢?  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学生为本,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