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环境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走入一些教学误区。为了改革,学校添加了多媒体设备,这无疑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很多老师也在摸索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我也不例外,心想的是不改革就会被淘汰,可是新语文课堂怎么改法,我们的心里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底。只好每次上课前观摩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或者是专家的课件制作,再或者做课件也是到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七拼八凑。久而久之,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们反而被别人牵着思维方式走了,有时甚至跟文本相去甚远了。
利用多媒体上课,谁都知道好处多,比如直观、学生很容易看懂、容量大、通过幻灯的形式可以展示很多内容,但是不是就好处多得没有坏处呢?回过来想其实不然。
就拿我自己上的一堂课来做个反思,学生的反应让我有了一些反省:我们的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记得我在本学期上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一课,还是老习惯,先去找找有没有现成的可以供参考的课件,结果还真有了,于是,我只是对课件进行了局部的加工,就开始投入使用了,因为当时课件里有几幅关于眼泪的图片,真实地打动了我。第一幅叫“喜极而泣”,记述的是2004年8月29日,中国女排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俄罗斯队,在时隔20年后再次夺回奥运冠军,队员们相拥而泣。第二幅叫“控诉”,记述的是战争中小孩的呼号,硝烟弥漫中,何处是我的家?第三幅叫“痛失”,描述的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一个儿童哀号着要妈妈。第四幅也叫“痛失”,描述的是一位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西藏运输兵,因为公务,连妻子难产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下跪在妻儿的墓前……男儿一跪仍英雄!第五幅叫“辛酸”,解说为“有一种泪,它不流,却格外的让人辛酸”,描述的是一位老奶奶,为了生活,独自背了一大捆柴,每迈出一步都有跌倒的可能……这几幅图片,我在浏览第一次的时候就泪流满面了,哪一幅都能刺痛我的内心。其实,诸如此类的图片我们只要一打开网页,随处就可以复制粘贴。当我在课堂上展示这几幅图片的时候,第一幅满场哗然,也跟着图片激动,第二幅开始,很多学生也动容了,默默地垂泪,我以为这一堂课成功了,生活的艰辛触动了他们内心柔软的部分。我趁机叫学生谈谈自己对图片的感想,谈谈我们自己和眼泪有关的故事,可是这时学生很大一部分就不发话了,课堂气氛立即就冷却了下来。我只好尽量鼓励学生发言,有小部分学生扭扭捏捏地总算站起来了,却说:“老师,刚刚的画面很美,不过有些很惨,所以我流泪了,但是我也知道图片距离我们很远,我还是不能真正的体会。”这话一出,无疑给了我当头一盆冷水,我突然醒悟,现在的学生,经历的只有幸福,眼泪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是哪一次喜爱的东西没要到手。图片中的眼泪,也许幸福的他们不能真实地诠释。我想,我太急功近利了,选择了一些离学生生活稍微远了一些的抽象画面,虽然他们能看进眼里,却未必能读进心里。这堂课,差点成了美术课,我算彻底失败了。到另一个班上这一堂课时,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调整,先不展示图片,而是回归文本,要求学生先读,反复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谈谈为什么喜欢。学生很踊跃,大胆地发言,有人喜欢冰心的话,有人喜欢白居易的诗,有人也喜欢杜甫的诗,还有学生发言说:“杜甫的诗在作者看来比白居易的好,不过,按我的理解,我反而更接受白居易的诗。”我问为什么,学生也大方地回答:“白诗里提到流泪时自己最能体会自己的痛苦,而杜诗的境界高到忧国忧民,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我承认我没有那个高度。”学生的坦白让我很高兴,我历来对教学的要求是学生一课能有一得就不错了,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哪能一蹴而就?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为他鼓掌。一下子,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高了,再不怕说错了被别人取笑,我趁势让学生在文本里去体会作者描述的几种眼泪,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并很主动地阐明:眼泪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所以和珍珠一样珍贵,甚至比珍珠还要珍贵。很多同学似乎受到琦君的影响,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眼泪史”。有一个同学的发言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讲述的眼泪史是关于他奶奶的。他说:“奶奶在世时,只是习惯了她的疼爱,从来没想过报答,甚至奶奶去世时,我也没有太多的悲伤,心里感觉奶奶就是去旅行,还会回来的。直到几天前,在旧书中无意看见奶奶的一张照片,突然袭来的感觉让我痛彻心扉,因为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我几乎想不起她的模样,原来奶奶真的离开我们了,那一刻我……”到这里,那个学生已经开始抽泣了,而其他很多同学也在抹泪,我再次毫不吝啬地给以他热烈的掌声,这一次,全班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一堂课,我没有展示那些让人感动的网载图片,可是从文本衍生开来,学生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生活中的图片,那才最真实、最感人,最能读进学生的心里去。学生也很自然地就弄懂了那一句颇具哲理的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课后,我一直在反思,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最能接受的又是什么?比起网络里一些急于求成的快餐文化,不如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那一堂课,首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语文教学不应脱离文本教学,语文教学也不能上成花花哨哨的美术课,语文教学更应该让学生能够真正吸收文学的营养。
利用多媒体上课,谁都知道好处多,比如直观、学生很容易看懂、容量大、通过幻灯的形式可以展示很多内容,但是不是就好处多得没有坏处呢?回过来想其实不然。
就拿我自己上的一堂课来做个反思,学生的反应让我有了一些反省:我们的教学不能脱离文本。记得我在本学期上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一课,还是老习惯,先去找找有没有现成的可以供参考的课件,结果还真有了,于是,我只是对课件进行了局部的加工,就开始投入使用了,因为当时课件里有几幅关于眼泪的图片,真实地打动了我。第一幅叫“喜极而泣”,记述的是2004年8月29日,中国女排以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俄罗斯队,在时隔20年后再次夺回奥运冠军,队员们相拥而泣。第二幅叫“控诉”,记述的是战争中小孩的呼号,硝烟弥漫中,何处是我的家?第三幅叫“痛失”,描述的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的一个儿童哀号着要妈妈。第四幅也叫“痛失”,描述的是一位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西藏运输兵,因为公务,连妻子难产都没来得及看上一眼,下跪在妻儿的墓前……男儿一跪仍英雄!第五幅叫“辛酸”,解说为“有一种泪,它不流,却格外的让人辛酸”,描述的是一位老奶奶,为了生活,独自背了一大捆柴,每迈出一步都有跌倒的可能……这几幅图片,我在浏览第一次的时候就泪流满面了,哪一幅都能刺痛我的内心。其实,诸如此类的图片我们只要一打开网页,随处就可以复制粘贴。当我在课堂上展示这几幅图片的时候,第一幅满场哗然,也跟着图片激动,第二幅开始,很多学生也动容了,默默地垂泪,我以为这一堂课成功了,生活的艰辛触动了他们内心柔软的部分。我趁机叫学生谈谈自己对图片的感想,谈谈我们自己和眼泪有关的故事,可是这时学生很大一部分就不发话了,课堂气氛立即就冷却了下来。我只好尽量鼓励学生发言,有小部分学生扭扭捏捏地总算站起来了,却说:“老师,刚刚的画面很美,不过有些很惨,所以我流泪了,但是我也知道图片距离我们很远,我还是不能真正的体会。”这话一出,无疑给了我当头一盆冷水,我突然醒悟,现在的学生,经历的只有幸福,眼泪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是哪一次喜爱的东西没要到手。图片中的眼泪,也许幸福的他们不能真实地诠释。我想,我太急功近利了,选择了一些离学生生活稍微远了一些的抽象画面,虽然他们能看进眼里,却未必能读进心里。这堂课,差点成了美术课,我算彻底失败了。到另一个班上这一堂课时,我对我的教学进行了调整,先不展示图片,而是回归文本,要求学生先读,反复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谈谈为什么喜欢。学生很踊跃,大胆地发言,有人喜欢冰心的话,有人喜欢白居易的诗,有人也喜欢杜甫的诗,还有学生发言说:“杜甫的诗在作者看来比白居易的好,不过,按我的理解,我反而更接受白居易的诗。”我问为什么,学生也大方地回答:“白诗里提到流泪时自己最能体会自己的痛苦,而杜诗的境界高到忧国忧民,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我承认我没有那个高度。”学生的坦白让我很高兴,我历来对教学的要求是学生一课能有一得就不错了,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哪能一蹴而就?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为他鼓掌。一下子,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高了,再不怕说错了被别人取笑,我趁势让学生在文本里去体会作者描述的几种眼泪,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并很主动地阐明:眼泪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所以和珍珠一样珍贵,甚至比珍珠还要珍贵。很多同学似乎受到琦君的影响,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眼泪史”。有一个同学的发言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讲述的眼泪史是关于他奶奶的。他说:“奶奶在世时,只是习惯了她的疼爱,从来没想过报答,甚至奶奶去世时,我也没有太多的悲伤,心里感觉奶奶就是去旅行,还会回来的。直到几天前,在旧书中无意看见奶奶的一张照片,突然袭来的感觉让我痛彻心扉,因为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我几乎想不起她的模样,原来奶奶真的离开我们了,那一刻我……”到这里,那个学生已经开始抽泣了,而其他很多同学也在抹泪,我再次毫不吝啬地给以他热烈的掌声,这一次,全班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那一堂课,我没有展示那些让人感动的网载图片,可是从文本衍生开来,学生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生活中的图片,那才最真实、最感人,最能读进学生的心里去。学生也很自然地就弄懂了那一句颇具哲理的话:“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课后,我一直在反思,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最能接受的又是什么?比起网络里一些急于求成的快餐文化,不如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那一堂课,首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语文教学不应脱离文本教学,语文教学也不能上成花花哨哨的美术课,语文教学更应该让学生能够真正吸收文学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