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着语文水平的高低,而且写作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因此,为了使刚刚进入中学的初中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训练学生减少和杜绝错别字。初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较多,对此,笔者向学生分析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极其危害。如粗心马虎的同学往往出现张冠李戴的用字现象,还有些同学懒得使用工具书和请教别人,明知不对,却将错就错,还有一些同学对某些字长期写别、写错而形成定势等等情况。其危害是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达和文气的贯通,使读者感到费解,乃至产生误解。教师分析以后,让学生想想自己出现错别字属何种情况,或是几种兼有。想清楚之后,再对症下药,以后写作时要细心认真、勤用工具书、多问同学和老师。笔者还规定,一篇作文中出现错别字五个以上者,须更正后重写一遍。这样,使得作文中的错别字大大减少,评阅时,既节约了时间,又减轻了教师负担,改变了过去教师缠在错字堆里钻不出来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批阅质量。
训练学生大量积累词汇,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词是成文的零件,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词汇贫乏的人是写不出语言流畅、文笔华美的文章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二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警句中的含义就蕴涵着词汇积累的重要作用,指出了词语与文章的密切关系。我们在写作指导中必须给学生交代清楚词语对写作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词语的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用。阅读是积累词汇的重要途径,阅读面仅仅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动员学生订购适于初中生阅读的文学小报、文学期刊,组织学生成立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小组,交流各自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摘抄读书笔记,开展“一日一成语”活动(每个学生学会一个成语,讲给同学听,并能记录下来)。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都能认真地去做。既积累了词汇,又开阔了知识视野。经常使用工具书是写作时正确运用词语,准确表情达意的重要保证。笔者从初一开学伊始就要求学生《新华字典》必须是人手一本,并且向学生推荐了几种适合中学生使用的词典。语文课上每课必须用词典自己解决不懂的词,使初一学生《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的占有人数达到八成以上。并且人人都能主动积极、正确迅速地使用工具书,到初二、初三时,音序法和部首法都已熟练掌握,翻检速度也越来越快,基本上养成了正确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积累了较多的词汇,大多数同学能将所学词汇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大大改变了过去“文不从,字不顺”的状况。
训练审题。审题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训练学生对体裁的审定。看到标题,首先要判定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还是其他文体。确定体裁可从两方面进行:
分析标题的内容。标题中如果包含着记叙的要素,自然要写成记叙文。如《童年趣事》中的“事”,《爸爸二三事》中的“爸爸”和“事”都交代了记叙的要素。如果题目中的意思是介绍知识的,就应该写成说明文。如《怎样预防“非典”》等,至于《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等标题,明确表达了一个观点,当然应写成议论文。
分析体裁标志。带“记”字的标题,应写成记叙文,带“议、谈、论、评”等字样的标题,应写成议论文,带“赞、……礼赞”等字样的标题,应写成议论兼抒情的散文。
训练学生审定题材,确定写作选材范围,就是判断题目对取舍材料作了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
训练学生审“题眼”,确定写作重点,确立中心。标题中往往有一些关键词揭示思想意义和感情色彩,这类关键词我们称之为“题眼”,而“题眼”也就是文章的写作重点,而一旦确定了写作重点,在写作中定会浓墨重彩,中心也就突出了。如《难忘的一件事》,“难忘”就是题眼。有的标题本身就是题眼,如《挫折》等。只要抓住“题眼”,写作重点也就把握住了。
分析判断题目后的其他要求。命题作文往往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如表达方式的运用、字数的要求等等,这些只要认真审读,照办就行了。
正是因为在作文实践中笔者始终重视审题的指导和训练,因此,无论是平时写作,还是应试写作,很少有脱题现象发生。
训练观察能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客观生活,那么写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有良好的语言功底,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底蕴,那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现实生活的能力是有必要的。笔者给学生逐步介绍了一些观察知识,如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顺序、观察的要求、如何记观察日记等等。然后带领学生多次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好观察筆记。如对本校校园进行观察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了全校的整体布局和各个角落,然后布置了题为《校园一角》、《我们的校园》之类的作文,体裁不限。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兴致盎然,改变了过去一听作文就挠头,提起笔来无话可写的状况,使作文不再成为空中楼阁或胡编乱造的东西。评阅时发现,同学们有的写校门,有的写花园、水池、操场等,内容丰富,其中不乏描写生动的佳作,这充分证明了观察的重要性。
何永杰,教师,现居甘肃陇西。
训练学生减少和杜绝错别字。初中学生作文中错别字较多,对此,笔者向学生分析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极其危害。如粗心马虎的同学往往出现张冠李戴的用字现象,还有些同学懒得使用工具书和请教别人,明知不对,却将错就错,还有一些同学对某些字长期写别、写错而形成定势等等情况。其危害是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达和文气的贯通,使读者感到费解,乃至产生误解。教师分析以后,让学生想想自己出现错别字属何种情况,或是几种兼有。想清楚之后,再对症下药,以后写作时要细心认真、勤用工具书、多问同学和老师。笔者还规定,一篇作文中出现错别字五个以上者,须更正后重写一遍。这样,使得作文中的错别字大大减少,评阅时,既节约了时间,又减轻了教师负担,改变了过去教师缠在错字堆里钻不出来的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批阅质量。
训练学生大量积累词汇,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词是成文的零件,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因此,词汇贫乏的人是写不出语言流畅、文笔华美的文章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二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警句中的含义就蕴涵着词汇积累的重要作用,指出了词语与文章的密切关系。我们在写作指导中必须给学生交代清楚词语对写作的重要性,并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词语的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用。阅读是积累词汇的重要途径,阅读面仅仅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动员学生订购适于初中生阅读的文学小报、文学期刊,组织学生成立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小组,交流各自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摘抄读书笔记,开展“一日一成语”活动(每个学生学会一个成语,讲给同学听,并能记录下来)。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都能认真地去做。既积累了词汇,又开阔了知识视野。经常使用工具书是写作时正确运用词语,准确表情达意的重要保证。笔者从初一开学伊始就要求学生《新华字典》必须是人手一本,并且向学生推荐了几种适合中学生使用的词典。语文课上每课必须用词典自己解决不懂的词,使初一学生《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的占有人数达到八成以上。并且人人都能主动积极、正确迅速地使用工具书,到初二、初三时,音序法和部首法都已熟练掌握,翻检速度也越来越快,基本上养成了正确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积累了较多的词汇,大多数同学能将所学词汇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大大改变了过去“文不从,字不顺”的状况。
训练审题。审题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训练学生对体裁的审定。看到标题,首先要判定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还是其他文体。确定体裁可从两方面进行:
分析标题的内容。标题中如果包含着记叙的要素,自然要写成记叙文。如《童年趣事》中的“事”,《爸爸二三事》中的“爸爸”和“事”都交代了记叙的要素。如果题目中的意思是介绍知识的,就应该写成说明文。如《怎样预防“非典”》等,至于《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等标题,明确表达了一个观点,当然应写成议论文。
分析体裁标志。带“记”字的标题,应写成记叙文,带“议、谈、论、评”等字样的标题,应写成议论文,带“赞、……礼赞”等字样的标题,应写成议论兼抒情的散文。
训练学生审定题材,确定写作选材范围,就是判断题目对取舍材料作了哪些具体要求和限制。
训练学生审“题眼”,确定写作重点,确立中心。标题中往往有一些关键词揭示思想意义和感情色彩,这类关键词我们称之为“题眼”,而“题眼”也就是文章的写作重点,而一旦确定了写作重点,在写作中定会浓墨重彩,中心也就突出了。如《难忘的一件事》,“难忘”就是题眼。有的标题本身就是题眼,如《挫折》等。只要抓住“题眼”,写作重点也就把握住了。
分析判断题目后的其他要求。命题作文往往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如表达方式的运用、字数的要求等等,这些只要认真审读,照办就行了。
正是因为在作文实践中笔者始终重视审题的指导和训练,因此,无论是平时写作,还是应试写作,很少有脱题现象发生。
训练观察能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客观生活,那么写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使有良好的语言功底,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底蕴,那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现实生活的能力是有必要的。笔者给学生逐步介绍了一些观察知识,如观察的方法、观察的顺序、观察的要求、如何记观察日记等等。然后带领学生多次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好观察筆记。如对本校校园进行观察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了全校的整体布局和各个角落,然后布置了题为《校园一角》、《我们的校园》之类的作文,体裁不限。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兴致盎然,改变了过去一听作文就挠头,提起笔来无话可写的状况,使作文不再成为空中楼阁或胡编乱造的东西。评阅时发现,同学们有的写校门,有的写花园、水池、操场等,内容丰富,其中不乏描写生动的佳作,这充分证明了观察的重要性。
何永杰,教师,现居甘肃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