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老年人肌体处于退行状态,其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组织松弛,回血缓慢,穿刺普遍难。如何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减轻老年人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皮下淤血,提高血管的重复利用率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老年人 静脉穿刺 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病人日益增多。本人多年来根据老年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掌握了一些适合老年人的静脉穿刺术。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老年病人静脉血管特点
老年人肌体处于退行状态,通常静脉血管管壁增厚、变硬、官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回血缓慢,凝血较快。
2 老年病人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1 老年患者多有抑郁、孤独、紧张等心理反应
如反复穿刺失败,不仅增加他们的痛苦,而且在心理上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念头,认为针都打不进了,治疗没多大希望。
2.2 不安全感?在接受静脉穿刺时
对自己记忆不太深刻或曾给自己穿刺有过失败经历的护士表现出拒绝或躲避;对自己信任的护士能够和颜悦色、愉快、积极地接受。
2.3 要求高
老人在接受静脉穿刺时都希望得到一针见血、疼痛轻微,穿刺后局部不渗液,拔针后局部不渗血,皮肤不青紫的技术服务。
2.4 趋于保守
老年人往往注重自己的经验,希望医护人员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比如要求护士遵从自己指定的血管或部位进行穿刺,甚至固执地要求于前一日穿刺点进行重复穿刺;对由此引发的矛盾不易理解。
3 静脉穿刺方法
3.1 准备工作
备齐用物,护士行为举止要端庄大方,语言亲切。面对复杂的静脉要有信心,以取得患者信任。患者准备要充分,清醒的病人应询问是否上厕所;询问病人愿意选择左手或右手、上肢或下肢进行穿刺,这样体现出尊重患者的意愿,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
3.2 扎止血带
将止血带系于穿刺点上方8~10cm处,松止血带时动作应轻柔,可减轻对穿刺部位的震动,防止针头刺破血管,并且注意操作者一手拇指按住针柄防止移位,食指按住止血带与针尖之间的部位(对皮肤松驰者尤其重要)。
3.3 穿刺血管的选择
3.3.1 一般静脉的选择
首先按常规选择,老年患者长期用药,为保护血管,尽量从末梢静脉处开始,有计划地更换、交替使用,以延长血管使用寿限,并史每条血管发挥最大作用。
3.3.2 对患不同疾病的老年人穿刺时的部位选择
老年人因肌体逐渐变老,绝大多数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動脉硬化和多种脏器的疾患,应根据各种不同疾病的血管特点而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
3.3.2.1 患糖尿病的老人
这类老年患者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态,如血管过细,不等回血就已凝血,堵塞针头造成穿刺失败,而稍直、粗的小静脉回流压力相对大些,可避免过早凝血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选择手足较直、官腔稍粗的血管。
3.3.2.2 患慢性肝、肾功能衰竭及血液病的老人
这类老年人患者血管脆性大,凝血机制差,输液时,拔针后易溶血出现大片紫斑,所以我们避免使用肢体内侧的小血管。
3.3.2.3 瘫痪老人
一般临床上我们选用健康肢体血管,但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可选用患侧肢体血管穿刺,这样容易固定,保留时间长,不影响健侧肢体活动,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观,并有利于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3.3.2.4 肥胖老人
这类老年患者皮下脂肪丰富,静脉较深,不易显露,用手触摸手感较差,但静脉在组织中较固定,充盈,富有弹性,在皮肤上呈现一根(青线),穿刺时我们选择较粗大的静脉(青线)。
3.3.2.5 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
这类老年病人的血管硬化主要表现在大、中血管,用手触摸呈条索状,坚硬而无弹性,血管外径看似很粗,但内径较细,有的甚至闭塞,而远离心脏的表浅往往受损较小,且老年患者静脉输液速度不宜太快,所以我们选择手足小静脉。
4 静脉穿刺方法
4.1 皮肤消毒
老年人的皮肤与一般人的不同,必须绷紧后再消毒,因为老年人皮肤松弛,皱褶多,污垢容易沉积在皱褶里,消毒面积应比一般人宽些,污垢较多者,选用肥皂液温水擦洗后再消毒。
4.2 进针方法
4.2.1 老年病人在静脉穿刺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对痛觉敏感,如静脉上方以30度角将穿刺针的斜面向上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轻压与皮肤平行刺入血管,切忌用针将静脉挑起刺激针眼及周围组织造成疼痛加重。
4.2.2 老年患者紧握拳时,手部皮肤紧张会压扁静脉,从而会影响手背部皮下浅静脉穿刺,而采取手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会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4.2.3 静脉较弯曲,暴露部位较短的手足小静脉,我们选择在离该静脉位置稍远侧端以潜行刺入法进针。如该静脉在近掌指关节处,则采用逆行穿刺法,针柄固定在病人的手背上,不影响病人的手部活动,不仅减少了输液故障的发生,而且使病人感觉舒适.
4.2.4 对于四肢水肿的老年患者,我们根据表浅血管的解剖位置及走向选择好血管后,不扎止血带,用手脂压迫局部约3-4cm长,将皮下组织间的液体推开,使血管显露,以直接刺入法进针。
4.2.5 对静脉空虚的老年患者,要选择粗直的血管,扎好止血带后推压血流以充盈静脉,或轻轻拍打,待看到血管充盈后,以直接刺人法进针,进针后如不见回血,但针尖刺人血管后有“落空感”或“阻力消失感”,可挤压调节夹以下的输液管,见回血且液体滴注顺利,局部无肿胀隆起,则表明穿刺成功。
4.3 拔针
输液结束时,?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片。应左手将棉片轻压在穿刺点上,右手持针柄迅速拔出针头后左手加大按压度,这样可减轻拔针时的疼痛。因老年人血管脆性大,凝血机制差,应延长按压时间5-10min,按压时手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造成皮下大片瘀斑,影响下一次穿刺。
5 总之
根据老年病人血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进针角度,注意静脉血管的保护,尽量多与其沟通,与他们谈心,消除顾虑,这样不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能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 老年人 静脉穿刺 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病人日益增多。本人多年来根据老年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掌握了一些适合老年人的静脉穿刺术。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老年病人静脉血管特点
老年人肌体处于退行状态,通常静脉血管管壁增厚、变硬、官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组织松弛,血管不易固定,回血缓慢,凝血较快。
2 老年病人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1 老年患者多有抑郁、孤独、紧张等心理反应
如反复穿刺失败,不仅增加他们的痛苦,而且在心理上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念头,认为针都打不进了,治疗没多大希望。
2.2 不安全感?在接受静脉穿刺时
对自己记忆不太深刻或曾给自己穿刺有过失败经历的护士表现出拒绝或躲避;对自己信任的护士能够和颜悦色、愉快、积极地接受。
2.3 要求高
老人在接受静脉穿刺时都希望得到一针见血、疼痛轻微,穿刺后局部不渗液,拔针后局部不渗血,皮肤不青紫的技术服务。
2.4 趋于保守
老年人往往注重自己的经验,希望医护人员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比如要求护士遵从自己指定的血管或部位进行穿刺,甚至固执地要求于前一日穿刺点进行重复穿刺;对由此引发的矛盾不易理解。
3 静脉穿刺方法
3.1 准备工作
备齐用物,护士行为举止要端庄大方,语言亲切。面对复杂的静脉要有信心,以取得患者信任。患者准备要充分,清醒的病人应询问是否上厕所;询问病人愿意选择左手或右手、上肢或下肢进行穿刺,这样体现出尊重患者的意愿,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
3.2 扎止血带
将止血带系于穿刺点上方8~10cm处,松止血带时动作应轻柔,可减轻对穿刺部位的震动,防止针头刺破血管,并且注意操作者一手拇指按住针柄防止移位,食指按住止血带与针尖之间的部位(对皮肤松驰者尤其重要)。
3.3 穿刺血管的选择
3.3.1 一般静脉的选择
首先按常规选择,老年患者长期用药,为保护血管,尽量从末梢静脉处开始,有计划地更换、交替使用,以延长血管使用寿限,并史每条血管发挥最大作用。
3.3.2 对患不同疾病的老年人穿刺时的部位选择
老年人因肌体逐渐变老,绝大多数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動脉硬化和多种脏器的疾患,应根据各种不同疾病的血管特点而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
3.3.2.1 患糖尿病的老人
这类老年患者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态,如血管过细,不等回血就已凝血,堵塞针头造成穿刺失败,而稍直、粗的小静脉回流压力相对大些,可避免过早凝血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选择手足较直、官腔稍粗的血管。
3.3.2.2 患慢性肝、肾功能衰竭及血液病的老人
这类老年人患者血管脆性大,凝血机制差,输液时,拔针后易溶血出现大片紫斑,所以我们避免使用肢体内侧的小血管。
3.3.2.3 瘫痪老人
一般临床上我们选用健康肢体血管,但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可选用患侧肢体血管穿刺,这样容易固定,保留时间长,不影响健侧肢体活动,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观,并有利于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3.3.2.4 肥胖老人
这类老年患者皮下脂肪丰富,静脉较深,不易显露,用手触摸手感较差,但静脉在组织中较固定,充盈,富有弹性,在皮肤上呈现一根(青线),穿刺时我们选择较粗大的静脉(青线)。
3.3.2.5 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
这类老年病人的血管硬化主要表现在大、中血管,用手触摸呈条索状,坚硬而无弹性,血管外径看似很粗,但内径较细,有的甚至闭塞,而远离心脏的表浅往往受损较小,且老年患者静脉输液速度不宜太快,所以我们选择手足小静脉。
4 静脉穿刺方法
4.1 皮肤消毒
老年人的皮肤与一般人的不同,必须绷紧后再消毒,因为老年人皮肤松弛,皱褶多,污垢容易沉积在皱褶里,消毒面积应比一般人宽些,污垢较多者,选用肥皂液温水擦洗后再消毒。
4.2 进针方法
4.2.1 老年病人在静脉穿刺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对痛觉敏感,如静脉上方以30度角将穿刺针的斜面向上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轻压与皮肤平行刺入血管,切忌用针将静脉挑起刺激针眼及周围组织造成疼痛加重。
4.2.2 老年患者紧握拳时,手部皮肤紧张会压扁静脉,从而会影响手背部皮下浅静脉穿刺,而采取手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手,会大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4.2.3 静脉较弯曲,暴露部位较短的手足小静脉,我们选择在离该静脉位置稍远侧端以潜行刺入法进针。如该静脉在近掌指关节处,则采用逆行穿刺法,针柄固定在病人的手背上,不影响病人的手部活动,不仅减少了输液故障的发生,而且使病人感觉舒适.
4.2.4 对于四肢水肿的老年患者,我们根据表浅血管的解剖位置及走向选择好血管后,不扎止血带,用手脂压迫局部约3-4cm长,将皮下组织间的液体推开,使血管显露,以直接刺入法进针。
4.2.5 对静脉空虚的老年患者,要选择粗直的血管,扎好止血带后推压血流以充盈静脉,或轻轻拍打,待看到血管充盈后,以直接刺人法进针,进针后如不见回血,但针尖刺人血管后有“落空感”或“阻力消失感”,可挤压调节夹以下的输液管,见回血且液体滴注顺利,局部无肿胀隆起,则表明穿刺成功。
4.3 拔针
输液结束时,?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片。应左手将棉片轻压在穿刺点上,右手持针柄迅速拔出针头后左手加大按压度,这样可减轻拔针时的疼痛。因老年人血管脆性大,凝血机制差,应延长按压时间5-10min,按压时手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造成皮下大片瘀斑,影响下一次穿刺。
5 总之
根据老年病人血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进针角度,注意静脉血管的保护,尽量多与其沟通,与他们谈心,消除顾虑,这样不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能使他们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