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高校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建设、学校日常管理、校园文化等多个角度对高校公民教育的开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公民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38-03
现代社会经济与民主政治的顺利发展、健康运行都需要相应的公民素质作为基础,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等,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任务意义重大。
一、公民教育概述
一个具有某国家国籍的自然人称之为公民。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在其所归属的国家中对自我地位的认知。公民意识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公民的国家主人意识、对于社会治理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法律意识、责任与权利意识,等等。
公民教育就是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与方式,提升公民身份认同、强化公民意识,提升公民能力,目的在于把国家中的组成成员培养成为优秀的公民。公民教育既是基础教育,也是一项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长久教育,贯穿于公民生活的始终,可以说,公民教育不仅折射出教育问题,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其稳定性。作为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产物,公民教育在当代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共同的关注点。虽然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近代民主化进程启动的背景下,中国曾掀起了国民(含义相当于公民)问题的大讨论,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政治教育没有公民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契合过程中,公民教育在中国内地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要领域,预示着公民教育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复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公民意识做出了强调性规定并把它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是我国首次将“公民意识教育”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它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昭示了国家发展对加强公民教育提出的迫切需求。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而言,加强公民教育,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把自己真正当作国家的主人,合理行使自己的权利,努力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同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高校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民教育目标模糊化、地位不明确。虽然公民教育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全面、长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把知识传授、智育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方面,并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公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未取得应有的、独立的地位。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代替公民教育,导致公民教育一度被认为就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独立的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或公民概念。
(二)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方式单一。由于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并没有把公民教育列为一项专门的课程,而是把该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教育。公民意识从属于政治思想,如果缺乏具体的教育要求和实施计划,学校公民意识培养就容易流于形式。同时,高校的公民教育方式单一、方法守旧,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通常会把自身的观点强行灌输给学生,没有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重意识形态说教、轻价值观养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其结果就会培养出一批没有主见、权利与责任不协调,言行不一,既不能遵守规则甚至是国家法律,也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来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伤害的伪“知识分子”,这些现象都严重降低了公民教育的质量,体现不出公民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从目前中国大学生发展的主流来看,大部分学生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要求进步,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具备一定的民主、权利以及公平等现代意识。然而,调查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全面正确理解公民意识的含义,尤其是对公民的义务与行为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大学生的行为与他们应尽的义务不能统一。由于他们对于公民意识的理解多来源于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对其实践性缺乏认知,从而不能真正在内心正确掌握公民意识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能表现出一个公民应有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公民意识的淡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关系中定位不准确,他们往往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发展,把主体意识理解为自我意识,在工作与生活中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重权利轻义务,从根本上扭曲了对公民及公民意识的理解。这些学生往往会忽略对国家的关心,对于社会和国家难以形成主人翁的意识,没有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为国家和社会利益与自身无关,不能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凡事缺乏主动性。第二,公共精神的缺乏。不能够把课堂所学运用到指导自身实践上来,对于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公平、正义、宽容、责任等优良的社会道德相当缺乏,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校园社会公德”调查发现,在当代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一种矛盾现象:几乎全部大学生都会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持反对意见,同时,这些学生在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时也表示,校园里的某些不文明行为就是由于自己行为不当造成的。在大学校园中,我们都会亲眼所见或者亲耳所闻一些大学生破坏公共环境的事例,同时缺乏相应的自主与自律意识,例如,有的学生在考试时存在作弊的行为;有的学生在网上散发一些不良信息;有的学生四周无人时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学生在食堂或者其他场合不自觉排队、拥挤、起哄,对公共财产不爱惜,随意破坏,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对于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表现出冷漠态度,不能表现出一定的爱心与关心,等等。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存在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的脱节与偏差,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高校德育和政治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的欠缺,二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公民教育体系不完善,尤其在对学生的公民行为指导方面更是缺乏。因此,高校适应时代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对学生加强公民教育的实效针对性,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刻不容缓。
三、高校实施大学生公民教育路径探析
(一)建构多维度的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纵观我国高校的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在课程体系中把公民教育独立出来重点开设,这是当前高校开展公民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不过由于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公民教育的知识,所以如何顺应我国国情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现阶段公民教育的目标,这是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思政理论课老师要思考和解决好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公民意识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在保障提高公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结合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只要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就会激起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
此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应努力加快公民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完善,并通过该类课程的推进,从多个角度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最终建设成既有常规课程,又有实践课程,适应我国高校发展的、形式多样的、独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渗透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课堂理论教学,更需要依赖于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影响,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亲身实践、切身体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及道德原则等才能够深入学生的脑海,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学校应该努力为公民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开设以公民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主人翁意识。这对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实现全方位育人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培育学生公民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广泛搜集学生意见、为学生开设劳动周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存在的。
其次,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要注重学生的责任与执行意识的培养。监督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并且通过指导学生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群体的行为,促进和谐集体的形成;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再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比如在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民主意识的形成;通过指导学生科学使用网络,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三)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公民教育。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体现公民教育,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就必须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个体给予尊重和重视,加强学生自主、自立能力的培养和行为训练,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参与自身事物的管理,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方面,积极搭建师生与学校领导相互沟通的机制平台。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融入师生的参与,保障师生的意见可以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建立“校长有约”、“热线你我他”等沟通平台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让学校领导可以直接了解、倾听师生诉求和建议,促进学校科学决策。对于为学校建设提出有价值和建设性意见的师生可以设立和颁发“献言献策奖”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广大师生主动思考,大胆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发生着改变,媒介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调查统计,目前超过85%的高校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型网络的账号,其中50%以上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媒介的便利性以及独特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此倍加关注,并逐渐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在信息的海洋中,如何分辨各类信息的好坏、正确使用媒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媒介交流的环境,利用校园资源优势,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介实践。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6月成立的新媒体中心融入了当下流行的微博、微信以及贴吧等新媒介,负责运营管理的是大学生及学生社团,这在广西的高校中是未曾有的。该新媒体的运营与使用,对于大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加强师生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与交流有极大的帮助。此外,对于帮助在校学生尽早了解社会,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指导学生科学、理性、合法使用网络,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在大学生日常行为中实践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体验的教育。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是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公民意识、培养公民能力的有力措施。学校要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真实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公民意识在自我监督、自我培养中逐步得以提高,并自觉地将这种内化的意识践行于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增知识、受锻炼、长才干,成为一名具有理性思想、自我完善、行为得体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的合格公民。
总之,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公民教育,创建、培育和谐的公民教育环境,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有利于开展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同时,现阶段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加强公民教育探讨与研究,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在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实效与针对性同时,注重实践,使理论教学与当今社会现象以及国情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其真正成为现阶段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谭萍.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伍琼中.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广西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伍琼中(1965— ),女,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教育。
(责编 黎 原)
【关键词】高校 公民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38-03
现代社会经济与民主政治的顺利发展、健康运行都需要相应的公民素质作为基础,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等,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任务意义重大。
一、公民教育概述
一个具有某国家国籍的自然人称之为公民。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在其所归属的国家中对自我地位的认知。公民意识包括多个方面,例如公民的国家主人意识、对于社会治理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法律意识、责任与权利意识,等等。
公民教育就是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与方式,提升公民身份认同、强化公民意识,提升公民能力,目的在于把国家中的组成成员培养成为优秀的公民。公民教育既是基础教育,也是一项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长久教育,贯穿于公民生活的始终,可以说,公民教育不仅折射出教育问题,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以及其稳定性。作为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产物,公民教育在当代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并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共同的关注点。虽然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近代民主化进程启动的背景下,中国曾掀起了国民(含义相当于公民)问题的大讨论,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有政治教育没有公民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契合过程中,公民教育在中国内地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要领域,预示着公民教育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复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公民意识做出了强调性规定并把它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是我国首次将“公民意识教育”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它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昭示了国家发展对加强公民教育提出的迫切需求。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而言,加强公民教育,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把自己真正当作国家的主人,合理行使自己的权利,努力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同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
二、高校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民教育目标模糊化、地位不明确。虽然公民教育对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全面、长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由于把知识传授、智育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方面,并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导致现在公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未取得应有的、独立的地位。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代替公民教育,导致公民教育一度被认为就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独立的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或公民概念。
(二)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育方式单一。由于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并没有把公民教育列为一项专门的课程,而是把该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教育。公民意识从属于政治思想,如果缺乏具体的教育要求和实施计划,学校公民意识培养就容易流于形式。同时,高校的公民教育方式单一、方法守旧,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通常会把自身的观点强行灌输给学生,没有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重意识形态说教、轻价值观养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其结果就会培养出一批没有主见、权利与责任不协调,言行不一,既不能遵守规则甚至是国家法律,也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来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伤害的伪“知识分子”,这些现象都严重降低了公民教育的质量,体现不出公民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从目前中国大学生发展的主流来看,大部分学生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要求进步,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具备一定的民主、权利以及公平等现代意识。然而,调查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全面正确理解公民意识的含义,尤其是对公民的义务与行为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大学生的行为与他们应尽的义务不能统一。由于他们对于公民意识的理解多来源于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对其实践性缺乏认知,从而不能真正在内心正确掌握公民意识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能表现出一个公民应有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公民意识的淡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关系中定位不准确,他们往往更加注重自身利益的发展,把主体意识理解为自我意识,在工作与生活中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重权利轻义务,从根本上扭曲了对公民及公民意识的理解。这些学生往往会忽略对国家的关心,对于社会和国家难以形成主人翁的意识,没有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为国家和社会利益与自身无关,不能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凡事缺乏主动性。第二,公共精神的缺乏。不能够把课堂所学运用到指导自身实践上来,对于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公平、正义、宽容、责任等优良的社会道德相当缺乏,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开展“校园社会公德”调查发现,在当代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一种矛盾现象:几乎全部大学生都会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持反对意见,同时,这些学生在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时也表示,校园里的某些不文明行为就是由于自己行为不当造成的。在大学校园中,我们都会亲眼所见或者亲耳所闻一些大学生破坏公共环境的事例,同时缺乏相应的自主与自律意识,例如,有的学生在考试时存在作弊的行为;有的学生在网上散发一些不良信息;有的学生四周无人时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学生在食堂或者其他场合不自觉排队、拥挤、起哄,对公共财产不爱惜,随意破坏,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识;对于一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表现出冷漠态度,不能表现出一定的爱心与关心,等等。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存在公民认知与公民实践的脱节与偏差,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高校德育和政治教育实效性与针对性的欠缺,二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公民教育体系不完善,尤其在对学生的公民行为指导方面更是缺乏。因此,高校适应时代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对学生加强公民教育的实效针对性,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刻不容缓。
三、高校实施大学生公民教育路径探析
(一)建构多维度的高校公民教育课程体系。纵观我国高校的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在课程体系中把公民教育独立出来重点开设,这是当前高校开展公民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不过由于在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公民教育的知识,所以如何顺应我国国情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现阶段公民教育的目标,这是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思政理论课老师要思考和解决好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关公民意识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在保障提高公民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可以结合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只要角度新颖,不落俗套,就会激起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
此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应努力加快公民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完善,并通过该类课程的推进,从多个角度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最终建设成既有常规课程,又有实践课程,适应我国高校发展的、形式多样的、独特的公民教育课程体系。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渗透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课堂理论教学,更需要依赖于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的影响,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亲身实践、切身体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以及道德原则等才能够深入学生的脑海,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学校应该努力为公民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开设以公民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主人翁意识。这对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实现全方位育人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培育学生公民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广泛搜集学生意见、为学生开设劳动周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存在的。
其次,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要注重学生的责任与执行意识的培养。监督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并且通过指导学生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群体的行为,促进和谐集体的形成;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律意识。
再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比如在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民主意识的形成;通过指导学生科学使用网络,培养学生媒介素养。
(三)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公民教育。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体现公民教育,学校领导及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就必须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个体给予尊重和重视,加强学生自主、自立能力的培养和行为训练,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参与自身事物的管理,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方面,积极搭建师生与学校领导相互沟通的机制平台。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融入师生的参与,保障师生的意见可以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建立“校长有约”、“热线你我他”等沟通平台充分听取学生意见,让学校领导可以直接了解、倾听师生诉求和建议,促进学校科学决策。对于为学校建设提出有价值和建设性意见的师生可以设立和颁发“献言献策奖”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广大师生主动思考,大胆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发生着改变,媒介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调查统计,目前超过85%的高校学生拥有至少一个社交型网络的账号,其中50%以上的学生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用于该类网站。媒介的便利性以及独特性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此倍加关注,并逐渐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在信息的海洋中,如何分辨各类信息的好坏、正确使用媒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养。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媒介交流的环境,利用校园资源优势,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介实践。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6月成立的新媒体中心融入了当下流行的微博、微信以及贴吧等新媒介,负责运营管理的是大学生及学生社团,这在广西的高校中是未曾有的。该新媒体的运营与使用,对于大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加强师生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与交流有极大的帮助。此外,对于帮助在校学生尽早了解社会,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指导学生科学、理性、合法使用网络,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在大学生日常行为中实践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体验的教育。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是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公民意识、培养公民能力的有力措施。学校要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真实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公民意识在自我监督、自我培养中逐步得以提高,并自觉地将这种内化的意识践行于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增知识、受锻炼、长才干,成为一名具有理性思想、自我完善、行为得体的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的合格公民。
总之,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公民教育,创建、培育和谐的公民教育环境,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有利于开展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同时,现阶段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加强公民教育探讨与研究,及时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在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实效与针对性同时,注重实践,使理论教学与当今社会现象以及国情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其真正成为现阶段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谭萍.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2]伍琼中.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广西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伍琼中(1965— ),女,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教育。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