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服装中标准下肢导联躯干最佳接入点探讨

来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下肢导联接入点选取在躯干对心电图图形的影响.方法 首先,在72例体检中,选取6例体检者6处不同躯干部位及左踝处作为左下肢导联接入点,分别描记标准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比较这7处不同部位所描记的肢体导联心电图.其次,对余下66例体检者,以髂前上棘水平的前正中点、左踝处两个不同位置作为导联接入点,分别描记标准十二导联心电图,再比较这两个部位所描记的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结果 髂前上棘水平的前正中点作为下肢导联接入点描记的十二导联心电图,与常规描记的十二导联心电图基本一致.结论 髂前上棘水平的前正中点作为下肢导联接入点,不影响标准导联十二导联图形.此结论可能对可穿戴心电下肢导联接入点的选取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随时间变化的轨迹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基于8 288名中老年人的健康体检队列,应用轨迹分析模型(GBTM)建立HDL-C随时间变化轨迹,进行轨迹分组,将3组轨迹分别标记为HDL-C低水平组(3 979人,48.0%)、中水平组(3 317人,40.0%)和高水平组(992人,12.0%)。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HDL-C轨迹变化组对糖
de Winter ST-T改变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特殊心电图表现,其可单独表现为胸导联或下壁导联的de Winter ST-T变化.可以是静态型的,也可是动态变化型的.各种冠状动脉病变时均可出现,但以前降支近端闭塞或次全闭塞为主.临床处理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处理,尽早开通闭塞血管.
目的探讨木酮糖激酶rs17118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深圳市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诊治的、资料完整并成功完成基因分型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冠心病患者(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597例,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s17118 C/A基因型分布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根据患者发作时心电图有无ST段抬高,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部分患者在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时并不出现ST段抬高,而是呈现其他心电图异常,其中表现为前壁ST段上斜型压低伴T波高尖的心电图改变者,称为de Winter心电图改变。本文就de Winter心电图改变的最新认识作一综述。
目的探索依据血流动力学表型指导降压药物选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方法,纳入102例初发未治疗或经治疗血压未达标(≥140/90 mmHg)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阻抗心动图(ICG)检查采集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分为依据血流动力学治疗组(A组,51例)和常规经验治疗组(B组,51例),治疗4~12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两组的诊室血压下降幅度。结果与B组比较,A组收缩压[(19.9±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网络Meta分析中如何处理缺失结局数据的策略,以期提高NMA制定者和使用者规范实施和解读缺失数据NMA的能力。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后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由非PCI医院转运至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298例。根据再灌注治疗策略不同分为溶栓后转运PCI组92例和直接转运PCI组206例,比较两组介入治疗资料以及主要出血事件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
主动脉夹层手术操作复杂,主动脉与人工血管的吻合口情况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人工血管翻转吻合理念,是主动脉夹层手术血管吻合的新理念,可能会有助于改善预后。本文总结了人工血管翻转理念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发展及应用,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环指蛋白145(RNF14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患者,根据是否为AMI,分为AMI组(410例)和对照组(484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改进的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对RNF145基因3个SNP位点(rs12188266、rs17056583
目的 分析心脏外科医生在电极导线拔除工作中的参与程度,探讨外科方法在电极导线拔除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本院心脏中心行电极拔除治疗的所有病人资料,根据心外科参与程度分为介入组、杂交组及外科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植入电极总数、植入装置类型、电极拔除原因、电极拔除方法、是否同期合并其它心血管合并症、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电极植入最长时间(年)、电极拔除过程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是否住院死亡、病例结局(是否完全去除心内电极导线)等指标并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