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因素,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我认为主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以开放的教学理念,培养创新的品质;其次以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另外要以开放的教学思路,培养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意识;方法;创造力
  On the students in reading in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Fan Bo
  【Abstract】Creativity of students is the trend, is imperative. Every teacher should strive to tap the creative factor in language teaching, in order to nurture more creative talent. I think the main attention to three aspects: first of all to an open teaching philosophy, quality and foster innovation; followed by an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innovation; addition to an open teaching ideas, foster innovation.
  【Key words】Consciousness; Method;Creativity
  
  歷史的脚步已踏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今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取决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赋予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些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方法,学生走向社会就多具备一些创造力,国家就多一些创新性的人才。因此,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因素,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以开放的教学理念,培养创新的品质
  创新能力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人的个性品质关系十分密切。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决定了人们能自觉地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1.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伙伴性的师生关系,明确地告诉学生:“你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帮助你们学习的。”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讲话多采用协商的语气,不管学生的见解是否正确,决不“横眉冷对”,使他们感觉教师就是朋友,师生关系是平等。这样减少了对学生的的行为和思维的不必要的限制,增加了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学生得到了创造的安全感,就越来越敢于发表意见,自信心大大增强。
  例如有一次,在讲读《放风筝》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觉得放风筝有意思吗?”没有想到有的学生答道:“老师,我听说过有个科学家因放风筝被雷电击死了,可见放风筝有害处。”虽然他的回答有些离谱,但是简单粗暴的否定会挫伤孩子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就对他说:“你知道的真多,使大家懂得要注意安全,千万不可在雷雨天放风筝,我代表同学们谢谢你!不过放风筝还是好处更多,对吗?”课堂上这个小小的意外也就顺利解决了。
  1.2教学设计以人为本;当今世界,无论是制造业、销售业、服务业,都爱提一句口号“以人为本”,我们小学语言教学本身就是为塑造人服务的,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应当倡导以人为本。
  如果说教材是作者编者的一度创造,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便是二度创造,而课堂教学的实施则是师生双向合作的三度创造。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安排教学步骤。
  1.3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未来是多元的,他们的发展是多极的。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他们绑在同一辆马车上向同一方向前进,应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创新的机会和条件。
  学完《春雨》一课后,我布置的作业是从以下的作业中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春天的图画。
  (2)学会一首歌唱春雨的歌曲。
  (3)写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
  (4)读背一篇关于春雨的诗歌。
  (5)和家长一起种植一些植物来绿化我们的祖国。
  如此自由选择能够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这样的作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完成,然后显示出自己不同的创造才能,这种显现出来的差异便成为一笔丰富的教学资源。
  2.以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
  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就是要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打破语文课堂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有意识地把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开放式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时具有实践、探索广阔的时空,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
  2.1课内外联系;开放的语文教学应冲破四十分钟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向课前和课后辐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经验出发,加强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例如,我在讲《日月潭》这篇课文之前,告诉学生上课时将采用招聘导游员的方式,讲解的内容分别是课文中的五个自然段并允许适当补充课外资料,比一比谁讲解得最生动、最吸引人。学生都非常乐于参与,积极地到图书馆、购书中心去借书、买书,搜集了大量有关日月潭的材料,要构思讲解词时,他们就精心考虑:自己搜集的资料哪些可以补充进去;补充的内容与原文如何组合、衔接……这些都需要发挥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此长期训练,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拓宽了语文教学的途径,更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
  2.2学科间融合;语文与其他各门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创设语文与其它学科融合的情境,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记金华的双龙洞》和许多古诗以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原文绘制插图。有一位教师在教《趵突泉》第四自然段时,就引导学生想象三种泉眼的冒出气泡有何不同,用简笔画画出气泡的样子,再以不同的节奏来表示气泡冒出的动作。还有不少童话类、寓言体的的课文,如《小蝌蚪找妈妈》、《狼和小羊》等,可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通过表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再现情景。音乐、舞蹈、美术等介入语文课,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以开放的教学思路,培养创新的能力
  3.1引导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的作用始终体现在“导”。如此,学生就能主动探索,寻求发现——或利用旧知引出新知,构建新联系;或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将相和》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既然有将相和,就该有将相不合,那么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会不和呢?‘和’的意思是和好、恢复关系,证明他们以前有过合作,课文似乎没有交代这一点啊?后来蔺相如和廉颇又为什么和好了呢?”教师随即板书:“和——不和——和”,要求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文,自己探索发现,找出答案。学生自学后汇报:根据这一线索,他们发现课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由此可以把课文分为三段;其中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第三件事的起因,将相不和是因为廉颇对蔺相如后来居上、职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将相和是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学生又随之产生了疑问:廉颇不服是因为他觉得蔺相如就凭一张嘴而当了上卿不合理,那么蔺相如是不是就靠一张嘴当上了上卿呢?于是再引导学生去思读课文,研究人物性格,学生兴趣盎然,因而收效良好。我觉得应该这样,课文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谈,规律让学生找,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如此“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全在能逐渐自能得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活他们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3.2提倡争辩;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得到尽情发挥,有个性才会有创新。因此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辩,可凸现学生个性,唤醒个体创造的潜在意识。
  “书到用时方恨少,辩论常使思路清”。教学中,教师就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倡争辩。长此以往,创新意识必然萌生,创新能力必然发展。如果我们语文教师都能做有心人,坚持不懈地使语文学科成为培育儿童创新精神的一片沃土,今天我们播下种子,明天就一定能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收稿日期:2011-06-20
其他文献
【摘要】新的美术课程标明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但一些美术课却忽视和淡化美术本体的价值和功能的现象,过多考虑了教学形式,而没有考虑这些形式的教学内容服务的有效性;在新时期各级学校对美术特长生有了更高要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选择最好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美术特长生;高中阶段;美术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立足于现实的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理论与生活有机结合。一方面,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用生活来明理;另一方面,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我们更好的生活,学以致用”。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很难转变,教师的教学资源大都侧重社会中的大事,总是把理论知识讲的空、大,好像这样才能显示政治教学的高度和深度。往往忽视了发生在我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教师在课改中最关心的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有的历史老师在面对新教材和新教法时,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领会不够,缺乏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特点和要求的把握,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使课改理念和教学实践完全脱节。因此,突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束缚,实施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方法,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适应素
期刊
【摘要】献出真爱给学生,撒播真爱的种子,便会收到丰硕的果实,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那就应该无愧于教育事业,只有真爱,才能让教育真正地焕发出美丽的光芒。真爱,给了学生,他们不会辜负老师对他们的期望,真爱,给了学生,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了自己热衷的教育事业!为了伟大的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们,让这一股活力四射的蓬勃朝气、勇往直前的昂扬锐气、光芒万丈的浩然正气,在我们第二实验小学的每位教师身上永放光彩!  【关
期刊
【摘要】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赏,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需要赞美和赏识。  【关键词】赞美;赏识;尊重  Appreciation to explore innovation in teaching  Yao Li  【Abstract】famous American psychol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使从事其教学的教师也产生困惑、失落,更使得初中历史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历史教学;困境;改革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plight of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Zhou ben  【Abstract】Junior secondary history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而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很多方面都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立足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   1.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它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
期刊
【摘要】学生随着年级增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明显下降。究其原因,我认为,这除了与数学本身具有的特点特性之外,更主要是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密切关系。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树立学习自信心,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情境引入、巧设悬念、趣味练习,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变换教学形式,进行多媒体教学
期刊
【摘要】“语言是最重要的工具”,进行交际的基础是语言,在小学低年级,怎样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激发说话的热情,使学生敢说、乐说、会说,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通过:(1)引话“源”,打开学生的“话匣子”;(2)创情境,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3)重实践,提高口语交际综合能力;(4)巧评价,优化口语表达效果,这几个方面进行指导,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  【关键词】引话“源” 创情境;重实践;巧
期刊
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需要转变观念,用爱心来帮助后进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要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确定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发现自身的优点;也要求班主任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要以分取人。为此,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很多情况下,學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