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鱼儿说话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kao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韦 苇/译
  
  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爱钓鱼。
  琼儿看外公把蚯蚓挂上钓钩,就说:“蚯蚓不疼吗?”
  “我来问问它。”外公把蚯蚓拿到面前,对它说:“你挂在钩上,受得了吗?”
  接着,外公把蚯蚓搁到耳朵边听了听,然后自言自语道:“它说,没事儿,它说它最喜欢钓鱼了。”
  琼儿不相信外公说的,想自己亲耳听一听。她把蚯蚓放到耳朵边仔细听着,说:“蚯蚓什么也没有说呀。”
  “它跟你还不熟呢。蚯蚓的心思我知道,它是急着要下水去钓鱼了。”外公说着把钓钩往前一抛,蚯蚓立刻沉到水里去了。不一会儿,外公钓上来一条鱼。接着,外公把钓竿递给外孙女,让她也碰碰运气。
  琼儿学着外公的样子,把钓钩抛进了水里。没多久,她也钓到了一条鱼。是一条小鱼。小鱼躺在岸边草地上,小嘴一张一张的。琼儿看着有些不忍心了。
  “小鱼好像在说什么。”琼儿说。
  “是的,鱼儿真的像是在说话哩。”外公说着,将鱼拿到耳朵边听了听:“小鱼说,‘拿我做汤,一样很鲜的’。”
  “我要自己来听。”琼儿说。
  “你能听懂鱼话吗?”外公问。
  “试试看吧。”琼儿说着,把鱼搁到耳边听了一下,说,“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外公又惊又喜,说:“你说的是真话吗?”
  “一点不假。”琼儿说。
  “那好,你就把它放回去吧。”外公说。
  琼儿把小鱼轻轻放回了水里,看着它尾巴一摇一摆地游远了。
  外公又把钓钩抛进了水里,又钓起鱼来。他边钓边说:“我还从来没听见过,学听鱼话竟有像你这样学得这么快的。一学就会了。”
  “下一回,我要学听蚯蚓说话,准也能一听就会。”琼儿说。
其他文献
一天上午,我给3岁的女儿讲《木偶奇遇记》。当讲到仙女妈妈死了,皮诺曹哭得死去活来时,女儿忽然问:“妈妈,什么是死?”我一愣,随口答道:“死就是永远都没有了,再也看不见了。”“哦。”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皮诺曹为什么哭呢?”“因为他很爱妈妈呀,妈妈不见了,当然伤心了。”  此时我忽然心生一念,想看看我这个妈妈在女儿心中的分量。于是特意用深情的口吻问道:“宝宝,仙女妈妈死了,皮诺曹那么伤心,如果
不少年轻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把抚养、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交给了老人。我们在对315户家庭调查发现,孩子由祖辈抚养的为173户,占总户数的59.7%。在隔代教养中。祖辈们教养态度、行为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他们对10个关于教养问题的回答吧。    1 你觉得孩子由谁抚养最合适?    灏灏奶奶:孩子从小就是由我们养大的。上幼儿园后,双休日让他爸爸妈妈带回家,回来准生病。说实在的,交给他们养我不放心。  
男孩不像男孩,男生落后女生,这种现象绝非国内独有,国外也早已出现了这个问题,不少的学者分析认为:“是家庭、学校和流行文化误导了男孩们,使他们深陷于无休止的焦虑之中。”   “男儿有泪不轻弹”是社会对男孩的期望和要求,不允许男孩正常的情绪发泄,不宽容男孩的丝毫差错。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男孩背负着“坚强”的巨大压力,一旦遭遇更大的挫折和失败的刺激,将“彻底摧垮”。从这个角度看,当今社会“男孩更需要关怀
苟瀚文的爸爸  愿望:希望孩子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健康,每天过得开开心心。  理由: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性格会一生受用。  打算如何实现: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不对孩子说谎,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让孩子大胆做事,不怕出小篓子,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多带他到大自然中去。  齐凯瑞的爸爸  愿望:希望孩子身体好,品行好,学习更好。  理由:因为自身条件不好,所以希望孩子优秀点。  打算如何实现:多和老师沟
春天来了,该是鼠姑娘换春装的时候了,她说:“就这一身毛,跟明媚春光实在是不般配啊。我得去买一套好看的春装来。”  鼠姑娘去镇上,见服装店就进去挑衣服。  但是,很不幸,哪家服装店都没有小得让鼠姑娘穿着合身的衣服,连玩具专柜里也没有合她身的衣服。  鼠姑娘一失望,就吧嗒掉下眼泪来。可是,正当第一滴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淌的时候,她忽然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大树底下呜呜地哭,很是伤心。  小女孩一直呜咽着。 
美丽就是脸上呈现出爱。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再漂亮的人,如果脸上是冷冷的,傲慢的,或很不耐烦的,就会让人暗自叹息,叹息他白白浪费了好容貌。而长相再普通的人,有从心底萌生出的爱意,也会像阳光一样灿烂,呈现出让人心动的一面。   表达出来的爱,不仅让人美丽,还能传递鼓舞人的力量。比如上班的妈妈,每当遇到压力,或是身心疲惫,感到再也无法付出时,一听到孩子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立刻心里就变得甜甜的,
春节里,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流水般送进孩子的小肚子里。  孩子自己年纪小,不懂节制,不懂抗议,当然也不可能去抗议——哪个孩子会抗议美食?  不过孩子们的小肚子,绝对会。  吃撑了就别再喂了  春节里,正餐都是大鱼大肉,青菜只是小配角,再加上很多孩子本来就不爱吃青菜,膳食比例严重不均衡。此外,在正餐中间还有无数的小零嘴:糖果、饼干、饮料……没几餐,孩子就会叫嚷没胃口、吃不下了。但是通常这时,很多老人总觉
番茄家族出動啦!有没有看到里面有一种个头特小的黄色圣女果?简直就像其他番茄生的BB一样!  一眼看过去,这种BB番茄你能找到多少颗?
一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就嚷嚷:“妈妈,今天老师问我在家里最喜欢谁了。”  “那你怎么回答的?”我很好奇。  “最喜欢姥姥、姥爷呀!”她得意地说。  “怎么不是爸爸妈妈呀?”我脱口而出。  “姥姥、姥爷从来不打我,你上次打我,还是姥姥救了的呢。”我哭笑不得,这小家伙,居然用了“救”字在女儿心目中,我的“罪状”应该不止这些吧,只是她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难以一一列举罢了。算了,孩子一天一个样,不必
“好小啊。”宝宝刚出生时,父母们都会有这样的讶异吧。在你的手掌上熟睡,那么柔弱,似乎人世间的一点点惊动,比如对街小店拉卷闸门的声响,都会牵动他全身的神经。及至稍长,头能抬了,又盼他能坐;及至能坐了,又盼他能立;当他口里发着含混不清的音节,从躺在地板上的你的肚子上踩过去,又盼着他更聪明、更健壮;等到他快上小学了,能认汉字,能背诵唐诗,能向你发表自己的观点,钢琴从《小汤》、《大汤》直练到《拜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