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蜀”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tiedaoxue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解字》释“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段玉裁注云:“葵,《尔雅》释文引作桑。诗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为长。毛传曰:‘蜎蜎,蠋貌。蠋,桑虫也。’传言虫许言蚕者,蜀似蚕也。《淮南子》曰:‘蚕与蜀相类而爱憎异也。’桑中蚕即蝤蛴。”
  从《说文》及段注不难看出,“蜀”与桑有着密切联系,但其是否为蚕还存争议。《尔雅》释文引《说文解字》作“桑中蚕”。《诗·豳风·东山》:“蜎蜎者蠋,蒸在桑野。”毛传曰:“蜎蜎,蠋貌。蠋,桑虫也。”《淮南子·说林训》云:“蚕之于蜀,状相类而爱憎异。”《韩非子·说林下》云:“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1}
  可见,许慎的说法是存在问题的,蜀并不是蚕,学者们一般都认为蜀是一种让人一看便毛骨悚然的像蚕的毒虫,这个说法也一直为人们所接受。唐成玄英注《庄子·庚桑楚》说:“蠋,豆中大青虫。”{2}现在吴语中称豆子和其他植物中像蚕的虫子即为“豆蜀”。因此,“蜀”用来表示虫子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后来一些字诸如“屬(属)”“觸(触)”“镯”皆从“蜀”声,即取蜀之蜎蜎然而首尾相接呈环形貌。
  对于“蜀”在传世典籍中的意义上面已经作了列举,它用来表示身体蜷曲自如的虫子。而这种虫子具体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呢?通过上面的例子也不得而知,那么,我们再借助出土文献的材料来探索一下“蜀”字的形体演变和造字本义。
  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中,“蜀”也经常出现,字形上,一般有以下几类{3}:
  (1)(续一·二五·一 《甲骨文编》)
  (2)(乙九○四四《甲骨文编》)
  (3)(京津一二九五《甲骨文编》)
  (佚123 藏5·3 《金文编》)
  (4)(班簋《金文编》)
  上面两类的字形在卜辞和铭文中较普遍,第三类下面二虫,商承祚先生考释为蜀形之繁体{4}。第四类下面弯曲之形稍有变化,另附加一“虫”形,戴家祥先生考释为“形符重复字”{5},即加一形符强调其属性。后来的“蜀”字即是这样,比如{6}:
  (蜀郡太守章《汉印文字徵》)
  (石碣车《石刻篆文编》)
  (蜀林罕集缀王庶子碑《汉简》)
  “蜀”其实为“”的后起字。后来又出现“蠋”,即再增加一形符“虫”。
  在卜辞的词例上,“蜀”一般用作地名或方国名,比如:
   射三百。{7}(龟二·三·八)
  丁卯卜,共贞,至,我又史。{8}(前八·三·八)
  □寅卜,……王登人正(征)。{9}(后上九·七)
  从卜辞中可以看出,蜀作为一方国曾经臣服于商朝,但是后来可能因各种原因反抗,于是商王朝便征伐蜀人,可见蜀国在此时已经很强大了,根据《尚书·牧誓》记载,商纣王时期,蜀人还参与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10}。那么,“蜀”这个方国到底位于什么地方呢?历来学者对此也都有考证。
  陈梦家先生认为上面“至,我又史”之“”不是“蜀”省“虫”形,“金文筍伯盨和伯筍父鼎的‘筍’字从竹、从目、从,其音符即卜辞的字……。卜辞之是后世的笱国,史籍作荀”{11}。
  而屈万里先生考释曰:“《国语·楚语上》:‘而使太宰启强请于鲁侯,惧之以蜀之役。’韦注:‘蜀,鲁地。’成公二年左传记阳桥之役,谓楚师侵卫,遂伐鲁,师于蜀,则是蜀乃鲁国近卫之邑。”{12}
  陈先生认为是后世的笱国,是说不通的,“筍”“”在形体上存在明显差异,“筍”从形和“”下面的弯曲之形并不相同,所以不能由此简单地把二者等同起来。而屈万里先生考证的“蜀”并不能确定与卜辞之“”完全等同,且卜辞先于《国语》成书年代,抑或后来人们也用“”的后起字“蜀”来命名鲁国的这个地方,因此并不能据此来断定卜辞中的“”便是鲁地。
  我们再来引用缪文远先生的一段论述:“周甲有‘伐蜀’之语。蜀为《书·牧誓》所见随周武王伐纣的八国之一。蜀之所在《伪孔传》和《括地志》都以为是巴蜀之蜀,孔颖达《正义》也说:‘蜀是蜀部,显然可知。’但蜀部与岐周相去辽远,故前人对此颇有疑义。据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的解释是:‘蜀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岷嶓。’蜀既与秦地相接,武王伐纣时它能出兵参加,当然并非难事。”{13}缪先生认为蜀即今天四川成都平原一带,这里是古蜀国,与古代巴国毗邻,“蜀”与“巴”一样,现在也是作为四川省的简称。根据《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古蜀的历史非常悠久,缪先生的说法更具合理性,学者们也大都认为卜辞中的“”即是位于成都平原的古蜀国。
  古蜀族是黄帝的后代{14},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族最早居住在西北地区,“迁徙往来无常处所”,属于氐羌系统。氐、羌本为一种民族,一些典籍中氐、羌往往并称。远古时代,氐羌民族的活动范围,主要是黄河上游,后来不断迁徙,子孙分别,各自为种,由此分化出氐族,改变了游牧的习惯,开始在低平的平原地带经营农业,因此称氐(低)族。{15}后来,有一支氐族从川西高原进入成都平原边缘地带,这就是蜀族的祖先了。
  成都平原土壤深厚肥沃,适合农业耕种,于是,在这里便孕育了与中原地带一样灿烂的人类文明,后来出土的三星堆可证。由于成都平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古蜀族不断强大甚至后来与商王朝进行对抗,周王朝建立以后,蜀人与周王朝保持友好关系,《竹书纪年》记“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16}就说明了这点。
  可见,卜辞中的“”即是位于成都平原的古蜀族。商人为什么要用“”来表示当时的古蜀呢,这个形体与古蜀的文化是不是有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古蜀族的文化,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的造字本义。
  《华阳国志·蜀志》云:“蜀侯蚕从,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17}蚕从是古蜀族的祖先神,最后化仙而去,蚕从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其目纵”。“纵目”是怎样的形象呢?古人东西为横,南北为纵,纵有竖的意思,比如《楚辞·招魂》“豺狼从目”,王逸注:“从,竖也。”那么,关于“纵目”就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成两眼纵立相并,与常人眼睛横列不同,也可以理解成额头上长了一只竖着的眼睛。因为从甘肃南部到四川西北部一直到西藏东部地区的古今各民族中,都有“三只眼”的传说,对三眼神的崇拜在川、甘、藏地区的氐羌民族中也十分盛行,所以,人们一般就把“蚕从纵目”理解成额头上多了一只竖着的眼睛。
  后来在成都平原发现了代表古蜀灿烂文明的三星堆考古遗址,其中出土了一些眼睛奇异的面具(见下图)。面具两眼宽大硕长,内眼角下弯,外眼角上翘,略呈菱形,两眼的瞳孔部分为圆柱状向外突出,其中的巨型人面具,瞳孔直径有13.5厘米,凸出眼眶长达16.5厘米。这些面具都是受人供奉的,是人们膜拜的对象。三星堆还出土了一些菱形、三角形和圆泡形铜饰,是一些人眼或眼球中突出的瞳孔,与人面具的大眼相同,属于同一类神器,都是神像上最突出部分的代表。{18}这些都说明,当时人们所崇拜的神像最大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他的一对突出的大眼。三星堆的出土提供了“纵目”另一种理解,即瞳孔突出眼球之外。
  三只眼和瞳孔突出似乎都可以作为“纵目”的注解,两者都具有合理性,由此可以看出古蜀人对眼睛的崇拜,带有神奇的原始宗教的色彩。至于两者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或许它们是由于文化传播而造成的差别,或许它们是对不同事物的描绘,并没有什么联系,“三只眼”只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而突出的瞳孔则代表人们对视野拓展以求探寻更多未知世界的渴望。对于这两者的关系,本文仅作猜想,不予详述,对于“纵目”,也
  并存这两种理解方式。
  从“(蜀)”的字形来看,,上面突出目形,许慎说 “上目象蜀头形”,即用“目”来代表头部。再看看古文字中的另外一些动物象形字,卜辞中,“牛”作“”,“羊”作“”,突出其角的特征;“豕”作“”,“犬”作“”,是用尾部特征以示区别。它们并不追求与动物形体的完全象形,而只是突出其显明特征。再看“(蜀)”字字形“”,上面的“目”形非常突出,这可能不仅是用来表示头部,或许也正标示了眼睛的奇特处。
  从“蚕从纵目”的描述和“(蜀)”的字形构建中可以看出古蜀人祖先神眼睛的不同寻常。古人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动物表示古蜀这个方国呢,这就与古代种族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关系。那么,古蜀族的图腾又是怎样的呢?在《山海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位奇幻的神:“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19}这就是“烛龙”。关于“直目”,郭璞注云“直目,目从也”。而古蜀人的祖先蚕从也是纵目,烛龙与蚕从或许存在一定的联系。
  前面说到,位于西北的氐族是古蜀族的祖先,后来才迁徙到成都平原这一带,而烛龙是位于西北方的钟山之神{20},再者《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人尚赤{21},而烛龙正是全身赤色,可见烛龙与古蜀族有很密切的文化联系。古音上,烛龙之“燭(烛)”从“蜀”声,则“烛”与“蜀”在读音上是可以相通的;再看“(蜀)”字下面的字形,是卷曲的虫形,后来又增加形符“虫”作“蜀”。《说文解字》云:“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卧形。”蝮本义为一种毒蛇,从甲金文字形也可看出,“虫”为蛇形,“(蜀)”下面的弯曲形状可能表示蛇形。而《山海经》中的烛龙正是“人面蛇身”,同样也属蛇类,由此可见,烛龙形象便是古蜀人的宗族图腾。
  综上所述,“(蜀)”并不是《说文解字》中解释的蚕,其造字本义是古蜀族的图腾形象,并用这个图腾形象来表示古蜀这个方国或种族。
  注释
  {1}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说林下》186页,中华书局,1998
  {2}刘文典《庄子补正》70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3}{6}《古文字诂林》卷十第26、26—2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4}商承祚《甲骨文字研究下编》27页,转引自《古文字诂林》卷十,上海教育出版社
  {5}戴家祥《金文大字典》(下)31—32页,转引自《古文字诂林》卷十,上海教育出版社
  ⑦笔者注:意思是蜀族的射手三百人。
  ⑧笔者注:意思是丁卯这天叫共的贞人占卜,问派遣使者去蜀这件事的凶吉。
  ⑨笔者注:意思是□寅这天占卜,问武丁征集军队讨伐蜀人这件事的凶吉。登,杨树达先生解释为征集。
  {10}《尚书·牧誓》中武王伐纣,誓至牧野,其所率西南夷八国指:庸、蜀、羌、髳、微、盧、彭、濮。
  {1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295页,中华书局,1988
  {12}屈万里《殷墟文字甲编考释》28页,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十册
  {13}缪文远《周原甲骨所见方国考略》28页,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第十册
  {14}《史记·三代世表·正义》引《谱记》:“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黃帝与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嚳,立,封其支庶于蜀,历虞、夏、商、周。周衰,先称王者蚕从。”
  {15}童恩正《古代的巴蜀》56—5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16}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7}{21}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181、185页,巴蜀书社,1984
  {18}赵殿增《三星堆祭祀坑文物研究》载《三星堆与巴蜀文化》,巴蜀书社,1993
  {19}袁珂《山海经校注》4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0}《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郭璞注云:“(烛阴),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云。”参见袁珂《山海经校注》230—231页
  (通讯地址:20024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熔壳进行初步的观察,着重对熔壳表面的微观形态特征和熔壳剖面上的组构特征,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提供一些有关陨落过程中的信息
技术的准确性是指要按技术规格要求完成动作,正确掌握动作顺序、要领和方法。既重视技术的基本环节,也注意技术的细节。排球运动是一项由多种技术组合而成的集体比赛项目。运
绝大多数的坦克战车颜色比较单一,但现代的许多战车开始出现了一小块一小块的亮色。是不是世界上的装甲战车开始从小附属品上变得时髦起来了?我不敢肯定。今天我只是与大家
年青较薄的大洋板块在俯冲期间,由于化学浮力关系而被圈闭于600-700km之间的重力稳定层内,从而部分地脱离了下地幔的对流系统.但当壮年期较厚板块俯冲时,其上部较冷的分异层
中太平洋西部沉积物的样品,是1978年由参加首次全球大气考察的《向阳红零九》号考察船采集的。调查分两个海区进行:一区海底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水深3437—5443m,西部沉积物主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竞技体育基础的少年儿童体校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奥运争光行动计划”,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
本文认为习语有三种译法 :直译、套译、意译。在进行不同文化习语对译时 ,要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中找出其主要共同点 ,如运用得当 ,就能使翻译变得更直接、精炼、生动、
北京第29届奥运会在大破世界纪录方面前无古人。博尔特在代表人类最快最经典的100米跑中创造迄今以来的最好成绩—9秒69。决定人类速度的要素是什么,人类最快能达到多快? Th
传统的程式化表演在戏曲舞台上无处不在,如:上下马、上下轿、上下楼、水袖、指法、台步等等。戏曲演员不但要继承传统程式,还要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在我28年从事越剧老生行当
训练营从2005年第二期开始对个人的足球技术层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期间仍有许多读者来信询问相关问题,看门兔在此建议去翻翻杂志,如果仍有技术方面的内容需要了解,请继续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