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者、救赎者与启蒙者:“恶作剧”形象与神话传统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杰拉德·维兹诺在多数作品中都塑造了“恶作剧者”这一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及政治功能的文学形象,他们在族人深陷殖民文化而沦为精神游魂的困境中涌起作为族人思想解放者、拯救者及启蒙者的历史使命感。与各部族传统神话中猿猴、郊狼、野兔等形象特质具有高度相似性,“恶作剧者”通过引导族人解构西方话语权威并建构自身文化发声机制,切实促进族人的文化回归与精神救赎。
  关键词: 杰拉德·维兹诺 恶作剧者 神话传统 精神救赎
  杰拉德·维兹诺作为美国当代成就很高的本土裔作家之一,曾创作出《格列佛:一个美国猴王在中国》、《哥伦布后裔》等小说作品,并涉猎诗歌、散文、歌谣等多重文学领域,曾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洲土著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等奖项,对莱斯利·马蒙·希尔克、谢尔曼·阿列克西等同时代印第安裔作家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美国本土印第安文化传统中有一类被称为“文化英雄”的救世者形象。他们是部族失落文明的继承者,也是本土独特传统的捍卫者,还是亦正亦邪的统一体——恶作剧者。“恶作剧者”一词最初源自于美国人类学及语言学家布林顿于19世纪为形象描述这类美国本土文学中正邪同体般存在而进行的文化探索,他通过将这一词语中所隐含的桀骜不驯、勇于违抗伦常而其所举又无伤大雅的形象特质赋予印第安文明中那些反抗社会严酷规约却又怀抱普度万物悲悯情怀的双重统一体而完成对这一文学形象神秘性及多元性的历史建构。对于这一形象的双面性,荣格曾定义为“他是救世主的先行者,集上帝、人类、动物为一体。他既是非人的又是超人的,集野蛮人与圣人于一身”。各民族传说中都曾出现过凸显本民族文化特色并彰显出符合时代特征革命精神的恶作剧者形象,希腊有叛逆不羁的赫尔墨斯,中国有随性洒脱的齐天大圣,非洲有勇敢机智的兔哥,而美国印第安则有勇猛狡黠的郊狼。
  一、心猿与解放者
  心猿作为一种文学隐喻,深刻揭示出恶作剧者内心对自身解放性使命的焦虑及对实施途径的思考。心猿是佛教用语,表示一种在人无法控制自我思想时产生的意识状态,因为此时思想展现出如猴子般在树林间跳跃嬉闹的样态,佛道的禅思会促使这些猴子镇静下来,因此心猿喻指人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因矛盾情绪而产生的思想斗争或是思维的活跃性特质。在《自由的恶作剧者:贵族领地继承者》中,一位勇者将恶作剧者格里夫称为部族的心猿,并指出“他颠覆了我们的礼仪,而他又释放了鸟群”。这正体现出格里夫作为恶作剧者对印第安传统模式化思维及陈腐礼节的嘲讽,并极力颠覆受殖民话语禁锢的部族传统而力求寻回本族文明精魂。恶作剧者所具有的思想精髓之一便是强烈的解放意识,该意识的体现往往伴随着一些喜剧性效果,如勇士吴愁所言:“如你所见,殖民化的世界是悲剧性的,而恶作剧者和小丑确是其中喜剧性的存在,而这种错位正是心猿所要修补的。”如巴布考克所言:“恶作剧者引人捧腹大笑的前提就是他的违规与越轨。”这无疑揭示出恶作剧者尽管生于乱世而临危受命却始终于逆境中保持昂扬向上的革命乐观精神,并以其超凡智慧及人格魅力最终击败强权赢得尊重。
  此外,小说情节中还体现出恶作剧者普度众生的悲悯情怀。小说中格里夫在集市中归还了鸡群自由,他为一只公鸡及十多只母鸡赎身的情节不仅体现出恶作剧者在拯救受苦难众生时表现出的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操,而且表达出印第安传统意识中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生态理念。在吴愁之后的叙述“而在我们传统故事中这些心猿不仅限于将鸟禽从集市中救出。在我族文化的认知中,那些解救他人脱离苦难的人,即使是在喜剧演出中,也算是文化英雄”中,以格里夫为代表的恶作剧者们最终得以摆脱自身所处的边缘性地位而回归社会主流认知,以自身英雄壮举而赢得世人的尊重及赞许。
  二、郊狼与拯救者
  郊狼卡约蒂作为北美印第安创世传说中家喻户晓的救世英雄为人所熟知。他们“参与创世,整顿秩序并创造了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部落传统,是人类伟大的造福者和救星”。在祖尼人的创世传说中,世界形成之初受黑暗笼罩,卡约蒂为延续人类生存从卡奇纳人手中盗取日月神盒,并受好奇心驱使半途打開盒盖,日月升入空中就形成黑夜与白昼并随之产生季节的轮回更迭。尽管卡约蒂盗取日月并非完全出于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而是多了几抹圆滑狡诈、缺乏自制的滑稽色彩,但正因其无意中的猛撞与贪心,族人获得了永世的光明与生存的希望。此外,郊狼还展现出其普度众生的创世情结。在克劳部族的创世传说中在世间有一漫无目的的郊狼于漫无边际的大水中四处游荡,后终于遇到两只野鸭,它将野鸭从水底衔出的泥团化为陆地而后又捏制出克劳人及动物,从此世界上便出现了人类、动物及其他生物。此类传说与西方基督教中的上帝创世有着极高的相似性。
  小说中的恶作剧们显露出如造物者般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济世情怀。如图恩·布朗就推崇以“社会针刺疗法”拯救族人深受文化殖民侵蚀的精神困境,并指出“在社会针刺疗法中,脱衣舞是最初的一击”。在这种产生“带有快感的恐慌”的民族习俗中,脱衣舞仪式带给人的快感被压制,这无疑证实了脱衣舞这一被排除于西方主流文明之外的异端民俗在被打上反文明、下流低贱的烙印后被殖民者生生从部族文化记忆中抹除的历史现实。为表达对此类精神压制的不满及反抗,图恩·布朗毅然在公众面前跳起了脱衣舞,他的表演践行了他作为恶作剧者引领族人获得精神救赎的崇高使命。
  除脱衣舞传达出的恶作剧者对族人精神拯救的意图外,口述传统也彰显了其作为救世者的强烈责任意识及历史使命感。伊特诺·布朗在离开修道院后返回家族领地建造了柱屋来为受伤女性提供栖居场所,并在其旁设置了电话亭用于男性对其曾犯罪行的自我悔悟及陈述。多数讲演者的演说都具有精神洗礼性作用,其中玛丽·海尔在演讲中深刻揭露出白人权威对其文化观念的剥离及移置。她尖锐指出白人政权利用她的教师身份实现对印第安青少年的思想侵蚀,“我们佯装是为了印第安孩童,其实不过是为了获取白人解放者承诺我们的金钱及权势,我们应该抨击学校强加于我们的一切皆为孩子谋利的错觉”。谢菲茨对此指出“维兹诺借恶作剧者,通过讽刺,模仿等手法批判殖民主义”,同时,艾伦·维利表示维兹诺无形中“以恶作剧者的锐气与荒谬、不公正对抗”实现了对西方话语的批判。   此外,恶作剧者还具有平复伤痛、治愈心灵的神奇力量。法德·瑪德便是此类恶作剧者的典型代表,他在担任地平协会成员兼教会牧师双重身份期间,经常为那些慕名而来的孤寂伤病患者治疗,他教授患者以向恐慌洞中呐喊的方式有效消除内心烦闷情绪并排解心理压力。而后法德·玛德又展示出其作为恶作剧者所拥有的另一种神奇能力,“比起人类头脑中的思想,法德更了解人思想深处暗藏的兽性因子”彰显出其可将深藏于人思想深处的兽性因子释放并治愈的力量。
  三、兔哥与启蒙者
  兔哥是非裔美国民间传说中众所周知的恶作剧形象,与“意指的猴子”的文学功能相似,兔哥以其猛烈的唇枪舌剑作为解构西方殖民话语权威的尖锐武器。在文学认知中,“兔哥作为一种言语攻势,促使奴隶群体对压迫者强制施加于其上的将其视为基督教义下上帝造人产物的思想进行有力驳斥”。在奴隶运动广泛兴起后,兔哥更是作为身躯羸弱而心智敏锐的文化英雄通过自身建构的独特象征性语言建构牢固的防御工事以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恶作剧者在促进人类思想觉醒及引导其抗击文化殖民进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面对族人被动无意识地接受殖民遗产而丧失文化根基的现状时,恶作剧者以思想引导及精神启蒙切实实现了对族人的救赎。特里普·布朗作为一位才思敏捷且极具洞察力的恶作剧者,成功解决了一起涉及猫头鹰头颅及巫术等神秘元素的电脑偷窃事件。受潘·安娜教授委托,她以私人调查员的身份查明包含猫头鹰头邮件的来历及电脑偷窃事件的真相。最终通过仔细丈量办公室到装卸台距离、研究地板刮痕、分析声纹数据及车辆停滞报告等做法,特里普得出施弗曼自导自演此次死头颅及电脑偷窃事件,从而嫁祸性别歧视者的真相。其对任何细枝末节处都力求追根溯源的谨慎态度生动刻画出这一形象认真负责、细致沉着的性格特点,并成功在才知上超越了作为男性形象代表的潘·安娜,并解构了男性作为主流话语建构者的显赫地位。
  四、结语
  维兹诺作为一位思想见地独特的印第安裔作家在作品中打上了殖民记忆的深刻烙印,展现出了独树一帜的思想深度。他将“恶作剧者”这一凸显其文学创造力的鲜明形象巧妙融于作品的建构中,使这一形象所具有的解放性、救赎性及启蒙性使命完整表露于读者面前,并使小说中“恶作剧者”的人物形象与神话传统中“恶作剧者”的动物形象紧密相连,通过探寻两者间相似的文化功能引导族人对西方殖民话语体系进行解构,使其重拾部族文化身份、扭转文化边缘化窘境,并切实建构起本族的发声体系。
  参考文献:
  [1]Cheyfitz,E. The Columbia Guide to American Indian Since 1945[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6.
  [2]Earl,Jr. Riggins R.Dark Symbols,Obscure Signs:God,Self and Community in The Slave Mind[M].New York:Orbis Books,2002.
  [3]Vizenor, Gerald, Robert. The Trickster of Liberty:Tribal Heirs to a Wild Baronage[M].New York: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黄惊涛发表在《花城》上的新中篇小说《圣者到尘世中去》,以《圣经》中三位圣者为原型,通过他们的经历,反映现代都市中人际关系的现状。  关键词: 黄惊涛 现实性 圣者到尘世中去  黄惊涛的中篇小说《圣者到尘世中去》主要由三个不同的故事组成,分别以《我盯上你了》、《请你呼喊我》、《滚蛋吧,月亮》作为小标题。从题记及小说人物名字的设计看,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与《圣经》关联紧密。  一、对《圣经》中圣
(武平第一中学,福建 武平 364300)  摘 要: “导学案”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该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以“导学案”为载体,探索了“三阶段八环节”的教学模式。本文以一节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例,反思总结“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  关键词: 导学案 三阶段 八环节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稳步推行两年时间。两年来,该课题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贯彻
摘 要: 作者以杨降在《干校六记》中的“下放记别”为语料,以葛浩文的英语译本为研究对象,以Mona Baker在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一书中从语言学角度对“释译”的阐述为理论基础,以词汇为单位,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释译策略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两种类型的释译策略的优势是译者都可以实现准确表达原文主题意义
(浙江树人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摘 要: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的迅速传播, 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电影的字幕翻译在当今跨文化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以功能论作为理论指导,对美剧《绯闻女孩》进行案例分析,主要研究功能理论在当中的应用,分析其中的一些文化重组现象,阐述目的论在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从而达到电影字幕翻译中形式对等、语
摘 要: 在文化艺术产业领域,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平台的打造,宝鸡市的文化艺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是实现文化艺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宝鸡市的文化艺术产业存在规模不足、结构不优、创新缺乏、发展环境不完善等与“一带一路”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对文化艺术产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关键词:
摘 要: 经济学学科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仍然有可能通过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探索教学模式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从而形成一种“虚实互联”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虚实互联 教学模式 西方经济学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变化与挑战。作为身处教学第一线的专业教师,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在新技术环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博士教育遭遇一定屏障,但是经过一系列改革与发展,美国博士教育依然是当今国际社会成功的精英教育之一。作者以在美攻读森林资源管理学博士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分析美国博士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色,并详细阐述这些理念和特色是如何在博士教育中实施的,同时提出美国博士教育对我国博士教育的启示,为更好地改进国内博士教育提出
摘 要: 古诗语言大多含蓄、多义、隐喻、跳跃,中职学生因受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读不懂也不愿意学。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诗歌的刺激物,把学生带到真切、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学习中受到熏陶、感染,感受到幸福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古诗教学 教学情境  幸福是人类永远不断的追求,语文课堂同样追求幸福。“幸福的课堂”应该教师情满课堂,沉醉其间,学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摘 要: 一些高职大学生缺乏关怀品质,这是高职院校加强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关怀品质应包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关怀,是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必备素质。本文从实证分析角度,解析高职院校学生关怀品质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高职院加强学生关怀品质教育的策略,以助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关怀品质 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  美国教育学会主席
摘 要: 在泛知识环境下,资源荐购作为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资源需求的重要服务方式,受到高校图书馆的重视。然而,由于传统资源荐购模式的低效性等问题,导致读者参与度普遍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实施了学科嵌入式资源荐购服务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结合具体实践模式,与同行交流,共同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学科嵌入式 资源荐购服务 实践模式  当今,在泛知识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