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95后”高校学生道德培养体系的机制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践行秩序研究》,课题编号:201704040109资助,属于课题阶段性成果。]
  摘要:随着十八大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5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成为关系重大的历史课题。针对“95后”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特点,尤其是对待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态度和社会准则的价值导向方面,急需通过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从理论阐述到意义分析,最终提出适合“95后”高校学生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道德培养机制,为高校道德培养体系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5后”;道德培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是十八大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作为肩负祖国前途、民族希望的年轻一代,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关系着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一、“95后”高校学生道德行为的特点
  “95后”高校学生的道德行为特点个人、家庭、社会、时代的影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根据他们的道德行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受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程度地进一步深入,各种国外思潮涌入我国,对于我国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有了一定的影响,如: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中,“95后”大学生对于自己和他人往往有着不同的标准,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同时,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对“95后”大学生的道德思想有所影响。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逐渐厌倦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虽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形式新颖、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互联网信息的冲击下,传统意义上重形式轻内容的灌输性教育也逐渐被“95后”学生所厌倦。
  (三)受家庭教育影响深远
  “95后”高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背负了家长的高期待、高关注。家长一方面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出高要求,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学生从小就要接受各种学习培训,这使得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消耗过快,叛逆心重。另一方面,从小生活在温室,较少经历磨难,又使他们自我意识较为集中,对于集体和社会关注较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95后”大学生道德培養的意义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个体与整体、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有着较为完整、细致的阐述。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是人的生长母体,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2]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价值观已无法满足普遍的、绝对的、权威的道德共识。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共价值的标准,是公民本质精神的价值诉求。
  (二)符合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在理念和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平衡基础上的国家主导价值观。根据康德的理论,公民道德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公民理解,他们既要为个人意图驾驭社会,也要适应社会,并通过道德方面的培养,获取他在社会的价值。[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培养是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从理论上、纸面上落地,针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情况,为大学生指出适合现阶段中国发展特色的、合理且公平的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运行的准则,又是帮助学生实现社会价值的通道。所以在内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教育有一致性。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95后”大学生道德培养机制
  (一)形成思想政治课为主强化理性认知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将思政理论课作为主阵地,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加强“95后”大学生道德培养体系的构建十分有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中。课堂内容教学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它、了解它,并最终接受它、实行它。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启发性的思维模式,由浅入深、全方位地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知,并能够产生自己的想法。
  (二)从传统文化熏陶入手的积极乐观的情感认同机制
  情感认同机制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榜样示范等价值观教育方法,针对这一时期大学生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易激动、道德情感不稳定的特点,[4]让大学生能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自觉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理念道德。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这些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仍存在流传至今。引导其积极乐观的正确情感体验,并引导他们产生情感共识。
  (三)将社会正能量由网络新媒体传递转化为实践
  一切思维活动意识的最终导向都是行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与道德习惯是在一定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信念引导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是践行某种意识的最终环节。
  首先,推动榜样教育的示范作用。榜样的作用是强大的,是人们精神的一个力量源泉,榜样教育因此也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用。[5]借助新媒体与他们互动,使他们成为大学生的榜样,起到榜样带头、引导大学生行为规范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求真、务实、踏实、勤奋”的精神,养成优秀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以此确保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出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高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任重而道远。不仅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方法与机制,还应该开辟出新举措新思路。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凝聚力,切实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凸显出引领的、实效性、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金家新.政治社会化取向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德]伊曼努尔·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9卷)[M].李秋玲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2.
  [4]刘桂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研究[D].广西大学,2014.
  [5]刑瑶.媒介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责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总觉得无“法”可寻,甚至出现千篇一律的阅读教学模式,雷同等情况。如何让语文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立场的语文教学,那么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走进课堂前,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解读的深度、作业的布置,甚至教学语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设计与处理,让学生展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多元发散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思路;个性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宫崎骏用唯美温暖的色彩,具有传统美的人物形象,生动甚至有点残酷的故事设计为我们构建了具有浓郁的其个人特色的动画世界,使得他的作品可以非常容易的在众多的动画中辨识出
摘 要:相关人员要加大对管道安全检查的重视,减少管道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存档和记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其理论指导的重视,这样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才能得到保证。本文就电厂锅炉管道焊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厂锅炉安管道;管道焊接;无损探伤;解决措施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在生产和
摘要: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让世界瞩目。但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我国的经济增长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变成现在的中高速增长。在新常态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从过去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扩展到现在的海上丝绸经济带,对扩大我国的经济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使电子商务的得以扩张和发展。同时
期刊
语文学科的“愉悦”,就是要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地熏陶与感染,要努力彰显文本个性,教师个性与学生个性,让学生由敬爱语文老
目前俄罗斯最大和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是“VK”和“odnoklassniki(同班同学)”.以网站“VK”为例,本文阐述俄罗斯现代文化中的社交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功能、特征、作用和地位,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以及今后高等院校相对应的发展方向,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对独立学院发展以及企业、学生的重要意义,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龙班”为实例,并指出“订单式”人才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在今后改革出台的高考方案中,我国
目的:分析环形间断缝合术、8字缝合术应用于前置胎盘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行8字缝合术,研究组行环形间断缝合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建设都十分快速,虽然在高速发展的模式下,但是如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当前人们的健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