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膜微粘度变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6009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超极化停搏和去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CPB)中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影响,评价超极化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家猫均分为3组,每组24只.对照组: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仅行并行循环180分钟;去极化停搏组:阻断主动脉60分钟,再灌注90分钟,心脏停搏液使用St.Thomas液(K+16mmol/L);超极化停搏组:心脏停搏液使用含吡那地尔的St.Thomas液(K+5mmol/L),其余处理与去极化停搏组相同.应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心肌细胞膜的微粘度(η),以η的倒数表示心肌细胞膜流动性. 结果去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期间心肌细胞膜η值明显上升,且于再灌注期间进一步升高;超极化停搏组主动脉阻断期间亦呈升高趋势,但各时间点η值均明显低于去极化停搏组(P<0.01). 结论超极化停搏比去极化停搏能更有效地维持CPB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起到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胎盘早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不典型-产前疑似产后确诊及术中或产后检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发作时,起搏器的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开启后会将心房跟踪模式自动转换为非心房跟踪模式,在自动模式转换过程中,起搏器需要识别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但心房扑动
目的 探讨房性并行心律伴节律重整的心电散点图特征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房性并行心律伴节律重整的典型动态心电图病例,利用散点图逆向技术,分析并总结其心电散点图特征.结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分析早期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9例,60岁以上老年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漏诊33例(47.8%),误诊以神
患者,男性,5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3年余,再发1天”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Ⅲ级.予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患者心
期刊
目的:探讨分析在高心率患者中应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6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心率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2例于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间在本院行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治
例1患者早期为肥厚非梗阻性心肌病,后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QRS逐渐增宽,并演变为“双QRS”.例2患者为肥厚非梗阻性心肌病,心电图由早期的预激综合征、室性早搏、室性心
临床心电散点图学是关于解读心电大数据的方法和方法学的学问.普通心电描记技术是将心脏搏动的电活动“翻译”为心电图波形,以便观察和研究心电的发生、变化和障碍,由此而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