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36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7年初中人教版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以及当前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提出,名著阅读越来越成为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中,以“望问闻切”式的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取得很好效果。现结合《格列佛游记》的教学构思与设计,谈谈笔者的具体做法。
   一、“望”即“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望”者,有目的的观察也。学习名著,阅读名著,最主要的一步是疏通全文的文意。名著的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感知,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望”,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疏通文章的内容。
   “望”,本质上就是做好预习,为文本的深入探讨做准备。
   1.利用工具书,为自己阅读时重要的字词注上拼音和含义;
   2.以每一章为单位,概括名著主要内容。
   3.查阅作者的相关情况,做好展示。
   本节课的情境导入在于提起孩子“望”的兴趣与欲望。在轻松的气氛中,孩子直奔阅读与欣赏的主题,快捷而高效。
   二、“闻”即“质疑探讨,深入了解”
   “闻”,倾听嗅味也。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摘抄,要给学生时间去诵读。名著再长,也要给学生朗读展示的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渐提高自己。“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教师一定要让孩子朗读,通过指导朗读,教师不仅积淀强化学生的语感,还能引领学生穿透语言的外壳进入文化的地质层,通达文章的奥妙之处,探究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文章越深入阅读,就会产生越多的问题。以学生在阅读中的发现的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由表层走进地质层,对文本开始深入思考。
   1.文中游记写了格列佛到哪些国家游历的经过?把你最感兴趣的情节说给大家听。
   2.作者在文中刻画的哪些人物形象,他们性格特征是什么?你觉得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闻”就是“承”,引导学生从感知出发,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孩子对小说深入阅读——从内容和写作背景入手,探讨名著的深层内涵。当然,这些问题也是建立在对孩子众多问题的取舍上。如果一味追求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孩子的问题不加控制,很多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达成,也偏离名著阅读教学的方向。
   三、“问”即“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问”,即询问。教学不可不“问”,但须是对文本的设问,对思维的探问,对心灵的叩问,真正让学生走入文本。我们教师一定要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心得和疑惑。
   学生的质疑毕竟离不开他们的理解层面,也不大可能切中教师预设的目标。因而,教师要相机把教学活动转向教学目标。因此,“问”字的实质就是进一步倾听学生自己对名著的理解,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孩子在合作交流中来解决问题。新课标对课程目标做了重点阐述,意在强化目标意识,因此,教师应当把握自己的指挥棒,,对名著中能反应人物性格特点,反应名著主题的地方组织探讨,以求对名著细致的剖析。
   1.文中写格列佛在小人国等国家的经历是否相同?
   2.请你举出文中最具有讽刺的情节,并探讨作者借此要讽刺什么现象?
   3.文中写了哪個几个国王,他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问”就是“转”,引导孩子从文本的外延转向内涵,进一步挖掘文本的主旨。这个环节,就是紧扣文本的目标展开:通过欣赏小说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情节,体会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问”,就是让孩子、老师相互学会倾听,让学生在探讨中领会人物形象,领会小说主题——人与人的关系。因此,这个环节应当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也应当是初中语文课堂的“主体”,为下文对主题的探讨奠定基础。
  四、“切”即“挖掘主题,把握情感”
  “切”,就是触摸按压以诊断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教师要对学生整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合,找到学生自我发现的共性和个性,然后音带学生进行探讨。
  “切”的环节应当是名著阅读的“灵魂”。在学生对文章解读之后,教师要结合名著的背景,让学生把握名著的主题,同时还要引导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举一反三,探讨所读名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才能达成名著教学的终极目标。
  1.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思考小说的主题。
  2.文章每个章节折视当时英国与其他国家什么样的现实?
  3.这篇小说对你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切”就是“合”,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涵,体会作者写作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更要授之以渔,通过对名著主题的探讨,归纳阅读的方法、探究的方法,甚至写作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名著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望闻问切”不是裂土封疆式的板块处理,而是循序渐进式的有机整合。笔者相信:坚持初中语文名著教学 的“望闻问切” 模式的建构,一定让初中语文名著教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概念提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在“语言表达与交流”这一课程目标中,具体阐释为“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
期刊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智慧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场景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构建,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就高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和特色  所谓智慧课堂,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技术,通过把智能移动终端配发给学生,师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把智能化、情境化、互动化的智慧学习情景创设出来,并借助
期刊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的《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鲁迅这部唯一的叙事散文集,“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在“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中,有学前的快乐、发蒙的反感、求学的艰难与趣味,亦有对各色人思想陋习及社会弊端的评判。语调时而清新如春风,时而犀利如刀剑,时而揶揄嘲讽,时而庄重严正。《阿长与〈山海经〉》可以说是其中“筆调最
期刊
董玲在《试论意境的人格化》一文中说:“意境的创造过程实为人格化的过程,意境的永恒价值在于其人格魅力。”因为意境是诗人营造的外在事物表象与内在人格精神相互交融的自我宇宙,以实现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格的塑造,继而在意境中传达出诗人的心灵轨迹,所以,意境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格形象和丰富的人格精神。什么是人格化呢?简言之,人格化就是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它是作家诗人们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段,将人的行为与心理、情感
期刊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的强大并不体现在外表,而是骨子里一种专一的精神。  专一,是沉淀在加布里埃·香奈儿设计作品里的细致和热爱。她设计的衣服色调以黑白为主,风格简洁大方,颇受欢迎。她将事业当作自己的生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因为专一,早在1910年她就敏锐地把握潮流风向,一改绮靡风尚,把自然优雅定位为品牌的灵魂。细致又细致,专一又专一,不断地改良。百年来潮流更迭,香奈儿品牌在恒远的时光长廊上历久不衰
期刊
在鲁迅先生的经典短篇小说《孔乙己》中,鲁迅先生通过小伙计冷眼旁观者的视角,用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加渲染、俭省地交代了孔乙己的结局。这个句子中立、克制。字面上,看不到任何主观情感的显露与涌动。却给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阔大思索空间。以简单表丰足,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这位文坛巨擘的语言表达张力。  此句中,有两个词格外惹眼,备受关注,一直以来颇有些争议。一个是“大约”,
期刊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笔者认为,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贵在有我”。  “贵在有我”的第一层要义,是指抒情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的,以传达作家真实“自我”的个性和感情。刘锡庆说:“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从“姓”到“名”再到“字”,精彩地
期刊
教《师说》,我们往往着眼于“写什么”“怎么写”,而容易忽略“为何写”“写给谁”。“写什么”“怎么写”指向文言的知识和写作的手法,“为何写”“写给谁”则指向写作的意图和文化的解读。“写什么”“怎么写”固然是学习《师说》首先要落实的教学目标,但忽略甚至摒弃“为何写”“写给谁”很容易“落入”一般文言文教学的“俗套”——文言文教学只有文言、文章,而缺少文学、文化。  《文章辨体序说》中说:“说者,释也,解
期刊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倾,称为“铭”。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以“墓志铭”为题的诗文并不少见。著名诗人北岛的诗歌《回答》的开头两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十分精辟,让人警醒,令读者过目难忘。诗人桑克面对死者,面对墓志铭,十分冷静而凝重,将内心的感情收敛
期刊
《石钟山记》,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丁丑日实地考察、探求石钟山命名的整个过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记”。  “作者既不满郦道元之‘简’,因为他只说命名之由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语焉不详;又指斥李渤之‘陋’,因为他竟用潭上双石之声来求命名原因。作者亲自进行了一番实地调查,几经曲折,才对这个疑案提出了自己的解答:在郦道元‘水石相搏’说的基础上作了具体的说明。”  苏轼自认为破解了石钟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