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学生模仿奥特曼被劝退”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典标撰文指出:最近,山西运城几名高中生在宿舍喊“你还相信光吗”等《奥特曼》台词,被学校劝退处理。学校还发布悬赏公告,鼓励大家举报其他有喊叫行为的同学。此事引发巨大争议,学校接受媒体采访时改口称,那三名学生未被劝退,悬赏公告意在警示其他学生。
  媒体发布的悬赏公告显示,校方确实通报了对三名学生“劝退处理”的决定。现在回应说没有劝退,可能是迫于舆论压力改口了。这几名学生应该平安了,但无论是因为喊叫小事劝退学生,还是公开悬赏鼓励学生举报同学,都折射了一种让人不安的教育理念。学校有一定的教育惩戒权,但要坚持“过罚相当”的原则。劝退处理是一种很严重的惩戒,对在宿舍喊叫的学生祭出这个“大杀器”,明显失当。惩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过于严苛的责罚不仅难以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也无法起到教育其他学生的目的。
  校方将这几名学生的行为定性为“坏人坏事”,这个帽子似乎也有点“沉重”。学生犯了点错误,确实可以要引导教育,但如果违反了校规,按校规处理就行,动辄给学生扣“坏人”的帽子,似乎不妥。教书育人是以人为本的工作,不能等同于冷冰冰的“管理”。谁不曾年轻过,十几岁的孩子们在放寒假前表现得亢奋一点,喊几句网络热梗,能有多恶劣的影响呢?老师、教导主任和校长也都有过青葱的校园岁月,年轻时没干过一些幼稚但无伤大雅的事?
  公开悬赏举报,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这到底是想向学生传递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学校应该培养“大写的人”,而不是“告密者”。鼓励学生互相举报且“长期有效”,就算真能“揪出”一些调皮的学生,但让学生不敢信任他人,代价终究过于沉重。最近几天,这一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家担心,这种矫枉过正的教育惩戒,背离了教育应该坚持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其实,顽皮的学生哪个学校、哪个年代都有,但如何妥善地教育和引导,考验的是老师与学校管理者的水平与智慧。
  所幸的是,在舆论高度关注之下,涉事学校已及时糾偏。希望这起风波让所有教育工作者引以为戒:端正教育理念,审慎、妥善使用教育惩戒权,别迷恋“吓唬教育”,让学生一直“相信光”!
  ——据《新华每日电讯》
其他文献
父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可能会影响儿子的成长。德国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通过对1400多名澳大利亚儿童进行研究发现:如果父亲每周的工作时间超过55个小时,他们的儿子很有可能成为不良少年,经常打架、闹事等。  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当父亲工作时间较长时,孩子放学后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管。一些证据表明,青春期前的男孩比女孩更难管。研究还发现,父亲的工作时间对女儿影响不大;母亲的工作时间对儿子的影响
近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引导广大家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文明向上的正能量,由河南省关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文明办联合主办,妇女生活杂志社承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活动。  征文要求用第一人称讲述亲身经历过的家风或家教故事,可以是好的
婴幼儿的成长是一个神秘而有规律的过程,有时乖巧,有时叛逆,有时依赖父母,有时要求独立。不明就里的父母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家宝宝脑子里搭错了哪根神经。心理学把宝宝的这些突发性行为变化称为“成长危机”。  所谓“成长危机”,是指宝宝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的异常表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心智的日趋成熟,会在心理上出现从平静到骚动,又从骚动到平静周而往复的过程。这是孩子在面对不断扩大的世界和不
大约一年前,我听某中学校长提到过,他的学校有一个古怪的男生,一听到广播体操音乐就捂耳朵,表情恐惧,千方百计不出教室。我当时说,这个学生有心理问题,应该早些就诊。没想到,今年暑假的一天,这个名叫薛纯的男生真的来到了我的心理诊所。  打开记忆之门  今年14岁的薛纯个子高高的,很瘦,显得很单薄。他戴着一副黑框近视眼镜,目光在镜片后面躲躲闪闪。  我笑着打招呼:“个子很高嘛,喜欢打篮球吗?”  薛纯苦笑
去年,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许了一个愿,希望未来能得到一盒像春天一样美丽缤纷的彩色铅笔。没想到,期末考试结束时,老师居然送给我一盒这样的彩色铅笔。我惊喜地问:“这是给我的?”老师笑着点了点头说:“这是奖励给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孩子的!”我开心极了,每晚睡前都把它放在枕头旁。  新学期开始了,老师让我们用图画描绘出一种情感或愿望。我画了一幅课堂上小朋友抱臂而坐的图画。老师笑盈盈地问:“这是谁?”我大声回
[摘 要] 数学“新课标”提出:“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兼顾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既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要寓德于教,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人才。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道德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德育也越来越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
[摘 要] 本文引名言、举事例、推结论,无可辩驳地论证了“成功源于勤奋”的道理,对立志求学的莘莘学子很有激励和鞭策作用。   [关键词] 成功;勤奋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女士这段启人深思之语,提醒人们不要只羡慕成功者的荣誉,而应认识和感悟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人能随便成功。”“三分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注重教孩子学习、生活,教孩子有一技之长,唯独没有教孩子学会休息。因为家长一直认为休息是人的本能,是孩子的天性,不用教,孩子也会。如果家长有这种认识的话,那真是大错特错了。我们先来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小丽是个普普通通的初中女生,她的成绩和校内活动都表现平平。为了提升成绩,小丽开始用功学习。她每天放学回家至少有5个小时花在学习上,将近12点睡觉,早上7点不到就起床,上课不
一个即将赴美留学的重点大学学生,竟被骗子通过电话进行精神控制,乖乖地将自己“囚禁”在小巷深处一个小旅馆里,任凭骗子摆布,甚至将银行卡号及密码告知对方,毫不设防地交上30万元留学用的验资费,连父母和警察的电话都不接……这起闻所未闻又匪夷所思的“遥控绑架案”,不禁引发人们对“好孩子”家教问题的深刻反思。  严防死守,  “好孩子”考上名牌大学  2015年12月5日上午10点多,西安市碑林区的冯君接到
唠叨孩子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为什么明明知道唠叨的危害,家长还是难以戒掉这个坏习惯呢?日前,一个名叫夏青的初中生,至少在他的家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不仅堵住了父母的嘴,改善了家庭气氛,而且使自己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不信?让我们来听听这个聪明少年的故事。  和许多家长一样,夏青的父母也望子成龙,也整天唠叨个不停;像所有孩子一样,夏青也不胜其烦。在父母的唠叨声中,夏青越来越讨厌学习,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