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该做点什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li2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问此次西南大学培训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当属各位专家教授的博学睿智、丰富经验及人格魅力了。每次听课都让人眼界大开,仿佛吞下海量智慧似的,对教学实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些要感谢局领导精心的安排和周到的考虑,再次言谢!作为一线教师,虚心学习的同时,我总会对比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与反省。
  关键词:核心素养;心得;反思
  一、 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李大圣教授的讲座里反复提及的“核心素养”,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具有“核心素养”的人,应该具备以下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聚焦这些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一) 落实课程理念
  邓薇校长说:“课程改革要以课堂为基点,从课堂逐渐走向课程。”李教授指出:“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构建学校综合性、整合性、融合性的课程体系。”邓校长还强调:“学科整合的宗旨,让学生简洁有效地获取系统知识。”两位专家科学准确的讲解,高屋建瓴,再次为我们指明了课改前进的方向。
  还清晰地记得牛玉玺老师的课《泊船瓜洲》。他以“诗-史-人-情”为教学主线,贯穿课堂。最吸睛的亮点是,教完这首诗后,他将学生课前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王安石诗歌,与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相关历史背景相联系,设计诗史连线题。学生思维即刻被激活,发言讨论特别踊跃,学得兴趣盎然。说起这节课的收获,学生不仅学会了一首诗,还通过读背一组诗,走近一段历史,了解王安石这个诗人,感悟到一个伟大诗人浓厚的家国情怀。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正体现了李达武教授所说:“文史不分家。”不正落实了核心素养要求的知识统整和课程综合化?不就是“顶灯效应”吗?
  反观自己的语文课,是否也有这样的教学理念,并付诸实践呢?不敢大声回答。反思传统的古诗教学,一节课教一首诗,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生怕遗漏的内容考试时考中。学生为了考试而背诗,兴趣大吗?整齐划一的单篇教学,恐怕难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将来面对初高中大量长篇累牍的诗词或文言文,又该怎么办呢?
  (二) 转变课堂模式
  邓薇校长强调:“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从讲堂过渡到学堂。把儿童当作儿童,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不过度追求效率与分数。”特级教师张健老师也主张:“在深度学习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发现和真正理解。”两位专家有个共同观点,就是深度学习。我这样理解,教师要改变观念,转变课堂模式,由准备教案到准备学案;由偏重知识的灌输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关注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到关注学生是否得到发展。
  不禁联想到去年“相约名师”厦门站的第三天,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上的群文阅读课《武松打虎》。当学生已经准确找出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并能分析出相关的动作描写后,蒋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武松真的能打死老虎吗?学生分析老师提供的有关数据,讨论后得出结论:不能!蒋老师又问:生活中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需要哪些条件?武松符合这些条件吗?从哪里看出武松有“过人之处”?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中,学习思考力、表达力得到极大发展。
  再问问自己: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只有枯燥快速的“习”?有没有名师课堂上这种生动缓慢的“学”?老师是否只有生硬的“教”?对学生有没有柔软的“育”?是否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等等。每次进行自我反思与反省,总能找到不足与收获。
  二、 语文教师该做点什么
  (一) 課堂上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想一名语文教师要从思想理念上,强化课程意识,研究学科整合,思考如何让学生简洁有效地获取语文系统非碎片化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先做一个课外广读、课内深读的读者,充分解读教材,从学生的学情水平出发,进而设计导学,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带领学生进出文本,促使课堂走向高效。
  课堂上,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力与表达力。在微信化文章泛滥的今天,面对碎片化、多元化,铺天盖地而来的知识浪潮,学生如果不思考,不辨别,如何构建自己系统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不被时代淘汰的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比较阅读,教会学生整理分析信息,锻炼学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
  课堂上,语文课可以适当扩容,略增难度。张健老师的话一语中的:学生会的不教,专门深入教不会的。传统语文课堂往往一篇课文要教两至三课时,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早就探索出一条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别人一学期学20几篇课文,她一学期教95篇课文。事实证明,这经验行之有效,完全可能!如何容量大一点呢?方法其一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其二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这又与群文阅读不谋而合。另外,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度学习时,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得到发展了。因此我们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
  (二) 课堂外
  语文教师心中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念,即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老师既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既要关注唐诗宋词,也要关注国学经典;既要关注古代神话,也要关注现代绘本;既要关注中国童话,也要关注世界儿童文学……生活的外延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辽阔。
  (三) 教师个人魅力
  有句话不是说: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教的课。有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风格是风趣、幽默、好玩、生动。那么让知识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好玩,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语文课堂走向语文课程,我们昂首在路上……
  作者简介:
  陈继红,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台市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本文以《用计算器开方》这节课为例,深入挖掘德育素材,初探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初中数学;用计算器开方;德育渗透  一、 教学流程  1. 感受计算器:视频导入,观看生活中计算器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计算器带来的便捷,感知生活
摘 要:追问是活跃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对学生展开追问的时候,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追问引起重视,让学生能够有效准确地进行思考。让数学方面的教学更加地精彩有趣。  关键词:追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追问它不仅是一种提问手段,也是一种进行探究思考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合
摘要:叶圣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师应该做语文课的主导人,语文课的活教材,不是硬要把这些例子讲深讲透,而是要用好这些例子,超越这些例子,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  关键词:例子;阅读;作文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用好“例子”,放飞“理想的风筝”。  一、 教材是培养
摘 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幽默、风趣,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激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以评价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利用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实效;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不仅能够有效推进课堂教学,也能引导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为学生的思维起到启发作用。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课
摘 要:针对传统电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分析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含义和虚拟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体系作用,最后给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本文给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种途径。  关键词:虚拟仿真;任务驱动式;电子技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一、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摘要:复合格助词在日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对汉语意思相近的“に対して”“にとって”“について”的系统性比较的研究很少,且就母语干涉对日语复合格助词习得是否造成了影响尚未进行细致的考察。本文首先进行了词意的对比分析,并通过分析学习者语料库得出结论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复合格助词习得时,因受母语干涉而产生误用。  关键词:复合格助词;中国日语学习者;二语习得;母语干涉;学习者语料库  一、 引言  日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在力,推动学生的进一步成长,中职数学学习开展分层走班制的教学。这种教学实践就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不断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学会探究数学知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提升。  关键词:分层走班;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促进教育的个性
摘要: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要走近自然,开展德育;走进社区,开展德育;走入内心,开展德育;推行良好心态的工程建设;推行成长记录教育模式;发挥课程作用输送成长价值,实行德育生活化,增强德育的实效作用。本文从生活化教育理论和成长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要实现生活化教育与成长教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成长;理论;措施  德育是期待,德育是塑造心灵
摘 要: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载体,它孕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温、良、恭、俭、让”的行为风范;“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基本规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的人格追求……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景点思想,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思想品德;民族景点;品德教育  如何在品德课堂中巧妙融合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为品德课堂服务呢?这
摘 要: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作者结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开花结果”一节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从创设教学情境、善用实验观察、加强师生互动和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浅谈如何以初中生物课堂为阵地有效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初中生物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