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组织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高校来带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冲破陈旧的体制束缚,改变习以为常的传统观念”是“2011计划”对高校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的本质要求。在协同创新的形势下,高校科研组织的变革将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及区域社会。本研究以多方协同的视角,梳理及分析我国高校科研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由政府主导、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动、企业合作等多方协同的高校科研组织,为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发展变革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科研组织;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12-04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发生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打破传统狭隘的地域观念,积极合作、相互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作为我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织,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组织之间的协同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高校大胆探索和尝试,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2011年4月,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2012年5月7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联合印发并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冲破陈旧的体制束缚,改变习以为常的传统观念”是“2011计划”对高校不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的本质要求。高校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推进改革,有效地发挥各创新主体的活力。创新,即用知识生产新知识,创新需要系统的努力和高度的组织。[1]在协同创新的形势下,高校科研组织的变革将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及区域社会。本研究以多方协同的视角,梳理及分析我国高校科研组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由政府主导、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动、企业合作等多方协同的高校科研组织,为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发展变革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一 多方协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分工
  协同创新是在创新环境下,各创新主体在政府政策引导及自身自愿的情况下进行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工。
  (一)政府:政策引领、资金扶持
  第一,协同创新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过程,不是每个主体都自愿参与。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协同创新活动中,政府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重要的主体,政府通过政策指导和引领,确保协同创新各主体合理、有序、稳定、持续地合作与发展,也对高校科研组织的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和推动作用。2014年4月5日,教育部、财务部联合印发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及《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这3个文件的出台明确了高校深入推動机制体制改革的方向,切实落实了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措施。根据国家协同创新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一系列由地方主导的协同创新措施,引导和指导高校协同创新合作、载体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浙江省政府提出增强高校科研创新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建立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大平台大项目,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2]湖北省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地区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办产业实体,共建创新平台。积极培育和重点建设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面向社会开放的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科研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和产学研用结合服务平台。[3]广东省支持一批高校科技创新专项,聚集优势创新要素,鼓励和支持跨校、跨省、跨国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支持高校参与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工程技术研发机构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共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4]由此可见,在政府政策的引领下,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之间的协同与联系更加深入,极大地激发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潜力,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各创新主体持续发展。
  第二,科技创新是一个持续研究的过程,对于科研经费的需求是不可预判的。众多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为避免增加更多的风险,都会有意识地控制科研经费地投入。政府主导的财政投入无论对于高校、科研院所或者企业而言,都将是增强创新能力、推广科技成果的巨大支撑。政府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以保证创新项目的持续推进,将创新知识转变为企业资本,增加科技资源的产出,形成“科技投入-科技产出-追加科技投入”的良性循环。[5]为有效的使用财政资金,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项目,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有关科研经费投入及使用的相关措施。浙江省政府提出加大对高校科研的投入,多渠道增加竞争性科研经费,增强高校自主统筹推进科研开发的能力。多形式推进产学研合作,发挥财政、税收、信贷杠杆作用,完善评价导向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校和师生从事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的积极性。[6]湖北省设立产学研用合作专项资金,组织高校围绕国家和湖北省的发展战略,积极承担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攻关计划,组织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置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牵头承担的项目、支持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的企业研发机构,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   (二)高校:协助政府、多方协调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载体,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职能。它不同于科研院所及企业,在开展科学研究及成果产出后,还要把知识进一步条理化、规范化,使原有学科内容更丰富,或者形成建立新兴学科,在以后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因此,在与其他主体协同创新中,高校根据不同的责任承担不同的分工。在人才培养或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开展基础研究的协同创新中,高校应为主要责任主体;在面向行业产业开展的技术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应以行业、企业为主要责任主体;在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应以地方政府及其相关方面为主要责任主体。[7]无论处于哪种角色,高校始终要主动适应国家的政策方针及经济发展方式,明确自身在协同创新中的责任及分工。
  第一,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实现制度突破与组织保障,高校作为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应从战略的高度协助政府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争取政府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政府的政策引导、资源投入与优惠政策,以及中介组织与金融、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等,能降低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搜索成本和风险水平,[8]进而推动高校内外部创新力量之间的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各创新主体的活力。
  第二,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创新主体会受到利益的驱动而加入。高校应具有长远的眼光,主动放弃一些眼前利益,让利于其他创新主体,在不依赖政府协调的前提下保证各方利益。此外,高校还应具有承担创新带来一定风险的胆量,瞄准符合产业未来发展的科研导向,与其他创新主体联合攻关,为企业做好技术支撑与服务,通过自主研发产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知识增值,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收益,激活企业发展的动力,发挥高校科技引领的作用,实现各主体的持续创新。
  (三)科研院所:独具优势,激发活力
  科研院所属于非企业性质的组织,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以技术服务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职业,具有一定规模、符合一定条件,且具有固定场所及固定工作人员的组织。在协同创新系统中,相比高校,科研院所拥有更为专业化的科研队伍,具有某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基础,以及更贴近市场需求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产品。科研院所的加入,将打破当前机构分布条块分割,以及科研院所之间、机构内部之间相互封闭等问题,促进科技创新人才交叉流动,在人事制度上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激发科研院所的活力。[9]
  (四)企业:借助力量,持续发展
  第一,由于传统的科研机制体制的束缚,科研力量普遍汇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技术创新起步较晚,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必须借助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作为直接受益者,企业借助或利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发展应用的新技术,吸纳企业缺乏的而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企业技术的创造质量。
  第二,在协同创新活动中,企业必然围绕自身的经营开展创新活动,具有双重导向。一方面重视经济价值,关注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商品,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明显的利润导向。另一方面企业要承担协同创新成果失败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研发经费的损失,具有明显的压力导向。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开展协同创新,将彼此独立的科技创新资源有机地协同在一起,形成一致的创新目标,发挥各自的创新优势,使各创新主体明确自己在创新组织中的角色定位,并服从组织的统筹管理及统一安排,进而提高科研成果的利用率及企业的收益,使协同创新各主体共同实现创新目标。
  二 相互协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关系
  在协同创新中,政府、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不仅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同时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各创新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组织,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利益追求,通过相互影响而更加趋向稳定。
  第一,政府是国家领导集团运用国家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机关,是整合创新资源的主导力量。政府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影响力和执行力,有助于将各创新主体协调组织起来,形成协作团队联合攻关。通过不断制定和完善政策,政府从宏观角度把握政策的适用性,并根据实施情况调整相关政策,为协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条件。政府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经费,财政投入的倾斜与扶持政策上的优惠和便利,为各创新主体持续推进科技創新注入了催化剂,引导和聚集各创新主体主动参与到协同创新中。政府也将通过财税收入持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降低社会失业率,保障社会长治久安,促进各创新主体有序发展。
  第二,高校与科研院所都是我国科技创新中必不可少的创新要素,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相互协同是非常必要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发挥及利用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失,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科研院所先进的设备仪器、前沿的科技信息及良好的研究环境,整合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财力和物力大量短缺的窘境,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新兴学科的形成与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科技与教学交流的平台,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及“智力成果权”,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加入协同创新,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有助于提升研发技术。通过研发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升级换代产品,帮助企业加快生产技术革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激发自身活力。
  第三,企业是以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为目标,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协同是考虑将会为企业实现多少利润,带来多少经济价值。由于创新技术层次的差异,企业经营中所需要的应用技术与企业的联系最为紧密,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受隐性知识不容易在协同创新参与者之间传播的特质影响,决定了企业具有高校与科研院所所不具备的优势。[10]在政府引导下,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相互协同,利用多方科技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培养研发人员,加快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收益,对企业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   由于各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及追求的目標不尽相同,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也各有差异,相互合作的范围及模式的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和影响。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相互协同,最终目标是促进各创新主体自身更好地发展,达到多方共赢、互惠互利、持续发展。
  三 高校科研组织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领域获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受到高校内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的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分散、科研组织效能低下,导致创新能力提升受限,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受阻,阻碍了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创新的推进。
  (一)高校外部组织
  第一,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协同创新政策保障体系,尚缺乏专项法规及实施细则,现行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上缺乏明确的界定依据,影响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和效果。政府在人事、信贷、税收、奖惩、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不利于调动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和中介服务体系有待健全。[11]
  第二,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科技力量均自成体系,所对应的上级主管部门却分属于不同领域,存在跨行业、跨地区的缺陷,外部机制体制的壁垒,增加了各创新主体协调工作的难度,相互孤立,难以深度合作,导致科技资源浪费,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受限,各创新要素活力明显不足,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二)高校内部组织
  第一,我国高校的科研组织多采用直线职能制结构,实行垂直式领导,由学校统筹管理,校长直接领导。这种传统的科研组织注重同一学科的衍生和发展,条块分割明显,行政干预较多,科研人员流动受限,科研活动常固守于单一学科,严重制约了协同创新的推进。
  第二,在科技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体制束缚、沟通较少、利益分配不合理以及协调监管机制缺失问题,[12]部分科研资源闲置或利用率较低,影响了其他创新主体对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效果。
  四 高校科研组织创新路径的探索
  “2011计划”的实施,使高校协同创新发展有了新的契机,与之相应的科研组织创新问题也将成为一个永恒的课题。掩卷而思,高校如何突破机制体制壁垒,有效使用科技资源,促进多方主体协同,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终将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自身的优势,围绕国家、行业企业与区域地方的重大需求,积极探索或主动寻求与其他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和路径。
  (一)制度突破:突破制约融合的樊篱
  从外部环境来看,虽然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对于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出台了配套政策及相应措施,但政策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各创新主体仍对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表现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因此,政府应主动寻求促进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制定更为细化、更具指导性的政策措施继续发挥引导作用,来规避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政府有效介入到高校科研组织协同创新制度的建设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投入来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组织的创新发展,为高校科研组织协同发展提供一个适宜的外部环境。
  从内部环境来看,高校科研组织要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资源条块分割的现状,突破制约人和物两大创新要素有效融合的制度樊篱,推动内外部创新主体之间深度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的成效。高校科研组织要建立独立的人财物合理流动和调配制度,在人才互聘、人事管理、绩效考评等方面构建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突破人事管理的政策瓶颈。建立独立于人事部门以外的专门机构或组织,将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人才统筹管理,形成“以人为本,人才互聘;学科互补,协调统筹”的人才资源整合运行机制;[13]建立旨在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协同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将工资制度与企业薪酬制度相结合,将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不仅考虑工资、津贴、福利等统一福利项目,还要重视人才的个人成长、工作环境及人员培训等项目;建立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评聘政策,使擅长从事各个学科领域及岗位的教师或科研人员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
  高校拥有政府财政投入、高端人才、图书资料、先进仪器设备及实验室等丰富的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使其被其他创新主体有效利用,才能增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效果。高校科研组织要突破组织内外部边界,使资源按照科研创新内在规律的要求在协同创新群体内部无障碍流动。因此,建立远边界、跨边界、无边界的柔性组织是最适应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形式。[14]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共享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及实验室等资源,把联合办学单位、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企业单位的设备优化组合搬进学校;将图书馆部分对外开放,与社区、企业、科研院所共享图书资源;将实验室或部分教学仪器设备相互开放,有效加大高校内部科技资源的对外开放程度及利用率,突破国有资产管理的局限,避免重复投资与建设,实现多方资源共享,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三)聚焦人才:增强科研团队的活力
  高校科研人员的聚集、科研团队的组建是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的根本,不仅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还促进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协同创新中,高校应进一步发挥人才培育的重要作用,聘请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支持跨领域、跨学科、跨组织的专家形成科研团队,围绕学科前沿、产业发展及区域经济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集中攻关国际重点难点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不断强化高层次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加强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高校与其他主体之间的紧密结合,增强协同创新科研组织的稳定性与活力。
  (四)搭建平台:促进多方主体的协同
  高校在推动交叉学科研究、促进高校内部创新平台的发展上还存在较多的障碍,如学科间相对封闭,教师跨学科研究的意识薄弱,合作研究的机制与条件欠缺,缺乏有效的平台运行机制。平台建设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依托,在创新平台的支撑下,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在多个学科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有效激发科研组织创新的潜力。高校通过搭建平台,与其他各方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等,发挥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的优势,开展各方深度融合,拓展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帮助区域地方政府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及关键问题,实现区域地方企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张星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6]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12-22.
  [3]湖北省政府办公厅.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Z].2011-03-25.
  [4]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10-21.
  [5]王君华.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研究[J].科技创业,2012(8):7-9.
  [7]殷翔文.高校协同创新的角色定位与价值追求[J].中国高校科技,2012(7):9-13.
  [8]徐枞巍.高校应成为协同创新的“发动机”[N].科技日报,2012-01-09(05).
  [9]董健康,韩雁,梁志星.协同创新系统中各类主体的角色及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2013(6):52-54.
  [10]腾明杰,邵天宇.企业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分析[J].东岳论丛,2013(11):100-103.
  [11][13]谢鸿全,周小波,高大海.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中的角色与功能—基于西南科技大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43-46.
  [12]张经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92-94.
  [14]李忠云.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1-09-12.
其他文献
[摘 要] 电子信息时代,新型学习辅助工具不断更新。新型电子辞典对学习日语是否起到帮助,如何结合我国正在推行的教学改革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子辞典的问题,应引起教师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和研究。高校日语教学引入翻转课堂模式,教师可利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辅助工具,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电子辞典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游成为供不应求的一个职业,但是,目前我国导游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导游员职业能力较差,不能胜任导游工作,因此,培养一大批职业能力过硬的导游
众包翻译是网络时代下翻译模式的一种革新,与传统翻译过程相比,大大提升翻译的效率,能够满足一些作品个性化需求,促进了翻译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和一定制度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教育是大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前提,所以针对于高中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和合作性。高中数学教育有很强的逻辑性,在传统教学中多数以教师讲解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操作和实践为基础的新兴学科,是一门融合了知识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基础教育学科,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爱听、不爱学,老师上课也觉着累,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太好
生态课堂是生物专业概念转化为教育的一种理想课堂。它是和谐发展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它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潜能发展。现在的课堂存在着很多弊端,造成了课堂的失衡。
听力教学是一个包含着接受与表达的实践过程,因此,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除了教师的讲授与引导之外,更需要学生的切实参与。这便要求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
[摘 要] 本研究以CNKI为文献检索平台,以“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挑选与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的现状,为日后的教师教育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卓越教师计划;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20-04  百年大
高中地理既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同时也是难点科目。课堂作为落实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放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是
班级管理中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所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学生思想的引导者、教育者,责任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德育渗透在初中班级管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