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复苏抢救新生儿窒息临床体会

来源 :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白2005年11月-2006年2月活产新生儿447例,新生儿窒息34例,均采用新法复苏抢救窒息新生儿,成功率94.12%,现回顾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用同一针头对不同质量的瓶塞及用不同型号的针头分别对瓶塞进行百次穿刺,计数附着在针体上的微粒数;用微粒分析仪测穿刺前后液体中≥25μm、≥10μm的微粒数,用含胶塞微粒的
整体护理是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模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专业护士在病人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病人
用山莨菪碱溶液和一些其他药物涂以局部皮肤浅表血管,测量血管宽度。观察其效应。结果显示2%山莨菪碱扩张中皮肤浅表血管的显效率达80%,与其他药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应用50例(脉输
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发病率高,为探测其发生的临床信息,对2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后胃液pH、游离酸、总酸、胆汁返流及潜血试验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大
作者采用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红细胞,在γ-照相机下观察了将静脉输液针头内回血凝集的血块再回输到实验动物体内引起的动、静态变化,并在电镜下对凝集的血块进行了观察。
通过50例采用654-2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的定向观察,我们发现其中82%在给药中或给药后存在程度不一的副反应。患者对药物副反应的耐受状况对临床疗效和预后有明显的影响(P<0.05
期刊
DNA序列的分析是现代生物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以荧光物质代替放射性物质进行DNA测序的新技术。由于采用了荧光标记、激光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对DN
测量接受紫外线照射的皮肤温度变化,可以获得紫外线红斑产生的机理以及解释与红斑有关的血管问题。在可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我们分别测量了接受UVB(波长介于280nm和315nm之间)
<正> 最近,美国研制的以氢气为燃料的电动汽车(简称新车)刚刚结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路试。新车的关键部件是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装在福特Fiesta车的车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