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业银行亏损面不断扩大的剖析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2008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银行贷款是企业资金的主要资源,贷款的松动与紧缩,牵制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作为发展经济的杠杆,它不是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但它的利润又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1988年以来,银行盈利下降,亏损上升,这是一个新问题,从深层透视发展态势,是稳定发展经济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它将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下面,我们就调查的资料揭示银行效益下降及其成因。一、有40%的基层银行亏损
其他文献
<正> 当前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治理、整顿中的工作重点值得研究。中央银行抓信贷结构调整,以促进产业结构、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固然很重要,但这是一项长期任务。作为全行工作方针和货币政策目标所提出来的"结构调整",意味着对信贷结构进行较大调整,使产业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的比例和地区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正同国民经济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一样,信贷结构、产业结构及至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只能经过较长时期才能奏效。这一长期任务,无疑只能在坚实的资金基础上进行。而当前日益突出的信贷资金
<正> 农业银行超负荷经营,就是农行资金运用超出资金来源承受能力的风险性经营。此一状况的出现,不单是一种偶然的暂时性现象,也不单是一种银行行为,更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体制问题。本文拟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农行超负荷经营现状、原因作些必要的探讨,并试图提出相应对策。一、现状分析:总量、结构双失衡
<正>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经济基础和经营机制的转变,特别是从1986年下半年起的国营企业大规模承包经营的推进,银行与企业、专业银行上下级行、专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资金关系成为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两年前,我在一些场合提出过以银行不包企业资金供应,促进企业实现承包经营的信贷资金"借贷制"改革模式,但对于"借贷制"本身,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分析。本文试图对"借贷制"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索。
<正> 研究紧缩格局下的我国经济滞胀问题,必须首先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深层根源。我国通货膨胀的深层根源是体制转轨时期,企业产权归属关系模糊,进而推动企业消费需求膨胀,自有资本积累大幅度萎缩——负债膨胀和赤字经济。在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强化了分权自治和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条块交叉管理体制。"分仅自治"体制使政府官员、经理人员,职工干部开始了同生产资料的真正联合,即政府官员、经理人员和职工成为真正的生产资料主人,他们不仅自主支配着生产资料,而且也自主支配着新创造价值中的自有资
<正> 在紧缩空气下,许多同志对企业介入资金市场搞直接融资忧心忡忡,其顾虑主要有两个:一是担心企业融资会扩大基建规模,造成总需求膨胀;二是怕形成所谓资金"体外循环",妨碍银行正常经营,故认为企业直接融资弊多利少,应加以限制。然而,笔者却难以与这些同志达成共识. 一、在紧缩条件下,对企业直接融资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
<正> 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短缺风潮愈演愈烈,粮棉收购资金来源得不到保障。今年,在上至总理,下至各银行、商业部门的普遍关注下,筹集了一些资金,较大地缓和了这个矛盾,但远未达到解决问题的程度。如果不进行综合的对症下药,明年、后年稍一放松,它又会反跳起来,甚至一直存在下去。因此,应该对它产生、发展的基本原因作一全面分析,因势利导,找到解决办法。
<正> 印度是东南亚国家中借用外债最早、最多的国家。为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从1960年起,印度就开始向外借债,到1988年底,外债总额已达386亿美元,其中有325亿美元已经支付,如果减去已偿还的245亿美元,可用当地货币偿还的20亿美元,经过汇率调整的差额,净负债额为63亿美元。从1968至1988年,印度外债增长率为4.7%,以美元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8.9%,创汇额增长15.1%,偿债率为8.9%。由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出口的增长和海外劳务汇款的增加,印度政府的负
<正> 一、由繁荣走向萧条的我国资金市场 1988年第三季度,为了对付高达二位数并有继续恶化趋势的通货膨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果断地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紧缩政策的形势下,我国的资金市场一下子由高峰跌落谷底,占整个资金市场融资总量90%以上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几乎瘫痪,新生的国库券交易市场也有行无市。我国的资金市场从总体上说陷入了困境。为什么我国的资金市场如此脆弱?为什么我国的资金市场不能象人们原先预期的那样在紧缩政策下起到缓冲器作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简单地回
<正> 1989年上半年,专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大幅度下降。出现了贷款上升,利润亏损的反常现象。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据对某县工行调查,6月底贷款余额11694万元,较年初增加1069万元,百元收入成本率高达103.6%,利润亏损48.9万元(详见下表)。全地区工行系统上半年贷款增加3661万元,实现利润仅2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76万元。专业银行经济效益与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正> 通货膨胀从其内在的原因来说,是由一国经济总量和结构失衡而引发的。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即是货币过量供给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发物价水平持续地全面上涨。迄今为止,虽然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就其产生的直接,间接原因,内在的传递、持续、加速的机制,还是由其引起的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研究都仍然比较肤浅,通货膨胀现象作为一个现实难题仍然困扰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讲,通货膨胀是由经济失衡而引起,但是,一国经济失衡的内在原因与表现又与一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尤其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