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改变一个地区

来源 :时代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涣科举做官改变了西蜀人学而不仕的风气,从那以后,眉山地区出了一千多个学者。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宋仁宗在主持完嘉祐五年的制科考试后,回到后宫,兴致勃勃地对曹皇后说道。皇帝口中的这两位未来宰相,一个叫苏轼,另一个叫苏辙,来自四川眉州的兄弟两个。三年前,在欧阳修主持的礼部试中,苏氏兄弟双双进士及第。他们的父亲——苏洵,这时已名震京师,老苏的文章正被士子们争相传诵。现在,大苏、小苏的制策又让皇帝垂青,三苏出世,眉山苏氏迎来了家族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
  
  眉州书如山
  
  苏轼出生的时候,他家的情况已经很不错,这是说他们家的文化气息。在他二伯苏涣考中进士之前,他们家还没有人做过官。
  苏氏的始祖是有名的五帝之一颛顼。颛顼帝的后代有一个叫樊的,史称昆吾伯。他的封地在苏城,就是今天河北省的临漳县,昆吾以封地为姓,中华大地上的苏姓就从此开始。
  唐代,著名文学家苏味道被贬到眉州。后来他的一个儿子留在了这里,开始了眉州苏氏的历史。苏味道是苏姓中名望很高的人,诗文都写得不错,《全唐诗》里有他16首作品传世,而且曾官居宰相。
  宋代之前,苏家三代不仕,已经是一介寒族。不只苏家,整个蜀地,那个时代都没什么做官的。但读书的气氛还是有的,蜀人读书不求官,只是为了提高修养,多么纯朴。
  四川盆地群山环抱,易守难攻,生活富足。五代到宋初的战乱,人们自保尚且不暇,自然无力去考虑科举仕进。五代的各个小朝廷又昏庸腐败。四川人乐得自己逍遥,不愿去侍奉那些青史败类。
  这个时期,北方有大量的移民涌入四川。这些人虽然不是都有文化,眉州也有自己的文化优势,但有能力移民的大部分都是官宦世家。这些人的知识面和见识、读书做官、激流勇进的思想对当地的带动不可忽视,以致宋代眉山地区文化鼎盛一时。
  苏轼的爷爷苏序,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说他是个“怪老汉”,“不识字,但是人品不凡”。他乐善好施,甚至卖掉自己的田产,救济别人,在当地很闻名。
  年轻时候,苏序不好读书,但他懂得教子成功。他购买了大量书籍,到三苏时代,苏家已经是“门前万杆竹,堂上四库书”。
  苏序的两个儿子都有了不错的前程。二儿子苏涣,进士及第。苏涣虽然名气不大,但在苏家历史上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成功打破了苏家不仕进的旧面貌,是三苏辉煌的开创者。说得大些,苏涣科举做官对整个眉州地区都是一个极大的刺激,改变了西蜀人学而不仕的风气,很多人都开始读书求学了。从那以后,眉山地区出了一千多个学者,曾巩认为就是从苏涣这里开的好头。
  宋代眉州的图书业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当时刻印的很多书籍流传至今。有人说眉州“佣贩皆诗书”,四川的书籍堆得像山一样。
  
  苏门文如海
  
  苏序是很注重教育子女的,他不只是买书,还鼓励儿子与本地有学问的人交游。为了督促儿子读书,晚年的苏序还以身作则,开始读书学习,写诗作文,速度很快,“敏捷立成”。写了数千篇文章,千余首诗。诗虽然写得连他儿子苏洵都说“不工”,但他朴实淡远的风格对苏洵和苏轼都有影响。
  苏涣考中后,18岁的苏洵在兄长的影响下,也参加了考试,但是名落孙山。苏洵开始了一段游荡生活,苏序看在眼里,倒也不急。有人问他,他说:“我不发愁这个儿子。”知子莫若父。宋初的文坛有晚唐习气,科举考试的文章也要是对仗华丽的骈文。苏洵钟情的是西汉文章,自然难中。
  
  苏洵是个大器晚成的大家,游够了名山大川后,有大志向的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虽然后来的进士考试和制科考试,苏洵都没能考中,但这不影响他成为唐宋时期知名的大作家。
  苏洵最终放弃了科举,自己研究学问,作自己的文章,同时对苏轼、苏辙兄弟倾心教育。这时的苏家经过苏序、苏涣、苏洵的努力,经济宽裕,藏书也丰富多了。苏洵又正在翻阅研究各家经典,顺便就把校点的典籍当教材教给了儿子。
  苏洵还把苏轼兄弟送到学校里,跟当地饱学之士学习属对、声律这些科举考试的必备手段。重要的是,苏洵看到儿子学习对偶、声律有余力时,就特意让他们俩学写古文,学习的范本就包括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文章。后来的事情可以看到,苏洵此举对苏轼兄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他们俩能同时及第,多半因为他们的古文正中欧阳修下怀。欧阳公对太学体已经不满很多年,早就想改变文坛风气。
  虽然仁宗皇帝认定苏轼有宰相之才,但苏轼仕途坎坷,别说宰相,一生多次被贬,连个通判都做不稳。王安石实施变法,他反对,认为变法措施太过偏激,应当循序渐进,被贬;王安石失败了,苏轼经过贬谪期间对民情的了解,认为王安石的一些做法是可取的,司马光全盘废除王安石新法,他又反对,再次遭贬。
  苏轼曾向他的伯父苏涣请教为政之道,苏涣告诉他,为政好比作文,总要想成熟再动作。苏轼就“以此言为家法”,宦海沉浮,他始终都坚持自己,直言敢谏,不随波逐流。
  苏轼的祖父苏序热心为乡邻办事,行侠仗义。苏序的父亲苏杲同样乐善好施,他终其一生,只有不到两顷的土地。他说他把东西施给别人的目的:“财物多了不给别人,我怕有人算计我。要是施舍给别人,还要让人知道,人们会以为我是为了图名声。”因此,苏杲施舍东西给人,从不想让别人知道。苏洵写族谱的时候把这些事情都记下来了。
  苏轼教育下一代也很有方法,海南第一个举人、第一个进士都是苏轼的学生。苏轼的儿子,也个个都是当时的优秀人才。但苏轼的仕途坎坷,这或多或少会对儿孙辈为官产生影响。当年王安石为了变法任命的官员把反对变法的人名字刻上石碑,让他们的孩子都不能做官,苏轼的名字居第一。
其他文献
然而,这个不起眼的家伙却成了2007 年度中国最耀眼的明星, 2008 年又爬上了福布斯的榜单,新出的自传《向前进》成了各大媒体争相追捧的对象。      他总是憨憨地笑,戏里戏外,叫人分不出谁是谁。演傻根,他就是青藏高原上天真朴实的民工;演许三多,那就更是了,都是典型的“一根筋”、“二百五”。事实上,王宝强本身就是个绝佳的励志故事。甚至,比许三多来得更亲切一些,因为他就是那个成名后还得忙着回家收
期刊
2006年,“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7 年的一天,北京“聚元号”店主杨文通奉命为“上级领导”制作一张弓。他选择了上等牛角,精心制作;又在弓的正反两面绘上了八仙法器(俗称“暗八仙”)的图案。40天后,一张精美的弓出炉了。直到后来收到工钱,杨文通才知道,那把弓是给毛主席做的,主席非常喜欢,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40 元钱给杨文通。杨福喜说:“父亲后来一直在后悔,
期刊
几代人才创造了这个品牌,不能把它干没了。    山中来了老虎,兔子能否接着吃草?在跨国巨头血拼中国滩头之际,在杨元庆、马云们四处出击之时,老字号能否干出新名堂?如果只按照市场占有率的实际统计,回答就基本是否定的,但天津的“海鸥”却跳出了这个概率。  全国原有38 家表厂,而现在惟一留下来作为中国名牌的只有“海鸥”。古人计时用沙漏、日晷等,差不多有5000 年历史。“海鸥”也就区区50 年,却被评为
期刊
猪怕瘟。老百姓愿意相信,朱氏明朝的灭亡,源于一个姓温的女性。    这一年是崇祯元年(公元1628 年),18 岁的新皇帝朱由检刚刚执政半年多。暮气沉沉的大明王朝,并没有因为这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年轻皇帝而有些许朝气。朱由检的哥哥,明熹宗朱由校,是个木匠天才,却不是当皇帝的料。在他为中国的手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魏忠贤等人早已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等到明思宗朱由检接手时,明朝已经处于严重亏损的状
期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火药诞生在中国,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而后,火药就走向娱乐,成了烟花。  据说烟花起源很早。春秋末年,政治家范蠡在《陶朱公书》中说:“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就是说用火烧竹子,发出爆裂的响声,达到驱鬼避邪的目的,这就是“爆竹”的由来。那时驱除的鬼邪相传叫“山魈”,是深山里一种凶恶的独角鬼
期刊
徐渭死时睡在稻草上,盖着破棉絮。曾自修年谱,取名《畸谱》。    公元1566 年,45 岁的徐渭疯了, 他写就《自为墓志铭》,然后抄起一颗钉子,捅进了自己的耳朵,血流如注。    癫狂师爷    徐渭原本在胡宗宪的总督府当幕僚。幕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师爷。徐渭是浙江绍兴人,绍兴出师爷,徐渭就是众多绍兴师爷的前辈。徐渭在胡宗宪的手下干得顺风顺水,做为师爷,他给东家代写过《进白鹿表》,博得龙颜大悦,胡
期刊
邻家院子里萧咽的笛声、昏暗的烛光、火红的炭火、浓浓的醉意,把李清照带到了30 年前的新婚之夜和那个上元节的汴京街头……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传说,赵明诚21 岁那年,父亲开始给他物色妻室。一日,赵明诚午睡,梦中一直吟诵一首诗,醒来后却只记得其中的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
期刊
姜尚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姜尚无人不知,卢泰愚总统来临淄祭祖,自称是姜氏的后裔。姜尚曾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中山先生因之题有“天下为公”之匾。太公当年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率师灭商,一派仙风道骨,《诗经》中的《大明》篇描摹牧野决战中的姜子牙:牧野洋洋,檀车煌煌,唯师尚父,时维鹰扬。  商朝以生意起家,最终却灭于生意人之手。太公先世本为贵族,舜时为官
期刊
花姑娘    日本兵真的如电影中描绘的那样四处找花姑娘。村里的所有年轻妇女全都用锅底灰擦得满脸都是,怎么难看就怎么打扮。通常,日本兵不敢单独进村子里找事,但也有例外。一个日本兵跑进了村子, 钻进了我姥姥家,我姥爷在山里,家里只有我姥姥和我妈。倒霉的是那天还有一个亲戚在屋里,这个亲戚论辈分我应该叫表姨。她正年轻,虽然抹一脸灰,但依然可以看出是个年轻人。日本兵扑上去,将她压倒在炕上,然后就一手脱了自己
期刊
宋江不过花了10两银子和饯行的一顿饭钱,就成了武松心中的大哥。    历史上的宋江应该是一个杀人如麻、刚强无比的大丈夫。《宋史 侯蒙传》记载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36 人的流寇,竟能威胁到京城汴梁,可见其能量。  梁山众好汉被他收得服服帖帖,李逵被他毒死前,还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这个又黑又矮的胖子是如何修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