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赞与讴歌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14日,江苏省演艺集团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隆重举行了 “《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由指挥家曹丁执棒,男中音廖昌永、男高音顾欣和女高音殷桂兰等歌唱家在音乐会中倾情献唱。紫金大剧院内座无虚席。
   音乐会上,集中展现了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上半场演出了合唱序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合唱音画《行路难》、《雨后彩虹》以及被广泛传唱的艺术歌曲《望乡词》、《桥》、《祖国,慈祥的母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爱这土地》等作品,上半场音乐会在管弦乐《夜林酣舞》中结束。音乐会下半场是一首宏大的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大型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这首根据方志敏烈士的不朽名著《可爱的中国》为蓝本创作的乐曲深深地感染了所有演唱、演奏人员和听众。演出结束后,陆在易先生激动地说:“我始终把作曲看成说话,要说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这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和国家——中国,我可爱的母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创作在观念和技术领域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技法的新音乐作品,音乐创作更加多元化,产生了一批在国际、国内音乐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品。然而,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一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重技术、轻内容,严重脱离生活基础和思想内涵的倾向,使现代音乐创作失去听众而走向边缘化。陆在易先生作为唯一一位连续三届中国音乐界最高荣誉“金钟奖”得主,无疑是当代国内艺术歌曲和合唱创作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民族、故乡和对真善美的深沉大爱,陆在易先生作品音乐会震撼了现场每位观众的心,也带给我们许多启迪和思考。陆在易的作品在创作思想、创作风格和创作品味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至今好像还从未放弃过在创作上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他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反映现实主义题材
   陆在易在创作中坚持艺术反映生活的原则,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散发出来的现实主义气息,如合唱音画《行路难》。作品借“山歌”表达着“行路者”对生活的憧憬和幻想式的期待,刻化出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在中部,作品着力对登山行路的艰辛加以描绘,短促的固定音型及华彩装饰穿插其中的运用,让我们仿佛听到行者急促的呼吸和攀爬的情景,这种来自生活的提炼,成为作曲家精神力量的表达和对生命力量的赞颂。
   2.强调作品的哲学内涵
   作曲家以哲理性的思维方式在音乐中努力去表现作者眼中的物源本质。在精神境界的追求中将灵魂深处的感动转化为音符,因此,创作的音乐主题往往是独特而深刻的。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凝聚着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内容丰满而充实,具有崇高感,它所产生的启迪作用体现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如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中国》集中体现出这一创作特征,作曲家有感于对革命先烈崇高的敬意和爱国热情,在强烈的精神感召之下创作出的音乐主题是英雄性和悲剧性的结合,这种在爱极深所产生的悲剧美,感人至深,使之具有人性的光辉。作品以纵向大小二度所产生的尖锐不协和、横向大小二度级进下行构造的叹息音调来塑造抒情性的歌化主题,用交响乐的构思强化矛盾的尖锐冲突和宣叙般的呼号展现深刻的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作曲家力图表达的深刻哲理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3. 文人气质与优雅格调贯穿首尾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与合唱体裁作品中,如《桥》、《家》、《望乡词》、《我爱这土地》以及流传大江南北的《祖国,慈祥的母亲》中,始终贯穿着浓厚的文人气质和优雅格调。长期的艺术实践,将他的抒情写作技法历练得炉火纯青。作曲家在作品中注重音乐形式美的表达,突出细腻柔美的声乐化旋律,讲究歌词与曲调之间的关系。另外,在纵向关系处理上多声部和声语言丰富细致,富有表情的造型能力,都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作品的结构处理上,他偏爱东方式的展衍式发展,主题的展开常常贯穿着派生、变奏等手法来获取音乐中的对比。但无论怎样的变化,抒情性的乐思始终贯穿至尾,音乐主题的简洁而情深,钢琴伴奏的精致而富有意境,歌词和曲调的配合贴切自然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作曲家鲜明的个人风格。
   4.用质朴、真诚的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形象
   作曲家在创作《祖国,慈祥的母亲》中,没有采用通常颂歌体中宏大辉煌的语言方式,却以一句温婉平易的级进线条流动行走直触心灵,即使在高潮部分,强烈的情感将主题幻化为不可阻挡的一泻千里,却仍然不失那份真诚,那份平易和温馨。正是由于这一创作特点所激发出的情感共鸣,使之被听众广泛地接受、喜爱和关注。再如合唱曲《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旋律和奔放动感的节奏是作者对自己青春岁月的美好追忆的作品,乐思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为主题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音乐突出了主题的成长性,这和生命的成长性是一致的,十分贴切地表现出青年人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音乐,品格质朴、情感真挚,引起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的新鲜感,显示出作曲家在创作技法和创作思想上的成熟。陆在易作品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即证明了这一点,观众的热情欢迎和强烈的现场反映更加证明了用通俗易懂的音乐语言进行创新,较之晦涩艰深的语汇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写什么?怎样写?为何而写?这是摆在每一位创作者面前一个值得深思的永恒课题,而每一位作曲家都会有着不尽相同的答案。当今世界的艺术创作早已进入了多元文化时代,不同的艺术观念,不同的创作思想和技法,表达着作曲家不同的艺术追求,书写着每一位成功者的精彩,它们并存共荣,引领着潮流,更服从着内心。成功者总是走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陆在易的音乐创作之所以获得成功,并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影响,这和他多年来明确创作方向并持之以恒,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自我的努力,追寻着自己的艺术梦想是密不可分的。他的作品承载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为中国音乐提供了能经久传唱的优秀作品,也为音乐风格的多样化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式。
  
  王建元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
其他文献
时代的呼唤    近一个世纪以来,从事中国交响乐艺术的几代人,历经坎坷曲折、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中国交响乐走向世界的新局面。然而,中国交响乐至今仍未达到创作—演出—欣赏—教学—理论的全方位、一体化、国际化的高水平。  根据早年美国交响乐团联盟的统计,在美国演出最多的古典交响乐作曲家是:贝多芬、莫扎特、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海顿、瓦格纳、巴赫、德沃夏克、罗西尼、亨德尔、柏辽兹、威尔第、门德尔松和舒伯
作曲家赵季平先生为许多影视剧创作的音乐被广大老百姓喜爱、被同行专家称道,可谓行里行外咸宜。因此,作为从事音乐专业的我,对季平的音乐总有兴奋感和期待感。得知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由季平为该片创作音乐的那一刻开始,我便对此有了相当的期望值。   2006年初,《乔家大院》终于亮相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当主题歌《远情》响起,“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咚呛哩个隆咚呛”。好个“咚呛哩个隆
郭 雪/编译    许多爵士钢琴家不仅精通爵士乐,而且熟知欧洲各类古典钢琴音乐。爵士钢琴家比尔·艾文斯(Bill Evans)①和贺比·汉考克(Herbie Hancock)②的音乐,明显受到德彪西等印象派作曲家的影响。麦克柯伊·泰恩(McCoy Tyner)③、齐可·克瑞亚(Chick Corea)④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巴托克的音乐风格。阿特·塔图姆(Art Tatum)⑤作品中的跑动音型,会使
今年6月初,本人应邀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2012艺术管理周”。这项由该校艺术管理系全程制作及执行,历经数月前期准备,充满诸多新鲜元素的专业教学实践,吸引了来自台南艺术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师生的参与。而主办方专门邀请上海交响乐团、交通银行企业文化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演艺界、金融界、企业界主管来校与师生互动,则是对学校所处上海这个国
近日,应城市举办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说课活动。说课活动分为城区组、乡镇组进行,竞赛项目涉及小班说角色区、中班说体育区、大班说表演区。各选手从区域创设的理念与意图、材料投放的原则、幼儿活动的情况以及后期调整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以PPT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经评比,实验幼儿园彭雅芬等11名教师喜获一等奖。  自2012年以来,应城市以实验幼儿园为示范点,在全市幼儿园启动了活动区创建活动,各幼儿园因地制宜
一  记忆中和于润洋先生初次正面接触,已是在音乐学院的研三阶段了。在一番寻找后,我来到于先生当时在音乐学院的家中。时值夏日午后,一缕阳光透过窗外照射到靠墙的一整排书架上,旁边还有一大架CD唱片,这是一个典型的学者之家,朴素中透着难得的宁静,与我后来在于先生通州的家中所见几乎没有分别。我带着刚刚完成的硕士论文,心中忐忑不安,恭请于先生提出修改意见。然而记忆中那天于先生并未说及论文,而是仔细问我是否经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孝老敬老,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既可以让孩子养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敬老助老的良好品质,更可以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发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孝敬长辈的行为表现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措施。
2008年6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个月的祭奠日,“唱这是挪威国家歌剧院终身演员蔡大生在国内的首场独唱会。1000多名观众将整个剧院坐得满满的,蔡大生的心绪被热情的家乡人民感染着,在热烈的掌声和洪亮的歌声中,用歌声诉说游子回归的衷肠。    演唱成功 在于真情    晚上7点30分,绛红色的大幕徐徐拉开,身着紫色领带、银色西装的蔡大生缓缓走上舞台。长期在西方演出的经验,让他看上去像极了一个艺术
去年岁末重庆之行最大的收获是求得石惟正先生一本音乐文集《歌思乐想》(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虽然石先生与我未曾谋面,可在我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先生了,石先生的《声乐教学法》伴我度过学声乐伊始的日子。  手头有关声乐评论的作者可谓云集了国内各地的声乐前辈、专家学者或声乐爱好者,可稍显遗憾的是有一部分作者是非声乐专业科班毕业,对声乐基本发声原理、教学方法、歌曲处理、风格背景等不能够
今年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先生诞辰95周年,逝世20周年,他是我国小提琴音乐的开拓者,他把源于西方的小提琴通过他的努力完全地中国化了。1960年我与马思聪院长有过一段短暂的缘分,虽然47年过去了,但这段相处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一直想把它写下来,但就是写不下来,这大概就是越激情越难忘就越难于落笔。几年前读到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马思聪研讨会编辑的《马思聪音乐艺术研究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