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律师意见,搭建人权保障机制平台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侦查监督部门处于检察机关维护稳定和依法进行法律监督的最前沿,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功能于一身。审查批捕权作为一项侦查监督工作的重要权能,决定着逮捕这一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的执行,关系到公民的基本人权。
  然而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因缺乏法律知识、人身自由被限制等原因,并不能充分行使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自身权益无法充分保障,还可能影响到办案质量。针对这种情况,2009年10月以来,沙河口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从转变执法理念入手,树立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念,改变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的传统观念,开展嫌疑人委托律师介入并提出律师意见的工作实践,使嫌疑人通过律师“代言”,通过律师充分参与到审查逮捕工作中,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2010年8月,高检院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试行)》,第十三条为侦查监督部门的检察人员听取律师意见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沙河口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听取律师意见工作,结合工作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对审查批捕听取律师意见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建立与律师交流沟通的多向平台制度,畅通听取律师意见渠道
  为充分保障律师在侦查监督环节的参与权,同时提高审查批捕案件质量,我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
  (一)建立律师联系制度
  为有效开展审查批捕阶段听取律师意见工作,我们通过不定期地与我市部分律师事务所代表开展座谈,使该工作机制公开化,畅通听取律师意见的交流渠道,并同与会律师在共同研究和探讨中,强化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为办理具体案件的审查批捕工作奠定了信息反馈与相互协作的良好基础。
  (二)建立与侦查机关间逐案通报制度
  所谓逐案通报制度是指:侦查机关向侦查监督部门报送提请审查批捕案件时,就已经掌握的犯罪嫌疑人是否聘请律师的情况进行通报,对已聘请律师的案件,将律师会见函及授权委托书等书面材料连同卷宗一同报送,侦查监督部门在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时,由案件承办人制作并向侦查机关发出《律师意见审查表》,将委托律师的自然身份、审查批捕阶段与律师联系情况、律师提出的侦查机关未调取和查明的新证据、律师意见及意见是否采纳等内容具体载明,以利于案件的进一步侦查。
  对于在审查批捕阶段聘请委托律师并提出律师意见的案件,除制作《律师意见审批表》外,承办人还以“口头通知”的形式向侦查机关办案人就犯罪嫌疑人已聘请委托律师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为侦查机关与律师间的交流机制提供保障性平台,保障刑事诉讼程序公平和律师的充分参与权。
  (三)会同我院控告申诉部门,建立审查批捕案件双向联合办案制度
  实践中,随着检察机关检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涉及审查批捕案件的来信、来访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态势,并且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到,涉访案件的当事人往往存在情绪激动,对案件事实认识片面,进而对检察机关的工作不能完全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为此我们建立了联合听取涉访案件委托律师意见的制度,充分发挥委托律师作为检察机关与涉访当事人之间的纽带作用。工作中,我们实行由侦监部门办案人与控申部门负责人进行联合回复或接访,形成办案人主导案件、控申部门主导涉访事宜的双轨保障机制,并由案件承办人建立重点审查批捕案件档案,做好风险预警工作。
  2010年12月1日,侦查监督部门受理了一起在校学生打架斗殴形成的重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刘某(未成年人)刚满十五周岁,因琐事与同学产生矛盾,双方约定殴斗,犯罪嫌疑人纠集他人并持砍刀将被害人砍致重伤。刘某的监护人及代理律师于受案当日即到我院控申部门上访,办案人会同控申科科长进行了联合接访。委托律师认为犯罪嫌疑人系刚满刑事责任年龄的在校未成年人,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本人有悔罪表现,其家庭和学校均具备监护、帮教条件,提出对犯罪嫌疑人做无逮捕必要不捕的意见,并且提供了学校证明、奖状、父母工作单位证明等相关证据材料。律师还表示,案发后嫌疑人家属有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及积极赔偿的意愿,但监护人则认为案发后其曾多次试图与被害方联系以进行有益接触,但均未果,此系公安机关办案人从中有意阻挠所造成。接访后办案人经与公安机关进行沟通后了解到,嫌疑人家属对公安机关存有误解,我们通过向代理律师说明情况,并由律师对监护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后,经公安机关主持调解,嫌疑人家属与受害方初步就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求得了被害方的谅解。侦查监督部门又结合嫌疑人的悔罪表现及委托律师的意见,综合审查后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了无逮捕必要的决定。
  该制度的建立为重点涉访案件的处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充分保障律师参与权,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做到有效息访,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审查批捕过程中听取律师意见的工作机制,搭建人权保障平台
  实践中,为保障听取律师意见的有效开展,我们尝试建立了听取律师意见的机制。
  (一) 程序的启动
  1、受案中的程序启动。侦查监督部门在收到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的文书及案卷材料、证据后,及时审阅卷宗,对卷内附有书面材料,犯罪嫌疑人已聘请律师的,由案件承办人于受案当天通知律师案件已进入审查批捕环节,并告知其有提出律师意见的权利。
  2、审查批准中的程序启动。办案人在对案件进行审查的过程中,程序的启动包括以下几种方式:通过提审犯罪嫌疑人确定其是否聘请律师;公开听取律师意见制度,由接受委托的律师主动与侦查监督部门联系;与我院控申部门联动,启动听取律师意见程序。
  (二) 律师意见的提出
  在听取律师意见程序启动后,代理律师有权决定是否提出律师意见,若决定提出的,需在二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律师意见。律师意见书,由案件承办人负责签收并进行备案。
  (三) 对律师意见的审查与采纳
  案件承办人就律师意见与侦查部门移送的案卷材料一并审查。对律师意见中提出的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不适宜羁押、侦查活动有违法犯罪情形、无逮捕必要等内容进行重点审查,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情况,对提出的主张和理由逐一分析,将律师意见内容及详细的审查论证记入审查批捕意见书,最终作出是否采纳的决定,并在案件审结之日将意见的采纳情况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律师。
  对律师意见的审查,我们坚持以书面审查为原则,但对于案情复杂、律师提出新证据等情况的案件,办案人认为确有当面听取委托律师意见必要的,我们则建立了由办案人约请代理律师及公安机关办案人,三方参与的形式,当面听取律师意见的制度,经听取意见后,制作笔录附卷备案。我们通过三方参与的形式,形成审查逮捕阶段的“控、审、辩”模式,即由公安机关及委托律师提出各自意见,侦查监督部门办案人居中听取双方意见,从而对案件事实、证据能够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最终做出正确的审查决定。
  2010年10月27日,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沙河口区公安分局报捕的犯罪嫌疑人赵崇贞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时,嫌疑人代理律师在律师意见书中,对公安机关制作的枪弹检验报告中所适用的法律依据提出异议,其提出的所依据法规未被公安机关在侦查中适用,同时律师还认为嫌疑人赵崇贞作为仿真枪爱好者,仅仅是个人收藏行为,虽然其行为涉嫌犯罪,但社会危害性较小,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能够保证诉讼,且无社会危险性,建议不予批准逮捕。办案人经书面审查后认为,有进一步当面听取律师论证意见的必要,故约请了嫌疑人代理律师与公安机关办案人,同时听取了双方就委托律师提出的意见方面的分析论证。经三方参与后,侦查监督部门认为,律师的意见具有合理、合法性,可以被采纳,最终对犯罪嫌疑人赵崇贞做出了无逮捕必要的决定。
  为了保障听取律师意见工作的有效开展,侦查监督部门注意规范办案制度,严格执行二人办案制,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在听取律师意见的过程中,坚持以不影响侦查机关正常开展侦查工作为限,避免将案件事实、证据向律师透露,防止因披露过多而对案件侦查工作造成影响。
  沙河口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在审查批捕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摸索听取律师意见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案件质量,尊重犯罪嫌疑人及律师的合法权利,切实保障人权,使审查批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作者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检察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发生引发了对食品安全法制保障问题的思考,《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虽然在多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但食品安全质量距离让人们放心还存在较大差距,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仍不完善。本文对食品安全法制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从“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发生,食品安全问
期刊
摘 要:陷害教唆, 顾名思义就是教唆人出于陷害他人的目的,诱使他人犯罪, 然后将其抓获归案的行为。陷害教唆作为一个概念在理论上争论比较多,陷害教唆问题在刑法上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理论界对于陷害教唆问题的研究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将对陷害教唆问题分三大部分来阐述分析,第一部分对陷害教唆的概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本文分析了陷害教唆犯罪中犯罪停止形态的各种情形。第三部分本文对陷害教唆的可罚性进行辨析,认
期刊
总结近些年的办案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办理犯罪嫌疑人拒供的案件,关键是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如何控制侦查工作主动权的问题。在犯罪嫌疑人拒供的情况下,要确保能够始终控制住侦查局面,防止局面失控陷入被动。二是要解决好侦查工作如何深入的问题,努力把案件查深、查清、查透。三是要解决好案件证据体系的严密性问题,使证据在缺少口供连结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足以认定
期刊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第五编特别程序第一章设置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共11个条文,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反映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权益的特别关注和保护,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实现与新刑诉法的有机衔接,有效保护未成年人诉讼权利,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采取多项举措,对现行的未成年人办案机制进行了修订和完
期刊
新的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下,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这一条款明确规定了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及侦查人员收集证据的原则及禁止性手
期刊
摘要:立案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主体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刑事监督职能,既反映了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现代民主法治的最高追求。从实践来看,检察机关履行这一职能,对于减少和遏制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执法不严的问题,以及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已成为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新刑诉法规定的特别程序,正确的理解、适用该制度关系到未成年刑事检察工作的大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完善  基于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制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特别程序。其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成为一大亮点。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附条
期刊
摘要: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措施,逮捕和刑罚一样,如双刃之剑,用之得当,则国家、社会和个人均受其益;用之不当,不仅个人的权益受到践踏,而且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法律威严、法律应有的公平正义均受到损害。因此,随着法制社会的进步,现代逮捕制度的建立,人们对逮捕的作用、功能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理性,越来越符合现代法制的要求,符合人权保障思想的要求,对逮捕的滥用也越来越警惕。本文针对现行刑事诉讼法及新修
期刊
摘 要: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在预防贿赂犯罪,促进社会诚信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查询系统自身设计不合理、流程不规范、查询工作强制约束力不足等缺陷,应予以完善:(一)从技术层面、信息录入、规范选项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二)从申请主体、受理主体、查询方式入手规范查询流程;(三)通过提高约束力、建立退出机制、扩大应用范围来保障与廉洁准入制度的有效衔接。  关键
期刊
摘 要:2012年9月,为保障新刑诉法的准确、有效实施,做好新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番禺区法院与检察院就全面试行新刑诉法多次进行协调、研讨,双方就新刑诉法的相关修订内容,订立了《关于试行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细则》。依照该《细则》的规定,2012年11月6日,番禺区法院选取了被告人吴某某职务侵占一案,首次进行了庭前会议。本文通过对此次庭前会议的回顾,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庭前会议的操作细则提出设想,并就此次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