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笋是上天赐予江南的恩物,在没有味精的岁月里,承包一年四季的鲜味。《诗经》中,笋、香蒲和鱼鳖作为周宣王赐给韩侯的厚礼,正说明它是一款不拘贵贱的食材。酷爱美食的东坡先生的金句“无竹令人俗”,我猜他还是想吃笋干炖肉。
旧日西溪老梅密竹相映成趣,田间野笋络绎不绝。早春燕归来时,发头一道“燕笋”,嫩而不麻,其色紫苞。陆游曾描绘过“群童挑燕笋”的画面,那顿农家笋,吃得他“满箸药苗香”。
宋代文人美食家林洪,写过一道菜,叫做“傍林鲜”,拢一堆竹叶将笋连壳埋住,放一把火。等竹叶烧成了灰,笋也烤熟了,还带着竹子的清香。这种“煨笋”法,是山民就地取材、返璞归真的智慧,杭州人偶尔还用,人称“黄泥烤笋”。
白居易在杭州做太守时喜欢把燕笋和饭同蒸,鲜得连肉都不想吃。鲜笋比荔枝还不易储存,就算快马送到洛阳,也吃不得了。他只好在梦里念叨:“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人在异国,无非恋着儿时的家常:笋丝米线,榨菜汤,冒油红心的咸鸭蛋,却也不是常能如愿的,至少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有吃笋的习俗。因此,人们将鲜笋晒干或腌制,给远方的南客遥寄乡愁。
天目山的野生盐笋干,颜色如同鹦哥绿,产量少而精。袁枚曾将天目笋干、徽州问政山淡笋干,和本地的新鲜冬笋片煨入鸡汤,号“三笋羹”,三种不同层次的鲜味,一勺捞出三个季节。
再往南边,广西人会做“酸笋”,有点像泡菜,略带酸臭的辣,在鼻腔里橫冲直撞,混着辣椒圈的香,让人涕泪直流,好过瘾!
从夏天到秋天,另一种“鞭笋”走上餐桌。它取自毛竹竹鞭最嫩的一节,煮汤胜过鸡鲜,是寺院斋席不可缺的食材。鞭笋难挖,有经验的山人,一把鹤嘴锄、一只竹编提篮,就能从微微隆起的土缝上,判断笋节的起伏走向,而我却总是一无所获。
有一年,山里的亲戚送了一麻袋刚出土的鞭笋,大人们在院子里架起蜂窝煤炉,我们几个小的负责剥笋。一刀划开笋衣,手指一转,象牙白的肉就分离出来。滚切的嫩笋丁儿,不加水,不计工本地倒入整瓶香麻油、鲜酱油,盖紧锅盖。通风口开一条缝,保持在不见明火的状态,一炉煤焖到天亮。
油焖笋咕嘟咕嘟,在窗外唱了一夜的歌,香味从门缝里飘进来,馋得我辗转反侧。文火更讲究耐心和艺术,后来自己做过几回,始终还原不了家乡风味,不知是少了嫩笋,还是少一只蜂窝煤炉?
秋去冬来,到了万物萧瑟的时节,新鲜冬笋上市了。倒笃菜、冬笋薄片炒肉做的浇头,小面馆人多得挤不下,门口摆起一溜长凳,食客们坐在小板凳上,呼噜噜地流着汗,美其名曰“板凳面”。
冬笋谢世,春雷滚滚,又是美味新轮回。人间最美好的期待莫过于此。
旧日西溪老梅密竹相映成趣,田间野笋络绎不绝。早春燕归来时,发头一道“燕笋”,嫩而不麻,其色紫苞。陆游曾描绘过“群童挑燕笋”的画面,那顿农家笋,吃得他“满箸药苗香”。
宋代文人美食家林洪,写过一道菜,叫做“傍林鲜”,拢一堆竹叶将笋连壳埋住,放一把火。等竹叶烧成了灰,笋也烤熟了,还带着竹子的清香。这种“煨笋”法,是山民就地取材、返璞归真的智慧,杭州人偶尔还用,人称“黄泥烤笋”。
白居易在杭州做太守时喜欢把燕笋和饭同蒸,鲜得连肉都不想吃。鲜笋比荔枝还不易储存,就算快马送到洛阳,也吃不得了。他只好在梦里念叨:“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人在异国,无非恋着儿时的家常:笋丝米线,榨菜汤,冒油红心的咸鸭蛋,却也不是常能如愿的,至少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没有吃笋的习俗。因此,人们将鲜笋晒干或腌制,给远方的南客遥寄乡愁。
天目山的野生盐笋干,颜色如同鹦哥绿,产量少而精。袁枚曾将天目笋干、徽州问政山淡笋干,和本地的新鲜冬笋片煨入鸡汤,号“三笋羹”,三种不同层次的鲜味,一勺捞出三个季节。
再往南边,广西人会做“酸笋”,有点像泡菜,略带酸臭的辣,在鼻腔里橫冲直撞,混着辣椒圈的香,让人涕泪直流,好过瘾!
从夏天到秋天,另一种“鞭笋”走上餐桌。它取自毛竹竹鞭最嫩的一节,煮汤胜过鸡鲜,是寺院斋席不可缺的食材。鞭笋难挖,有经验的山人,一把鹤嘴锄、一只竹编提篮,就能从微微隆起的土缝上,判断笋节的起伏走向,而我却总是一无所获。
有一年,山里的亲戚送了一麻袋刚出土的鞭笋,大人们在院子里架起蜂窝煤炉,我们几个小的负责剥笋。一刀划开笋衣,手指一转,象牙白的肉就分离出来。滚切的嫩笋丁儿,不加水,不计工本地倒入整瓶香麻油、鲜酱油,盖紧锅盖。通风口开一条缝,保持在不见明火的状态,一炉煤焖到天亮。
油焖笋咕嘟咕嘟,在窗外唱了一夜的歌,香味从门缝里飘进来,馋得我辗转反侧。文火更讲究耐心和艺术,后来自己做过几回,始终还原不了家乡风味,不知是少了嫩笋,还是少一只蜂窝煤炉?
秋去冬来,到了万物萧瑟的时节,新鲜冬笋上市了。倒笃菜、冬笋薄片炒肉做的浇头,小面馆人多得挤不下,门口摆起一溜长凳,食客们坐在小板凳上,呼噜噜地流着汗,美其名曰“板凳面”。
冬笋谢世,春雷滚滚,又是美味新轮回。人间最美好的期待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