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作 专项培育 化解冲突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的多项调查报告显示,校园欺凌及其背后的青少年人际冲突问题越来越成为教育中需直面的常态性事项。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文件的意义在于宣告国家开始全面治理这一校园痼疾。基于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针对校园欺凌应当进行全方位研究,包括对校园欺凌背后的青少年人际冲突这个更基础的问题有一个清楚认识,从而对遏制校园欺凌要有长期的心理准备、理论准备和整体性策略。本文主要是尝试将人际冲突这个社会学视角引入家庭教育的领域,帮助人们加深对于人类冲突行为的认识,并通过亲子良性关系的建设、家庭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冲突教育”内容,从而培育未成年人认识冲突、面对冲突、建设性解决冲突的能力,不仅对于治理校园欺凌可以起到治本作用,而且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培育下一代公民。
  一、校园欺凌的普遍性和背后人类冲突行为的日常性
  中国校园欺凌现象复杂严重到什么程度,专项整治后希望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收集到大量可作分析的数据,从而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目前的数据一般是小范围的研究,如《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侮行为状况》等,还很难据此作出更宏观的判断。2010年10月,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伦理品格研究所发布关于美国高中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迄今为止在美国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关于15~18岁高中生对校园欺凌的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来自全美78所公立学校和22所私立学校的43321名高中生参加了调查,误差率低于1%。所有被调查的高中生中,50%的学生承认在过去一年里欺负过别人,47%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被以非常令人难过的方式欺负、取笑或者嘲弄过。2015年6月5日,日本政府公布《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在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从2007年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仅13%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12.7%。另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14年的调查,校园欺凌现象在2013年曾出现急速增长。两份海外资料至少可以提醒我们,整治校园欺凌可能是教育事业中的一个常态性事项。在老师和家长视线以外,在老师和家长管理能力之外,在同学中存在“帮派”和“小团伙”。在学校“明里”的教学教育秩序之外,这些“暗中”的“帮派”和“小团伙”形成欺凌势力。
  目前,对于如何遏制未成年人暴力行为和校园欺凌,社会思潮的钟摆从主张对校园中“不懂事却干了坏事的孩子们”以教育为主,摆向了加大法律惩处力度来吓住这些“披着学生外衣的小坏人”的另一极。针对未成年人发育提前这个客观事实,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年龄提前的呼声的确有道理。与此同时一系列与《家庭教育法》相关的法律和行政规章正在酝酿之中,对为人父母者家庭教育、监督、管教责任的法律锁定已在进行之中,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服务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但这一切外部工作的推进,都有赖于对于校园欺凌背后人际关系中的冲突行为的更深一层的研究和认识。
  万物当中,唯独人类拥有理智、意志、情感并因此而居于万物灵长的高贵地位,但是渗透人类个体全部的人性之恶导致理智、意志、情感的残损,个体的不完善必须带来人际關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喜剧演员伍伦·爱迪曾开玩笑地预言“到1990年,绑架将成为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这一预言当然并没有实现;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生物和量子、航天技术不断创造出知识、物质和财富的奇迹,但是人类的家庭关系、族群关系、国家关系的紧张程度却没有因为可支配财富的剧增和交往的便利性而有所缓解,在一些领域和局部地区仍在加剧。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近年来,人际冲突管理已经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多门学科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但多是用于解决一般社会矛盾和优化企业与组织内部管理,鲜有将普遍存在的人际冲突视角引入到教育领域,加强这一研究有助于强化教育学的人性深度,也可以促进推进教育与改良社会相适应的脚步。
  矛盾和冲突是人类交往方式的根本性内容之一,与理解和合作一样普遍而现实。在人际相处和交往过程中,个性差异、价值观差异、利益争夺等都有可能导致冲突的发生,进而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影响组织的发展与社会和谐。校园中的欺凌和冲突现象是人际冲突中的一种,也是在人际冲突研究中比较被忽视的一种,张艳梅《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研究》也是受2004年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马加爵杀人事件的触发。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展了人际关系中冲突的研究。哈特维克和巴奇提出了人际冲突的概念:“人际冲突是指发生在相互依赖方之间的一种动态过程,是当双方感知到相互意见分歧且目标的实现受阻时,反映出负面情绪的过程”。该定义归纳出人际冲突的三大属性即“意见分歧”、“负面情绪”和“干涉行为”,它们分别反映出人际冲突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不同要素,同时它们也是与冲突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的。本文提出建设性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不加处理的冲突具有极强的破坏性,而完全没有冲突的关系在现实世界中可能是一种没有活力甚至趋于死亡的关系;通过寻求理性上的相互了解理解、感情上的互相关注沟通、行动上的相互合作妥协,可以使很多的冲突化解、缓解和解决,并在动态中使关系达到良性的平衡,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建设性处理人际关系冲突的过程。
  如果我们校园欺凌置于哲学视角之下就可以发现,这是人性中暴力的一个不当出口,是以外部冲突的方式来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以暴力方式宣泄情绪不稳定的未成年人的攻击性和过剩能量,以对人极不尊重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尊严和认可度。从现实而言,当前多数男孩不同程度上被自己的攻击性所困扰,女孩攻击性增加的现实使家庭和学校引导化解未成年人攻击性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未成年人只有习得理性面对矛盾、以建设性的方式,文明且友好而非肢体冲突和其他暴力方式妥当解决冲突,才能成长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同学、家庭、同事、社区关系)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反之,如果忽视了校园欺凌背后的深层原因和长期对策研究,满足于运动式的治理,只能暂时性抑制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随后可能面临欺凌现象的反弹;我们甚至可以推论,成长期的青少年错过在未成年阶段习得建设性处理冲突的能力,势必将更多的破坏性力量潜藏和积蓄起来,从而在未来对于他们自身和社会形成更大的伤害和破坏。因此,出路在于不断加深对于校园欺凌现象背后更多人性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认识,逐步逼近解决问题的综合施策。国家教育部门甚至立法机构必须提供法制框架。本文更多聚焦于为人父母者的责任,倡导在家庭这个领域对于子女要像进行“挫折教育”一样进行一般的“冲突教育”。着眼于预防为上的理念,一是在家庭内部通过亲子关系建设和建设性冲突解决法的习得,培育孩子建立和促进人际关系、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二是针对校园冲突和欺凌相当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引导孩子了解人类冲突,不去欺凌别人,同时还要学习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欺凌。   二、改善亲子关系与习得冲突解决之道
  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人格成长的决定性关系。发挥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和谐人格养成的关键作用,不仅可以体现改善亲子关系以塑造未成年子女与人友好相处人际关系模式;而且可以有意识地在亲子互动中创设和模拟处理人际冲突的情境,以培育青少年建设性处理人际冲突中的能力和习惯。发掘亲子互动的潜力,可以为人类社会寻求人际冲突解决之道提供强大的资源和支持。
  (一)日常化改善亲子关系,减少青少年在校园和社会上冲突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亲子关系中的忽视和冲突往往是校园冲突和欺凌现象的温床和诱因,戴维·迈尔斯在《他人即地狱?——人际冲突的源起与化解》一书中引用了班杜拉所提出的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受到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的攻击性榜样的影响。书中说到,身体富于攻击性的儿童往往有惯用体罚的父母,家庭的影响还表现在社会中较高的暴力犯罪率与缺少父亲的家庭有关系。美国司法统计局的报告显示,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占了青少年拘留案中的70%。因此,建设和维护夫妻关系良好的家庭、致力于日常化提升亲子关系质量,不仅有利于家庭和亲子关系本身,而且可以避免功能不完整的家庭和处于冲突中的亲子关系成为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冲突的发源地,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少青少年之间人际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校园欺凌的治理从预防的角度应当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建设和亲子关系提升,方能筑牢治本之策。基于防患于未然的认识自觉,父母当强化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中的责任自觉,首先通过持续增强夫妻关系的稳固性和活力,给子女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和可供学习的男女交往模式;其次通过强化亲子联结,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供给青少年在亲子关系中的美好享受,让青少年在情感需求上得到长期而充分的满足,从而使他们在自身体验中习得一种良性、友好、亲善、互利的人际交往模式。为此,应当立法强化家庭功能、出台以家庭为单元纳税等社会政策,支持和扶持家庭,减缓甚至逆转离婚率提高等伤害家庭功能的趋势,同时通过政府支持和专业组织服务等方法提升家庭内部建设的水平。
  (二)针对性地进行冲突游戏训练,提高青少年化解冲突的能力和技巧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托马斯等人提出一种两维模式,认为处理冲突的策略有五种,分别是:(1)回避方式,指既不满足自身利益也不满足对方的利益,试图不作处理,置身事外;(2)竞争方式,指只考虑自身利益,为达到目标而无视他人的利益;(3)迁就方式,指考虑对方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或屈从于对方意愿放弃自己利益;(4)合作方式,指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利益都给予高度关注,尽可能寻求双赢局面;(5)折衷方式,指双方都有所让步,寻找一种权益的可被接受的解决方法。以笔者之见,回避、迁就一般是拖延、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技巧性手段,而竞争性合作是比较理想的解决之道,折衷则是对于比较复杂和难以解决的冲突的对策方案。提高青少年化解冲突的能力和技巧可以重点放在培养竞争性合作能力上面,这方面亲子游戏可以有所作为。
  针对性的冲突性游戏训练不是指父子一起玩有冲突的电子游戏从中习得冲突解决之道,尽管亲子有节制地共同参加电子游戏也可以成为增近亲子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针对性的冲突性游戏训练是指运用最常见的亲子互动手段,或者在家庭中创设相关场景,父母有意识地通过模拟等方式训练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中的对抗性、竞争性甚至冲突性关系。这种训练可以通过亲子对弈、亲子球类运动、亲子摔跤、亲子拳击等亲子对抗性运动项目形式来
  进行。
  按照戴维·迈尔斯的观点,冲突训练有助于双方解决冲突,并提高建设性解决冲突的能力,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是相互信任。而亲子关系中充分的信任是进行冲突训练的最佳前提。由于有良好亲子关系的信任前提和情感基础,不管在相对静态、主要训练心理抗挫折能力的亲子对弈项目中,还是有较强的肢体对抗甚至可能带来轻微的伤损的亲子摔跤、亲子拳击等親子对抗性运动项目中,青少年可以习得在信任、善意和友好的前提下进行对抗、竞争的能力。如果青少年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同样具有对抗性质的校园人际竞争关系中,能够在竞争的过程中表达出真实而美好的友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竞争性关系演变成互相伤害的对抗性、冲突性关系。
  三、家校协作,帮助未成年人面对校园冲突
  从近年来的两份调查来看,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陈道湧等调查了6507名中小学生,结果显示,过去6个月里有17.83%的学生遭受过欺侮行为。小学生最高,达19.26%。其次为初中生(18.26%)和职校生(12.74%),高中生最低(8.06%)。《人民教育》杂志引用2014年一项某沿海省份某市三所初中1400多名初一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3.7%的学生表示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曾受同学的欺凌,而且有192名学生受到一次以上的欺凌。这些局部调查和个案视频的曝光,显示校园欺凌呈现蔓延之势,对未成年人身体和心灵伤害不断升级。
  美国防止欺凌网站曾给父母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父母们提高识别校园欺凌迹象的能力,培养观察孩子的敏感性,试图教会父母们面对儿童的求助给出安慰、支持、建议和干预。父母们唯有行动起来,及早发现、及早报告、及早处理,才能有效干预校园欺凌事件。
  (一)明白介入冲突的正确动机,将很多欺凌现象消弥于无形
  正确的冲突观基于良好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的冲突观教育应当有以下理念:首先,一个人的价值和自我认同不是由别人的评价和言语决定的,而是由自己内在品格所决定的。尤其当青少年自我认同受到对方负面言行动摇时,要把自我认同的根基建立于品格和背后的真理之上。其次,人际矛盾和冲突有时是难免的,正确可行的态度是尽力避免冲突,只有无可避免时才不畏惧地面对冲突。其三,主动介入冲突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达致和平,不是为了面子、虚荣、感觉、好胜,更不是为了压制对手,这些观念对于青少年至关重要。中国小留学生2015年欺凌朋友而获刑于美国,就知识而言是对于所在国法律的极度无知,就人格原因而言则是对于他人人格尊严的极度不敬,近几年屡屡在网络上自曝其丑的欺凌现象也无出其右。   (二)有智慧地相处,避免和延缓冲突,减少伤害实际发生
  除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欺凌别人,不组织“小社会”,为人父母者也要与孩子一起习得正义感和避祸的智慧平衡。比如说,家庭教育中的冲突教育还应当包括:首先,成绩好别显摆,家里有钱更别以为高人一等。其次,对任何人都要客气,对“小霸王同学”要客气而有距离感。“小霸王同学”一般最在乎别人的尊敬,不把他当哥们没关系,但是要对他客气。其三,别把自己当成班级和学校的“警察”,那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小霸王同学”明显违法犯罪时则要及时报警。其中,当欺凌现象情况过于复杂时,受害者父母要果断转学、甚至离开所在社区和城市也在所不惜。
  (三)智慧应对冲突,减少和减轻未成年人所受伤害
  当校园欺凌现象正在发生之际,有效应对有赖于为人父母者一方处理冲突的智慧和雙方尽可能的合作。其一,受害方父母要清楚地了解受害孩子处境,别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坚定地与孩子站在一起,不能责备受欺凌儿童,也不能告诉孩子通过忽视或者改变自己来减少欺凌。其二,不论是施害方还是受害方父母,都要以文明而务实的方式解决冲突,下最大决心坚决避免肢体冲突,更要避免暴力解决方案。其三,受害方父母必要时要亲身加以干预,要有态度、有分寸感、有克制、有底线。无论是找家长谈话还是直接面对无事生非的“小霸王同学”,目的是让施害方心生畏惧、有所忌惮。其四,冲突双方的父母事后要寻找机会和解,在一定程度上促成健康的“不打不成交”,至少取得相互谅解,万不可听任冲突变成仇恨。
  帮助未成年人面对冲突、尤其是当冲突已经形成时,往往不是父母努力可以奏效的,有赖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互通、理念相近、行动协同。201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为各地中小学推进家校合作提供了政策框架,以此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和家校合作,可以使家校双方在预防和处理未成年人冲突、化解和遏制校园欺凌上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Z].2016~04~28
  [2] 戴维·迈尔斯著,张智勇 金盛华 侯玉波译. 他人即地狱?——人际冲突的源起与化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08).
  [3] 安钰峰.美国校园欺凌行为的特点评析[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
  [4] 张京品.治理校园欺凌的日本实践[J]. 望新闻周刊,2016.
  [5] 陈道湧等.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侮行为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3.
  [6] 张艳梅.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研究一基于对15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 [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论文, 2012.
  [7] 刘文利,魏重政.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怎么做[J].人民教育,2016.
  (作者单位:新华社。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双语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新教育实验始终把家校合作共育放在重要位置。早在2004年,就明确把“优化家校合作”作为新教育实验的重要项目,成立了新父母学校,用“6 1”(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和构筑理想课堂六大行动 优化家校合作行动)特别行动方式予以推进。  今天,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党和政府为此进行了多方部署,推出了诸多举措。在2015年春节团拜
作者:[德]多纳塔·艾申波茜  译者:赵远虹  出版:北京出版社  本书主要分為四部分:先是重点提出了7岁儿童应该经历的69项童年体验,涉及生活实践、社会意识、身体运动机能、生理认知和审美观等方面,它是一个孩子成长的缩影;然后主要回顾和总结了150份访谈调查;接着明确提出了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期望;最后主要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匈牙利的学龄前教育状况。该书不仅为早期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理念和
传统国学精彩纷呈、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地域特色。但不得不说,文化进校园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笔者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以此来夯实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进校园要重视对文化活动的反思。校园文化活动陶冶情操,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存在重活动而轻反思的倾向。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学生的体会和感悟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精神层面要想有大收获,就需要结合文化进
陈松信在2016年4月19日《中国教育新闻网》撰文指出:由于教师产假、正常调动及跳槽等原因,中途换教师对不少学校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一些接收支教教师的学校,也经常面临教师呆不长久的尴尬局面。而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中途换教师更将成为一种常态。班级频繁更换老师,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正是考虑到换老师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消极影响,每当学校中途换老师时,家长们便炸开了锅:或给校长写联
当我们一直为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提高孩子课堂注意力与兴趣努力时, scratch(简易编程工具)出现了。它的可视化、积木式的创作界面,只需让学生像搭积木一样通过拖曳图形化指令,就可创作出自己的故事、动画、游戏和音乐等数字化作品。本文根据scratch教学实践体验,阐述了它对小学高段信息技术课堂带来的课堂改观。  scratch教学体验解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为什么越是小学高段学生在信息课
毕业典礼是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必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仪式感。但不少大学的毕业典礼在仪式感、庄重感强的另一面,却又往往落入了俗套、形式化的窠臼。  毕业典礼,顾名思义是对毕业生们的“加冕”,按理说,主角就应是毕业生。无论是从这个年纪学生的性格特征,还是从纪念意义的角度,只要不违背基本的道德规则,多一些创新的做法乃至笑声,不拘泥于程式化的套路,理当是可以被接受的。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大学
迈克尔·萨德勒(Michael Sadler),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教育旅行家。他不局限于外国教育经验的收集,而是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进步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萨德勒与同时代的许多人不同,他希望自己的评价不要带有主观主义色彩和民族偏见。他严肃地提请注意:比较研究不应事先决定证实什么,而应该去发现客观存在的事物。他还告诉人们,最好的比较“不在于试图让比较来迎合我们的倾向或偏见,而在于简单和严肃地把我们看到的
墨攻在2016年6月16日《南方都市报》撰文指出:从本质上看,一个孩子的未来和40个孩子的未来一样重要。任何牺牲掉“熊孩子”的提议,都有“多数人的暴政”之嫌。校方没有盲从其他家长“劝退”的要求,而是自始至终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这种自觉与理性是难能可贵的。不过让人忧虑的是,他们的方法仍值得商榷。据披露,学校专门为”熊孩子“所在的班级制作了排班表,进行无缝对接,要求每节课的教师务必在下一节课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教育太功利,把孩子的灵气教没了……”这是无论社会各界人士还是教师本身都可以列举出并为之困惑的中国教育现象,但是,怎么改变?谁来改变?改变的方法是什么?改变的方向又在哪里?  早在1944年,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倡导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当前,朱永新教授又提出“四大解放”:从分数的牢
福建省教育厅日前召开今年首次新闻通气会称,该省2015年新增省级教育专项经费31亿元,全年省级以上财政教育专项资金投入达120亿元,目前义务教育学校98.5%以上实现标准化,近90%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  2015年福建基础教育致力于“抬底”“扩优”,进一步惠及民生,主要体现在: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下达省级以上资金4.4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所,增加学位3万个;实施“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