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及自身免疫性感染性皮肤病高峰论坛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008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定于2014年10月24-26日,在北京举办第二期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高峰论坛,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为配合“世界银屑病日”的到来,论坛以银屑病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银屑病方面专家以及国内皮肤科、风湿免疫科、检验科等知名专家针对银屑病及自身免疫性、感染性皮肤病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等做精彩演讲;并展示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最新开展的诊疗技术及新进展、疑难病例等内容。

其他文献
患者女,52岁,因面部、双手背胀痛、瘙痒2d来诊.患者2d前去河边洗衣,约2h后自觉面部及手背皮肤发胀、灼热、刺痛及虫爬感,未在意,继续洗衣1个多小时回家,发现面部、双手背肿胀伴痒痛不适,遂到当地医院就诊,以面部浮肿待诊收住院,给予中药(不详)、呋塞米消肿利尿治疗无效,第2天病情持续加重,当晚双侧眼睑高度浮肿不能睁眼、口唇外翻,患者感面部、双手背刺痛难忍并伴有头痛、头晕、乏力,不伴发热、关节痛,无
期刊
目的 检测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一家系患者的OSM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一家族性皮肤淀粉样变家系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其19名相关亲属、50例无关健康对照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OSMR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结果 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OSMR基因发生c.2081C>T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出现p.P694L改变,家族中其他患者均发现同样突变位点,而家族健康成员及健康对照
目的 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日光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日光皮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对照组外用双氯芬酸钠乳膏,疗程为3周.采用疾病情况评分和瘙痒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双氯芬酸乳膏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
患者女,56岁,因四肢伸侧多发性肤色丘疹3年余于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小腿、前臂伸侧出现数个针头大小的肤色丘疹,表面粗糙,大小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未予特殊处理.近6个月来,皮损逐渐增多,偶有瘙痒.否认咳嗽、咯血史,否认低热及体重减轻,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其父多年前死于肺结核,其兄曾患播散性肺结核.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前臂及小
期刊
恙虫病是恙螨幼虫为媒介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以发热、多形性皮疹为临床特征的疾病,以往在江苏省泰州市以散发病例发病.2013年秋季,泰州市恙虫病发病人数较往年增加.现将2013年9-11月,在我院皮肤科和感染科收治的7例恙虫病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期刊
皮肤微生态学是研究皮肤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与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生态学科,即皮肤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它是微生态学的一个分支[1].皮肤是人体内外环境交界的一个生物活性界面,皮肤的生态环境为微生物群的定居和繁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30年前已有相关研究显示[2],皮肤表面栖居着大量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和某些原虫等,它们与人类在共同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结构,
期刊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5年4月16—20日在湖南长沙圣爵菲斯酒店召开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特邀讲演、大会发言、分会发言、书面交流)、内容充实
期刊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汉族婴幼儿脉管性疾病与HLA-DRB1等位基因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广西地区汉族婴幼儿脉管性疾病145例(血管瘤组99例、脉管畸形组46例),健康对照组10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3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DRB1基因在3个组中的分布.结果 DRB1*0901、*1401、*16等位基因在血管瘤组
患者男,72岁.因脐左侧结节3年,增大半年,于2013年6月来我科就诊.3年前发现脐左侧一蚕豆大皮色结节,无痛痒,近半年迅速增大,高出皮面,呈暗紫色,表面呈分叶状,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发热、咳嗽、胸闷、乏力和消瘦等不适.患者既往体健.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脐左侧一高出皮面8cm ×9cm×11 cm分叶状肿块,最大一处拳头大,表面为红色糜烂面,有少许渗血和血痂附着,余为樱桃至草莓大
期刊
目的 探讨急性单核细胞性皮肤白血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4例以皮肤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结果 患者均为老年人,年龄分别为68、70、74、82岁.皮疹多表现为淡红色至紫色,质韧的丘疹、结节、斑块,多见于躯干和四肢.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真皮内大量肿瘤细胞密集、弥漫浸润.肿瘤细胞不亲表皮,与表皮形成明显无浸润带.可见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和附属器结构呈同心层状排列或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