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利,广西贺州给外人的印象是山高皇帝远。很长一段时期里,山高水长阻挡了人们的足迹,贺州为外人熟知的景点就是姑婆山、黄姚古镇等少数几个地方。殊不知,在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就藏着一座神秘的古城——临贺古城。
揭开临贺古城的面纱,意义非凡。这里有中国最早的红砖城墙,有岭南地区规模罕见的宗祠群落,还有数目繁多的古建筑。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地下文化层深达十余米,是西汉武帝在广西设立的四大古城中,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走进临贺古城,林林总总的历史遗迹中,古城墙无疑是标志性的景点。据考古学家分析,城墙里面的夯土是东汉时期的,而包砖则属于不同朝代。古城城墙长2269 米,历经汉、五代、宋、明、清五个时期的修葺加固,融汇了不同时代的构筑工艺和审美取向。原来,城墙修造之初,工匠在内墙包印红砖,之后各朝代在此基础上一层一层地包砌青砖。经考古证实,这段城墙是中国最早的红砖城墙。古城的城墙,内红外青,每个朝代的砖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别具特色。随着历史的积淀,堪称中国的城墙博物馆。
在临贺古城里,古城墙、护城河、排水系统、街道等清晰可见;捕厅、衙门、古井有迹可循;塔楼、寺庙、文庙、书院、渡口、码头等赫然屹立,厘金所、商行、店铺等一应俱全。漫步古城中,脚踩的每一块方砖,眼见的每一片青瓦,都是厚重的文化积淀,都写满了光阴的故事。
游览临贺古城,浮山是必登临之处。人停船靠岸,拾级而上浮山。伫立山上眺望,前方可见一块沙洲,左边的为贺江,右边的为临江,浮山恰好位于两江交汇处。远观浮山,四面皆水,玲珑可人,仿佛一座仙岛漂浮于江面,随时都会腾空飞走。浮山上有古祠,是为纪念当地歌王陈秀才而建的。相传隋末唐初,浮山附近有一位陈秀才,目睹周边乡民不爱读书,只喜欢唱歌,便自己作词作曲,用山歌的形式来传播文化,教化育人。百姓感恩其德,便尊称其为“歌王”。奈何天有不测风云,秀才在一次传歌返家途中,不慎失足落水,羽化成仙。消息传来,人们悲痛万分,在每年秀才的农历生日和祭日组织浮山歌节,以对唱山歌、陈王巡游、舞龙舞狮等形式,寄托对歌王陈秀才的无限哀思。如果你正好在那几天来到浮山,就可以看到纪念活动的盛况,场面热闹异常。
游走临贺古城,人们不禁会问:在汉代属于偏远地区的广西,为何能建立如此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城? 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临贺古城的修建,源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公元前一一一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为加强中央王权对岭南地区的统治,维护潇贺古道贺江水路的畅通,在贺江中上游设置了富川县和临贺县,并从中原迁来了大批兵士和工匠,修筑城池,发展生产。这些中原人与百越人交往互动,通婚融合,成为这里的第一代居民。此后,临贺古城开启了历经十三个朝代,长达两千零六十二年作为州、郡、县治的历史,其中在汉代最为鼎盛。
由于自然和战争的原因,临贺古城曾经两迁城址,到了东汉时期才落户到现在的城址。今天的临贺古城,以临江为界,分河西主城和河东附城。古城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通的要冲,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批的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发展置业,明清以来尤为繁盛。于是,以集市贸易为主的河东城区,便应运而生,也由此留下了骑楼、古井、宗祠、庙宇、名人故居、会馆等众多文化遗产。
在河西主城区,有一口桂花古井,开凿于明代天启年间,迄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历史。井口圆形,宽一米,深约九米,井壁以青砖筑砌,石圈作护栏,高约一米。由于年深日久,护栏石圈被汲水绳索拉成一道道四五寸深的痕迹,恰似一朵溢香怒放的莲花。井旁曾种有一棵桂花树,故名“桂花井”,井边立有多块石碑,记录建井和修井之事。桂花古井泉水清冽,涝不溢,旱不涸,味甘香醇,胜似桂花香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古城居民。如今,人们将这口刻痕如花的古井当作神灵膜拜,还常常以歌抒怀,感念古井恩泽。
宗祠數量众多,是临贺古城的又一道独特风景。只见在方圆不足一平方千米的主城核心区域,黄氏、岑氏、王氏、谢氏、李氏、刘氏等宗祠数量二十多个。宗祠建筑气势恢宏、匠心独具,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姓族人在这里崇祖敬祖,慎终追远,成为临贺古城各族群文化共存、包容并蓄的有力证明。
从远处眺望临贺古城,屹立在城墙上的文笔塔格外抢眼。作为临贺古城的最高建筑,它见证了古城的光辉历史——曾经是美国飞虎队的航标塔、新中国航空测绘标准点。文笔塔至今仍巍然挺立,剑指长空,供后人凭吊逝去的岁月年华。
古城墙、古街道、古建筑、古文化……翻开临贺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古色古香扑鼻而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册厚重的文化标本。也许是得益于临贺古城的厚重积淀,其所在的贺街镇更是摘下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殊荣。
不识贺州好人文,只因山高路又远。以前,受制于地理位置偏远,古老的临贺古城不为外人所知。她就像一个有故事的老人,安静地坐在深宅大院里颐养天年。现在,贺州的交通日新月异,前去临贺古城观光采风的游客多了起来。人们抱着探究历史的好奇心而来,踩着古城鹅卵石铺就的街道,沐着古城温暖的丽日,吹着古城和煦的清风,总能满载而归。
揭开临贺古城的面纱,意义非凡。这里有中国最早的红砖城墙,有岭南地区规模罕见的宗祠群落,还有数目繁多的古建筑。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地下文化层深达十余米,是西汉武帝在广西设立的四大古城中,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走进临贺古城,林林总总的历史遗迹中,古城墙无疑是标志性的景点。据考古学家分析,城墙里面的夯土是东汉时期的,而包砖则属于不同朝代。古城城墙长2269 米,历经汉、五代、宋、明、清五个时期的修葺加固,融汇了不同时代的构筑工艺和审美取向。原来,城墙修造之初,工匠在内墙包印红砖,之后各朝代在此基础上一层一层地包砌青砖。经考古证实,这段城墙是中国最早的红砖城墙。古城的城墙,内红外青,每个朝代的砖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别具特色。随着历史的积淀,堪称中国的城墙博物馆。
在临贺古城里,古城墙、护城河、排水系统、街道等清晰可见;捕厅、衙门、古井有迹可循;塔楼、寺庙、文庙、书院、渡口、码头等赫然屹立,厘金所、商行、店铺等一应俱全。漫步古城中,脚踩的每一块方砖,眼见的每一片青瓦,都是厚重的文化积淀,都写满了光阴的故事。
游览临贺古城,浮山是必登临之处。人停船靠岸,拾级而上浮山。伫立山上眺望,前方可见一块沙洲,左边的为贺江,右边的为临江,浮山恰好位于两江交汇处。远观浮山,四面皆水,玲珑可人,仿佛一座仙岛漂浮于江面,随时都会腾空飞走。浮山上有古祠,是为纪念当地歌王陈秀才而建的。相传隋末唐初,浮山附近有一位陈秀才,目睹周边乡民不爱读书,只喜欢唱歌,便自己作词作曲,用山歌的形式来传播文化,教化育人。百姓感恩其德,便尊称其为“歌王”。奈何天有不测风云,秀才在一次传歌返家途中,不慎失足落水,羽化成仙。消息传来,人们悲痛万分,在每年秀才的农历生日和祭日组织浮山歌节,以对唱山歌、陈王巡游、舞龙舞狮等形式,寄托对歌王陈秀才的无限哀思。如果你正好在那几天来到浮山,就可以看到纪念活动的盛况,场面热闹异常。
游走临贺古城,人们不禁会问:在汉代属于偏远地区的广西,为何能建立如此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城? 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临贺古城的修建,源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公元前一一一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为加强中央王权对岭南地区的统治,维护潇贺古道贺江水路的畅通,在贺江中上游设置了富川县和临贺县,并从中原迁来了大批兵士和工匠,修筑城池,发展生产。这些中原人与百越人交往互动,通婚融合,成为这里的第一代居民。此后,临贺古城开启了历经十三个朝代,长达两千零六十二年作为州、郡、县治的历史,其中在汉代最为鼎盛。
由于自然和战争的原因,临贺古城曾经两迁城址,到了东汉时期才落户到现在的城址。今天的临贺古城,以临江为界,分河西主城和河东附城。古城地处桂、粤、湘三省区交通的要冲,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批的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发展置业,明清以来尤为繁盛。于是,以集市贸易为主的河东城区,便应运而生,也由此留下了骑楼、古井、宗祠、庙宇、名人故居、会馆等众多文化遗产。
在河西主城区,有一口桂花古井,开凿于明代天启年间,迄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历史。井口圆形,宽一米,深约九米,井壁以青砖筑砌,石圈作护栏,高约一米。由于年深日久,护栏石圈被汲水绳索拉成一道道四五寸深的痕迹,恰似一朵溢香怒放的莲花。井旁曾种有一棵桂花树,故名“桂花井”,井边立有多块石碑,记录建井和修井之事。桂花古井泉水清冽,涝不溢,旱不涸,味甘香醇,胜似桂花香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古城居民。如今,人们将这口刻痕如花的古井当作神灵膜拜,还常常以歌抒怀,感念古井恩泽。
宗祠數量众多,是临贺古城的又一道独特风景。只见在方圆不足一平方千米的主城核心区域,黄氏、岑氏、王氏、谢氏、李氏、刘氏等宗祠数量二十多个。宗祠建筑气势恢宏、匠心独具,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姓族人在这里崇祖敬祖,慎终追远,成为临贺古城各族群文化共存、包容并蓄的有力证明。
从远处眺望临贺古城,屹立在城墙上的文笔塔格外抢眼。作为临贺古城的最高建筑,它见证了古城的光辉历史——曾经是美国飞虎队的航标塔、新中国航空测绘标准点。文笔塔至今仍巍然挺立,剑指长空,供后人凭吊逝去的岁月年华。
古城墙、古街道、古建筑、古文化……翻开临贺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古色古香扑鼻而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册厚重的文化标本。也许是得益于临贺古城的厚重积淀,其所在的贺街镇更是摘下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殊荣。
不识贺州好人文,只因山高路又远。以前,受制于地理位置偏远,古老的临贺古城不为外人所知。她就像一个有故事的老人,安静地坐在深宅大院里颐养天年。现在,贺州的交通日新月异,前去临贺古城观光采风的游客多了起来。人们抱着探究历史的好奇心而来,踩着古城鹅卵石铺就的街道,沐着古城温暖的丽日,吹着古城和煦的清风,总能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