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审美的“空间修复”——中国当代民谣“城市乡愁”问题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4150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谣因其特殊的声音和文化属性而在表征乡愁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民谣对城市乡愁的书写也与20世纪百年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人们的情感结构变迁密切相关.在此意义上,民谣中的"城市乡愁"是记录和理解中国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情感民族志",其对于小型空间、小型城市、过去城市的诗意美化和乡愁情结,可以看作人们情感和想象中的"空间修复",其用意在于对现实层面"空间修复"的记录、抵制与精神补偿.对这一现象的历史轨迹、表征方式以及文化功能的分析阐释,为我们理解"乡愁美学"的城市路径以及民谣的听觉审美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视角.
其他文献
在研究和写作时,应当经常回望专业学习和研究经历,从不断地自反性小结中悟出些道理来.我在基础教育阶段经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荡涤,学科重建初期进入大学读书,又因为专业发展和理论范式变化而转换了专业及研究方向.比起从学术训练一开始就选定了自己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的积淀更深厚的先辈和更富有朝气的后浪来说,捋清楚线索似乎又不是那么容易.就着这种经历,我说说转换,由此找找焦点.
期刊
案例指导制度的确立,形成了刑事指导性案例与司法解释两种司法性解释并存的局面,引发了二者关系的问题。纵观所有已发布的具有刑法解释内容的指导性案例,其与条文化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平列关系”“铺垫关系”和“递进关系”三种类型。现阶段,应当取消“平列关系”模式,进而从刑法解释路径的优化选择出发,积极推进“铺垫关系”和“递进关系”。从长远来看,应逐渐减少条文化司法解释的运用,向单一的案例形式的刑法解释模式过渡。
龙井村的茶馆不仅是村民的住宅,其空间特性、文化特性也使之成为茶文化记忆的凝聚性结构和记录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在茶馆保存文化记忆的过程中,对文化记忆的表征并不是单一、封闭的静态传播,而是与之形成了互文性的对话结构;茶馆作为媒介载体通过空间符号对文化记忆传播的过程也是对茶文化记忆的再建构过程.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使"礼"真正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问题,奠定了李安宅社会学研究的文化主义底色.美国社会学家孙末楠的民俗学说是其主要的认知论源泉.吸收了唯物辩证法的李安宅同样强调礼教、国粹等失缺社会基础的文化革新的必然性.他将文化定义为"人工",强调文化与人之间的鱼水关系,建构了文化人、文化区等概念.于是,民族问题本质上成为文化问题,实地研究成为培养文化洞察力的实学,社会工作成为文化建设的有机一环,社会学也被演绎成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
视觉人类学在国际学界正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广.它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影视人类学到视觉人类学的嬗变.视觉人类学的视野更加广阔,它以探索和阐释人类视觉文化和视觉认知记录为己任,将数万年人类文明从史前到后现代的人类视觉材料皆纳入了自己的研究疆域.视觉人类学以研究上古先民原始契刻及洞穴画、岩壁画等视觉资料起始,探索视觉符号从具象到抽象至最终发展成人类书写系统的过程.正如人类语言和文字有字词句章、语法结构和系统,人类原始的视觉文本暨"视觉语言"也有其语法.研究视觉语法是阐释史前文明和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
古典诗歌艺术创作鉴赏到底以什么为主,这是历代诗论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根本诗学理论问题。叶燮作为中国诗学史后期出现的最杰出的诗学理论家,提出了他的诗歌“贵识论”思想。“贵识论”的归指就是“诗以识为主”,这其实是一个自宋代就出现了的观念,直到清代叶燮那里达到了理论上的臻至。叶燮对他的“贵识论”做出了很多出色的论述,过往研究已经多有涉及,如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对诗歌艺术反映世界能力的空前拓展、对审美鉴赏之独立判断力的强调、诗歌内容之“变新”的重视、以及打破了诗歌时代崇拜的桎梏。然而叶燮的"贵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汉学家、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成为海外中医研究的主力军,他们翻译的中医典籍对中医海外形象的构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医史学家文树德的《难经》英译本和医学人类学家许小丽的"诊籍"英译本的描述性文本分析,探究西方学者翻译作品构建出的中医形象及其成因,发现译文通过深度描写,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还原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医本来面目,重现了中医自我形象;同时译文又从人类学和语言训诂、历史考证的角度重塑出中医他者形象,两者重合为中医在西方社会的"他我"形象.这一形象的产生与译者的
德昂族信仰南传佛教,"舍功德"深刻影响到村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关联起村寨的公共文化建设.但是,随着外出务工的兴起,大量青年人口外流,严重影响到村寨的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与实践.在此背景下,村寨开始推行民间小组制度,"出义务"成为替代性村寨公共文化建设路径.从"舍功德"向"出义务"的观念转型过程,实际上折射出背后德昂族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过程,南传佛教逐渐走向世俗化,影响力日益减弱,现代的市场经济观念开始对村寨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并且日益形塑了村寨的道德情感与行为实践.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德昂族村寨内部的
中国早期莲花可划分为侧立莲花、仰莲、莲花座、满瓶莲花、盛莲、莲花苞、多瓣莲花、胡人持莲、池塘莲荷、莲花苞和莲蓬组合吊饰等十一个类型,分为秦、东汉和魏晋十六国三期.这些莲花图像既有传入中国的印度莲花,又有流传有序的本土莲花,还有本土莲花与印度佛像、本土神像与印度莲花的组合.后两组组合表现了中印文化交流与契合的特点,其核心内涵是与神像结合的莲花具有神异性,这反映了中土民众视佛为神的心态.那种认为汉晋莲花完全源于本土、印度,或者模糊二者关联的观点,都忽视了中国早期莲花图像呈现出的复杂文化面貌.
(无可)尊应属西周康王时器而非成王.铭文中的“中国”存在武王所表达的与康王、(无可)所理解的二种语境,而后者才是(无可)尊“中国”的核心概念.此“中国”是指王的居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