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点,而辅导员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指导者。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较活跃,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形成的主要方面。因此,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考虑、了解和获取家庭因素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辅导员;家校沟通;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度的阶段。一方面,需要他人的建议和引导;另一方面,又受自我独立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因此,这一阶段青年人的思想政治体系非常活跃,但同时也具有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外界的引导成了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大学期间,学生仍处在一个基本封闭的成长环境之中,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居多,相比之下社会的影响因素较小。在这一阶段,辅导员老师如果能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一、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家校沟通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大多数的沟通都是由教师学生直接沟通完成,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时几乎为零,很多家长大学四年都没有来过学校,对辅导员电话问询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时的态度也比较冷漠。因此,要想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家校联动机制
1.前期准备,建立新生资料库
新生资料库的建立是保证家校沟通的重要资源,新生入学时建立的资料最为准确,大多数家长会在新生入学当天送孩子到学校并与辅导员短暂沟通。此时的沟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可能是大多数家长与辅导员见面的唯一契机;二是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辅导员老师很难将家长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与学生对号入座。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信息调查表的形式来解决,其内容包括:家庭基本信息、父母联系方式、学生有无健康隐患、学生心理能力的评估等。调查问卷必须由父母本人填写,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开学一段时间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同样的调查问卷,辅导员在对学生的逐渐了解中也给出评估和建议。将家长、学生、教师的问卷资料放入学生成长资料库,以用于今后的教育和沟通。
2.建立沟通纽带,激励家长关注
进入大学以后,家长和学校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其行为应独立,其决策、风险和后果应由其本人承担。但是,往往当学生出了问题的时候学校和家长才发现,有些学生不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更没有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能力。而当家长和学校为了解决学生已经犯下的错误而聚在一起时,双方才发现对学生的状况都不了解,这是由于家校沟通不畅产生的结果。在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家长无非分成“冷漠型”“积极型”与“关注型”,而其中“积极型”与“关注型”的家长还是居多,辅导员可以为这部分家长建立QQ群等联络方式,方便其主动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与辅导员积极沟通。对于“冷漠型”的家长,则需要主动出击,激励其关注学生成长,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定期回馈,适时处理
对于家长反馈的问题和疑问要引起重视、适时处理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观察和反馈。对个别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和心理辅导。
二、辅导员进行家校沟通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言语技巧
在与家长沟通前,要对学生资料中父母的信息,如其年龄、职业以及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析,从而大体上确定其性格、处事方式及其对孩子的了解和看法。这些可以帮助辅导员找准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语气和言语技巧,从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和流畅性。
2.做好对家长的心理开导和方法指导
许多家长的性格和教育方式比较激进,面对学生的问题不能够马上接受,采取一些反作用的处理方法,反而激化了学生的情绪和思想波动。因此,在和家长沟通时首先要表明的宗旨是,辅导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告状”,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下引导家长一起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要给家长一些建议和方法,以配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掌握尺度,不过分干预
辅导员要掌握好家校沟通的尺度,把其做为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的辅助工具和问题出现时的必要干预,而不是禁锢学生思想,窥探其隐私的手段;要确保学生人格、思想的独立性,教师和家长只作为学生个人发展的观察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决策者。
以上是笔者围绕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入家校沟通方式的一些方法和建议。从笔者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家校合作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构建的积极性和正确性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同时也要注重方法并以科学的指导为依托。当然,这种联动机制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长时间、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家长的配合和付出。因此,希望高校和教师注重家长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家长也必须主动关注学生的成长,家校联动、共同努力,为社会输送思想崇高、价值观正确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张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联动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2]韦松.高校家校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关键词:辅导员;家校沟通;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度的阶段。一方面,需要他人的建议和引导;另一方面,又受自我独立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因此,这一阶段青年人的思想政治体系非常活跃,但同时也具有反复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外界的引导成了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大学期间,学生仍处在一个基本封闭的成长环境之中,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居多,相比之下社会的影响因素较小。在这一阶段,辅导员老师如果能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一、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家校沟通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大多数的沟通都是由教师学生直接沟通完成,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时几乎为零,很多家长大学四年都没有来过学校,对辅导员电话问询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时的态度也比较冷漠。因此,要想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家校联动机制
1.前期准备,建立新生资料库
新生资料库的建立是保证家校沟通的重要资源,新生入学时建立的资料最为准确,大多数家长会在新生入学当天送孩子到学校并与辅导员短暂沟通。此时的沟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可能是大多数家长与辅导员见面的唯一契机;二是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辅导员老师很难将家长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与学生对号入座。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信息调查表的形式来解决,其内容包括:家庭基本信息、父母联系方式、学生有无健康隐患、学生心理能力的评估等。调查问卷必须由父母本人填写,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开学一段时间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同样的调查问卷,辅导员在对学生的逐渐了解中也给出评估和建议。将家长、学生、教师的问卷资料放入学生成长资料库,以用于今后的教育和沟通。
2.建立沟通纽带,激励家长关注
进入大学以后,家长和学校往往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其行为应独立,其决策、风险和后果应由其本人承担。但是,往往当学生出了问题的时候学校和家长才发现,有些学生不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更没有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能力。而当家长和学校为了解决学生已经犯下的错误而聚在一起时,双方才发现对学生的状况都不了解,这是由于家校沟通不畅产生的结果。在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家长无非分成“冷漠型”“积极型”与“关注型”,而其中“积极型”与“关注型”的家长还是居多,辅导员可以为这部分家长建立QQ群等联络方式,方便其主动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与辅导员积极沟通。对于“冷漠型”的家长,则需要主动出击,激励其关注学生成长,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定期回馈,适时处理
对于家长反馈的问题和疑问要引起重视、适时处理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观察和反馈。对个别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和心理辅导。
二、辅导员进行家校沟通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言语技巧
在与家长沟通前,要对学生资料中父母的信息,如其年龄、职业以及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析,从而大体上确定其性格、处事方式及其对孩子的了解和看法。这些可以帮助辅导员找准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语气和言语技巧,从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和流畅性。
2.做好对家长的心理开导和方法指导
许多家长的性格和教育方式比较激进,面对学生的问题不能够马上接受,采取一些反作用的处理方法,反而激化了学生的情绪和思想波动。因此,在和家长沟通时首先要表明的宗旨是,辅导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告状”,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下引导家长一起分析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要给家长一些建议和方法,以配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掌握尺度,不过分干预
辅导员要掌握好家校沟通的尺度,把其做为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的辅助工具和问题出现时的必要干预,而不是禁锢学生思想,窥探其隐私的手段;要确保学生人格、思想的独立性,教师和家长只作为学生个人发展的观察者和指导者而不是决策者。
以上是笔者围绕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入家校沟通方式的一些方法和建议。从笔者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家校合作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构建的积极性和正确性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同时也要注重方法并以科学的指导为依托。当然,这种联动机制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长时间、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家长的配合和付出。因此,希望高校和教师注重家长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家长也必须主动关注学生的成长,家校联动、共同努力,为社会输送思想崇高、价值观正确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张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联动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2]韦松.高校家校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