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自由:创新与消解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E媒体”的快速普及和广泛使用,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以其快捷经济、交互性强、自由隐蔽等特点使得网络文学在网络文化空间异军突起。网络文学以其轻松活泼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想象、顺应读者心理等特点迅速成为时下网民“新宠”而引发大众关注,褒贬不一的网络文学文学性以及价值意义方面的批评与争论也应之而生。毋庸置疑,占据新世纪文坛一席之地的网络文学对文学建构以及大众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性;价值;影响
  一、网络文学的发展简况
  什么是网络文学?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倍受争议,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印刷文本主要表现在依托现代互联网媒介传递文本。网络写手李寻欢认为:网络文学就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1]中国当代文学在九十年代一度进入“整容阶段”,大众文化在以互联网科技为首的现代传媒中扮演着消解和重构的重要角色。在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的震荡、裂变和转型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下,网络文学走过了二十多载的发展历程。
  中国早期的网络文学受限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九十年代初期,全球第一本中文电子杂志《华文文摘》(1991年)首次在美国问世。这一时期,海外留学生在国外的文学创作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传输在杂志报纸上刊登供读者阅读。随后国外的中文网络交流平台日益完善,海外文学爱好者写出大量抒发异乡人怀乡的诗作和文章,如《在美国的一种成长》、《偷来的午后》等。
  世纪之交,尤其是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之后,大量文学网站的出现给一批网络写手提供创作平台,网络文学出现新气象,爆发史无前例的创作浪潮。这一阶段,较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199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中文电子网络文学创作平台。中国第一批网络写手诞生“五匹黑马”,痞子蔡的网络小说代表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引起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这部作品的出版对BBS的名气有极大影响。随后网络文学发展成燎原之势。
  时至今日,众多网络小说作者与网站签约成为职业写手,一些深受网民喜爱的网络小说陆续被改编后搬上荧屏。大量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交流平台也更加层出不穷:博客、微博、空间日志、天涯社区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实践网络文学个性化创作的途径使得原本蓬勃发展、后劲十足的网络文学更加蔚为大观。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下提供读者阅读的主力军和的新的文学形式。
  二、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
  明显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和传播途径的新型文学。生产以及读者接受文本的方式的不同改变了以往有限独立文本阅读的束缚,海量快捷的更新内容能够及时呈现在读者面前,大数据时代下的“快餐文化”能够及时对个性化读者喜好做出准确定位与预测,网络读者随时随地能够找到符合个性阅读习惯的作品。简练明了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想象以及鲜活清晰的套路是网络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一)叙述通俗轻松,极少雕饰节制
  传统文学带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在文学的审美功能方面崇尚话语蕴藉的属性。网络文学作品的语言多通俗灵活、诙谐风趣、极少雕饰,有时还呈现出口语化的特征,甚至是粗俗的不符合正常语法的言语。
  网络架空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由天涯社区连载深受读者喜爱,其文通俗欢快、幽默简练,迎合了大众读者的趣味。近年来流行的网络语言如“hold住体”、“淘宝体”、“坑爹”以及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热播电视剧《甄嬛传》脱胎而出的“甄嬛体”,火星文和戏仿文等近乎怪诞、略带炫技和调侃成分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瞬间的时尚快感和阅读轻松感。
  这种随意的、不规范的、“粗口秀”的俗众狂欢化叙事方式也引发了关于网络文学文学性的争议。传统文学作家认为在网络文学创作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超文本的范式削弱甚至是消解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而网络文学支持者则认为传统的文艺批评理论不适用于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有其自身言语特点。“网络作者的作品的创作方式与传统文学作者相比也具有其独特的一面,情感表达真实而朴素,没有丝毫的造作,这正是目前作家所缺失的。” [2]网络文学冲破传统文学话语霸权的束缚,从虚拟世界里解放出来,这种自由创作使得小说言语更加鲜活,充满时代感。
  (二)取材灵活多样,逻辑想象丰富
  网络文学创作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显示了广大网络写手无穷的创造了和丰富的想象力。网络文学还能够和图片、影音结合,这种超文本的阅读方式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个立体可感的世界,能够激发读者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
  取材多样的网络小说,既有与传统文学的交流互动,又保持网络文学独立创作的特点。网络架空历史小说《新宋》从历史中取材,结构宏大,卷帙浩繁,颇具知识性。曾多次获奖、被称为“网络第一书”的戏仿小说《悟空传》保留了《西游记》的部分精神内涵,却又在嬉笑的言语里重构了儿童的心理想象。穿越玄幻小说《斗破苍穹》构思奇巧、画面瑰丽,一经发布便创下了起点中文网历史上新高。宁肯的长篇小说《环形女人》展开了天马行空、收放自如的虚构想象力,加上侦探情节,使人物故事充满传奇和神秘色彩。
  (三)套路模式明显,时代气息浓厚
  中国古代小说在《红楼梦》之前陷入“才子佳人”模式,网络小说尤其是爱情故事套路模式也较为明显。网络小说与当下生活密切接轨,呈现出时尚化、生活化气息。小说中的主人公塑造符合当今快节奏生活情感的宣泄和欲望的虚拟满足。
  都市言情大同小异,前几年网络作家顾漫在晋江文学城网站上连载的小说《何以琛箫默》叙述了现代灰姑娘和白马王子历经误会和波折终成眷属的故事。言情小说男主人公大抵是像何以琛一样英俊潇洒、才智过人的高材生,女主人公是个普通、善良、成长多磨、冒冒失失、勇敢执着的女孩并且赢得众多男性的青睐,最终男主人公事业有成战胜一切困难与转变为贤妻良母的女主结合。最近热播电视剧《芈月传》原作也秉承这种创作模式。武侠、穿越等类小说也有其套路模式。
  三、网络文学的价值与影响
  关于网络文学文学性的问题,欧阳友权说:“网络文学有三分之一属于文学,三分之一属于准文学,三分之一属于非文学。” [3]网络文学鱼目混杂,但也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种开放式的虚拟平台给众多有水平的网络写手提供写作和被读者接受的权利。在网络文学自由写作下,众多读者与写手之间互动交流,最终优秀写手脱颖而出实现了虚拟世界文学创作的民主性。
  网络小说点击率的飙升,文本印刷销量也会随之上升。从电子回归到印刷,网络文学促进了文学的市场消费,例如《明朝那些事儿》引发了公众对明史相关书籍的购买。网络作品被改变成影视作品搬上荧屏不仅活跃了文学市场,而且繁荣了影视剧市场。网站、出版社、影视市场相互影响,最终实现商业价值“共赢”。
  网络文学的兴起还催生一批网络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原有的基于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和发展格局,成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其的补充和延伸。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今,网络文学的生命力更加蓬勃。
  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局限。网络文学市场不够规范,作品良莠不齐,对广大青少年读者产生父负面影响。网络文学的兴起也造成部分恶劣竞争的局面,出现了一些过度追求商业价值而忽略文学性的现象。总体来说,这种新的文学形式带来了通俗文学的繁荣,未来发展是可观的。正如赵毅横所说:“网刊作品的质量,一直使我惊喜:远远比一般报刊的文学副刊强。形式实验,往往肆无忌惮;笑骂讽刺,则汪洋恣肆。多姿多态,形形色色,那种自由度,是摆脱了‘主流文学’种种束缚的飞翔。” [4]诚然,网络文学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五年普查(2009-2013)[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49.
  [3]周志雄.网络空间的文学风景[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1.
  [4]赵毅横.带给主流文学的危机[J].文学自由谈,2000(1).
其他文献
摘要:铁凝作为富有创作实力又有创作成绩的著名当代女作家,不仅特色鲜明地书写了女性在家族沉浮中的生存状态,也通过乡村日常生活的肌理展示历史的宏大主题。她对大家族中女性性格的异化的叙写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现实的深切观照和悲悯情怀,对上世纪民主革命背景中的乡土家族的生存与发展给予关注与思考。《玫瑰门》和《笨花》作为铁凝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均以家族为书写对象,虽然在家族谱系的建构、家族命运的书写、家庭观念的表达
期刊
摘要:作为传统文人,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一直受到中国水墨画的影响,新作《极花》是典型代表。在《极花》中,贾平凹以对水墨画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将水墨画的绘画方式融入小说的叙事中,使小说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水墨画审美风格,绘就了一幅寓意深刻的水墨佳品。  关键词:贾平凹;《极花》;叙事艺术  在文坛一直默默耕耘的贾平凹再次推出力作——《极花》,引起文坛极大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小说关注的是难以言说的重大题材—
期刊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文化引领下的乡村建设逐步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将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学界从1995年到2007年,发表了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文章300篇之多,对当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特点、规律、目标、任务、战略与对策等均有论及,形成三个研究热点:一、关于乡村文化体制的研究(
期刊
摘要:《世说新语·言行》中记载谢灵运好戴“曲柄笠”,表现了其隐与仕的矛盾心理,这一矛盾是其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体现。因此,从中出发我们可以试图归纳出谢灵运的理想,而明确其理想反过来又加深我们对他的这种矛盾心理的理解及对其本人的理解。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其理想与其矛盾心理:其一,所处的家族与时代背景;其二,雄心壮志与仕途多舛的落差;其三,谈玄之风和山水诗。并对谢灵运的一生进行了评价,时代的巨变致使其功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在传统儒家思想“男尊女卑”的影响下,在中国和朝鲜的文学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弃妇”形象。“弃妇”是讲因婚姻破裂而被迫离开丈夫和家庭的女子。本文以《白头吟》与《金达莱花》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白头吟;金达莱花;弃爱;恨;怨;君  一、绪论  西汉卓文君的《白头吟》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弃妇诗的代表作之一,以致其相关诗词的使用率很高,相
期刊
1841年,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发表了《莫格街谋杀案》,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了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侦探小说,也创造了侦探小说这一文学体裁。侦探小说自诞生以来就以其情节的离奇曲折和推理的缜密受到大众的喜爱,一直以备受瞩目的角色活跃在文学领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侦探小说在英美的发展达到了最高潮,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侦探小说代表作家便是享誉全球的侦探小说女王阿
期刊
摘要:近年来,美剧、韩剧等在中国的风靡造成了一种文化间的“单向流动”,然而《琅琊榜》的热播使中国影视剧也走出国门。故本文以《琅琊榜》为例,探究中国影视剧美学的构建,从画面的艺术呈现到精神内涵的审美取向两个大方面,阐明中国影视剧未来发展需以精品为目标,以传统文化精神为导向。总之,只有把握住中国影视剧独特的美学特征,才能世界的文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影视美学;文化传播;传统文化  加拿大著
期刊
摘要:人生或光辉或黑暗,都少了不了对知识的渴望。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人更需要心灵的慰藉,那么书就不可或缺。《偷书贼》自同名原著改编,讲述了二战时年轻的一代对知识的渴望,对战争的思考。影片以死神为暗线,以书来带动情节的发展。影片没有血淋林的杀戮场面,只有小人物平凡的生活,故事人物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在战争面前显得伟大无比,爱在不经意间让人为之感动。  关键词:二战;人性;知识;爱  《偷书贼》电影
期刊
摘要:《论张爱玲的小说》是在傅雷古典美学思想建构中形成的自足体系——“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体系”,该体系由崇尚力与美的悲剧追求、崇尚正统的雅化追求、推崇典型的现实主义创作追求三个维度构成,虽然这个体系是建立在傅雷的文艺价值观之上,而具有排他性特征,未达到批评家所应有的同情态度,但这个体系所具有的高度的系统性与思想性,为张爱玲的理解与接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模式,它的出现标志着张爱玲小说批评开始摆脱感
期刊
摘要:那多是中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悬疑小说家。其小说叙事悬念层层迭起,具有丰富多彩的奇特幻想;内容情节设置巧妙,虚实自然结合不牵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营造的处处暗藏着玄机充满恐怖的氛围,这些是其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本文以那多的四部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从创作手法、小说命题等角度,尝试解读那多悬疑小说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那多;悬疑小说;魅力  那多悬疑小说的特点是故事悬念层层迭起,情节丰富多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