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特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古文学史上,徐陵被尊为一代文宗,他创作出了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典范作品,对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概述徐陵的生平,分析了徐陵的思想倾向及其著述考辨,并在此基础上对徐陵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特色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进而更加深入的认识徐陵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
  关键词:徐陵 文学思想 创作特色 贡献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他以其卓越的才华,盛名于大江南北,被世人尊为“一代文宗”。他的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特点,语尽绮艳、感慨兴亡、情理深切等。在文学创作上内容形式、风格特征、审美倾向等方面与其生平遭际和所处的时代特征紧密联系,前后变化也随着自身变化而有所创新。然而,以往关于徐陵的研究主要是他生平考索、作品评价等方面,而对他的文学思想及其演变的过程的研究尚比较匮乏,关注力度不够,相关研究的成果甚少。对此,本文以徐陵的文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力求深入了解和把握其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特色,进而以更好地认识徐陵的文学思想及其取得的成就。
  一 徐陵的生平概述
  徐陵,字孝穆,生于梁武帝天监六年,卒于陈后主至德元年。其生平颇似庾信,特达。目前关于徐陵生平研究的文章有以下几种,例如,《徐陵年谱》和《徐陵事迹编年丛考》等。这几种成果对徐陵之生平行事及其文学活动作了全面的介绍。但随着现代文学的发展,关于徐陵的研究还在继续深入,并不断得到完善。为了更好地了解徐陵的生平,本文分为三个时期对其进行概述。第一,徐陵生平的前期阶段,即徐陵一岁到四十一岁。这一时段,徐陵博涉史籍,有一定的口辩才能,这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徐陵十七岁时,踏上仕途;三十一岁时为记室参军。这时周围聚集了不少文人,他们经常以诗赋相唱和,且风格相近。第二,徐陵生平的中期阶段,即徐陵四十二岁至五十岁之间。在这近十年中,徐陵在北方漂泊,过着疾病煎熬的坎坷艰难生活。这一时期,他经历了家国残破、妻子飘零、父子离散、身困异乡的挫折。这种经历也成为了他前期创作和中期创作出现转变的主要因素。徐陵四十四岁时,出使东魏,后闻知故国惨遭涂炭,多次请求回国,但被拒。直到四十九岁时,才得以返回江南为尚书吏部郎。第三,徐陵生平的后期,即徐陵五十一岁到七十七岁之间。徐陵在这一阶段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在文学上也留下了许多佳作,成为领袖人物。
  二 徐陵的思想倾向及其著述考辨
  1 徐陵的思想倾向
  首先,儒学思想。徐陵的儒学思想首先表现在他的入世思想上。从少年踏入仕途,直至终老于陈,也从未放弃政治理想。即使后来回国无望,也未忘记自己的故乡和国家,写了著名的《劝进梁元帝表》,为梁王朝出谋献策,体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同时,徐陵为人刚正不阿,用人独具慧眼。他为人清简,慷慨仁义,体现其儒者的风范气度。除此之外,徐陵的儒学思想还表现在他的实用观念上,他的创作都和政治有相当大的关系,十分讲求实用性和实用精神,例如,《玉台新咏》中就有其体现。
  其次,佛学思想。佛教发展到梁陈之际,其势力达到南朝顶峰。在此背景下,他的思想与文学创作也自然蕴含着佛家的思想。据《陈书·徐陵传》,徐陵从幼年起就开始结交僧侣,年长后,在佛家教义经论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例如,《与释智颚书》、《五愿上智者大师书》可证。可见,徐陵佛学渊源从他幼小就已经开始了。在《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等作品中,也体现了他对佛学的理解和修炼。徐陵生活晚期,倍受打击,而晚年丧子的悲痛则加剧了他的人生幻灭感,他开始向往禅寂的生活,由信佛走向笃佛,开始向往静温闲适的禅寂生活。
  最后,徐陵接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通过接受道家思想,他变得讲求实际,偏重于养生求仙的心理和思想。
  2 徐陵的著述考辨
  首先,在文学创作的前期,徐陵主要以诗歌乐府为主,例如,《鸳鸯赋》、《玉台新咏序》、《新亭送别应令》、《内园逐凉》、《刘生》等。其中,《玉台新咏》卷八选录了徐陵的诗四首,皆为宫体诗。这些诗在对偶、用典、炼字、音韵等方面确有可取之处。而《内园逐凉》充满了高雅闲适的情趣,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在乐府诗方面,其代表作主要有《刘生》、《乌栖曲》、《洛阳道》、《紫骝马》等。
  其次,在徐陵文学创作的中期,其诗歌散佚很多。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是往来书信,即书札文,例如,《劝进梁元帝表》、《与王僧辩书》和《在北齐与宗室书》等,其中以《与王僧辩书》最为杰出。而在《在北齐与宗室书》书信中,真实流露了他羁旅愁苦的心情。
  再次,在徐陵文学创作的后期。他在诗歌、乐府、骈文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其代表作主要有《封陈公诏》、《册陈公九锡文》、《禅位陈王策》、《为陈武帝即位告天文》等。骈文有《太极殿铭》、《孝义寺碑》、《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等。综上所述,徐陵是南北朝文学大家,有众多作品,从其作品中可以探索其文学思想。
  三 徐陵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特色
  1 “玉台诗论”文学思想及创作特色
  《玉台新咏》和《玉台新咏·序》共同构成了“玉台诗论”的文学思想体系,是徐陵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玉台新咏》体现出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有新意的艺术趋尚。例如,在《玉台新咏·序》中言及音乐则体现新曲、新声。他常以新为美的文学观念,主要体现在诗歌题材和诗歌内容上,在体式上也创立了新体诗和流畅自然的新诗歌风格。第二,艳歌的思想。徐陵所指的“艳”,主要指的是辞藻的华丽和情调的缠绵。他提倡的新诗艳歌,不仅包含了女性容貌体态,男欢女爱的题材,也包括辞藻华丽的审美特征。第三,谐和律吕的审美理想。《玉台新咏》收录了《碧玉歌》、《桃叶歌》等民间风谣,这反映出徐陵对风谣的偏好。同时,他在创作中严格实践了谐和律吕的主张,为诗律发展做出了重大巨大贡献。除此之外,他具有清美的感受力和精微的表现力,追求清、绮的诗美。
  玉台诗论是徐陵入北前文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徐陵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独特的文学风格。第一,语言典雅华美。徐陵的诗,擅长于丽藻。其语言华美、典雅,往往浸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例如,《洛阳道》二首,结构精致,有自然纯净之感,呈现出清新流丽的特色。第二,作品意象精巧优美。徐陵诗歌中描写女性则妩媚绮丽,例如,《奉和咏舞》中,侧重于女性婉媚秀颖的精神风貌,具有一种浪漫绮丽的气质。同时,在描摹自然物象时,体现出精巧优美的特点。他的诗中多纤巧的物象和秀丽的景色。例如,《新亭送别应令》中,物则色彩缤纷。第三,情调幽怨缠绵。从抒情角度,徐陵的诗歌存在着纯净悠远、幽怨缠绵的特点。例如,在《山斋》中代表了他在造境上的精深造诣,其诗境纯净空灵,诗中境界疏朗。   2 通融南北的文学思想及创作特色
  通融南北的文学思想,主要是指对北朝文学思想的选择及对南朝文学思想的坚守,他在选择和坚守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通融南北的文学思想。首先,对北朝文学思想的选择。徐陵出使北朝羁留其间,与当时文人过从甚密,例如,徐陵和当时北朝文人之冠魏收的传记都记载了两人的交流,使双方对南北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除了魏收之外,他还与裴让之、李庶、陆印、杨倍、李昶等北朝文人相识和交流。这些为当时北朝优秀的文人,为徐陵更深入地接触北朝文学提供了机会。这一时期,徐陵创作主要有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作品内容已由闺闱之咏转向强烈的家国之思。这与他早年在南朝时期所作诗文的内容是截然对立的。第二,优雅闲适转向。在北朝期间,徐陵优雅闲适的文学创作风格烟消云散了,而代之以悲慨激愤和风格特点。这一时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的作品普遍呈现出悲凉、沉郁的特色。例如,在《与王僧辩书》中直言,即使葬身异域,也要魂飞故国。这种慷慨激愤的情感在徐陵北朝时期的创作中是非常普遍的。第三,清绮华美转向情理梗切。在进入北朝时,他逐渐放弃了闺闱之咏、优雅闲适的写作风格,而看到的是国破家亡之痛、身命之叹和情理梗切的形式技巧。例如,《在北齐与宗室书》、《与王僧辩书》等中,辩言中理。从这些作品身上看到北朝文学特征的影子。其次,徐陵南归后对南朝文学思想的坚守。徐陵南归后,不但在创作中继续坚持了在北朝时形成的艺术特色,而且也明确地提出相应的文学理论主张。第一,他依然讲究声律、重辞藻的艺术精神,特别强调音韵之美。例如,在梁长孺向他求文集时,徐陵谦称自己诗文声韵不足,亦可见徐陵对于诗文中声律的较高要求。同时,徐陵坚持作品在形式的完美,认为只有形式完美文学才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而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是南朝文人创作心理综合作用的产物。第二,自觉追求悲情抒发的审美趣味。例如,在《与李那书》中注重悲情的抒发和体现悲壮伤感之美。而这种追求悲情抒发的审美趣味在南北文学中都有不同体现。
  3 徐陵文学思想中的佛学色彩
  徐陵后期的文学创作中体现了浓烈的佛学色彩,这与其这一时期的经历有巨大关系。徐陵南归后,转向佛教,他的创作和文学思想中呈现出浓重的佛家说教思想。就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当时佛学大盛,成为时代的精神寄托。徐陵晚年遭遇毁家灭族之祸,使他几近崩溃,给他往日悠游闲适的生活带来了幻灭,其理想也多随之消散。在这种衰亡的气氛中,他很难再有远大的抱负,生存方式倾向于超脱圆滑。因此,早期陈代儒学已不再能表达震动衰世人心的思想,它已经不再是士人的思想信仰。至此,陈代儒学开始流于琐屑,它在士人思想信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这时佛教兴盛开来,使陈代士人广结佛缘。这对于沉浸在幻灭感中的士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例如,徐陵在《荐仁山深法师罢道碑》中明言信佛的好处,在诗文中表现了更多的佛教感悟,其审美情趣开始趋向于清、幽、寒、静,而境界空寂而更显得典正雅洁。第二,徐陵晚年笃佛的历史渊源。他年少时就崇信释教,这是他后来向佛的主要原因。总之,在早期,他的文学创作沿袭了高华典丽的特点,而在晚期不仅在内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对情感的表达也开始只注重佛家说教。例如,最后创作的《别毛永嘉》,不仅体现了徐陵一生的最后时刻的痛苦,也体现了他对佛学的崇尚,
  四 结语
  徐陵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作思想和独特风格。这种思想和创作影响了后来大批的文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他融合南北文化之优长,以自己的行动和创作,影响促进着南北文学融合的进程,也是六朝文学向盛唐文学转变的一位关键性人物。不仅如此,徐陵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还体现在他在文学体裁开拓和创新方面,形成了他自己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特色,其诗文的美学风貌和创作特色被许多后世文人所接受,并受到后世文人的追慕模仿。可见,徐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章培恒:《〈玉台新咏〉的编者与梁陈文学思想的实际》,《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 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王允亮:《徐陵与南北朝文学交流》,《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4] 姚晓柏:《徐陵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玉台新咏〉的价值》,《湖湘论坛》,2004年第5期。
  [5] 陈玲:《〈玉台新咏序〉与徐陵“新变”审美理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罗阳,成都师范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一、张綖张綖,字世文,号南湖居士,高邮人。张綖于宋代词风,提出豪放、婉约之说,对后世影响较大。但于张綖生卒,诸多论著、词典均无著录。按,张綖有《张南湖先生诗集》四卷,明
人类的历史总是在多种多样的矛盾斗争中缓缓前行。在经历了两汉一统天下的稳定局面之后,继之而起的又是群雄争霸的动荡社会:魏、蜀、吴三分天下,曹魏政权又为司马氏篡夺,三国终归于晋。  如此乱局,人人自危,名士退避,寄居高林深壑;文人隐遁,宁做潇洒之士而不愿出仕为官。传统儒学在这一动荡时代已不能起到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反而是老庄学说更符合时代、政局的要求和士人的精神需求。  玄学的兴盛一方面是士人们思想的
一、商业文学的历史使命商业文学是随着社会历史和商业的发展而从自发转变为自觉的新的概念和新的文学种类。她的任务和使命是历史所赋予的。而完成这个使命,不辜负历史的重
关于韩婴的《韩诗外传》,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的话;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说此书“盖多记杂说,不专解《诗》”;明王世贞谓此书
摘要 作为塞外文坛的一代宗主,贡桑诺布尔以诗名著称,同时在中国蒙古族近代史上,他更是以卓越的实绩蜚声大漠南北,为世人称道。“文如其人,诗以言志”,在针对贡桑诺尔布的研究中,以诗言志屡见不鲜,借诗抒情层出不穷,我们说赋予鲜明民族特色的经典诗词是其思想进步性的内在体现,那么开蒙古族近代教育之先河是其时代精神的外部反映。本文中笔者内外结合,通过对其诗词进行解读,就其“科教先行、国家必然会富强”的爱国主义
在《格萨尔王传》中,战争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人们对武力的崇尚通过对箭的描写或和箭有关的情节得以表现。箭有神灵依附,不仅象征战斗力,且在多种场合发挥敬神、敬人、祈
摘要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诗、乐、舞相互交融的表演性文本,诗、乐、舞三者合一是《诗经》的基本特征。《诗经》产生于农耕背景,反映了当时的劳动生产和生活状况,符合周代礼乐治国的需要。它依托于诗化的语言,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意象和想象,而且还具有对称美、含蓄美等,并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诗经》是中国戏曲艺术的萌芽。  关键词:《诗经》 乐舞 艺术结构  一 《诗经》——一部表演性的文本
法庭调查指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当庭对刑事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核对审查。是案件进入实体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法庭审判的核心。其任务是通过当庭举
前言朱熹之淫诗说在《诗经》研究史上,一直是个聚讼纷纭,抑扬不一的公案。“淫诗”的说法,导于孔子“郑声淫”一语,起于郑樵, 而成于朱子。其实,“淫”字在《说文》中解作:“
我国传统小说叙述艺术的发展,与强大的“史述”传统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已有学者指出,研究中国小说的叙述艺术,首先必须充分重视并仔细清理中国叙事文化传统当中“历史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