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解历史人物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ji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历史人物,历史评价,历史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15-0051-04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但不是全部的过去,它一定与人有关,甚至以人为中心,是前人的往事及后人的评说。20世纪以来,无论是鲁滨逊的新史学宣言,抑或年鉴学派的总体史观念,以及晚近的新文化史风潮,都不约而同重墨渲染历史中的人:不仅是抽象的人,更是具体的人;不仅是群体的人,更是个体的人;不仅有王侯将相,更充斥着贩夫走卒;不仅是人的政治与军事活动,更触及人类日常的琐细生活甚至心灵世界。一句话,历史学正在理所应当地重归人本,重回人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讨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①反观日常的历史教学,我们又将多少心思,用于探究千古人物的多面存在与不凡经历,以古人之不易启今人之心智?在聂国民老师的课堂上,我始终若有所思,他讲的是一课,课的内容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件事,但我明确地领会到了他的心意,与其说他讲的是一件事,不如说他讲的是一个人及其所代表的一群人——在特定的时代潮流中拼争与探索的人。由他们,可以想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解现实。
  聂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一同探究的那个人,就是秦王嬴政。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身具转折意义的重要人物,他以武功文治所开创的业绩,深刻影响了中华传统的政治文明格局与此后数千年的历史走向。但他的为人又不同寻常,曾引来怨声载道,基业随殒身而溃决,如昙花一现,“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一个性格鲜明而又毁誉参半且历史人物,恰好为引导学生体会历史人物评价方法提供了可以放矢的标的,这是聂老师的匠心独具。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在聂老师的启发下,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马克思曾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我理解,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它不承认“随心所欲”。唯物史观立场中的历史,不是想象与传说,而是切实发生过的事件。故此,唯物史观表达了对于历史真实的最有诚意的尊重。即使众说纷纭,抑或视而不见,都不能改变这一真理:无论观点有多少,事实只有一个。
  以评价历史人物而言,既承认其真实,就要深刻地挖掘他们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生活场域。历史场域的真实重建,是唯物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必要准备。唯有如此,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人物,理解他们做出种种历史选择的缘由与初衷。其实,所有的历史选择,都是历史人物对于特定历史环境刺激的反应,只看到他们的选择而不关注选择的动因,实则仅仅生硬勾画了历史人物活动的表象,无论这种表象有多精彩,都无关历史本质。英国思想家科林伍德在谈及恺撒渡过卢比孔河时亦说:理解恺撒为何渡过卢比孔河,比细究凯撒坐骑的左蹄还是右蹄先踏入水中要更有意义。①对于教科书上描绘的众多的看似极为雷同的历史人物活动,只有一一揭示其各自的活动背景,才不至于将历史理解为无谓的单调重复,方可真正发现历史人物及其各色举动的别样与多彩。
  聂老师对于秦始皇特殊历史地位的引导式呈现,是通过一系列“比较”来完成的。我们下面就来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展现秦朝新政所基于的那个“既定的、继承下来的”无法回避又必须直面的历史时代的(见表1)。
  恰如聂老师所讲的那样:秦统一的具体措施没有必要细讲,高中阶段对于这段历史内容讲授的目标,应当是在长时段的历史因果关系中,认清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各项举措的来龙去脉。分封与诸侯体制下的中国上古国家治理体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正是秦始皇进行政治改革的出发点。理解了前者,即使不细讲秦始皇是怎样加强皇权、改造中央与地方官制的,有心的学生也一定能体会到:秦朝的改革如箭在弦,势在必发。在此种历史条件中成功地解决了时代难题,自然就体现了何为“顺潮流而动”,自然就理解了何为“历史进步”,秦始皇的“居功至伟”自然就容易得到认同。
  意识到秦始皇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与国家发展的特殊“伟大”性,是必要的,但并不能因此而神化秦始皇,搞个人崇拜。这一点聂老师引导和拿捏得很到位。恰如前文所言,理解历史人物实际上是一个出发点。如果说,重回历史现场为理解历史人物挖掘了丰富的资源语境,那么,理解历史人物则为理解历史背景提供了具体的鲜活基因。在课堂上把秦朝改革的背景讲实、讲透、讲通,就可以水到渠成地理解:秦王嬴政的创举既是历史必然,亦为历史偶然。必然在于,上古三代的王朝治理模式已出现危机,唯有直面改革,才能重获生机;偶然在于,恰好有一个集天时、地利和人和之优势为一身的嬴政,在众多的改革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承担了历史拐点的转向重任。我们在赞赏一代君王之伟业的同时,不妨将嬴政视作一个新时代的政治改革符号。在历史意义上而言,嬴政不仅代表他个人,更代表了一代人和一种新的历史探索方案,这些人的方案因创造性地改造了固有的历史遗产,破解了时代性的难题而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因此标榜史册。嬴政是谁固然重要,嬴政代表的时代更有意义。以唯物史观来看,正是时势造英雄。恩格斯这样谈论“伟大人物问题”:“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或好或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出现的。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克伦威尔等。”①同理,即使没有嬴政,时势也在呼唤并能够迟早造就出一代始皇。
  可见,欲明后果,必晓前因。大胆放弃琐细史实的赘述,将教学重点放在充分的历史背景的分析上,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铺垫得越坚实,学生对于历史结果的理解就越为自然,对于历史人物作为的价值定位就越准确。再献一言:如果时间允许,似可在最后交待秦以后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总体趋势,这样,“来龙”充分,“去脉”亦清,可能会更利于学生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的大脉络中理解秦皇嬴政的制度改革。   肯定秦始皇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开创之功,是一种历史理解与评价,但却不是唯一的解释与评价。聂老师课堂的另一点睛之笔,在于他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比较宽容的历史解释环境。如他在导课中援引贾谊、李白等对于始皇功过的纷纭评说,以“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与上述肯定性评价不同,在贾谊等人眼中,秦始皇不是制度的奠基者,而是施虐的暴君。到底是奠基者还是暴君?是“好人”还是“坏人”?对于习惯了用对错思维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而言,究竟哪一种判断是“标准答案”呢?
  其实包括历史人物评价在内的所有历史评价,都无绝对的对错之分,更无标准答案。评价是基于特定标准的判断,有不同的标准,自然有多元的评价。评价是一种对象化的认识活动。历史评价分歧的根本,就在于评价的出发点,也就是价值判断立场的不同。就好比针对同一块顽石,如果从审美的角度看,你可能觉得它不如鲜花娇艳;但若用作铺路架桥,它绝对是最合适的真材实料。
  那么,“奠基者”与“暴君”的评价又分别基于何种标准?简言之,“奠基者”是基于秦始皇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开创之功而作出的肯定性评价;“暴君”则是基于秦始皇个体伤害他者之不义之过而作出的否定性评价。相形之下,后者所持论的基调,似乎更像是一种超越时代与阶级的,而非历史的;倾向于个体感受的,而非集体利益诉求的评价。暴虐无度,滥杀无辜,在人类的道德史上永远应当受到谴责。对于这一原则的挑战,就是对于人类基本生存经验与道德良知底线的挑战。这也正是我们毫不客气地谴责纳粹屠杀等极端事件的理由。但光有谴责是不够的,在历史的理解与评价过程中,情感上的波折必须接受理性的规训。与其无端谴责,不如冷静思考秦始皇如此行事的初衷。对于成熟的历史学家而言,理解往往先于评价。
  暴虐肯定与个人品性有关,但同样脱离不了时代和环境。历史遗产的巨大惯性,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新生矛盾的交叠重压,正是在非常规的局面中采取非常规手段的最为可能的理由。历史转折中的暴力推动,恰似社会肌体进化中的突变,与非暴力的改良传承方式一道,构成了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态。突变就要付出代价。尽管我们在道德和情感上无法接受,但这就是历史事实。理解这些事实,亦是在启发我们探索,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在推进现代社会趋向更完美状态的进程中,少一点牺牲,少一点代价,多一分和谐,多一分稳进。
  当然,这不是为秦始皇推脱责任,而是恰恰说明,一个理想主义者,无视社会改造任务的复杂、多变与道远,仅凭一厢情愿和一己之力,所酿就的英雄主义悲剧。此种悲剧比比皆是,又岂止嬴政一人。光绪帝和戊戌六君子,其动机不可谓不纯正,其意志不可谓不坚定,但其失败恰在于理想主义。秦始皇最后不是输在他是否“残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没有为自己的宏图大略设计出一套可行的策略并予以实践。历史提供的深刻教训如同其经验启示一样弥足珍贵。
  再提一句。聂老师的学生提到的那位德国历史学家,是20世纪90年代德国驻华大使康拉德·赛茨德。①用“开国之君”与“暴君”兼于一身来认识秦始皇并非大错,但笔者并不认为“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中的人,抑或现实中的人,从来就不像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那般“高大全”或极端的反面。中外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鲜有温文尔雅而不习刀兵者,那不仅是他们的个性天成,更是时代环境使然。罗马建城之际杀掉弟弟的罗慕路斯,不就是东方的秦始皇吗?这就是人性与历史的真实。在哲学家看来,正是个体的人性之恶所交织成的合力,推动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其复杂与辩证,被抽象为“大自然的隐秘计划”。②当然,这是个哲学命题,但历史确实为这个命题提供了不少注脚。在此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不仅是在学习历史认识方法,更是在渐悟人性。
  最后,笔者拟引用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一段讲话,这段话清楚而深刻地阐述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我以为,这就是“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③
  【作者简介】张岩,女,副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史料教学法的运用营造出新的教学景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学历史课堂的面貌。对这种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更深入地进行研究。   史料教学法的兴起和推广,原因很多,诸如学术界实事求是学风的弘扬,历史教师对历史学和历史学科特征认识的深化,历史思维方式从“以论代史”到“论从史出”的转换,英美等国史料教学法的引介等。除此之外,不必讳言的是,历史高考也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①为避
[关键词]教学立意,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5-0037-05  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必须要有灵魂,这种灵魂不是教学内容本身,而是体现教学者的主观认识,贯穿于历史课堂始终的历史教学价值。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开创外交新局面》两课,按时间顺序展现了新中国外交发展历
采访时间:2021年3月  采访地点: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徐伟庆  问:吴老师您好!感谢您于百忙之中接受此次采访。首先想请您分享下早年的求学经历,谈谈您为何选择历史研究这条道路?   答:我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应当说是在各种因素交织影响下的结果。我从小辗转生活在西安、南京等文化古城,在这些古城浓郁的历史氛围熏陶下,我对历
【关键词】学术新成果,扩展教学,历史大线索,两极格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1—0019—04  历史学科的时代性不仅表现在关注社会热点,同时也反映在跟随时代发展而提出的新的史学观念和学术成果上。论及学术,中学历史教师往往觉得高深莫测,但是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显然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高考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术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林肯,联邦统一,解放奴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1—0012—08    一、设计思路    《美国南北战争》是初中九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人教版教材从战争的爆发和北方的胜利两个方面,介绍了这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文字浅显易懂,线索清晰明了。教材受版面的限制,有关战争的规模及其细节无法展开,因此,如何开发教学资源,使略显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457—6241(2009)11—0023—03    初中九年级面临毕业,功课紧张,世界史的课怎么上?是抢时间、赶进度,还是应付、并课?湖北宜昌市第十四中学王英姿老师的《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研究教材,聚焦课堂,以教促学,保证质量。她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富有创意,贴近学生,令
摘 要:受五四新潮的影响,在1922~1925年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年会上,历史教学组的学者,针对当时中小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历史教育的议案。分析这些改革案,我们不难看出,中小学历史教育在史学“科学化”新潮影响下,出现了“人的隐去”的新取向,以及“以现代为重”“略古详今”的新追求。不过,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对史学新取向不是激进地“全盘照搬”,而是多少保留了一些“传统”的。  关键词:五四
关键词 历史教育,新课程,史料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2)19-0027-06  史料教学是源于英国的一种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即“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活动”[1]。其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史料教学逐渐被国内中学历史教学界所接受,并广泛地应用
编者按: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教学与考试面临很多相似性的问题。台湾也有应试教育,叫升学主义;台湾的中国史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台湾的“高考”对中学也有指挥棒的作用;台湾的“高考复习”也是一个长久不衰的“市场”。近年来,台湾的高校招生考试及其历史命题的改进,有很多亮点,使考试更趋向于公平、合理。本刊曾经收到过关于台湾历史试题的研究文稿,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全面。本文作者因工作关系,与台湾相关专业人士有较多接触
【关键词】演史料教学,不同学段,历史细节,大通史  [中图分类号]G63 眼文献标识码{眼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1-0042-05  新课程改革以来,将史料引入课堂,形成了“无史料不成课堂”的现状。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新授课和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时运用相同史料的情况,导致学生课堂效率低下,复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在目前高中文理分科模式下,每一学段的历史课堂达成的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