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如何补“短板”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教育部也相应地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为教育更好发展助力。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一段时期以来,在五育中,劳动教育明显是一块“短板”。发展新时代教育,无法回避劳动教育的“短板”问题。补劳动教育“短板”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问题,也是教育发展的问题。中小学补劳动教育“短板”,不仅要清楚“短板”是什么,还要明确“短板”怎么补。
  一、针对认识“短板”,正确理解劳动教育价值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倡导培养体力、脑力全面发展的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社会主义学校的本质特征。在1952年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劳动技术课和生产劳动课在中小学就有专门设置,在后续的教学大纲、课程方案中,对劳动教育也有相关要求。由此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劳动教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为培养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近年来,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价值认知出现了问题。从社会来看,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劳动形态发生变化,轻视劳动、坐享其成的风气有所抬头。从学校来看,因劳动并不属于升学考试范畴,一些学校将劳动教育看作可有可无的点缀,更有甚者,将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谁犯了错误就被罚去劳动,劳动的育人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从家庭来看,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基本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甚至有家长提出,学生平时学习已经够辛苦了,没有时间劳动,劳动教育没有必要。正是多种原因纠缠在一起,造成了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泛化、异化,导致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轻视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背后,实际上体现的是大众对劳动及劳动教育价值认识的不足。
  作为五育之一,劳动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育人价值:第一,劳动教育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优良传统。虽然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我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社会财富也得到了积累,但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次强调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青少年学生中间倡导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可以使其感受到劳动带给人的尊严,热爱劳动,勤于奋斗。第二,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在劳动过程中,人手脑并用,体脑结合,既要有良好的体力支持(体育),也要有强大的智力支持(智育、美育),同时还要讲道德伦理(德育)。以劳动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不是单纯地锻炼劳动能力,提高劳动技能,而是将德智体美四育联系在—起,引导学生创造性实践,全面发展。
  二、针对课程“短板”,构建指向劳动素养提升的课程体系
  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都有劳动相关课程的设置,如普通高中开设的通用技术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里也有设计制作的要求。在实践中,一些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设了3D打印、手工制作等课,认为设置了这些课,讲了这些课就是落实了劳动教育要求。实际上,这是把劳动技术学习等同于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包括劳动技术学习,但在课堂上讲一些劳动技术,让学生掌握某种劳动技能,并不是劳动教育的全部。把劳动教育窄化,也是影响劳动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劳动教育是指向劳动素养提升的教育。劳动素养主要体现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而劳动素养的提升是在实实在在的干中实现的,在出力流汗中完成的。这就意味着,劳动课不能只是在讲台上“讲”劳动、在黑板上“写”劳动,而是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劳动机会,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艰辛、掌握劳动技能,思考不同职业的人是如何通过劳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从而树立“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的观念。目前,劳动课虽为国家课程,但是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固定的教材与规定的知识点,需要作为课程实施主体的中小学校自主规划和开发。因此,中小学校落实好劳动教育新要求,需要在学校层面上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做好劳动课程体系建设。在劳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根据中央精神和学校实际情况确立目标,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不同年龄段学生发展特征、能力水平不同,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有所侧重。例如,小学中低段劳动教育要聚焦学生基本生活能力培养,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学习内容(兼顾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主要学习清洁、收纳、烹饪等生活自理技能和家务劳动技能,学会生活自理,懂得劳动是光荣的,基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则应继续强化日常生活劳动,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培养学生乐于承担家庭劳动、参与家庭管理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加大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比重,使其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劳动工具,愿意开展社会服务等,知道劳动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养成乐于与人合作完成劳动的习惯。二是在劳动课程规划中,充分发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育人功能。每一类劳动的育人功能有所不同:日常生活劳动主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强调坚持从个人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等小事做起;生产劳动则是让学生在体验生产劳作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感受工作的不易,培养规范操作、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为代表的服务性劳动则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需要服务的对象、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重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服务他人,在长期服务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在不同学段中,三类劳动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遗漏。三是合理安排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意见》明确提出大中小学要设置劳动必修课与劳动周,规定中小学每周劳动教育不少于一课时,要求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的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对于学校而言,要用课内时间做好劳动规划、学习必要的劳动技能、交流分享劳动心得体会等,发挥教师指导作用;要用课外时间开展家庭劳动,除了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还要做好内容指导,请家长参与监督;要合理安排劳动周的内容,劳动周不仅用于开展集体劳动,还要用于组织一些劳动技能学习、劳模讲座等相关活动。只有课内外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三、针对资源“短板”,建构协同育人的教育场域
  资源缺乏是制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不足。劳动课专职教师少,一半以上的学校劳动课由其他科任教师承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劳动教育的专业性。二是课程资源不足。劳动课强调实践,一些劳动任务的完成需要较多的硬件设施支持,但目前学校缺少功能教室建设,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也没有很好地整合。
  解决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是劳动教育有效落实的关键。一方面,要从加强师资建设入手,培养一批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同时与企业、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基地合作,以“共享教师”的方式引入一批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整合家庭、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课外劳动实践。要发挥好家长的监督作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孩子寻找参与劳动的机会,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包办代替,使其生活自理,自觉承担家务劳动,主动为家人服务,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当学生缺少家庭劳动机会时,可能会导致其不认为家务劳动是一种责任。此时,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展示日常生活劳动技能的活动,指导家长把身边的劳动机会重新还给学生。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不应仅仅着眼于自身资源,局限在校園内,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带来丰富资源并将其教育化。如成都市金牛区成立了学生劳动教育联盟,搭建中小学、高校科研团队、企事业单位劳动教育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政府部门统筹协调,调动工厂、企业、农场等积极性,开放劳动实践的场所,为学生开展劳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补中小学劳动教育“短板”是撬动教育再发展的支点。相信通过努力,每一所学校都能感受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和魅力,愿意通过劳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黄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刘烨
其他文献
当务之急,决策层需要了解当下房产供需的深层次矛盾并解决之,洞窥房价高企的关键因素以应对之。而不只是简单地卡住供给和需求的通道,来强行让价格维持稳定。  抑制炒房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度。自本轮金融危机至今,几乎所有的调控政策正以叠加的方式,来共同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从提高首付比例到对二套房认定标准的修改,从商住房买卖的从严到平房也纳入限购,调控政策的出台从来没有像当下频率这么高。用一句获得了认同的话
新媒体技术的迭代发展使得媒体融合不断深入,数字化传播正以全新的方式构建着影像传播的形态及走向,并使得新闻摄影进入"动态化"意义建构的区间之中。随着"公民记者"参与及渗
学校德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虽然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也引起了心理上的不小恐慌,但是通过这场抗疫过程中人们的行为表现,大家还是很有感触,当前人们的道德水平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至少并没有如往日那样感觉到社会道德的沦丧以及90后或者00后青少年的价值迷茫与道德不堪,这些青少年的行为可圈可点,有的事迹也感人泪下。基于此种背景,笔者在此试图对社会上长期存在的
近十年来,以"被拐妇女事件"改编的新闻电影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并不断引发争议。争议的核心涉及到"新闻电影"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新闻电影"属于虚构型叙述体裁,但其叙述内
“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斩获海外订单,从目前已经落地的订单看,央企和地方国企无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国资委数据显示,当前共有47
衢州市实验学校(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是衢州市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教育集团学校。集团前身是享有盛誉的衢州师范附属小学,始创于1916年,是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百年名
提起变形金刚,就绕不过亨利·奥伦斯坦。20世纪80年代,是他助推了孩之宝玩具公司与日本Takara公司合作将变形金刚成功在美国推出,而后风靡世界。奥伦斯坦1923年出生在波兰,身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意见》在劳动课程的设置中提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可见劳动课程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未来的劳动课程建设,应兼顾并处理好以下六层关系:  1.要重生
杭州市下城区北依京杭古运河,南濒秀美西子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杭州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中央商务区。近年来,下城区教育局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引领、开放共享的教
针对教育惩戒,当前各类探讨主要聚焦在三个热点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如教育惩戒和体罚如何明确界限;二是实操层面,如教师如何实施教育惩戒才能规避风险;三是效应层面,如教育惩戒为学生成长带来了什么。大家会对这三个层面提出很多问题,也都尝试了各种可能的答案,但似乎都很难在源头上解决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顾虑和担忧。我认为解答以上三类问题,要从心理学角度去审视教育惩戒行为,这样也许会带来全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