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人去拜访一位雕刻家。在雕刻家的园子里,堆着一堆未经雕刻的树根。雕刻家从中随意抽出一段树根,问他:“你说,这像什么?”“我看不出像什么。”雕刻家拿出一把雕刻刀,在树根上雕刻起来。不一会儿,这段树根竟成了一匹呼之欲出的骏马。
惊讶之余,他好奇地问:“拿到一段树根,是不是你想雕什么就像什么?”“不是这样的”,雕刻家回答说:“在雕刻之前,我要看这段树根像什么,它像骏马,我就把它雕成骏马,它像耕牛,我就把它雕成耕牛。如果它像骏马,你偏要强行去把它雕成一头耕牛,这样是出不了上乘之作的,甚至会毁掉一段好好的树根。作为一个雕刻家,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双慧眼,要一眼就能看出事物的原貌和本质,然后顺着其原貌和本质略加雕刻,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创作出一件成功的作品。”
从雕刻树根,我想到了今天的教育。学生就像那一个个未经雕刻的树根,有待于我们教师心中有数地去把握育人的本质,目中有人地去发现个体的差异,手中有法地去因材“雕刻”。
跟雕刻家学育人,就要心中有数地去把握育人的本质。回归教育本质,就是要坚持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就是要回归教育传统,找回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坚持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者就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人格、价值生成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回归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彻底改变长期存在的“时间加汗水”的高耗低效的“粗放型教育模式”;就是要回归教育制度,强化依法治教,弘扬教育的法治精神。我们应该心中明白教育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考大学,不是为了少数精英,而是为了人的尊严,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幸福而奋斗的事业,应该树立全面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跟雕刻家学育人,就要目中有人地去发现个体的差异。学生基础不同,个性各异,教师如果未看清差异却采取“一刀切”“齐步走”教育模式,教育自然难见成效。然而,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用同一标准培养学生,用统一目标规范学生,用统一进度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教育学生,用统一的试卷操练学生。这是一种不公平也不公正的教学,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学习失去了独特的魅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不想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只有特殊的学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特殊的学生,一定要用特殊的方法教育。如此,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学得愉快,个个成才。
跟雕刻家学育人,就要手中有法地去因材“雕刻”。教师要帮助优秀生发扬优点,不断确立新目标,提出新要求,使他们融入集体中;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前进;严慈相济,提升其耐挫力。对中等生要主动接近,热情关怀,善于发现他们身上蕴藏着的许多积极因素和优势,积极鼓励帮扶,让他们在肯定和鼓励中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争取早日迈进优秀生的行列。对待后进生,不言弃,不抛弃,不放弃,投入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善用“放大镜”,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善于与家长、任课教师形成合力,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如此方能引导学生个个成人、成才、成功。可惜的是今天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又毁了多少未来的艺术精品。事实上骏马固然需要,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耕牛也不可或缺,为什么非要把他们都雕刻成骏马,而不是顺其天性而为呢?
跟雕刻家学育人,就要勤奋刻苦,厚积薄发,积淀“一眼就能看出事物的原貌和本质”的底气;就要胸有成竹,真心育人,练就一双慧眼、一双巧手,把每个树根都按照它的个性雕刻成艺术精品。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第八中学北校)
惊讶之余,他好奇地问:“拿到一段树根,是不是你想雕什么就像什么?”“不是这样的”,雕刻家回答说:“在雕刻之前,我要看这段树根像什么,它像骏马,我就把它雕成骏马,它像耕牛,我就把它雕成耕牛。如果它像骏马,你偏要强行去把它雕成一头耕牛,这样是出不了上乘之作的,甚至会毁掉一段好好的树根。作为一个雕刻家,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双慧眼,要一眼就能看出事物的原貌和本质,然后顺着其原貌和本质略加雕刻,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创作出一件成功的作品。”
从雕刻树根,我想到了今天的教育。学生就像那一个个未经雕刻的树根,有待于我们教师心中有数地去把握育人的本质,目中有人地去发现个体的差异,手中有法地去因材“雕刻”。
跟雕刻家学育人,就要心中有数地去把握育人的本质。回归教育本质,就是要坚持育人第一,升学第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就是要回归教育传统,找回教育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坚持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者就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人格、价值生成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回归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彻底改变长期存在的“时间加汗水”的高耗低效的“粗放型教育模式”;就是要回归教育制度,强化依法治教,弘扬教育的法治精神。我们应该心中明白教育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考大学,不是为了少数精英,而是为了人的尊严,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幸福而奋斗的事业,应该树立全面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跟雕刻家学育人,就要目中有人地去发现个体的差异。学生基础不同,个性各异,教师如果未看清差异却采取“一刀切”“齐步走”教育模式,教育自然难见成效。然而,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用同一标准培养学生,用统一目标规范学生,用统一进度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教育学生,用统一的试卷操练学生。这是一种不公平也不公正的教学,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学习失去了独特的魅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不想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只有特殊的学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特殊的学生,一定要用特殊的方法教育。如此,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学得愉快,个个成才。
跟雕刻家学育人,就要手中有法地去因材“雕刻”。教师要帮助优秀生发扬优点,不断确立新目标,提出新要求,使他们融入集体中;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前进;严慈相济,提升其耐挫力。对中等生要主动接近,热情关怀,善于发现他们身上蕴藏着的许多积极因素和优势,积极鼓励帮扶,让他们在肯定和鼓励中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争取早日迈进优秀生的行列。对待后进生,不言弃,不抛弃,不放弃,投入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善用“放大镜”,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善于与家长、任课教师形成合力,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如此方能引导学生个个成人、成才、成功。可惜的是今天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又毁了多少未来的艺术精品。事实上骏马固然需要,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耕牛也不可或缺,为什么非要把他们都雕刻成骏马,而不是顺其天性而为呢?
跟雕刻家学育人,就要勤奋刻苦,厚积薄发,积淀“一眼就能看出事物的原貌和本质”的底气;就要胸有成竹,真心育人,练就一双慧眼、一双巧手,把每个树根都按照它的个性雕刻成艺术精品。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第八中学北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