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题:一种文化的解读与建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最本质的特点其实是它的文化性。文本的解读和探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对文化的解读和探究。一种对阅读、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的深度考查,从一定程度上检测了学生阅读个性和文化品位,因而高考探究能力的考查,适应了人文教育的需要,把高考语文纳入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轨道。
  
  一、精神和文化的成长是文本探究的基础
  
  阅读是语言文字激活生活积累,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陈明华《语文—— 一种文化的深度阅读》一文指出:“语言之于人,是一种精神意义的存在,是人的精神本体赖以存在的凭依。”(《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年第2期)所以,语言的成长就是精神的成长、文化的成长。他说,阅读首先是对文本“文化内涵的开启和解读,从中体悟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意味”。
  引导学生去感悟、揣摩、理解文本内涵,细心品读和体悟,转换、补充、生成情境,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实现语文探究学习“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这一要求,这既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也有效地促成了语文多项目标的达成。
  探究阅读首先是激发情感、精神,从而形成深层次的审美积累、生活感悟和文化积淀的过程。没有学生情感、精神的参与,语文课就失去了活力。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把挖掘历史遗迹、搜罗文化古籍看做是比生命都重要的事。是啊,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几乎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一个人的文化积淀也必然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积淀的人将如何立足于社会,立足于生活,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积淀的民族如何屹立于世界。
  《考试说明》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从作者、读者、文本,从表面、内涵、背景,从历史、创新、局限等等来进行观察、思考、评价,突出了人的自主精神活动。
  窦桂梅老师在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即将结束时说:“现在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那留给你的是什么?”有学生说是“难过”、“叹息”、“泪水”、“无奈”,而有一位男生说是“恨”:“不仅恨英法联军,也恨当时的中国人。”令在场的人感叹不已。窦老师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让学生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道路。有人说,十一二岁的小学生能懂得“民族性的自省”吗?是的,虽然还只是直觉,但在学生心中却留下一颗“思考的种子”,等待其日后生根、发芽。
  
  二、人文审视是文本探究的根本
  
  《考试说明》要求能从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和人生价值。这正是作家在创作作品时,真正想让读者把握、思考、获得的精华所在。这种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思考和审视,不是单一的东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14题就林冲在当时世态人情中的身份特点说说他的性格和心理,以及18题对叶圣陶“孺子牛”襟怀的探究,2007年山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22题根据奥蒂的世界百米冠军梦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等等。
  人文审视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寻求人的自主发展与完善,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意义的无限关怀。毛泽东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人文精神决定着的。”语文教材汇聚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作为中学生,不太可能写出像余秋雨那样的文化散文,但只有对文本中的民族精神、人的精神、人生哲理等进行观照、审视,才能使语文课堂弥漫出文化味。
  阅读鲁迅的《灯下漫笔》,在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奴化”的本质解剖中,既让你体会到鲁迅思想的博大与精深,更让你思考人的尊严与人格,展望未来社会的人的文化存在形态。现在,改革开放使我们的民族心理有了渐趋平和的开放心态,有了渐具和谐理性的社会发展心态,而现代文明的到来也使一些人对农耕文化怀着无限的依恋。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19题这样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为什么说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又为什么说“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这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回答这些问题,正是一种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思考中的人文审视。
  面对当前文化低俗化、从众化以及作品泛情感化的现状,我们应该进行自我反省,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品位,确立一种健康的审美标准。韩愈曾说:“文贵创新,人贵独立。”不仅要争取人格的独立,还要坚持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的独立,从众化的文化消费必然导致文化的蜕变与衰落,阻碍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文化建构和创造是文本探究的目标
  
  古人云:“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引领和精神的支撑,文本探究的终极目标可能就是文化的建构和创造。
  文化的建构要我们进行自身的精神劳动和创造,自觉地运用批判的眼光去审视、鉴别,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浪潮中获取到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一篇文化内涵极丰富的文章,可能因为消极的阅读态度和有限的文化涵养而使阅读变得索然无味。传统的阅读追求的是条分缕析的解读,功利的阅读追求的是昙花一现的娱乐,而对文化品位的追求,则是阅读者在阅读感悟中一次次情感的升华、一次次灵魂的荡涤、一次次人格的重铸。这种境界要用探究的精神、质疑的思维、求索的品性去阅读,这才是阅读的至境。
  《考试说明》要求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对阅读者个性文化的深层建构的要求。读2008年高考江苏卷文学类文本《侯银匠》,探究汪曾祺为何写侯银匠笔墨少而写侯银匠女儿侯菊笔墨多,考生可以从小说选材、手法、人物关系及作品主题等多个角度思考,体味作者在豁达、精致的描写中渗透出的人生况味,体味作者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个性生存者富有人情味的和谐人生的昭示和呼唤,用个性文化的艺术神韵建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在清淡、委婉中显现出和谐、淳朴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趣。
  文化的哲学价值始于人性,重在个性。虽然一些人坚持认为,文化大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文化的差异和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常态和主流,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法国人莱维·施特劳斯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约撰写的《种族与历史》一书中说:“世界文明只能是各种保存各自独特性的文化在世界范围的联合,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只有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本民族文化才有勃勃生机。
  读苏轼的《赤壁赋》,体会苏轼清静自然、超然飘逸的个性特征;读陶渊明《归园田居》,置身于闲暇和顺的生活状态,实现向自然人的复归。中国传统文化以它特有的人文精神表现了中国的文化形态。高考作为一种人性化的考试,应该尊重考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引导考生建构生动活泼的文化个体。那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泛泛而谈、毫无个性的“大文化”、“大话语”的泛语文化的“探究”,恰恰与探究的初衷背道而驰。
  (责编 覃亮生)
其他文献
12月7日,由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举办的“启程-两劳人员创就业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举行。该项目将为两劳人员(劳动改造人员和劳动教养人员)融入社会、开启
以柚的子叶切块作外植体。子叶取自三类果实:第一类是刚采收的,果皮硬实;第二类是采后短期储藏的,果皮略软;第三类是采收已久,果皮软、表层皱缩。外植体先在附加2,4-D2,BA 0.
新高考改革促使学生生涯选择前移,因为选择选考科目与未来的专业和职业存在关联,所以学生需提前做出相应的生涯规划。此前,福建省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几乎空白,2018级高一新生
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担负着培养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学习现状、学习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当今,理工科院校部分
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教育学研究结果表明,教学的目标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以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里所说的“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最近十年,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不但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更吸引青年人才驻足。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1.6万个,比2017年总量增长了5.4万个,增速为7.1%,比十年前增长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鼓励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各地民政部门及社会组织纷
<正>中信大厦以世界高地震区建设工期最快的业绩,加入世界超高层建筑行列中。大厦已经基本竣工,公众在北京的各个方向都已经可以看到它独特和靓丽的身影(图1)。很自豪有机会
本文介绍优质长绒棉品种MCR3915的选育过程、综合表现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促使人积极向上,反之,则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中南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