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育人的儿童数学结构化教学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j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化教学旨在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模块化整合或网格状重构,引导儿童形成旧知到新知的迁移链.立足于课程视角的结构化教学,可以使儿童的学习由浅层走向深度,由表层符号走向逻辑与意义的统一,实现将学科知识向综合素养转化的育人目标.rn首先,站位课程视角,融通知识结构.儿童的认知结构来源于知识结构的形成,碎片化的知识堆积会带来认知的无序叠加,儿童的认知无法形成体系.立足课程视角,锁定课程目标,将学习内容进行合理化统整,教学前设置课前导学单、衔接小练习;教学过程中找准关联点,将新知识对接已有知识经验;课堂教学后进行延伸与拓展,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每一堂数学课既勾住了旧知又联住了新知,儿童在顺应的知识链中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突破对知识的固化理解,形成整体性认知,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其他文献
2021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年份.历经时代重大考验的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岁生日.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斗争,谱写了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重视教育,把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整体水平迈入世界中上行列,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期刊
小学科学倡导以儿童为根本、以探究为核心,让儿童在具体情境中亲历实践、发现问题,主动猜想、验证解决,从中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并以知识习得过程中的主体发展为取向,即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技能,尝试用习得的“因”——科学方法和“果”——科学知识迁移至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并解决问题.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是教师教育教学重组和生本化再构的完整育人过程,更是儿童学得有意思、研得有趣味、做得有意义的深度学习过程.关注儿童在科学探究中的真学、真研、真做,是完整育人视域下小学科学深度学习的探索.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数学学科育人理念,借助现代科技,利用数学实验,让学生的学习始于兴趣、源于生活、归于意识与知识结构建构,在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培育数据分析素养能力.rn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从“有所体验”到“有所经历”.教师应精心选择素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统计的过程,感受处理数据的必要性以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调查并记录、整理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长度、流经省份等;统计学校某星期每天用水量、家庭每月用电量,等等.这些素材来自学生身边,更容易使
期刊
“人民教育家”于漪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创建了于漪教育思想,以全面育人的教育观为统领,包括“教文育人”的教学目的观、“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教师职业观、“追求综合效应”的语文教学观、“站在制高点上”的学校发展观等基本内容.于漪教育思想呈现人民立场、实践本位、批判特色、继承品性四方面的精神品格,彰显时代气息,并达到实践与理论、批判与建构、继承与创新的有机融合.
阅读、思考、表达是学生教材学习的三个必经环节,阅读是第一环节,思考是第二环节,表达是第三环节,后一个环节建立在前一个环节之上,彼此是循环递进的关系,这是“读思达”教学法的基本范式.由于各学科的性质、内容和任务不一样,阅读、思考、表达的对象特别是方式也不一样,这样“读思达”教学法在不同学科里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这是“读思达”教学法在不同学科中的变式.阅读、思考、表达三者不是并列和并重的关系,实践活动中彼此的顺序不是固定和固化的,可以以其中任何一方为龙头和红线重组教材学习和教学的流程,这样“读思达”教学
所谓数学学习信念,就是指学生在对数学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于学好数学的一种坚定的自信心和自信力,对数学学习具有一种持久深远的影响.数学学习信念的形成主要经历顺从、认同、内化和信服这四个不同的层次,其中顺从作为初始阶段,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停留在表面、被动的状态,是传统意义上的接纳.而借助数学实验活动,学生的学习信念可以向更高层次发展.
期刊
德育与美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独特意义.德育强调道德与品性的培养,而美育则强调审美能力与观念的形成.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德行教育,党的十八大更是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强调仪容、行为优雅、感悟自然之美等美育内容.德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基础内容,它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
期刊
最初的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通过造型与色彩组合来传达某些特定信息,并引起人们关注或者引发某些情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变得更加丰富,它不再局限于信息传达,而是展示某种思想或文化,甚至包括个体情绪.视觉传达设计经历了长期发展之后,目前已经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重要的专门学科.
期刊
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必不可少,而倾听是对话的前提条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倾听的课堂是生生、师生相互共存的课堂,但是与倾听相比,学生更希望通过发言表现自我.根据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小学生课堂发言主要受自我增强的驱动力影响,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在班级同学面前表现自我获得相应的班级地位,以及附属的驱动力影响,即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扬.因此出现了学生只顾自己举手发言,却不愿意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现象.笔者基于教学实践经验,主要阐述小学课堂中有倾听才有发言权的课堂对话方式.
期刊
数字教材是新时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工具.在梳理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的驱动模式,分析当前数字教材建设现实阻碍的基础上,从政策逻辑、分类逻辑、系统逻辑、专业逻辑和实践逻辑五个维度提出新时代数字教材建设的推进路径:完善数字教材的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精准打造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数字教材,推进数字教材配套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有序开展数字教材的标准研制和专业力量建设,促进数字教材在开发使用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