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青海

来源 :雪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地尽带黄金甲”
  暑期,我因小孩在青海打工,故从福建海峡西岸再次前来探亲,亲家西宁籍,邀我一道畅游门源,说是门源百里油菜花正好绽放,其生态景观独具魅力,引得无数蜜蜂蜂拥而至,也令各地游客“花心”顿起。我年逾古稀,加之长途火车硬座,跋涉三天之疲,已没游兴,但经这“花言巧语”鼓励,游趣猛生。实地一游,果不虚行。
  “油菜吐芳华,千里尽金黄”,“菜花香,蜜蜂忙”,此乃人们对祖国大西北油菜花景的称誉。农历七月后的金秋,我们南方的油菜花早已“退休”,而青海的油菜花却开得正靓,门源的油菜花气势被称为该省最壮观的花景。这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离西宁150多公里。其西起青石嘴,东至玉隆滩,南为达坂山,北到与甘肃交界的祁连山东端的冷龙岭,形成冷龙岭之首岗什卡雪峰下的一大“金盆地”。亲家说该雪峰海拔高5254米,连数字都了如指掌,记得这么清楚,可见熟悉程度。
  门源处在苍茫辽阔高原,地广人稀,全县只有15万多人口,而有60余万亩油菜花,连我们沿途车过的那层峦叠嶂波浪似的山岭坡地,也尽是黄金般富有层次感的油菜园。可以说此时整个门源就像被一张巨大的金箔裹了起来,金光闪烁,令人迷眼。
  当地作者马福成的《门源,金色的记忆》一书曾写道:“祁连山的雪水就像母亲的乳汁,哺育了金色的门源,养育了一方儿女。门源人民用金子般的心耕耘着金色的土地,收获着金色的希望……,高耸入云的冷龙岭脚下,享誉四方的浩门马驰骋在金色的草原上……,还有滔滔东流的浩门河满载着金色的希望,留下金色的往事……”。
  “浩瀚如海的油菜花美景,让人沉醉得如饮美酒。闻着花香,江南江北的放蜂人来了,闻着花香,天南地北的旅游人来了,闻着花香,门源人载歌载舞办起了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旅游节,闻着花香,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门源定为永久性线路……”。作者妙笔如花把七月门源之靓写得有声有色,韵味颇强。
  主人一路又兴奋不己接连介绍,说是如从老道岗青公路乘车来,那沿路看到的将是大片的金色花田与绿色青稞田编织成的巨毯,但路略远。其心意无非在引人人胜,让我们身在乘车心也扣着主题。
  俗云“读不如听,闻不如见”。到达现场观赏,才让人真饱眼福呢。笔者同主人一起登上该花海的圆山观花台,这台实际就修在一座离“金盆地”几百米高的山头上(海拔约3100多米)。从台的四周放眼远眺,让你真是双眼惊艳不斷,心灵幸福不已,是时台上语声鼎沸,热闹非凡,台下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用字词实也难以形容。
  七月的门源,被称金色之源,的确名不虚传,金色的山冈、金色的沟壑、金色的原野,这一切都是油菜花的杰作。眼前一望无垠的油菜花铺天盖野,把门源这块雪山冰峰双手捧举的巨川涂染得金碧辉煌、金波荡漾。这“满地尽带黄金甲”的阵势,仿佛有披挂着黄金铠甲的千军万马纵横驰骋。辽阔的田野上,处处可见蝶飞蜂舞,处处能闻花香扑鼻,让人体验似微风把那油菜花的幽香打成捆儿抛洒,洒得如云南傣族泼水节,让人周身淋湿,却美透心头、乐溢眉梢。此时此景,置身此地,谁能不心醉神迷,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据说很多名人大家曾来此,情不自制赞叹:望这无边无际的油菜花海,在高原阳光照射下,泛出灿灿金色,再加上雪山、蓝天、白云、草原的背景,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油画!
  有些专家学者来此也曾赞叹不绝,有的说:这油菜花平日在花界只能算为“草根一族”的菜花,但眼前它簇拥一起,连成巨形花海,气势磅礴,加之煦阳和微风,摇曳金光,如此壮观的美就有了国际巨星风采魅力,身临其境,怎能不叫人一步三回头,还是看不够?有的又说:这里和江西婺源、云南罗平堪称我国观赏油菜花的最佳景点。
  一派震撼人心的农地胜景,使其时站在我身旁的亲家好友,——他正是门源人,可谓东道主——也兴高彩烈像导游般解说:改革开放以来,这儿重科学种田,油菜花几经选优,以“个矮、早熟、抗逆”名闻遐迩,亩产由昔日的30公斤增到150公斤,翻了好几翻,含油率已高达42%至48%。这里油菜花不用农药,不受污染,保持原汁原味,所以特受欢迎……。只见他如数家珍,说得眉开眼笑,掩不住内心喜悦。
  “人们都说门源油,香满了丝绸古道遍地流,哪知连天漫地的油菜花,一夜间开满了美丽姑娘的心头”。这诗情画意般的动听歌声,充分表达了门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无疑这正是我们华夏儿女自古以来酷爱乡土精神的可贵传承。
  青海湖和倒淌河
  近几年,笔者因小儿在夏都西宁打工,所以我先后几次皆在炎夏,从福建来青海探亲,游览了“大美青海”的独特风光。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祖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和独具一格的倒淌河。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城西宁以西150多公里处。我从市区乘车前往,沿途尽是如茵草地,其高原草甸和蛰伏植被,如锦似缎,一派生机,令人入迷。车跑两个多小时后,青海湖便进入视野。这里地处莽莽群山盆地间,湖居盆地中央,那海水般咸苦的湖水,因其面大且深,烟波浩淼,与天相接,浑然一体,其洪波起伏,惊涛拍岸,声播远空,气势非凡,的确壮观。远观湖水青青一片,近观湖水清澈明净,而风不大,浪却不小,可谓汹涌澎湃。据说如是天气变化,风云突起,这里湖浪滔天,就像不可驯服的猛兽,涛声震天撼地,比云南洱海的风浪要超过几倍,而这猛烈粗犷的湖波,也正每每吸引着游客如醉如痴的兴味!
  该湖面海拔3100多米,气候也奇,时值夏季,我们竟一天被淋几次雨。只见山头乌云一压就雨,雨一停天就晴,太阳光就笑嘻嘻而至。仿佛江南水乡,“春天孩子脸,一天十八变”。真是“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每次从老家福建“妈祖故乡”出发时,老家正暑气蒸腾,空调机日以继夜欢唱不停,出门穿件短袖衬衫就汗流浃背,但来青海作客,每晚都和当地人一样盖棉被,白天气温倒也不冷不热,不愧称之夏都。经主人提醒,要来湖边参观时,我还特地添装上阵,内加秋衣,外加两件长袖衬衫,但在湖边摄影留念时,却因年大力弱受不住凉风寒袭,直打喷嚏,回住处就感冒了。   虽是有点高原反应气候不适,但环湖自然景观却让人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看那湖畔,野花五彩缤纷,牦牛、黄牛、绵羊等成群结队,有的在悠闲散步,有的在“哞哞”“咩咩”同歌对聊,有的在埋头吃草,忽然风吹草动,让人直观欣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
  这里金银滩草原的无数牛羊,和旭日下帐篷及牧羊女秀丽金边衣裳,被誉为是永不褪色的风景。据说20世纪40年代,“西部歌王”王洛宾就在此景此情中写出了那首响彻世界的情歌一《在那遥远的地方》,给这湖畔草原蒙上了一层风吹不散、雨打不落的面纱,让无数浪漫的灵魂为之神往。尤为奇妙的是,江南四月开的油菜花,这里却在夏季盛开,绵延成百公里,真是如白居易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情画意。笔者放眼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黄灿灿、金闪闪,连接那湛蓝的湖海,承接那蔚蓝的天际,一种几何形状的美,美不胜收,的确奇妙而多情,叫人不能不心旷神怡,实感三生有幸!油菜花人所常见,但面积这么大地展现在青山碧水间,色彩如此多姿,夺人心魄,其魅力就难以抵御了。难怪有位澳大利亚华裔作家来此观光后,无限感慨地说:“青海湖风光犹如瑞士风光与澳大利亚风光最佳结合,太美了!”
  湖中最著名的是西部的鸟岛,以岛上栖息无数鸟群而闻名中外,主人介绍,每年4月起,数以万计的斑头雁、鱼鸥、天鹅、鸬鹚、水老鸦等,从温暖的越冬地飞回这里产卵育雏,多时竞达10万只之多。这湖中有丰富的鱼类,食物丰富,气候又好,这里便成了候鸟光临的乐园。游者放眼四周,只见有的翱翔于湖天之间,有的嬉戏于碧波之中,有的栖息于沙滩之上,熙熙攘攘,其乐无穷。其时岛上鸟巢遍野、鸟蛋遍地,让人无立足之地,其鸣声鼎沸,蔚为奇观,五花八门的鸟叫声:“嘎嘎”“咕咕”“叽叽”“喳喳”“兹兹”委婉动听,让人仿佛来到音乐的殿堂。
  主人说,每年5月至7月是观赏最佳季节,近年,游者越来越旺。这里被称为该湖母亲河的布哈河,由西岸而人,每年此季,溯流而上产卵的湟鱼,几乎多得把布哈河变成了一条向上游流淌着鱼群的河,水位因鱼群太多而涨起,追逐猎物的鸟儿在空中还明显划出河流的走向,亦成一道奇观。而鸟岛上的鸬鹚们又像隐士一般,聚居在湖边礁石上,它们猎鱼的本领也够出奇,竞可潜入水下三四米之深捕起超过自身体重一倍以上的大鱼,令人叹为观止。
  湖东北部有处沙岛,面积约20平方公里,本来其岛四面环水,现湖水下降,沙岛与陆地相连成半岛,面积更大。由于沙质优异,颜色各异,外观奇异,故也被因地制宜开发成沙雕岛景。我们的游车从此绕过,只见不少游览车辆在此抛锚。这里前后左右众多馒头一样的沙丘被雕成一道艺术长廊。沙丘连绵起伏,宛如戈壁滩一样,吸引游客的兴趣,几乎都在拍照留影,我也情不自制拍了几个镜头。这里重在浑然天成,毫不掩饰。面对这生态变化,斯时,主人改变音调低沉地说,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加上沙化日益严重,流人湖中河水减少,湖面水位已逐年下降,如继续延误下去,重蹈新疆罗布泊的覆辙将为期不远。不言而喻,此是忧心也是疾呼,游者议论皆盼当地有关部门能,采取措施,让青海湖能万古长存。
  值得欢愉的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青海湖全国徒步大会”和“国际沙雕艺术节”等连年在此办得紧锣密鼓热火朝天,就如当地宣传媒体大字所提:把“大美青海”品牌越擦越亮。特别是自行车赛,从2002年起迄今已在此举行十几届。每年7、8月,这里吸引着世界五大洲几十支高级别职业队和国家队前来参赛,环湖周长360公里,比赛线路平均海拔3888米,观众常是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加油”声一阵高过一阵。当地藏、回、蒙古、撒拉等少数民族群众甚至把其当成佳节“圣节”,鸣炮助威,喜庆成功。这已形成青海省独具特色,独具魅力,挑战极限的赛事。
  青海湖还有海龙、海牛、海怪、海神(西王母)等美丽传说,让人神往。附近倒淌河的故事尤为感人。因为我国的河流,大都是从西向东流的,而这里的倒淌河却由东往西流,故得其名。关于这河,有个千古传颂长久不衰的历史故事,有史料载唐朝文成公主要远嫁藏王松赞干布,传说她路过此地时,眼见前面是一片茫茫草原、巍峨雪山、帐篷牛羊,已换了一个世界,再也看不见长安城的车水马龙、中原大地的如花似锦,心中强烈对比。她想从此要改坐轿为乘骑了,因而触景生情伤感痛哭起来,哭声感动了大地,引起这河水共鸣,于是这河便向西倒流,伴着公主向西而行。又一传说,因文成公主思念故乡,悲上心头,泪流成河,本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京城长安就在東,她不愿让在东的亲人难过,便祈上天让河流改变方向,于是就有了这从东向西流的倒淌河。
  文成公主在藏地生活40年,她肩负沟通唐蕃(藏地当年称吐蕃)文化重任,为传播汉文化、先进技艺和构建汉藏人民友谊作出了贡献,所以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和爱戴。蕴涵纪念文成公主深情的倒淌河,不仅蜿蜒曲奇,而且清澈见底,看上去宛然一束雨后彩虹落在草原上,该河入湖口的倒淌河镇,亦因历史传说而命名。街上那古色古香、素雅幽静的庙宇与现代气息富丽堂皇的楼阁相融一起,说藏话的,夹杂着诸多汉语词儿:说汉话的,又不时夹杂着一些藏语口音……迥异的民族习俗,是如此奇特而又和谐统一,在此交通衢口上,形成了汉藏两族交流融合的“倒淌河文化”,让人长久津津乐道,广为传颂。其文成公主庙,千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常明,前来朝拜的人群络绎不绝,这正是对“自从公主和亲后,一半胡俗似汉家”的汉藏人民情谊交融的“倒淌河文化”做了最好诠释。
  这些传闻和故事,给此地风光增添了一层浓重的神秘色彩,当然对游客也增添了游兴。这大概就是这里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共同演奏的永恒交响乐。
  [作者简介]林闻功,原名林文光,现为莆田市教育关工委副主任,福建作家、中学高级教师,曾获有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关工委先进工作者、青少年主题教育优秀工作者、书香之家等几种全国荣誉。
其他文献
近期,有两位科学家分析了250万颗星星的光信号,并从234颗星星上探测到了奇怪的频闪信号。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地外智慧生命发来的信号。这究竟是真是假,霍金又会有何表态?  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Ermanno Borra和Eric Trottier认为,这些协调的信号可能是234颗星球上的智慧生命同时向地球发来的。当然,他们的论文还没有经过同行正式评议,不能草率断言。  值得注意的是,Breakthrou
期刊
“未读Club”位于北京东四九条胡同里的全新共享空间“东四·共享际 5Lmeet”,这是一个集合居住、工作、娱乐休闲、交流体验的共享空间。在这里,空间与内容、产品与人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资源的共享会催生无限的可能。由日本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担纲设计的“未读Club”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的可能。  青山周平,日本建筑设计师,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
期刊
星 空  从麦加传来的颂辞  飘荡,回旋  整个大地顷刻静默俯首  虔诚的喉结里  忧伤突然顿了一下  星星们  一颗颗随之苏醒  悔 悟  尊贵的光之照耀下  时间慢了下来  一只蚂蚁觅食  一棵草为其让道  善良与邪恶  分别上路  迎风行走  平静击碎风暴  变暗变亮的  无数章节里  我和世界温柔对视  唯魂灵充满敬畏  端 午  有些慢的事物,如思念,缅怀  有些快的事物,如龙舟,鼓点 
期刊
初读严雅楠的诗歌,感觉很恍惚,有点像喝酒上头一般,月影下全是迷乱的身影,但是那姿势却如此的优雅,又有点二维错乱般的迷离。当内心不再迷乱不再迷离时,就会发现在严雅楠的诗歌世界里,象征语境和现实语境高度统一,既有令人惊艳的精彩片段,又有能够构成铁板一块的整体。  阅读严雅楠的诗歌,和我平时阅读的诗歌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触,但当让我说清楚其中最大的不同究竟是何物的时候,我还真难得的让自己沉静下来,细细地品味
期刊
像心脉,此路连接了巴彦浩特和塔木素①。  从上中学起,我就像一只候鸟记不清往返于这条路几多回了。早年间,此路称之为小黄路或衙门路,是从空旷戈壁一隅至阿拉善衙门(巴彦浩特)的必经之路,衙门路,名称来源于此。据此,它的历史可追溯到阿拉善和硕特旗②建立初始。一开始,每年入冬便会有一列列运输驼队启程,像一串串佛珠,伴随着叮咚的驼铃声,押韵而浪漫,天地为之动容,山河为之欢颜……路,便形成了。  这条路,承载
期刊
我家后院西隅近篱笆处曾经种有一排三株意大利柏树(Italian Cypress)。这种意大利柏树原本生长于南欧地中海畔,与其他松柏皆不相类。树的主干笔直上伸,标高至六七十尺,但横枝并不恣意扩张,两人合抱,便把树身圈住了。于是擎天一柱,平地拔起,碧森森像座碑塔,孤峭屹立,甚有气势。南加州滨海一带的气候,温和似地中海,这类意大利柏树,随处可见。有的人家,深宅大院,柏树密植成行,远远望去,一片苍郁,如同
期刊
轩锡明是青海省创作成就很高的一位作家,对他的作品,我读得很广,从小说到散文,还有民间故事、文史资料等。虽然读得多,但读得不透不深,充其量只能说读过,也曾经写过几篇不痛不痒的接近评论的读后感。他的小说,读后让人触摸到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欣赏一幅幅社会风情画,作家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启迪着我。也许是受个人的阅读爱好和欣赏惯性的驱使,读过他的小说,我总会寻找荡气回肠的激情和振聋发聩的冲击力。满足我
期刊
在青草深处沉醉是重要的  在青草深处沉醉是重要的事  将红砖房加盖一层的喜悦并不这么重要  青草折断处汁液的芬芳是真实的  翻开书页或打开瓶盖的香味并不那么真实  并不那么让人迷醉  唯有这些真实而重要的芬芳沉醉  让指向不明的生活  多出仅有的一点意义  发 芽  九万朵蒲公英死于抵达终点之后  九千朵蒲公英死于飞向梦想的途中  剩下一千朵找到泥土和水,生根发芽  水池,马路,钢铁之躯,坚硬的混
期刊
这梦是很清晰的,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几间瓦房围出一个还算大的院坝,那块四四方方的院坝载着我童年记忆中最欢乐的时光。  老屋建在陕西南部的一个山坳坳里,地名叫梅子,住在这里的人家大都姓梅,其中就包括我那身形瘦小,内心却十分执拗倔强的外公。老屋就是外公一手操办建起来的。最初的選址,一砖、一瓦、一木的搭建,到最后的建成。  梦里,小小的我和哥哥姐姐们,赤脚在雨后的泥里踩着、跑着、追逐着。乡村的空气是那么
期刊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今天的故事就和糌粑有关,趣味十足。  很多人都说在这个世界上美食和风景是不可辜负的,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即将以旅游达人的身份参与到一场既有美食又有美景的趣味民俗活动中。早上我和《一起去旅游》节目组的同事们抵达玉树之后,准备驱车前往称多县尕朵乡的卓木其。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