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对各学科提出了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而针对体育学科,也提出了相应的“体育核心素养”理念,因此,在高职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应当通过教学目标的细化、合作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样式的转变等形式,实现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合作活动;教学样式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教师不能再单纯地关注学生对基础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也应当注重对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在体育课堂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细化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堂活动开展的指南,也是课堂中学生将会发生某种变化的先示。在当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师应该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从而做好课前的指导工作。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以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内容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形成以“健康意识”“体育文化”“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为导向的目标,围绕指向这些内容的课堂要求中,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策略的设计,逐步实现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显而易见,教学目标的升级和细化能够让教师开展体育运动的教学中,能够做出针对性的策略安排,从而在落实课堂目标的同时,满足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开展合作活动,发展核心素养
从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团队协作的能力要求之后,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活动进行体育运动与技能的学习,学生在相互帮助和团队协作中,逐步感受体育中的互助精神和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培养体育核心素养。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分别,对学生进行层级的划分,按照“同组学生相异性质,异组学生相似性质”的原则,进行组员的合理分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帮互助,发挥同伴教育的功效,同时感受合作学习活动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同时可以多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共同完成的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展现出生生合作的教育功效。
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发挥主导作用,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及时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习惯,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师生合作学习的引导功效。
除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外,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合作,学校开展丰富的课余体育运动赛事、体育社团,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更多的运动机会、体验更多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同时在课堂中选拔优秀学生为学校体育运动队输送人才,这些优秀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学校赛事的参与者和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课堂教学中的体育骨干。从课堂到课外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感受体育的精神和文化、培养体育品德,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体育核心素养。
三、转变教学样式,培养核心素养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而言,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的目的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在实际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不同,进行差异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
从教学内容选择上,除了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外,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发展职业体能。例如,对会计专業的学生而言,她们职业要求需要形体美,而且未来的工作形式大多需要长期伏案类,因此对学生腰和背部的肌肉发育程度要求较高,可以有针对的开展瑜伽、形体等教学内容,设计“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俯卧两头起”等专门针对腰腹、背部肌肉的身体素质训练,促进学生的腰背部肌肉得到锻炼;而对于建筑施工专业的学生而言,未来工作中对耐力和紧急避险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设计“短跑”“障碍跑”“单双杠”等训练项目,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同时,提高耐力和紧急避险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参与到社会职业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中运用问题引导、探究学习、创设情景、合作竞赛等方法,并且每个环节都渗透德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从课堂常规礼仪开始,进行职业礼仪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模拟生活游戏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职业安全、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体验合作竞赛,感受体育的竞技精神,同时也加强社会竞争力和适应性教育。
教学评价中,改变以往只看成绩的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学生平时的着装情况、课堂参与表现情况、进步的程度、小组团队合作情况、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等方面共同作为评价的手段,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在当前高职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当前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情出发,继续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逐步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充分利用和挖掘体育课程资源,最终落实体育课程的目标,实现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董华丽.探析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 (36):182-183.
[2]刘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拓展训练策略[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 (06):57-60.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合作活动;教学样式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教师不能再单纯地关注学生对基础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也应当注重对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在体育课堂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细化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堂活动开展的指南,也是课堂中学生将会发生某种变化的先示。在当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师应该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从而做好课前的指导工作。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以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内容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形成以“健康意识”“体育文化”“身体素质”“体育意识”和“体育品德”为导向的目标,围绕指向这些内容的课堂要求中,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策略的设计,逐步实现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显而易见,教学目标的升级和细化能够让教师开展体育运动的教学中,能够做出针对性的策略安排,从而在落实课堂目标的同时,满足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开展合作活动,发展核心素养
从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团队协作的能力要求之后,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活动进行体育运动与技能的学习,学生在相互帮助和团队协作中,逐步感受体育中的互助精神和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培养体育核心素养。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分别,对学生进行层级的划分,按照“同组学生相异性质,异组学生相似性质”的原则,进行组员的合理分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帮互助,发挥同伴教育的功效,同时感受合作学习活动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同时可以多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共同完成的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展现出生生合作的教育功效。
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发挥主导作用,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及时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习惯,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师生合作学习的引导功效。
除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外,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进行合作,学校开展丰富的课余体育运动赛事、体育社团,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更多的运动机会、体验更多的体育精神和文化,同时在课堂中选拔优秀学生为学校体育运动队输送人才,这些优秀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学校赛事的参与者和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课堂教学中的体育骨干。从课堂到课外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意识、感受体育的精神和文化、培养体育品德,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体育核心素养。
三、转变教学样式,培养核心素养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而言,高职院校开展教学的目的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在实际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不同,进行差异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
从教学内容选择上,除了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外,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发展职业体能。例如,对会计专業的学生而言,她们职业要求需要形体美,而且未来的工作形式大多需要长期伏案类,因此对学生腰和背部的肌肉发育程度要求较高,可以有针对的开展瑜伽、形体等教学内容,设计“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俯卧两头起”等专门针对腰腹、背部肌肉的身体素质训练,促进学生的腰背部肌肉得到锻炼;而对于建筑施工专业的学生而言,未来工作中对耐力和紧急避险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设计“短跑”“障碍跑”“单双杠”等训练项目,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同时,提高耐力和紧急避险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参与到社会职业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中运用问题引导、探究学习、创设情景、合作竞赛等方法,并且每个环节都渗透德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从课堂常规礼仪开始,进行职业礼仪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模拟生活游戏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职业安全、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体验合作竞赛,感受体育的竞技精神,同时也加强社会竞争力和适应性教育。
教学评价中,改变以往只看成绩的评价方式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学生平时的着装情况、课堂参与表现情况、进步的程度、小组团队合作情况、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等方面共同作为评价的手段,鼓励学生关注自身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在当前高职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在一节课,或者几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当前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情出发,继续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逐步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充分利用和挖掘体育课程资源,最终落实体育课程的目标,实现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董华丽.探析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 (36):182-183.
[2]刘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拓展训练策略[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 (0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