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沥青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对罗丹明B吸附性能

来源 :化工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陕北中低温沥青为原料,通过化学与物理活化耦合的方法制备活性炭材料,用于罗丹明B吸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等对活性炭材料的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正交分析法,分别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用量等因素对罗丹明B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材料的最优制备条件为m(煤沥青)∶m(氯化锌)=1∶4,氯化锌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60 min,二氧化碳活化温度1000℃、活化时间150 min。
其他文献
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透明石墨烯分散体,并采用TEM、XRD、UV-Vis、FTIR、Raman和XPS等手段对所得分散体中的石墨烯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所制备的分散体稳定性好,可以在室温下稳定保存超过0.5 a。该分散体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了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在可见光透过率为85.3%时,薄膜电阻为1.62 kΩ/sq。
针对某型氢氧发动机的点火器在低温工作出现故障的问题,将点火冲量作为表征点火性能的特征量,通过理论分析探究点火持续时间及燃烧室压力对点火性能的影响,并开展点火器不同喷管喉径下的点火冲量测试及裕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管喉径为3.6mm时,点火器低温工作可靠度较高,并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本研究为其他相似结构的产品可靠性提升提供了参考。
以季戊四醇为联接基、N,N-二甲基十二胺、3-氯-1,2-环氧丙烷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四聚表面活性剂(4C 12 teQ),并通过FTIR、1H NMR、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铂金板(Wilhelmy)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4C 12 teQ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并采用分水时间法和振荡法测定了不同c(4C 12 teQ)溶液的乳化能力和泡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t=25℃,4C 12 teQ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该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最大饱和吸附量(Γmax)分别为29.96
设计了一种往返次数、往返位移和试验频次均可调节的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寿命试验台,该试验台可以对不同型号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进行试验。给出了试验台的结构组成,控制部分采用8位单片机实现。实践结果表明,该寿命试验台可对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耐疲劳寿命和可靠性验证进行精确的测试。
为解决传统白光曳光剂药柱低温力学性能差、光照强度不高、毒性较大的问题,以玻璃化温度低、粘结性能好的氟橡胶26(Viton-A)替代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以硫酸钡部分取代硝酸钡作为氧化剂进行新配方设计,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该曳光剂,并对其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原配方相比,新配方白光曳光剂的摩擦感度由10%降为0,光照强度由2758.0 cd增大到3061.4cd,固体残渣量由37.22%升高至48.56%,抗压强度由71.807MPa提高到182.677MPa,装药密度由2.1575g·cm
为了改善小口径火炮钝感发射药及装药的内弹道及烟焰性能,开展了底火、底火加传火管两种点传火结构对发射装药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以30mm火炮为试验平台,测试了两种点传火结构的装药内弹道循环时间、初速或然误差、炮口烟雾量和火焰面积等。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对比底部点火结构的发射装药,底火加传火管点火结构的发射装药内弹道循环时间、初速或然误差及炮口压分别减小了43.7%、36.8%、6.3%,同时炮口烟雾量下降了29.9%,炮口火焰面积下降了35.0%。研究表明采用底部点火加传火管的点传火结构,可以改善30m
采用喷雾重结晶和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7-氨基-6-硝基苯并氧化呋咱(ANBDF)高纯超细颗粒,并对其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细化后ANBDF的颗粒形貌更为圆滑,粒度分布处于0.25~2.34μm之间,纯度由88.1%提高到97.7%;相比原料ANBDF,超细ANBDF的撞击感度特性落高H50提高5.65cm,冲击片起爆感度值由0.35J下降至0.09J。研究表明ANBDF是一种适合低能爆炸箔起爆(LEEFI)的优良炸药。
针对长输油气管道清管作业过程中清管器发生卡堵致使无法准确定位进而导致管道停输的问题,提出基于光纤振动传感的长输管道清管器跟踪定位方法,设计光纤振动传感定位系统的结构,阐述其定位原理。在系统中对振动信号作用于传感光纤后引起光信号的相位变化信号进行高速采集,对它进行实时傅里叶变换得到其频谱数据,并进一步找到有限数量的零频点,使用有限个零频点信息解析出振动信号发生位置,即管道中运行的清管器的实时位置,实现了对清管器的在线实时跟踪定位。
为从单机层面实现冗余功能,提出了一种自冗余火工解锁装置方案,利用经典内弹道理论构建计算模型,对自冗余火工装置内执行机构的同步复杂运动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内弹道设计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计算模型可以全面反映自冗余火工解锁装置工作细节和性能参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准确性可接受。后续通过一定数量试验数据修正模型参数,可为同类型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针对传感器节点自身能耗会影响网络生命周期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因子与双簇头的经典分簇算法低能耗自适应聚类层次协议(LEACH)优化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新的簇头评估阈值函数,通过加入距离控制因子和轮次能耗因子来判断节点能否成为簇头;其次设置成簇评估函数判断簇头所在簇群能否成簇,同时设置副簇头均衡簇头数据转发的能耗压力;最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过加入权重因子综合选择中继节点,采用多跳方式完成信息交互。试验表明:笔者提出的算法相比于LEACH算法和LEACH-C算法,对网络能耗均衡和生命时长延长的效果都有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