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xFAD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特征的异同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k1981f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明5xFAD转基因小鼠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大脑中 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斑块特征的异同.方法 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通过单克隆抗体(4G8)检测了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的Aβ 斑块,利用CaseViewer和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其脑内Aβ斑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斑块在形态、数量、类型等特征上的异同.结果 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 斑块特征的主要相同点包括:在两者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中均可见明显的Aβ斑块;两者均可见弥散型Aβ斑块和致密型Aβ斑块;两者脑内均以直径<15μm的Aβ斑块占比最高;两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直径为[45,60)μm及≥60μm Aβ斑块的数量相似;两者脑内均可见明显的淀粉样脑血管病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5xFAD转基因小鼠与AD患者大脑中Aβ斑块特征的主要不同点包括:在5xFAD转基因小鼠脑内直径<15μm的Aβ斑块显著少于AD患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的Aβ斑块(P<0.001);而直径在[15,30)μm、[30,45)μm的Aβ斑块显著多于AD患者脑内相同面积中的Aβ斑块(P=0.001,P=0.020);此外,在AD患者脑内致密型Aβ斑块中可见有典型日冕结构的Aβ 斑块,而5xFAD转基因小鼠脑内未见典型日冕结构的Aβ 斑块.结论 5xFAD转基因小鼠大脑中Aβ 斑块出现的位置、主要形态、相同面积中直径为[45,60)μm及≥60μm以上Aβ斑块数量以及CAA等方面的特征与我国AD患者高度相似,但是在大脑相同面积中直径<15μm、[15,30)μm、[30,45)μm的Aβ斑块数量以及在有无典型日冕结构Aβ斑块等方面的特征与我国AD患者不同,明确以上特征是使用5xFAD转基因小鼠研究我国AD患者相关病变特征的重要前提.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B细胞与巨噬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进展过程中在结肠组织中的浸润比例变化,探讨两种细胞间趋化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经典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zoxy-methane/dextran sodium sulfate,AOM/DSS)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癌变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不同疾病阶段小鼠外周血及结肠组织,利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免疫细胞比例,利用real-time PCR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
目的 评价经十二指肠副乳头插管置入胰管支架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十二指肠乳头插管置入胰管支架治疗胰腺疾病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主乳头插管88例,经副乳头插管26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手术史、术者、术前凝血功能、经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困难插管、置入胰管支架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治疗累及肛门齿状线的直肠病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2015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ESD治疗的累及肛门齿状线的直肠病变患者30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形态及病变大小等基线数据.通过分析操作时间、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0例病变的平均操作时间为(89.83±49.55)min,整块切除率为93.0%(28/3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低位直肠早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早癌的4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3.90±9.99)岁,其中男性269例(59.9%),病变大小的中位数为20(14,27)mm.根据病变的不同位置分为低位直肠组(n=48)和对照组(n=40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
消化道早癌的及时发现和干预是避免其向进展期癌症发展的关键,其早期发现高度依赖消化内镜的筛查,而传统白光内镜对早癌筛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越来越多新的内镜成像技术出现,使得消化道早癌的精准筛查成为可能.
目的 采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essel wall imaging,VWI)技术与自校准平面回波灌注成像(self-calibrated echo planar 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SCALE-PWI)探索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y,LSA)影像学特征对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s,LIs)及基底节区脑组织灌注的影响,及其与卒中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
目的 探究低压低氧对脑内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小胶质细胞HDAC3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野生型小鼠置于模拟海拔高度6000米的低压舱中连续饲养7 d,随后取小鼠海马组织并提取R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的mRNA,以及缺氧诱导因子
目的 通过分析血栓异常信号以及继发静脉性脑实质改变,探讨磁共振多对比加权序列(T1WI、T2WI、FLAIR、DWI以及TOF-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怀疑有CVT入院的患者,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在磁共振多序列对比加权图像上(T1WI、T2WI、FLAIR、DWI以及TOF-MRV)分析血栓信号异常改变,对上矢状窦、直窦、右侧横窦、右侧乙状窦、左侧横窦、左侧乙状窦、皮质浅静脉7个静脉节段进行双盲评价,分
目的 研究CD200R1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内吞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LPS激活小胶质细胞并通过荧光微球内吞实验观察小胶质细胞内吞水平的变化以及通过RT-qPCR检测CD200R1mRNA水平的表达,并在BV2-SH-SY5Y共培养模型中同样通过荧光微球内吞实验观察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内吞功能的变化,最后利用CD200R1基因敲除小鼠提取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并加LPS处理,通过荧光微球内吞实验观察其内吞功能的变化.结果 LPS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了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ND)的影像标志物,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急诊或神经内、外科收治的SAP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是否增加≥4分,分为ND组与非ND组.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