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心灵栖息地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瑞典的马尔默到丹麦的哥本哈根只需1个小时的火车,当火车穿越著名的朗厄里尼海底隧道里,同车的朋友开始议论丹麦美丽的琥珀,而我却想起了安徒生。
  火车穿过朗厄里尼海底隧道便驶达了哥本哈根,走出哥本哈根火车站过一条马路,便立刻告别车水马龙的喧闹而情不自禁并且身不由己的坠落进了一个童话世界或者说是安徒生的世界。
  这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运河,运河上樯桅林立帆影摇逸。而堤岸上则是数不清的人流在踊动,放眼望去象个正在赶集的码头。这就是哥本哈根著名而美丽的朗厄里尼港湾,当地的哥本哈根人称之为新港。其实新港并不新,早在1673年,当时的丹麦国王哈了古斯二世为了实现他“要让哥本哈根成为一个跟世界做贸易的海港城市”的诺言,下令开凿运河将朗厄里尼海的水引进哥本哈根。而在丹麦语中哥本哈根就是“商人的港口”或者“贸易港”的意思。只是哈丁古斯二世国王并没能想到他的这一纯粹的为了发展经济而进行的开凿,最终却成就了哥本哈根这座城市的诗情以及安徒生的那些充满了喜剧性幽默的幻想和希望。
  如今朗厄里尼港湾里的运河两岸依旧伫立着五颜六色的房子。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当年曾是码头工以及琥珀商人和海员们的临时居所,至今已足有500年历史的老房子看上去竟如新的一样,新的甚至象积木和卡通。而房子上的那些红的黄的以及蓝的和绿的颜色,在旭日里或者在夕阳下,则演变成了抽象而前卫的色块,这些美丽的色块让我想像着这是画家们刚刚用画笔蘸着颜料一挥而就的“作品”……
  美丽的朗厄里尼港湾,被誉为是哥本哈根甚至整个丹麦最有历史缅怀和人文情结的地方,也被称之为是安徒生的心灵栖息地。朗厄里尼港湾仅有的一条绿树林荫的小街便是安徒生街。在街的路口有一尊安徒生雕像,雕像的铭牌上记载着安徒生曾分别于1834年至1838年间以及1848年和1875年相继在这条街的20号、67号和18号居住并写作。
  我饶有兴趣的走进了安徒生街20号,因为当年安徒生便是在这里完成了《海的女儿》和《丑小鸭》这两部名著。这栋如今已成为安徒生纪念馆的房子紧挨着运河,安徒生住了5年的那间小屋位于房子的顶层。小屋里陈列着安徒生用过的一些旧物以及部份作品的原稿复印件,推开窗户居高而下看着运河,我仿佛感觉窗外依旧是100多年前的安徒生眼里的幻想和希望。
  《安徒生传》的作者雅琪.伍尔斯拉格曾在书中对安徒生的出生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这位补鞋匠和洗衣女的后代,原本的日子里并没有什么浪漫的故事更没有足以让这个穷人焕发起太多想像的生活。但是穷人的童年却把家中修鞋的工具和放脏衣服的杂物蓝想像成了书桌和诗集……”
  安徒生也曾经跟他的红颜知己,丹麦著名女歌手珍妮.林德说:“不管是出生在养鸭场或是天鹅窝,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后来安徒生更是在名著《丑小鸭》中揭示出自己生命中的那段被想像和希望而点亮的美丽人生。
  所以,1834年一贫如洗的安徒生借居在朗厄里尼港湾20号时,并没有因为穷困而潦倒。他坐在窗前,倾听着运河上叽叽鸣响的木帆船的摇橹声、看着河边酒吧里扯着嗓子不停的举着酒瓶子正在寻欢作乐的海员、想像着穿着布裙子在码头边卖花的乡间女孩的笑脸……
  朗厄里尼港湾20号让1934年的安徒生思绪如运河里的帆影而飞扬,心声如展翅的海鸟而高歌。终于,穷困、坚强以及幻想和希望成就了安徒生的《海的女儿》。
  ……
  沿着朗厄里尼港湾朝海边方向走大约10分钟,便能看到著名的美人鱼铜像。
  铜像端座在海边的几块巨石上,拍岸的浪花不时拍打着铜像。在浪花簇拥上来一瞬间,美人鱼美丽婀娜的鱼尼仿佛真的就在水中游动,而美人鱼那双略带忧郁的眼睛则在惊涛拍岸中露出了真诚和渴望。
  关于这尊铜像的其实也蛮感人的,1912年的一天,哥本哈根皇家剧院上演了根据安徒生同名小说《海的女儿》改变的芭蕾舞剧《海的女儿》,观众中有位名叫卡尔.雅格布森的人被剧情感动的热泪盈眶。第二天他约了他的朋友,丹麦著名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又去看了一遍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并邀请他为美人鱼制一款雕像。爱德华.埃里克森也被剧情所感动,除了一口答应朋友的恳求还让自己的妻子担挡雕塑的模特。当这尊以真人为模特的美人鱼铜像安放在朗厄里尼海边时,不仅引起了丹麦的轰动,整个世界都为之惊叹。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美人鱼是丹麦的象征。”而巴黎的《竞赛画报》则将美人鱼对丹麦的重要性等同于巴黎的爱菲尔铁塔。美人鱼还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关注。第一位将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翻译到中国来的著名作家周作人特意在上海《申报》上发表了题为“海的女儿和美人鱼”。
  与世界各国的这些关注相比,蜂拥而致的各国的游客更是将这种因美人鱼而引起的关注度达到了沸点。据了解自1913年美人鱼向公众开放以来,至今已有十几亿游客前来参观,更有趣的是凡是遇到刮风下雨,总有游人为美人鱼穿戴上遮风挡雨的棚匠或者在安徒生的纪念日甚至是各种节日,游人们还会为美人鱼带上花环。仅2000年至今短短的6年间,安徒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便从美人鱼铜像上收起了500多件衣服和1000多个花环。在所有对美人鱼铜像表达美好和敬意的行为中,有一项活动是最为感人至深的。从美人鱼铜像伫立在海边那天起,近100年来世界各国所有过往朗厄里尼海域的船只,在途经美人鱼铜像时都会鸣笛致敬。或许只有海员才会真正感受到美人鱼眼中的那份期份和等待是多么的真诚和挚爱……
其他文献
黄金瓜是上海地区甜瓜的一个特色品种。它是有“籍贯”的。如去翻翻档案,上面明白写着“七宝黄金瓜”。说是七宝黄金瓜,也不是整个七宝地区到处都有,它只悄悄地出生、生长在七宝西南乡下头,也即东吴村、中华村这三尺地面上。东吴村和中华村地连着地,村连着村,水还能流过来流过去,三十多年前同属七宝管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地方产的瓜都被统称为七宝黄金瓜。地处东吴村的老宅上年年种植黄金瓜,可我们小时候从未听到过这
期刊
说是外滩18号,其实正式的门牌号码是外滩中山东路18号。整栋大楼,散发着浓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特别是面朝外滩的那两根爱奥尼克式大石柱,在外滩那一溜的万国建筑中是比较出挑的。  先前,楼内有上海市水产局、还有属于外贸口的家用纺织品公司等单位;楼顶,还有个在外滩群楼中显眼的“中波轮船公司”霓虹灯。那时,大楼的名字叫“春江”;这是1955年,上海的房管部门接管大楼后改的名。  这栋楼最早的主人,
期刊
要是现在还有哪个MM一本正经地跟我说,她想当个“闺秀”的话,估计就算我不嘲她几句,你也会捂嘴偷笑的。没错,这年头,要像师洋一样“豁”得出去,才是No1,谁管你是淑女还是乖男?  如此说来,“闺秀”早就成了外婆压箱底的那件大红对襟棉袄,中看不中用喽!有次在论坛上碰到一位美国美眉,她对着我大叫“爱白,爱瘦,爱老公,这就是你们上海女人哦!”看得我当场卡住,竟一时不知怎么还嘴。上海女人是怎样的呢?最好隔三
期刊
儿童教育专家、心理专家。中国“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教育精神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发展和延伸了科学教育的敏感期理论,其创作的《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成为中国现代幼儿家长的必读书籍,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的新纪元。以孙瑞雪为核心的教育团队在银川、北京、广州、上海建立了教学基地,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学教育法的研究与传播工作。中央电视台多次进驻其教学基地拍摄了16集科教系列片《解读儿童敏感期》。  这是
期刊
少林空姐    并不是少林寺里有什么人窜到天上当了空姐,再说,要当也只能是当空哥。这里说的是有家地方航空公司,在招募空姐时开出这样的加分条件:有武术特长者将优先录用。目的是把空中安全搞得更好。这家公司的创意不错。这样的空姐是既当服务员又做战斗员,一身兼两任。公司投入小产出大。这不仅增强了竞争力,恐怕对机票的促销也有帮助,少林空姐多少还是有点吸引力的。  可就是没有搞清楚,该公司所说的“会武术”是个
期刊
作家变成了作坊    以前觉得当作家就是做个体户,光凭着一枝笔就能包打天下,养活自己,属于成本最低的技术活。可现如今还这么想,那你就永远别想出头了。因为现在的作家越来越不像是一个人,而像是一个集团,一个包装,一个噱头,一个现象。  最近,有一位“亿元女生”突然在新书发布会上亮相。这个少女作家半年写书的销售量据说突破了200万册。媒体先是莫名惊诧,然后追查来历,发现“亿元女生”并不简单,她的背后有一
期刊
恐怖片从诞生之日起肩负了娱乐与激发人类恐惧和观众潜意识中对原始野蛮暴力残忍的激发作用。    最烂的金科玉律    ——电线被割断,电话线被割断,总有人去查看奇怪的声音,受到威胁后跑上楼而不是跑出房子,汽车卡住或不能发动,有—只黑猫跳过镜头,受到惊吓却发现是普通的道具,愚蠢地发现尸体,开场五分钟内就有人死亡,出现幻觉,除了目击者没有人相信故事,警告被忽略,醉酒的疯子知道一切真相,N年前/后的字幕,
期刊
到底是三级甲等的妇产科医院,萧楠住进8病房1号床将近一个月,身边的2号床愣是没空过。刚有一个宫外孕出院,胖胖的李护士立马拿着刷子冲进来一阵忙活,掀起一层细细的浮灰。李护士手不停嘴也不停:“什么年月啊,计划生育科老往我们妇产科塞病人。说他们床不够,难道我们床就够吗?”  瘦高个的邓护士往她身边一站,从形象到语言都像是有存心要来捧哏似的:“有啥办法。听说是怀了六个月要来引产的,再不收进来那人还有活路吗
期刊
周末行走在北京的西单或新街口,时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孩子擦身而过,他们十七八岁,二十出头,有的也可能更小。他们化了有点奇怪的妆,梳有点奇怪的头,穿的衣服看上去也是有点怪的。你停下脚步回头,有些困惑地凝望他们。而那些年轻的孩子们,他们这样快乐而又自然而然,没有一丝一毫做作、摆酷甚至炫耀的模样。  这些孩子们的身影更多的还是出现在校园里,电影院,各场游戏动漫画展。街头与众不同的装束对他们而言只是简化了的版
期刊
“银座”终究是傍着“憩港”这样的顶尖楼盘开的发型屋,弥漫在房间里的香水味、冷烫精味,都不是特廉价特刺鼻的那种。进得屋来,耳朵跟鼻子是一样的受用,略远处飘着小野丽莎红豆冰一样的歌声,略近处时不时响起几个发型师把焦躁掩饰得恰到好处的吆喝:“小莲——拿十个发卷来,哎呀,要那种细的,又不是卷大波浪……”  小莲是“银座”新收的小学徒,来了不过半年光景。这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儿显然还没发育好,瘦干干的骨架,刚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