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飞逝,转瞬间《广西文学》就到了七旬大庆。回想十年前,它创刊六十周年之际,我曾写了一首诗,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和祝贺之意:
文苑耕耘六十年,嫣红姹紫育芳妍。
为人作嫁少成老,鼓浪淘沙苦亦甜。
我学雕虫蒙指引,君曾斧凿正方圆。
岁逢花甲当同庆,更待春来艳满园。
确实,对广西文学界之言,《广西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许多作家都是在它的帮助之下,燃起了走上文学道路的初心,又在它的鼓励之下,坚定了写作的信念,直至成就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对广西本地作家而言,也许他的代表作不是刊发在《广西文学》上,但他早期那些牙牙学语的习作,应该都得到过这份家乡刊物的扶持。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广西文学》,广西的文学事业真不知要走到哪一步,如同平日文友的戏言:广西文学史肯定要重写了。
我如今已进入花甲之年,作为《广西文学》忠实的读者和作者,与它有着四十多年交情。我开始接触《广西文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事了,在学校那堆“文革”中被革命小将们丢弃的旧书刊里,我看到了当年的《红水河》,那是《广西文学》的前身。看到那些区内最早的文学成果,熟悉了陆地、苗延秀、包玉堂等人的大名。只是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就在《广西文学》上。
1979年的7月,二十啷当岁的我还在县体校给学生们教语文,课余写些教学参考文章,同时也学着写小说。上个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伤痕文学正如火如荼地出现在全国各级报刊上。乘着思想解放的大潮,我也写了些类似的习作,其中有一篇写音乐家命运波折的小说《春江花月》,刊发在《广西文学》的7月号上。县里文化界的人都吃惊不小,因为数十年来,本县还是第一次有人能在省刊发表万余字的作品,一次拿到了七十元稿酬,差不多相当于自己这个中专毕业生两个月的工资了!
尽管在今天看来,当年反映“文革”的作品,更多的还只是展示苦难,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反思,但对于人们认识“文革”错误、推动改革开放还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几乎与此同时,我发表在家乡刊物《金田》上的另一篇小说《贫协组长》,根据生活原型,熔铸了自己的思考,塑造出一个终生追求进步、获得奖状无数却又仍然与富裕无缘的贫协组长形象,赢来了众多读者的赞誉。
1980年底,《广西文学》组织一次青年作者的采风活动,我幸运地受邀参加,此生得以第二次来到省城。参加那次采风的,是当时正活跃在文坛上的新锐作者,有蒋锡元、彭匈、王志梧等,那时他们正当盛年,英气勃勃,工作在广西各地,后来日渐成为文艺界的翘楚,也成为我终生的良师益友。他们热情地带着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弟,开着善意的玩笑,到北海和涠洲岛去痛玩一番。我第一次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心情激动自不待言。其时北海还没开发,漫长的沙滩上长满了大片木麻黄,给人满目苍凉之感。傍晚的海风劲吹脸上,我怅望着落日下漫长的海岸线,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日后这里繁荣的模样。
此后,我与《广西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下半年,我参加了广西作家协会举办的第四期文学讲习班,经常聆听作家和编辑的讲课,得以与《广西文学》的老师们近距离地接触,受教于他们的耳提面命,听他们指导如何修改稿件,与他们畅谈文学与人生,从中感受到那股浓烈的既严厉又慈祥的师长之爱。我还与蒋锡元、罗传洲、范浩鸣等编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1987年下半年,我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而上一年,祖母去世,我回乡参加她的葬礼,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催使我写下了中篇小说《南方的葬礼》,自我感觉有一定的突破,便兴冲冲地带稿进京,乘便交给了《中国作家》的编辑。编辑看后很高兴,告诉我通过了一审二审。进修回来,我一直期待着好消息,但一年之后,编辑来信说稿件最后没能通过终审,也没说什么原因,这让我很是沮丧。失望之中想到了《广西文学》,想到它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扶持和帮助,便将稿件发给它。《广西文学》像一位不计前嫌的父辈,欣然接纳了外出流浪归来的孩子,于1988年11月号发表了拙作,引来一时好评。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的林为进等评论家还为小说写了评论。四年之后,小说获得了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铜鼓奖。
此后,《廣西文学》的编辑不论长辈同辈还是晚辈,都成了我的良师益友,都给了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我记下他们的名字,向他们致以一个普通作者的崇高敬意!
他们是:李宝靖、张辛、梁发源、李竑、潘荣才、叶宗翰、田丁、蒋锡元、罗传洲、杨克、严风华、覃瑞强、范浩鸣、冯艳冰、吴小刚、韦露……他们以自己的文学才思,汇成了一条强有力的发条,在一点一点地推动着广西文学事业向前,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
【潘大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职称,曾任《金田》杂志主编,贵港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小说家》《清明》《四川文学》《广西文学》等报刊,出版有个人专著《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潘大林卷》《南方的葬礼》和长篇小说《黑旗旋风》等十余种,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艺创作铜鼓奖、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
责任编辑 韦 露
文苑耕耘六十年,嫣红姹紫育芳妍。
为人作嫁少成老,鼓浪淘沙苦亦甜。
我学雕虫蒙指引,君曾斧凿正方圆。
岁逢花甲当同庆,更待春来艳满园。
确实,对广西文学界之言,《广西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许多作家都是在它的帮助之下,燃起了走上文学道路的初心,又在它的鼓励之下,坚定了写作的信念,直至成就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对广西本地作家而言,也许他的代表作不是刊发在《广西文学》上,但他早期那些牙牙学语的习作,应该都得到过这份家乡刊物的扶持。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广西文学》,广西的文学事业真不知要走到哪一步,如同平日文友的戏言:广西文学史肯定要重写了。
我如今已进入花甲之年,作为《广西文学》忠实的读者和作者,与它有着四十多年交情。我开始接触《广西文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事了,在学校那堆“文革”中被革命小将们丢弃的旧书刊里,我看到了当年的《红水河》,那是《广西文学》的前身。看到那些区内最早的文学成果,熟悉了陆地、苗延秀、包玉堂等人的大名。只是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就在《广西文学》上。
1979年的7月,二十啷当岁的我还在县体校给学生们教语文,课余写些教学参考文章,同时也学着写小说。上个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伤痕文学正如火如荼地出现在全国各级报刊上。乘着思想解放的大潮,我也写了些类似的习作,其中有一篇写音乐家命运波折的小说《春江花月》,刊发在《广西文学》的7月号上。县里文化界的人都吃惊不小,因为数十年来,本县还是第一次有人能在省刊发表万余字的作品,一次拿到了七十元稿酬,差不多相当于自己这个中专毕业生两个月的工资了!
尽管在今天看来,当年反映“文革”的作品,更多的还只是展示苦难,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反思,但对于人们认识“文革”错误、推动改革开放还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几乎与此同时,我发表在家乡刊物《金田》上的另一篇小说《贫协组长》,根据生活原型,熔铸了自己的思考,塑造出一个终生追求进步、获得奖状无数却又仍然与富裕无缘的贫协组长形象,赢来了众多读者的赞誉。
1980年底,《广西文学》组织一次青年作者的采风活动,我幸运地受邀参加,此生得以第二次来到省城。参加那次采风的,是当时正活跃在文坛上的新锐作者,有蒋锡元、彭匈、王志梧等,那时他们正当盛年,英气勃勃,工作在广西各地,后来日渐成为文艺界的翘楚,也成为我终生的良师益友。他们热情地带着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弟,开着善意的玩笑,到北海和涠洲岛去痛玩一番。我第一次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心情激动自不待言。其时北海还没开发,漫长的沙滩上长满了大片木麻黄,给人满目苍凉之感。傍晚的海风劲吹脸上,我怅望着落日下漫长的海岸线,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日后这里繁荣的模样。
此后,我与《广西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下半年,我参加了广西作家协会举办的第四期文学讲习班,经常聆听作家和编辑的讲课,得以与《广西文学》的老师们近距离地接触,受教于他们的耳提面命,听他们指导如何修改稿件,与他们畅谈文学与人生,从中感受到那股浓烈的既严厉又慈祥的师长之爱。我还与蒋锡元、罗传洲、范浩鸣等编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1987年下半年,我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而上一年,祖母去世,我回乡参加她的葬礼,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催使我写下了中篇小说《南方的葬礼》,自我感觉有一定的突破,便兴冲冲地带稿进京,乘便交给了《中国作家》的编辑。编辑看后很高兴,告诉我通过了一审二审。进修回来,我一直期待着好消息,但一年之后,编辑来信说稿件最后没能通过终审,也没说什么原因,这让我很是沮丧。失望之中想到了《广西文学》,想到它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扶持和帮助,便将稿件发给它。《广西文学》像一位不计前嫌的父辈,欣然接纳了外出流浪归来的孩子,于1988年11月号发表了拙作,引来一时好评。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的林为进等评论家还为小说写了评论。四年之后,小说获得了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铜鼓奖。
此后,《廣西文学》的编辑不论长辈同辈还是晚辈,都成了我的良师益友,都给了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我记下他们的名字,向他们致以一个普通作者的崇高敬意!
他们是:李宝靖、张辛、梁发源、李竑、潘荣才、叶宗翰、田丁、蒋锡元、罗传洲、杨克、严风华、覃瑞强、范浩鸣、冯艳冰、吴小刚、韦露……他们以自己的文学才思,汇成了一条强有力的发条,在一点一点地推动着广西文学事业向前,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
【潘大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职称,曾任《金田》杂志主编,贵港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小说家》《清明》《四川文学》《广西文学》等报刊,出版有个人专著《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潘大林卷》《南方的葬礼》和长篇小说《黑旗旋风》等十余种,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艺创作铜鼓奖、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
责任编辑 韦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