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感激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飞逝,转瞬间《广西文学》就到了七旬大庆。回想十年前,它创刊六十周年之际,我曾写了一首诗,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和祝贺之意:
  文苑耕耘六十年,嫣红姹紫育芳妍。
  为人作嫁少成老,鼓浪淘沙苦亦甜。
  我学雕虫蒙指引,君曾斧凿正方圆。
  岁逢花甲当同庆,更待春来艳满园。
  确实,对广西文学界之言,《广西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许多作家都是在它的帮助之下,燃起了走上文学道路的初心,又在它的鼓励之下,坚定了写作的信念,直至成就了自己的文学追求。对广西本地作家而言,也许他的代表作不是刊发在《广西文学》上,但他早期那些牙牙学语的习作,应该都得到过这份家乡刊物的扶持。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广西文学》,广西的文学事业真不知要走到哪一步,如同平日文友的戏言:广西文学史肯定要重写了。
  我如今已进入花甲之年,作为《广西文学》忠实的读者和作者,与它有着四十多年交情。我开始接触《广西文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事了,在学校那堆“文革”中被革命小将们丢弃的旧书刊里,我看到了当年的《红水河》,那是《广西文学》的前身。看到那些区内最早的文学成果,熟悉了陆地、苗延秀、包玉堂等人的大名。只是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就在《广西文学》上。
  1979年的7月,二十啷当岁的我还在县体校给学生们教语文,课余写些教学参考文章,同时也学着写小说。上个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开过,伤痕文学正如火如荼地出现在全国各级报刊上。乘着思想解放的大潮,我也写了些类似的习作,其中有一篇写音乐家命运波折的小说《春江花月》,刊发在《广西文学》的7月号上。县里文化界的人都吃惊不小,因为数十年来,本县还是第一次有人能在省刊发表万余字的作品,一次拿到了七十元稿酬,差不多相当于自己这个中专毕业生两个月的工资了!
  尽管在今天看来,当年反映“文革”的作品,更多的还只是展示苦难,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反思,但对于人们认识“文革”错误、推动改革开放还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几乎与此同时,我发表在家乡刊物《金田》上的另一篇小说《贫协组长》,根据生活原型,熔铸了自己的思考,塑造出一个终生追求进步、获得奖状无数却又仍然与富裕无缘的贫协组长形象,赢来了众多读者的赞誉。
  1980年底,《广西文学》组织一次青年作者的采风活动,我幸运地受邀参加,此生得以第二次来到省城。参加那次采风的,是当时正活跃在文坛上的新锐作者,有蒋锡元、彭匈、王志梧等,那时他们正当盛年,英气勃勃,工作在广西各地,后来日渐成为文艺界的翘楚,也成为我终生的良师益友。他们热情地带着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弟,开着善意的玩笑,到北海和涠洲岛去痛玩一番。我第一次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心情激动自不待言。其时北海还没开发,漫长的沙滩上长满了大片木麻黄,给人满目苍凉之感。傍晚的海风劲吹脸上,我怅望着落日下漫长的海岸线,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日后这里繁荣的模样。
  此后,我与《广西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下半年,我参加了广西作家协会举办的第四期文学讲习班,经常聆听作家和编辑的讲课,得以与《广西文学》的老师们近距离地接触,受教于他们的耳提面命,听他们指导如何修改稿件,与他们畅谈文学与人生,从中感受到那股浓烈的既严厉又慈祥的师长之爱。我还与蒋锡元、罗传洲、范浩鸣等编辑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1987年下半年,我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而上一年,祖母去世,我回乡参加她的葬礼,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催使我写下了中篇小说《南方的葬礼》,自我感觉有一定的突破,便兴冲冲地带稿进京,乘便交给了《中国作家》的编辑。编辑看后很高兴,告诉我通过了一审二审。进修回来,我一直期待着好消息,但一年之后,编辑来信说稿件最后没能通过终审,也没说什么原因,这让我很是沮丧。失望之中想到了《广西文学》,想到它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扶持和帮助,便将稿件发给它。《广西文学》像一位不计前嫌的父辈,欣然接纳了外出流浪归来的孩子,于1988年11月号发表了拙作,引来一时好评。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的林为进等评论家还为小说写了评论。四年之后,小说获得了第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铜鼓奖。
  此后,《廣西文学》的编辑不论长辈同辈还是晚辈,都成了我的良师益友,都给了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我记下他们的名字,向他们致以一个普通作者的崇高敬意!
  他们是:李宝靖、张辛、梁发源、李竑、潘荣才、叶宗翰、田丁、蒋锡元、罗传洲、杨克、严风华、覃瑞强、范浩鸣、冯艳冰、吴小刚、韦露……他们以自己的文学才思,汇成了一条强有力的发条,在一点一点地推动着广西文学事业向前,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
  【潘大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职称,曾任《金田》杂志主编,贵港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小说家》《清明》《四川文学》《广西文学》等报刊,出版有个人专著《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潘大林卷》《南方的葬礼》和长篇小说《黑旗旋风》等十余种,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艺创作铜鼓奖、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
  责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诗人,一直在为心灵的真实而推理,作为既写诗歌又写评论的陈一默,她那凌厉而又不乏细腻的笔触,不断向人们展示出她对历史与社会的洞察力。她很注重为心灵的真实“立法”,特別是她为心灵真实所执意构筑的可见、可听、可感、可思的空间,让东方的源流在其中欢畅地穿行与流淌。不管是涉及历史的光芒还是经验的印迹,她善于运用疏密有致的语言气息、意韵与节奏,呈现出为心灵“立法”的诗意案底,完全摆脱了为某个理念而陷入逻辑法则
期刊
刘星元的人和文并不统一,他在人群中并不显山露水,没有年轻作家素常昭彰个性、构筑自己与众生不同的文青之气——为人宜正,为文宜狷。他把不同之处都渗透在了文字之中,将未曾彰显于物理世界的一切,投放成文学世界里一个个意识和思维的沟壑山峰,从中凸显的独立、深邃、孤独、沉重……都给人以与其人不同而令人惊讶的印象。  刘星元的文章切入点多是细微之处,尘土一样的屠夫、买来的外地媳妇、一柄历经劫难的剔骨刀、一张功用
期刊
編者按  2021年5月14日,由广西文联、贺州学院主办,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承办的“网络文艺的时代声音与百年梦想暨广西文艺评论基地建设研讨会”在贺州举行,区内外评论家、学者、作家就网络文艺的时代性与精品化、文艺评论如何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等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现择其佳篇刊登以飨读者。  202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中指出:“在过往二十余年的发展基础
期刊
说起来,林长芯也已经是而立之年了,但读他的诗却总感觉他童真未泯,这恐怕和他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关。《春夜漫笔》里,“我”在“春夜”和“雨水”中感到“百无聊赖”,一面嗔怪“油菜花少不更事”,一面期待着富于生机的“春耕”与“青草”。《邻居的卡农》中,“我”将“玩具”丢在一旁,一边回想着“幽兰的童年”,一边静静地领受着“光阴,爱”。《在红薯地》里,“我”陪着“土地里/那些野孩子”一起说话、一起沉默。
期刊
深夜,读陶丽群的文字时,我会不时想起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一幅摄影作品:一棵黑色的树,枝干纠结、缠绕,枝叶之间形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在寂静中互相拉扯,那种巨大的张力犹如黑色火焰,直刺天空;就是这样一棵树,它的背景,是无垠的旷野,和旷野尽头那一座白得刺目的荒山。  陶丽群的散文《凛冬》,无疑就是一则荒野寓言。  这则荒野寓言来自一个名叫“凛冬”的活物——是的,在陶丽群的笔下,凛冬不只是一个季节,它
期刊
夜 色  没有人配得上这夜色  除了我们  一生中的某个时刻  有什么是不能赞美的  月光照着你  也照着我  又有什么是不能坦白的  就是我和你  你和我  月光下的河流  算算,建造一座城市  要肢解多少河流?  “天上,无疑是安全的  人间的坑  总是填不平”  十年后,再没有人这样  拢着袖子跟我说话  也渐渐没人跟我  那样地叹气  秋天的圓月下  他沿着一条  瘦弱的河流  走得又快又
期刊
为弘一法师纪念馆前的枯树而作  弘一堂前,此身枯去  为拯救而搭建的脚手架正在拆除  这枯萎,和我同一步赶到这里  这枯萎朗然在目  仿佛在告诫:生者纵是葳蕤绵延也需要  来自死者的一次提醒  枯萎发生在谁的  体内更抚慰人心?  弘一和李叔同,依然需要爭辩  用手摸上去,秃枝的静谧比新叶的  温软更令人心动  仿佛活着永是小心翼翼地试探而  濒死才是一种宣言  来者簇拥去者荒疏  你远行时,还是
期刊
儿童节:为影子庆祝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陶潜《形影神三首》  你是我今生的尺度。二十余年里,  从未收获明亮的礼物:你只拥有我,  清醒的时辰,以及孤独的荒唐。  所以今天就应该是你的节日。  坐进彼此相隔的门廊,一弯故乡的  橘子蜷在掌心。为你表演哑剧  吃果肉,把雨后的上弦月剥到你嘴里。  我们的童话都不真实了。还说什么  顺着藤蔓,蚂蚁爬上鲸群云端,  瞳孔里涌现出金色的大海
期刊
无用之物  他们把无用的智慧开发成人间的万象  机器、工厂、利润……我惊叹古老街道  宁静的夜晚,无用的月亮照着空旷的人间  荒弃的公园,阒无一人的郊外剩下荒蛮的  星辰、溪流、萤火、荔树林惊鸟的阴影  明月中的孤鸿,那令云彩死去的烟囱  那令我疲倦的五金厂,那嘲笑的外乡口音  涂抹胭脂的小巷妓女,卖花的女童  我还在这里写无用的诗句,它们曾安慰  我和天空的风,安慰夜的伤口和飞鸟  在那我躲避暂
期刊
三十五岁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一条微信信息,这条信息让我想到二十多年前的一些事。这是一条命中注定的信息,而在童年被说出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会在多年之后以这种方式收到。  这篇文章写在我的三十五岁,我姐姐的三十六岁,作为文学作品发出来时是我的三十六岁。这些年来,我们在父亲编织的时间河流里漂,一切都受着他说的那句话的抚慰:“三十六岁,脱去蓝衣换红袍。”蓝衣是修行,红袍也是修行,时光是修行的沙漏,词语的火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