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小说中的生态书写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d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生态学理论的日益完善,生态话题越来越成为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新内容。虽然国内外有关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和专业论文数量颇为丰富,但是聚焦十七年小说生态话题的专门性研究相对不足,甚至有学者论断中国的生态文学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而刻意回避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生态书写。本文尝试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个角度出发把握十七年小说中的生态书写,重点阐释这一时期小说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始终贯穿着冲突与和谐的朦胧表达以及在人与人关系方面始终清晰地探究人情与人性的矛盾表达。
   关键词:十七年小说 生态书写 人与自然 人与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生活质量在提高的同时,相反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的挑战,如瘟疫、病毒、泥石流、大气污染、地震等自然灾害频频爆发。生态问题在21世纪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的注意,尤其是在文艺界,评论家和作家将他们的目光聚焦在生态话题研究方面,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七年小说作为新时期小说重要的借鉴资源,其中也有不乏关于生态话题的内容表达。
   一.人与自然:寻找冲突与和谐的朦胧表达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被创作者重视,历代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皆有所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种关系因叙事主体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表达模式,如王宇:“精神与技术的完胜——对抗/征服关系中的人与自然”,这是他对十七年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其中主要谈到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利用自然,主要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这种观点是目前学界相对认可的观点,但是由于作者过分强调人的力量,反而忽视了自然的反作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
   1.人畜关系:相互依靠饱含温情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的国家大政方针都比较重视农业的发展,当然十七年文学时期也不例外,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正是出于这样的大背景,当时文艺创作紧跟时代大潮,将农村建设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属于时代的作品,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人畜关系。
   之前的作品很少关注牲畜,更不会将它与人联系。牲畜只是生产劳动的工具,没有人关注它的命运和境遇。但十七年小说中的农业合作化小说中普遍涉及到人畜关系的描写,如《创业史》《水向东流》《山乡巨变》等作品。在柳青《创业史》中:“吃吧!吃吧!你在咱家只吃这一顿啰。”“吃饱不想家”“你这就要走啰,一早一晚,我到饲养社来看你。”[1]这是梁三老汉在送白马去合作社之前的一段独白,他舍不得白马离开,将其视为自己的家人,一直用心照顾,拼命护其周全。我们不能用传统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去理解人畜之间这种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而应尝试去理解这种特殊的情感存在。
   十七年小说中人畜关系的描写中除了人对牲畜行为上的爱护,还有一些作家注意到牲畜对人情感上的更深层的意义。比如李满天《水向东流》:“半夜三更,我就抱着牲口的脑袋淌眼泪,和它们诉说”,[2]这是秦趁心在受了委屈之后无人倾诉,只能将自己的委屈向自家家畜讲述。足可见,牲畜的存在除了进田劳作,还有安慰人心、抚慰心灵的作用。还有浩然《艳阳天》中饲养员马老四在自己受伤的情况下想的还是合作社里的牲口,《饲养员赵大叔》更是视骡子为自己的孩子,本来打算去看儿子,结果因不放心社里牲口,着急赶回来。在这些人眼中,把牲畜看得比自己的家人还要重要,即使为它们付出生命都未尝不可。但也有作品中对人畜关系的书写依旧延续了传统写作观念:牲畜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动力,人利用它们进行重要的生产活动,如《暴风骤雨》中分马的过程,郭全海和老田太太都想要沙栗儿马,他们看重牲畜带来的劳动价值,人畜关系仅仅停留在利用与被利用的层面上。这种矛盾的人畜关系与农民的小农意识是分不开,牲畜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他们的收益。因此,在十七年小说中作家对人畜关系的处理相对复杂。
   在机械化时代未到来之前,牲畜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唯一帮手,它们代替了机械工具,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畜之间的利用与被利用关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其中人对牲畜的关心与照顾,使这种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谅解,同时打破传统意义上牲畜是人的附庸者的概念,也浅显地传达出人畜和谐相处的理念。
   2.人地关系:相互斗争紧跟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漫长的革命斗争,由落后的旧中国向新民主主义国家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极其重视土地问题、土地政策,关心农民的温饱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人地问题被摆在关键的位置。
   作家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人与土地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的关系,在其作品中也真实而全面的再现,如《红旗谱》、《锻炼锻炼》、《艳阳天》等。梁斌《红旗谱》中写道:“河神庙前后四十八亩庙产,自从你当上堤董,凭仗刀笔行事,变成你冯氏的祖产。冯兰池呀冯兰池!今天咱姓朱的要跟你要算清老账,要是算不清楚,我叫你活不下去,”[3]这是朱老巩回应冯兰池索要土地的场景,在这一段描写中,土地的所有权为他人非法所得,农民连耕作的权利都被剥夺。对农民来说,土地所得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和指望,人通过耕种土地,获得粮食。然而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土地并非农民所有,而被地方乡绅所有。那么如何帮助农民获得土地成为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在农民获得土地的过程中,革命和斗争成为主要手段,如《暴风骤雨》中“三斗韩老六”,党组织成员通过批斗地主韩老六来获得土地的合法性,最后将土地分给农民来捍卫新生的政权。
   十七年小说在处理人地关系时,往往会与当时的革命進程相关,《暴风骤雨》则写的是土改发生前后的故事,这一时期人地的矛盾关系被人与地主的矛盾关系代替,人们通过武装暴力革命从地主的手中夺回土地,从而使国家获得土地所有权。在这段历史讲述中,农民与地主作为两个对立面,人地关系依旧停留在斗争——翻身的思维逻辑阶段,没有突出4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的写作重围,而是延续了革命历史题材的讲述模式。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论文从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出发,分析诗人穆旦先生翻译的《拜伦诗选》,鉴赏这部译作在词汇、句法、篇章、文体及文化内涵方面的特色,为后来译者提供一个可供学习参考的借鉴范本。   关键词:动态对等论 穆旦 诗歌翻译 《拜伦诗选》   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Eugene Nida)的翻译理论在西方及中国翻译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奈达的‘动态对等’和‘读者反应’在
在新时期背景下,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而有效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实践,
内容摘要:人类的繁衍生息总是伴随着种种艰难困苦,除了人祸,还有各种天灾,如水灾、旱灾、瘟疫等。北宋熙宁八年、九年之间,吴越饥荒瘟疫并作,百姓水深火热。越州知州赵抃,殚精竭虑,全力救灾,为后世树立了楷模。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详细地记录了赵抃救灾的措施和经过。本文将从为官之道的角度对赵公救灾事迹加以梳理、评析,以期弘扬赵公的吏才吏德。   关键词:越州赵公 救灾 为官之道   赵公,即赵抃(biàn
内容摘要:电影中的威尔顿预备学院是当时最好的大学预备学院,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考上一流大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维护声誉,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基廷老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在他反传统的教学中体现着个人主义精神,他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思考,明白坚守的重要性。本文通过电影中传统与反传统教育间的矛盾冲突来探讨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死亡诗社》
内容摘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多元化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也呈现出杂糅的趋势,相互影响。我们都知道,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不难发现各个国家的语言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日益趋同,对外汉语的应运而生。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对外汉语扛起了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大旗。然而在对外汉语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却被忽视了很多。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不少“糟粕”,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但事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在小说《孔乙己》中书写了知识分子孔乙己落魄的生命困境,经过对小说未书写部分的想象与补充,不难看到,青少年时期的孔乙己曾经擁有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但多年奋斗未果,梦想终究还是无情地破碎了。苦苦挣扎的孔乙己深陷命运绝境,他者身份令其处境尴尬,无路可走,最后出场落魄到无脚可用,落得“大约的确是死了”的下场。小说充满了冷的感觉,是鲁迅先生的冷眼投射与理性彰显,蕴藏着他的热心。   关键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审美视域下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浅析了诵读法的价值所在,提出了优化诵读教学的策略,重视诵读技巧的培养,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注重评价感悟。   关键词:审美鉴赏与创造 诵读法 教学   “诵读法”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随着语文教育的诞生而诞生。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语文核心素养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生物核心素养是现下中学生教学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有义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教师
内容摘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决定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这是我国在融入国际文化市场,拓展行业发展空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竞争优势的重大举措。近年来,中国影视文化产业依托经济和“一带一路”等平台优势在世界舞台占据一席,获得了经济和口碑的双收益。在经济实力跻身世界前列的同时,文化更要顺势而上,得到国际领域的认同。寻找已经“走出去”的影视文化作品的共性,让代表传统中国哲学思想的文化精品被更多国
内容摘要:哈金和谭恩美同为美籍华人英文写作的代表人物,但由于成长背景、经历的差异,从源头上造成了两位作家对中国文化在理解、认知上的偏差,使得两人笔下的“中国叙事”从题材到创作手法上大相径庭。哈金的“中国叙事”可视为作者对母国文化的反思,而谭恩美的“中国叙事”更是似记忆碎片的粘合;叙事中呈现出的“自我东方主义”色彩也随着作者文化、社会身份的改变而渐变。   关键词:哈金 谭恩美 文化身份 中国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