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或缺的必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还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注意情境创设,诱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增强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自觉性。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组织丰富多彩的、符合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来吸引学生,运用灵活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励学生,把“无趣”的教材变为“有趣”的教材,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有趣”的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立定跳远练习每人数次而枯燥无味。我把它改为“跳格子”的游戏,比谁跳得准,比谁跳得快,比谁跳得远,通过这一游戏形式发展学生弹跳的能力,使学生在欢乐的、愉快的气氛中兴趣浓厚地参与这一活动。如在篮球教学中,为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学习快乐的教学情境,我在组织学生练习运球、传球、投篮比赛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对同学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被肯定,自我价值得到确认,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这样,不服输的心理使学生在练习中努力克服自己的极限,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和运动水平。通过竞争意识的引用,情景教学的创设激励,语言的刺激,游戏竞赛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学生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活动,身心健康得以增强,各项素质得以提高。
二、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均衡发展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它虽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各学习水平的学习目标,同时也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为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标准》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各自的体育场地、器材及当地的实际对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士体育资源,组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又具乡土特色的体育活动,不断激发及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跳绳、踢毽子、掰手腕、拔河、投篮、足球颠球、倒立行走等项目的练习及比赛,还经常开设健康讲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知识,促进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均衡发展。我认为,不同学科都有其完成本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的专门内容。体育教学在把握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全面性这一点上,必须把全面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均衡的发展作为重点。因而我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入手,一是所选教学内容面向不同基础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能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打基础。二是所选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能随时随地可以锻炼或练习,以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搞好全民健身。三是所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融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自我锻炼能力的养成。所选内容涉及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突出了体育的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这就改变了学生或是为了出勤而才来上体育课,或是出勤不出力、出勤不流汗,或是无精打采敷衍赛责,不是跑完800米、1000米,而是走完800米、1000米的诸多体育课上的怪现象、坏现象,形成了学生乐学爱上体育课的新局面。从教学内容选择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喜欢体育课,从“爱你没理由”到“爱你没商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创建和谐课堂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让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死气沉沉,课堂失去了生机,缺乏活力。体育与健康课的这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更是危害巨大。我认为教学方法的采用,应注意是否沟通教与学共同活动,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而,在体育与健康课上我注意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法使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例如采用讲解法时,我注意结合示范法,讲解时主要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运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规范的示范动作、简洁干脆的指令,振奋学生精神。我觉得体育与健康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走进体育与健康课堂,就应当像出笼的鸟儿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精力旺盛,跃跃欲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保护学生这种昂扬的精神状态,课堂纪律应做到松严结合,掌握好分寸,不要过于严肃或涣散。同时,我十分注意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表率,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之中让师生“零距离接触”,成为学生活动中的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使师生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同时,我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谆谆善诱,关爱有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佩服、信任、理解教师,形成和谐的课堂环境,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谭有进)
一、注意情境创设,诱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增强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自觉性。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中,组织丰富多彩的、符合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来吸引学生,运用灵活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励学生,把“无趣”的教材变为“有趣”的教材,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有趣”的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立定跳远练习每人数次而枯燥无味。我把它改为“跳格子”的游戏,比谁跳得准,比谁跳得快,比谁跳得远,通过这一游戏形式发展学生弹跳的能力,使学生在欢乐的、愉快的气氛中兴趣浓厚地参与这一活动。如在篮球教学中,为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学习快乐的教学情境,我在组织学生练习运球、传球、投篮比赛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对同学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被肯定,自我价值得到确认,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这样,不服输的心理使学生在练习中努力克服自己的极限,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和运动水平。通过竞争意识的引用,情景教学的创设激励,语言的刺激,游戏竞赛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学生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活动,身心健康得以增强,各项素质得以提高。
二、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均衡发展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它虽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各学习水平的学习目标,同时也确定了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为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标准》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各自的体育场地、器材及当地的实际对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士体育资源,组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又具乡土特色的体育活动,不断激发及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跳绳、踢毽子、掰手腕、拔河、投篮、足球颠球、倒立行走等项目的练习及比赛,还经常开设健康讲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相关知识,促进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均衡发展。我认为,不同学科都有其完成本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的专门内容。体育教学在把握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全面性这一点上,必须把全面发展学生各种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均衡的发展作为重点。因而我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入手,一是所选教学内容面向不同基础的学生,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能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打基础。二是所选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能随时随地可以锻炼或练习,以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搞好全民健身。三是所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融民族体育、健身项目和娱乐活动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自我锻炼能力的养成。所选内容涉及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突出了体育的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这就改变了学生或是为了出勤而才来上体育课,或是出勤不出力、出勤不流汗,或是无精打采敷衍赛责,不是跑完800米、1000米,而是走完800米、1000米的诸多体育课上的怪现象、坏现象,形成了学生乐学爱上体育课的新局面。从教学内容选择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喜欢体育课,从“爱你没理由”到“爱你没商量”。
三、创新教学方法,创建和谐课堂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让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死气沉沉,课堂失去了生机,缺乏活力。体育与健康课的这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更是危害巨大。我认为教学方法的采用,应注意是否沟通教与学共同活动,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而,在体育与健康课上我注意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机械单一的教学方法,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法使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例如采用讲解法时,我注意结合示范法,讲解时主要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运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规范的示范动作、简洁干脆的指令,振奋学生精神。我觉得体育与健康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走进体育与健康课堂,就应当像出笼的鸟儿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精力旺盛,跃跃欲试。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保护学生这种昂扬的精神状态,课堂纪律应做到松严结合,掌握好分寸,不要过于严肃或涣散。同时,我十分注意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表率,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之中让师生“零距离接触”,成为学生活动中的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使师生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同时,我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谆谆善诱,关爱有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佩服、信任、理解教师,形成和谐的课堂环境,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 谭有进)